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重排新解》连载之34 《孝悌篇》之“顺意”小节/◆尚平子

吴春安杂家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顺意·</b></h3><h3></h3><h3> </h3><h3></h3><h3>【原文】 </h3><h3></h3><h3>  孟懿子¹问孝,子曰:“无违²。”樊迟御³,子告之曰:“孟孙⁴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篇》2·5)</h3><h3></h3><h3>【注释】</h3><h3></h3><h3>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h3><h3></h3><h3>  2、无违:没有违背。</h3><h3></h3><h3>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政治革新。</h3><h3></h3><h3>  4、御:驾驭马车。</h3><h3></h3><h3>  5、孟孙:指孟懿子。</h3><h3></h3><h3></h3><h3></h3><h3>【译文】</h3><h3></h3><h3>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没有违背。”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没有违背。’”樊迟说:“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时,要按礼节侍奉他们;去世后,要按礼节安葬和祭祀他们。”</h3><h3></h3><h3>【解读】</h3><h3></h3><h3>  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空话,行为上应该有清晰的界定。孔子所倡导的孝道,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分生前和死后两个阶段来进行,具体的行为标准是周礼所规定的生前侍奉父母、死后安葬和祭祀父亲的那些礼节,达到标准就算尽孝了。</h3><h3></h3><h3>  孟懿子作为一名贵族子弟都不知道具体如何尽孝,可见春秋时期周礼的破坏非常严重,已经独立了的诸侯国从上至下,道德已经滑坡,某些地方或某些时段内,甚至达到沦丧的程度。孔子在贵族子弟和学生之间进行孝道知识传播,是他克己复礼的具体行动。</h3><h3></h3><h3> </h3></h3> <h3>【原文】 <h3></h3><h3>  子曰:“事父母几谏¹,见志不从²,又敬不违³,劳而不怨⁴。” (《里仁篇》4·18)</h3><h3></h3><h3>【注释】 </h3><h3></h3><h3>  1、几谏:几次劝阻,后面的章节中孔子直接说明了只荐三次。</h3><h3></h3><h3>  2、志不从:矢志不从,即坚决不听儿女劝阻。</h3><h3></h3><h3>  3、违:不违抗父母的决策。</h3><h3></h3><h3>  4、劳:劳累,或指参加父母决定的项目的劳动。</h3><h3></h3><h3>【译文】</h3><h3></h3><h3>  孔子说:“侍奉父母,要及时劝阻他们改变错误的决策。如果父母矢志不从,还是要尊敬他们,不违抗他们的决策,积极参与其中而不怨恨。”</h3><h3></h3><h3>【解读】</h3><h3></h3><h3>  这是孔子在教导年青人如何尊重父母,也属于孝的具休方式之一。孔子理论被称作王道学说,在于重建和维护国家的社会秩序。在经常发生臣弑君、子弑父等犯上作乱之事的春秋末期,孔子着眼从建立家庭秩序做起,继而全面建立起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此举有非常正面的引导作用。这种思想传播可以减少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而孝子尊重父母,若当官,自然会尊重君王和上级,这是毫无疑问的。孔子重视把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秩序重建作为重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础和突破口,选择是十分合理而可行的。</h3><h3></h3><h3>  但也要注意到,这一条思想内容切实贯彻后,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忠的最高境界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例子很多,如越王勾践灭吴后要相国文种死,文种便受赐剑自刎而死。后汉代儒家推崇孝的最高境界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将家庭父子关系弄成类似朝廷君臣关系,在民间,父亲被称作王父,儿子便理当是臣儿,“父为子纲”是三纲内容之一。君王、父亲对不对都要臣子和子女听从,职务和辈份高的人的话便是必须尊重的真理,造成了在全国全民族中产生奴性,使国民性趋于柔弱。</h3><h3></h3><h3>  就今天而言,做儿女的侍奉、尊敬父母是应该的,但对父母不能绝对服从,百依百顺,遇父母作出明显错误的决策时,要作冷处理而不盲从,商请其他清醒而有威信的长辈出面制止,不能委曲求全地参加明显错误事项的劳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h3><h3></h3><h3> </h3><h3></h3><h3>【原文】</h3><h3></h3><h3>  叶公¹语孔子曰:“吾党²有直躬者³,其父攘羊⁴,而子证⁵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⁶,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篇》13·18)</h3><h3></h3><h3>【注释】</h3><h3></h3><h3>  1、叶公:叶,古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h3><h3></h3><h3>  2、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党为乡党,现在人称作故乡。