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写在前面的话</font></b></h3><h3><br></h3><h3> <font color="#167efb"><i>平凡的我,只会用平凡的文字,记述平凡的你;</i></font></h3><h3><font color="#167efb"><i> 平凡的家庭,只有平凡的故事,经历平凡的人生;</i></font></h3><h3><font color="#167efb"><i> 即使再平凡的你我,都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您是我的父亲,我是您的儿子。</i></font></h3><h3><br></h3><h3><br></h3><h3> 一直很想写点文字记述父亲。但每次酝酿良久之后,还没写下几行字,就感到思绪混沌,笔端凝滞,再也无法持续写下去,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搁笔。 </h3><h3> 但如今,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这次春节回去,发现父亲的辨识能力在不断下降------听力几乎已经丧失,视力也下降得厉害,也许很快就不能听到我给他讲的话,阅读我写给他的文字了。到那时,我和父亲还能怎样交流呢?无法想象,在无声无语无影的世界里,一位衰弱的老人是多么的无助、无奈和孤独!那就趁着这个时光,让父亲看到在他儿子记忆中的自己吧。</h3><h3> </h3><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一 书信中的你我</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把关于书信的记忆放在第一小节,是因为书信对于我和父亲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在彼此十分有限的交流里,书信应该是我们最熟悉最温暖的情感表达了。在我的记忆中,在我们这个传统的农民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从来不用语言直接表达彼此的问候和关切,一切都是默默而自然的。即使是书信这种方式,一直以来也是家里稀有的,只发生在我和父亲之间-----都是我首先写了家信,然后父亲再回信。父亲的信没有超过两页的,每封信的抬头都是“心予吾儿” ,中心意思都是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念。</h3><h3> 在当今电子通讯日新月异的时代,书信似乎越来越变成遥远的记忆。近几年父亲的听力急剧下降,已经不能在电话里跟他交流了,书信又回到了我和父亲的现实中来。只是如今写信,比以前颇费周折了----父亲视力不好,因此字要写得很大,而且要更工整;书信送递在农村几近消失,担心信件遗失,只好先快递到县城弟弟处,由他接收后再回家面呈父亲。</h3><h3> 如今父亲是不能给我回信了,自然无法知道他阅信后的感受。但我想,无论如何,父亲一定是很愉悦欣慰的。毕竟在通讯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家信更显别具一格,弥足珍贵。况且这字里行间渗透着远方儿子对他的无限牵挂和由衷问候,也给他越来越孤独落寞的晚年带去一丝光彩和些许安慰。</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二 最好的礼物</font></b></h3><h3><br></h3><h3> 《岁月留痕》这本册子是我为父亲专门制作的,也许是有生以来我送给父亲的最好礼物。</h3><h3> 父亲从来不算读书人,但在我的记忆里,他喜欢《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小说和连环画。前几年,为了帮助他打发时间、缓解孤独,特地采购了一批书籍寄回老家供他和大伯父阅读。但从反馈情况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年老多病的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心思和精力再阅读这些文字了。</h3><h3> 今年春节回家探亲前,我把这些年来写的字和文章,配上照片,精心制作了一本册子------《岁月留痕》。在老战友郑光辉的无私支持下,印制了五本,带回老家送给父亲以及大伯父。</h3><h3> 父亲这一代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记忆中村里文化人倍受尊敬,家长里短中总要讨论谁人文化水平高。但凡识文断字就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一名中专生则足以光宗耀祖,为众人景仰。结集成册从来不在大家话题范围之内,因为在村里人的世界里,那是遥不可及、想不敢想的事情。而这正是我制作书册的根本目的和全部意义------愉悦我的父亲,满足他对儿子作为村里文化人的巨大自豪感!</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三 长大后我懂得了你</b></font></h3><h3><br></h3><h3> 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父亲的评价是胆小怕事,甚至有点懦弱。