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3月23日,我和9位姐妹报团参加了“相约宁夏”五日游。这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值当地旅游淡季,享受地方政府补贴,旅费低到白菜价。从获知信息到组团签约、成行,前后不超过一周。</h3><h3>之前对宁夏的所有印象是:西北、大漠、烈风、黄土地、民族自治……对合同中“塞上江南”的说辞,我以为值得期待,不过更担心的是当地气候条件、交通环境、少数民族不同禁忌、饮食习惯等,会否给此次出行带来负面影响。</h3><h3>然而“相约宁夏”的五天四夜,虽说只能算作走马观花,总体印象相对不发达与地旷人稀外,感官体验上还是得到了极大满足:亲历了黄河上游、蔚然天空下的雄浑、辽阔、壮美、博大、空旷、无限,见证了华夏文明发祥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还有“一带一路”新战略激发的无限可能。我为她的今夕惊叹,更为这片土地滋养的民族精神而感动。无论如何,这趟行程都将被我所品味、所记载、所珍藏。</h3><h3>当日,我们搭乘厦航MF8235班机,经过2小时15分航行,顺利抵达宁夏首府银川。</h3> <h3>临近宁夏的空中俯瞰:山脉、高原、丘陵、河谷清晰可辨。<br></h3> <h3>“相约宁夏”的第一站: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是我国最早探明的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发现。此地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列入国家"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水洞沟遗址名副其实。<br></h3> <h3>遗址博物馆内,感受由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高科技手段制作的实景展示: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此安居渔猎,自然灾害降临后被迫迁徙……透过介入式的动感效果,游客恍若完成了一次三万年的时光穿越。</h3> <h3>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前往遗址发掘现场。举目之处,黄土高天,古树、茅舍、干草和几汪小水塘,给人荒芜荒凉之感。然而,考古发掘出的明代长城,以及红军长征留下的红色基因,为我们增添了神秘与向往。</h3> <h3>水洞沟村因上世纪20年代两位考古学家的到来而闻名于世。张三小店曾是他们落脚之处。</h3> <h3><br></h3> <h3>半地穴式的建筑群,仿佛向人们诉说着远古尘封的过往。</h3> <h3>题有“中国史前考古发祥地”与毛泽东著名词句的两块巨石,向游客们道出此地观光的价值所在。<br></h3> <h3>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明代军事立体防御体系,它由明长城、藏兵洞、边沟、大峡谷、红山堡等共同构成。</h3><h3><br></h3> <h3></h3><h3>
与北京八达岭长城相比,这里的明代长城貌不惊人。它矗立在平旷的原野上,不高大也不雄伟,土色代表它的平凡,然而它的烽燧、城堡、墩台等一应俱全。更吸引我们的是,导游介绍当年毛泽东曾率领红军途经此地,后翻越六盘山会师陕北。他老人家笔下“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指的应该就是这里吧!</h3><h3></h3> <h3>拾级而上,明长城就在我们脚下。</h3> <h3>长城无语,笼罩历史的烟云。我们有声,绽放今天的笑容。</h3> <h3>景区换乘点,坐上具有浓郁西北特色的载人拖拉机,在土岭荒山一路绝尘。</h3><h3>红山堡大峡谷,我们来了。</h3><h3>大峡谷幽深莫测,崖壁高耸。路旁可见古城堡,有电影取景地的提示。神奇的明代藏兵洞就隐蔽在此,距今已经相隔500多年。<br></h3> <h3>翻山越岭,只为见证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br></h3> <h3>藏兵洞外景</h3> <h3>昏暗的灯光下,藏兵洞宛如迷宫。它的洞道有近3000米,上下相通,左右相连,岔路极多。有若干土室,标明粮仓、厨灶、兵器和火药库等,墙上内置的瓶瓶罐罐中,竟然还装有当年存放的稻米、杂粮、陶器等。</h3><h3>放飞你的想象,明代红山堡守军坚壁清野,与敌人周旋作战的场景就在昨日。<br></h3> <h3>次日,我们去往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上午游览“华夏奇石山”、贺兰县岩画,下午驱车前往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镇北堡影视城。<br></h3><h3>探寻远古与现代尘封的历史,感悟电影的“无声灵魂”。<br></h3> <h3>国家4A级景区中华奇石山,呈现出一派现代生态旅游景观:它面朝浩荡的星海湖,景区内园林式设计,花团锦簇,石雕作品林立。奇石馆内更是争奇斗艳,囊括了贺兰山、临沂、泰山等多地的名石。据导游介绍,10多年前这里是石嘴山市有名的煤渣山,多亏政府治污减排决策,才得以旧貌换新颜!</h3> <h3>奇石馆内,争奇斗艳。</h3> <h3>读岳飞的《满江红》时,曾想象过贺兰山的雄姿。“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这是多大的磅礴气势。今天真正走近它,对它的震撼超乎想象。透过车窗远眺,贺兰山是灰褐色的,光头秃岭绵延在莽荒之中。而进入它的腹地,目睹远古时代凿刻遗存的岩画,那些人类元祖放牧、狩猎、祭祀、征战的生活场景,你会发现,贺兰山就是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就是人类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的见证!</h3> <h3>“贺兰山下阵如云”——多少史诗般的战争发生于此,而今战火早已灰飞烟灭,贺兰山一举成名天下知。上世纪80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举世瞩目,甚至惊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接连两次将亚洲召开的年会选址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贺兰山岩画的国际地位从此不可撼动!