</h3><h3></h3><h3>  3、直躬者:正直的人。正直,古义指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属于诚实的内涵之一,与今天的正直含义略有不同。</h3><h3></h3><h3>  4、攘羊:偷羊。</h3><h3></h3><h3>  5、证:告发。</h3><h3></h3><h3>  6、隐:隐瞒。</h3><h3></h3><h3></h3><h3></h3><h3>【译文】</h3><h3></h3><h3>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h3><h3></h3><h3>【解读】</h3><h3></h3><h3>  这一条,现代人对孔子的言行感觉奇怪。但在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是主流,具有代表性。叶公所举例子,赞同的是法家的理念,而孔子是主张仁道、德治和礼治的儒家,故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在他看来,亲情伦理高于法制,父对子应“慈”,而子对父应“孝”,就是遇到偷窃了别人财物的特殊情况也要服从“周礼”的规定,顾全家庭的名誉和团结。</h3><h3></h3><h3>  这一条,也清晰地区分了孔子作为儒家与法家的不同。在提倡法制的今天,不宜再宣传孔子的这种观点。</h3></h3> <h3>【原文】 <h3></h3><h3>  子曰:“父在,观其志¹;父没²,观其行。三年无改³于父之道⁴,可谓孝矣。” (《学而篇》1·11,《里仁篇》4·20)</h3><h3></h3><h3>【注释】 </h3><h3></h3><h3>  1、其志:他的志向,这里指对父亲尽孝的态度。“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h3><h3></h3><h3>  2、没:逝世,后世写作“殁”。</h3><h3></h3><h3>  3、三年无改:三年:为守孝期,无改:未改,即沿袭的意思。</h3><h3></h3><h3>  4、道:“道”字的含义非常丰富,道路、道德、道教、道理、方法、说、表示……给译古文带来了困难。本条讲家事,故此处“道”字治家之道,即父亲立下的治家规矩。</h3><h3></h3><h3>【译文】</h3><h3></h3><h3>  孔子说:“当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主要看他对父亲的态度;在他父亲死后,就要看他的行动了。若是他在守孝期内能够沿袭父亲立下的治家规矩,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h3><h3></h3><h3>【解读】</h3><h3></h3><h3>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朝遗留下来的孝道,也有人不愿意遵守了。《论语》中,宰我就声称三年守孝期太长,问孔子是不是可以缩短为一年,便是这种社会思想、行为的具体反映。本条孔子提出,尽管一个人在父亲在世时对治家方面有新志向,等父亲逝世三年后在世间的影响基本消失时再实施,才能算尽孝。比方说,当大地主的父亲聘请的账房先生做儿子的不喜欢,也得等三年后才能辞退,否则便是不孝之举。</h3><h3></h3><h3>  这里,孔子将“孝”字具体化了,就是父亲逝世后继续尊重生前订立规矩的一种态度,需要通过三年的时间检验,监督实施者为社会上的亲戚、邻居和其他家人。本条是孔子在以“三纲五常”思想的中的“父为子纲”,订立以德治家的规矩。在漫长的奴隶、封建社会中这种设计得到了的落实,对世人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反映了孔子在乱世中希望礼制固定,而不希望改革以扩大社会思想和现实的混乱,但它整体上是消极的,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阻碍和拖累的作用,五四运动中,被鲁迅等人严厉批判。</h3></h3> <h3>【作者简介】吴春安,笔名尚平子、尚笑、吴戈,1963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军校本科毕业,工学士,军油工程师。系原广州军区联勤部油料系统上校军官,二等功臣,广州军区知识竞赛冠军,广州军区后勤部1996年度手枪射击第一名,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2001年退役从事证券投资分析,业余坚持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人生成果横跨军油管理、军事训练、新闻采写、文学创作、谱牒研究与编纂、歌曲创作、书报刊编辑、股市评论、儒学研究、旅行和命名,著述900万字,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另类博士。联系作者:微信shangxiao63,qq37585822。<h3></h3><h3>【吴春安原创抒情歌曲】中华演出网网址:</h3><h3>http://m.show160.com/user/7336940/music?from=groupmessage</h3></h3> <h3>【欢迎读者久按二维码免费订阅“第一杂家”(dyzj)公众号】/<h3></h3><h3></h3><h3></h3><h3> —读后感觉好,请转发到自己的微信圈或群—</h3><h3></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