在我的记忆中,家里不时被人无理欺负,父亲总是忍气吞声的状况一直持续着。直到我考上大学之后,父亲终于抬起头来,在别人面前时不时展示他的幽默和自豪感。那些曾经看不起父亲,在父亲面前趾高气扬的人也终于收起他们曾经的不屑和傲慢。</h3><h3> 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尤其是成家后,渐渐理解胆小怕事并没有什么不好。没有实力做后盾的胆大是妄为,没有责任担当的逞强是祸端。对于别人而言,或许你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对于你所在的家庭,你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一个老实巴交、能力有限的农民最有效的生存之道就是默默忍受无奈和不公,改变命运的希望就在于坚持和等待。父亲就是用隐忍庇护着我们,艰难的维持家庭的平安和完整,最终迎来生活和命运的转机。</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四 我该如何孝顺和报答你</font></b></h3><h3><br></h3><h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很长时间里,我一直被孝道问题所困扰,内心深处为无法尽孝而愧疚和不安,也担心由此而让父母伤心失望。成为人父后,想想自己对女儿孝顺的需求和期望,由此及彼,将心比心,不由豁然开朗,如释重负。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孝道需求可能有多种,但核心却是不变且是共同的:尊重,关心,自强,自立。没有哪位父母不希望子女在乎自己的感受,理解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选择。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使得父母和子女分隔两地成为常态,经常在面前尽孝越来越不现实,但父母对被关心的需求却是极为现实的。在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精神上的慰藉和牵挂尤为重要,时不时的关心已足以让他们倍感温暖和欣慰。父母对子女的最大期盼就是自强自立,没有哪位父母看到子女朝不保夕、穷困窝囊而不感痛心失望的。</h3><h3> 尊重,关心,自强,自立---这是我能给父亲最好的孝顺和最大的报答。</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五 永不忘却的记忆</font></b></h3><h3><br></h3><h3> 有些事,父亲应该没有印象了。但对我而言,经历了,就刻在脑海里,永远不会忘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1.远行</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小学二年级时,承担着全家耕地重任的唯一公牛夜间暴病而亡。看着牛栏里业已僵硬的水牛,父亲一声接一声地叹息,无助的神情布满了他的脸庞,也深深地刻在我幼小的心灵上。一夜之间失去了全家劳动的最大依靠、最有价值的财产,这对一个贫困交加的农民家庭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和灾难!</h3><h3> 变卖了死牛,加上年底卖猪的钱,当年冬天农闲时,父亲出远门到百公里外的板升乡山弄买牛。父亲叙说买牛的过程我有些模糊了,但有两个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个就是我当时对父亲外出安全的担心。现在交通通讯发达,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不足为奇,随时可以告知自己的状况,人身安全也有保障。但那个时代,到板升山弄要步行上百里,翻山越岭,所到之处大多人烟稀少,人身安全问题极为现实,不由得家里人为之提心吊胆,牵肠挂肚。另一个情景就是买牛的几百元钱是缝在父亲大头短裤内里小兜,连续行走几天,投宿人家也不换洗,直到看好牛、谈好价钱,才拆开内裤取钱交付---人在内裤在,内裤在钱在。</h3><h3> 一条内裤承载着一家人全部的期望,这不是幽默故事,更不是动人传说,而是一个贫穷家庭不堪回首的辛酸记忆。而这一幕十年后在我身上重演了----96年我考上大学,第一次走出都安县,单独乘坐火车到上海报到,身上仅有的400元也是缝在内裤的里兜,从此开始远离亲人的异乡生活。</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 卖 牛</h3><h3><br></h3><h3> 从山里买来的牛是母牛,过了一年生下一头小公牛,在小牛足岁的时候就要卖掉换钱。一天大早,冒着夏雨,我和父亲牵着小牛,翻过里漫(村庄名)山坳,赶往十几公里外的县城交易市场。市场破落不堪,更因下雨变得异常泥泞,臭气冲天。父亲在市场里跟买主讨价还价,240元的心理价位不因父亲的一再坚持而守住。在希望和失望不断交替中,在天色即将昏暗时,父亲不得不以230元价格把一家人辛苦养了一年的小牛卖给了人家。接过钱时,我看不出父亲脸上有任何喜悦的神情。我则是百感交集,为与朝夕相处小伙伴的永别而伤感,更为父亲为了10元钱讨价还价过程中的无助无奈而不是滋味。