写在清明

蓝天当纸

<h3> 写在清明</h3><h3> (一)清明节</h3><h3> 清明节,有人说就是寒食节,这在以前是不对的。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一到,气温逐渐升高,在农村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固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而在城市,清明节一到,天气转暖,各种花儿朵儿的次第开放,人们到郊外去踏青赏花看景,故宋朝晏殊词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吴惟信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诗句。冯延巳写得更华丽: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盛装华服,风姿绰约。人们在这一天可以进行踢足球(古时叫蹴鞠)、斗草、荡秋千、斗鸡、放风筝等活动。故清明节又有“踏青节”。</h3><h3> (二)寒食节</h3><h3> 一开始,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又叫介之推、介推)的节日。</h3><h3> 春秋时期,晋献公老牛吃嫩草,娶了个妃子叫骊姬,宠的不得了,头脑发晕了,加上这个骊姬的枕边风风力强劲,晋献公头脑一热就把已经立为继承人的大儿子申生给咔嚓了,打算让这个宠妃的儿子做继承人。</h3><h3> 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一看大事不妙,就逃难去了外国。</h3><h3> 重耳人缘好,带的臣子都是能人。在外躲难十九年后在这些臣子的辅佐和秦国的帮助下坐上了晋国第一把交椅,重耳变成了晋文公。</h3><h3> 重耳做了做了晋国头头以后,就大封功臣。其中有个为重耳变成晋文公立了很多大功的叫介子推的大臣,不愿意做官,就带着他的老母亲隐居到了绵山。晋文公派人去请介子推回来做官,介子推不干。为了逼介子推见面,晋文公出了个让他后悔一生大馊特馊的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宁死不肯下山,抱着一棵柳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懊悔不已,非常歉疚。这一天他没有吃饭,也不许大家吃饭,吃可以,不许谁家灶头有火、烟囱冒烟,谁家烟囱冒烟就让人谁家的人冒血。并且规定,介子推的祭日这一天禁烟禁火(为什么,就是因为介子推是被他放的火烧死的)、吃冷食(寒食)以志纪念。这一天,在清明前一天。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从春秋到唐朝,寒食节是祭祀先人的盛大节日。</h3><h3> 另:重耳把介子推抱着烧死的那棵柳树砍了,做成木屐,穿在脚上,常低头称“足下”,以表思念,从此“足下”成了对别人的尊称。不然,从字面上讲,人家称你“足下”,岂不是有要把你踩在脚下的意思,你不K殴他鼻青脸肿才怪。</h3><h3> (三)清明、寒食合二为一</h3><h3> 清明和寒食节合二为一,是从宋朝开始的。北宋诗人黄庭坚有“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h3><h3>的《清明》诗句。</h3><h3> 南宋诗人高翥有《清明日对酒》诗:</h3><h3>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h3><h3> 纸灰飞做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h3><h3>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h3><h3>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h3><h3> (四)关于祭祀</h3><h3> 关于祭祀,无论场面浩大还是简简单单,目的无非是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或者对天地鬼神虔诚崇敬之心。对于现在来讲,养育之恩,表达一种哀思即可。及时行孝,比什么样的祭祀都来得安心。</h3><h3>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写道:</h3><h3>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h3><h3>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h3><h3>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h3><h3>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h3><h3> 用对父母在世时的嘘寒问暖,来代替过世后的嚎啕痛哭更实在。现在网络上有句让人特别揪心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h3><h3> 把这句话解释得特别感人的是 汉朝的大孝子韩伯俞(也有写作韩伯愈)。</h3><h3> 一次他犯了错,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泪簌簌而下。母亲很奇怪,就说:“我过去打你,你都是欢欢喜喜地接受,今天为什么掉泪呢?”伯俞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对母亲说:“娘啊,过去您打我我感觉到很疼,我知道母亲很健康,所以喜欢;今天您打我,我不感觉到疼了,我知道母亲体力衰弱了,我知道您让我尽孝的日子会越来越少,所以落泪。”</h3><h3> 这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最感人的诠释吧。</h3><h3> 清明,在铭记中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在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中铭记,是对父母、先辈的恩德的最好报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