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3月27日,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落成。活动由中共泗洪县委、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研究分会共同主办。活动由祭奠彭雪枫师长及革命先烈、新四军四师师部旧址复建落成典礼和《铁的新四军书画展》三部分组成。</font></h3><h3><font color="#39b54a">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也是新四军四师师部驻扎泗洪县大王庄七十七周年,在这历史的节点,近300名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河南等十二个省市的新四军四师后代聚集泗洪与泗洪县党政机关及群众共同参加活动。泗洪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刚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3月的泗洪,天蓝日丽,春风徐徐,泗洪县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共同祭奠彭雪枫师长及革命先烈。淮北平原一马平川,举目望十里,极不利于作战。尤其在日伪武器装备远优于新四军的情况下,新四军常处于劣势,被包围的战斗经常发生。迫于险恶的军事环境,1942年12月至1945年抗战结束,新四军四师师部迁至洪泽湖边的大王庄,指挥苏淮平原的抗日斗争。在腥风血雨的战斗岁月,有4700多名将士血洒疆场,长眠在块土地上,现有4个烈士陵园以供后人凭吊。</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由复建的四师师部旧址和七块《将士名录墙》组成。复建的四师师部司令部和彭雪枫军政大学旧址及彭雪枫、邓子恢、刘瑞龙、张震等故居再现了当年四师师部在大王庄战斗和生活的风貌。</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其中六块《将士名录墙》分别铭刻11000新四军将士的名字。四师的老战士及其后代们,怀揣迫切的心情纷纷在将士名录墙上查找自己的战友或父辈的名字,见证这一历史时刻。</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拂晓剧团的演出,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相亲们前来观摩,小小的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台上演员演到动情处热泪盈眶,精彩的演出赢得乡亲们的啧啧称赞,台上台下形成强烈的感情互动。“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高亢悲壮的歌声穿越了七十七年的时空,把观众的情绪拉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泗洪老兵葛聿品,兄弟三人跟彭雪枫打鬼子,牺牲了两个哥哥。因参加新四军,家里房屋三次被日伪火烧。安徽老兵郭孝云,跟随新四军南征北战,胜利时回家,父母双亡,悔恨自己离家时没有多看父母一眼。怀着国恨家仇,泗洪县的一个村庄竟有四百青年参加新四军,老百姓称之为“兵窝子村“。他们中的多数没能看到胜利的光明却融化于淮北的土地江河之中。</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铁的新四军书画展”以绘画形式再现了新四军战斗历程的重大事件,给人以新四军的军事历史普及和艺术的审美享受。</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天下乡亲亲如爹娘,养育之恩不能忘,高天厚土永不忘“。天下乡亲养育了子弟兵,人民军队用血肉身躯换来了新天地。告慰先烈的是,七十年来,你们创立的国家已经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多年发展的道路,那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现在已成为工业、科技完备的大国,军队现代化正在向世界强国迈进。当年你们血洒的淮北大地已经是稻麦满仓,你们爱喝的双沟酒已经四海飘香,你们藏身的芦苇荡已成旅游的天堂,你们当年的茅草屋已成拔地而起的楼房,更值得欣慰的是,飘扬的红领巾对你们血染的风采永不忘!</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