</h3><h3> 今年春节回家,有一天开车载着妻女和弟弟去县城,听说里漫山坳已通水泥路,于是临时决定从山坳经过。途中,我叙说了三十年前跟父亲步行越过山坳去卖牛的往事。听得津津有味之余,他们也很好奇我为何对三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记忆如此清晰。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内心却是五味杂陈,鼻子发酸,强忍住了即将滚落的泪水。</h3><h3> 生活啊,哪里会有穷人的福音。我卑微的父亲,从来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只是被生活裹挟着,步履蹒跚,默默前行。没有多少人可怜渺小的弱者,更没有关心关注他们内心的感受,如过客般匆匆,自生自灭。坚韧不是弱者美好、值得骄傲的品格,无奈无力无助才是他们身上的标签。</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3.冤 狱</h3><h3><br></h3><h3> 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无意被卷入姨妈与人打架事件,因他人作伪证而蒙冤入狱。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全家长时间笼罩在屈辱中。对老实巴交的父亲来说,这是极为沉重的打击。那时家里正准备制砖烧窑,不能突遭变故而半途而废。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我和父亲在德仕堂哥的帮助下,光着脚丫,踏土垒泥,拍砖阴晒(以前农村制作土砖的基本程序)。半年后,母亲出狱,开始与父亲一道上山砍柴,放学后按照分工我到山里,跟父母一起,将他们捆好的柴火挑回家。在柴火准备充足后,家里开始整窑烧砖。接着家里动工建房,前后持续到我上初中,终于建成了三间瓦房。从此全家人告别山脚那间老木屋,摆脱憋屈多年的蜗居状况。---算起来,家里是村里最早新建瓦房为数不多的家庭之一,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六 那些温暖的片段</font></b></h3><h3><br></h3><h3> 幼小时多么亲近,长大后却又日渐疏远,难道这是成长的代价?我不能确定。但是在我和父亲之间,我和女儿之间,这一幕都在上演。这也让深深体会到,小时候的亲近和陪伴是多么珍贵和温暖。</h3><h3><br></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1. 糖果的味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h3><h3> 记忆中的童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自行车后架上,跟父亲去村里小商店买东西,那意味着我可以吃到一两颗糖果。---小时候糖果的味道,已经沁入在骨髓里。一颗硬糖,不舍得嚼动,而是含在嘴里让它慢慢融化,甜美久久存在。当时商品还不发达,村里商店主要有煤油、食盐、散装米酒、糖果、饼干、火柴、牙膏牙刷等日常必需品。糖果是按颗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分钱一颗。食盐和煤油不是那么容易消耗掉,去买的次数就不多,加上搭乘的机会不是每次都是我的,因此吃糖果的待遇不是经常得到。无论如何,这已经算是我儿时记忆中父亲给予我最好的享受了。</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寒冷的冬夜</h3><h3><br></h3><h3> 小时候家里御寒的条件很差,老木屋360度全天候透着冷风,全家人在煎熬中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寒冷冬天。冬季的晚上,睡觉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次遭罪的过程。一年四季,全家睡的都是竹条编的凉席,冬天时最多在底下铺层干稻草,上面除了单薄的被子,再没有其他铺垫。入睡时肌肤直接触碰冷如冰的竹面,瞬间被冻得浑身疙瘩,叫苦不迭。夜里几乎轻易不敢翻身,冻醒是常有的事。冬天里特别期待父亲陪我睡觉,替我暖暖被窝,最后就在父亲的怀里或者贴着他的后背度过漫漫寒夜。</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3.陪我看连环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看连环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爱好和经历。那时阅读能力有限,有时需要父亲的解读才能有所理解。记得一年冬天的晚上,在新建成的瓦房的床上,我打着煤油灯,父亲翻着《三国演义之千里走单骑》连环画,给我讲解其中情节和人物。当时觉得父亲讲得生动形象,而我也听得入迷。</h3><h3> 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忙农耕年代,在疲惫不堪的晚上,掌着灯陪我看小人书,这应该是父亲对我最温暖的情感流露和表达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