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刚入职时对于如何让班上的孩子们听话一度让我非常伤神,从轻声细语到河东狮吼,从好言相劝到怒发冲冠,突然间发现个威逼利诱的神器——奖励贴。</h3><h3>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举手积极发言用奖励贴,生活中吃饭睡觉用奖励贴,放学站队用奖励贴,奖励贴可谓无处不在。我为自己get到一项新技能而沾沾自喜。</h3><h3>有天放学在准备站队时发放奖励贴,但孩子们还不是特别安静,我想用这样的方法引诱孩子们安静下来,正在我大量发放奖励贴的时候此时L老师来到我身边,用很严厉的态度对我进行了一串发问“为什么要发奖励贴?”“人手一个的奖励贴还有什么意义?”“都大班了,发这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当然这些发问不只是提问而是责问。送走孩子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奖励贴的意义?但当时作为新老师思考得也并不深入,只是提醒自己以后少发一点,发的时候要把为什么得到奖励贴的原因告诉他。</h3> <h3>现在用到奖励贴的时候很少,奖励贴也慢慢淡出我的教育过程。可是孩子们还是对奖励贴、小红花、积分卡抱有孜孜不倦的热情,很多幼儿园、培训机构、甚至家庭教育也都充斥着它的身影。</h3><h3><br></h3> <h3>奖励贴本身并没有意义,是谁赋予它魔力,让孩子对它如此着迷呢?</h3><h3>以前自己也曾建议过家长为孩子制作表格用奖励贴的方法激励孩子做家务等活动,可是今天读书读到的内容让我从新思考起奖励贴的意义。</h3><h3>奖励贴的奖励让孩子对学习、劳动本身真的激发其兴趣了吗?还是孩子只是对奖励贴更感兴趣。我想孩子们在奖励贴的引诱下学习、思考、劳动的时候是奖励贴充斥着他的大脑与内心,而没能发现学习本身的乐趣吧!奖励贴的大行其道引发的孩子们的竞争让孩子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与付出吗?我想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暗下决心“下次我做一件‘好事’的时候一定让老师看见”…</h3> <h3>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这种没有用的东西上,使他们丧失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我们的教育意义在哪儿呢?想想现在的学校教育,考试分数与排名的在学校的大行其道,孩子们有很好的享受学习的过程了吗?多少学子在高考后的撕书,步入大学后的挂科、沉迷游戏不都是从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快乐吗?人不能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人的生命质量就会下降,事情还能做好吗?</h3> <h3>孩子们像一块饥渴的海绵,我们给予孩子什么他们就会疯狂吸收什么。我们告诉孩子小小的奖励贴代表被人欣赏,代表赞誉,代表荣耀,孩子们就会以获得奖励贴而倍感光荣与荣耀。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们善于学习与思考是成长为一个受人欢迎与英雄人物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是否会对学习、思考、劳动、善举等行为本身燃烧起热情呢?</h3> <h3>教师培养与教育人如果不能带领孩子们真正走进知识与学习的乐园,我想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失败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