</h3> <h3>贺兰山是古代匈奴、突厥、鲜卑、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游猎、生息、繁衍之地。凿刻于岩石上的岩画,反映的正是当年他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不过,学术界对岩画的产生年代仍颇有争议。</h3><h3>进入贺兰山岩画长廊。</h3> <h3>“银川世界岩画馆”可谓研究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h3> <h3>韩美林慧眼识珠,将个人美术馆开在贺兰山下,成为贺兰山艺术宝库的一部分。</h3> <h3>贺兰山可谓宁夏平原的西部屏障(蒙语称骏马为“贺兰”)。它高峨峻岭,奇峰怪石,崖谷险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除岩画、池盐、煤炭等外,贺兰奇石亦名满天下,被誉为宁夏的“蓝宝”。</h3><h3>崖谷下探宝。</h3> <h3><br></h3> <h3>兴尽而返。</h3> <h3>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旧址——一段笼罩着政治历史烟云的尘封记忆。是非功过,任凭后人评说!</h3> <h3>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旧址</h3> <h3>门牌、房舍、标语、农械、食堂等,一切还是旧时模样。</h3> <h3>杨姐、尹姐青年时代都曾经干校洗礼,青春无价,青春无悔。纪念馆内所有陈设勾起她俩亲切的回忆和无限感慨……</h3> <h3>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由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开发建成,董事长为著名作家张贤亮。影视城在古时屯兵的镇北两座废堡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策划、设计、创意,保留了古堡奇特、苍凉、雄浑、残旧、悲壮、衰而不败的景象,具有大西北古朴自然的浓烈气息。</h3> <h3>此地成功拍摄了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大话西游等200部影视片,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获评“中国品牌100强”、亚洲品牌500强,被宁夏回汉乡亲誉为“宁夏之宝”,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美誉。<br></h3> <h3>此刻,影视基地的陈设变成了我们的现成道具。</h3> <h3>一群热情的帅哥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h3> <h3>25日,行程满满又一天。上午参观银川西夏区参观“西夏风情园”,下午要穿越贺兰山,去到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通湖草原,那里有中国最美五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h3> <h3>在西夏风情园,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着导游解说,园内展示的西夏文字、马背民族的生活场景、民间绝活、特别是马术表演,令人啧啧称奇。<br></h3> <h3>西夏文字方方正正、比划繁多。我情不自禁找出家族姓氏进行比对。</h3> <h3>看台上大家全副武装兴奋等候,马战实景表演即将开始。</h3> <h3>大型实景马战表演,以特技场面再现公园1044年夏辽“河曲之战”两军交战的壮怀激烈,这是西夏王朝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战役,剧情豪迈悲壮,马战扣人心弦</h3> <h3>在牧民兄弟的护卫下,咱也策马酣畅一回!</h3> <h3>风情园内的“另类”风情。</h3> <h3></h3><h3></h3><h3></h3><h3></h3><h3>通湖草原位于宁夏和内蒙交界处的腾格里大沙漠腹地,东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市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通湖,顾名思义是湖水相连的意思。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br></h3><h3>腾格里沙漠曾是古丝绸之北路要塞。这里的蒙古族牧民殷勤好客。我们刚到此地,就有牧民手捧哈达、端来青稞酒立于车旁迎候,豪爽热情着实令人感动。
看到姐妹们脖上系的天蓝色哈达了吗?<br></h3><h3></h3><h3></h3><h3></h3><h3></h3> <h3>用“马背部落”形容蒙古牧民真是太贴切了</h3> <h3></h3><h3>在通湖草原观光,游客参与的项目真多:草原跑马、骑骆驼、沙漠探险、围场射猎、卡丁车越野等,情趣各异又开心刺激,颇具马背民族的特色。</h3><h3>考虑客观因素后,我们选择乘坐吉普车奔向大漠深处!</h3> <h3>仿佛回到童年时代,我们在沙海里尽情嬉戏:五花八门的照型,只有想得到,没有做不到!<br></h3> <h3>美在眼里,美在心里……</h3> <h3>仿佛要以各种方式宣告:腾格里沙漠,我们来过!</h3> <h3>沙海余情未了,返程又见惊喜:夕阳下安详的骆驼与栖息的马群!!</h3> <h3>毫无抵抗的,我们向它们跑去。悄悄的接近,快乐的合影。</h3> <h3>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h3> <h3></h3><h3>3月26日,我们来到中卫市沙坡头景区。前几年由湖南卫视制作过一档特别火爆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剧组就曾来到这里拍摄。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果然名不虚传:大漠、黄河、高山、绿洲在此交集,既有西北风光之雄奇,也有塞上江南的瑰丽。祁连山远峰静默伫立,腾格里与黄河沙水相依。弯曲向东的河道,一桥连通两岸。此处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被称作“天下黄河第一漂”、“天下黄河第一索”的漂流、索道项目。有黄河上游3D玻璃桥,景区内白杨高入云天,黄河对岸芦苇迎风摇曳,无怪乎,它被冠以“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中外游客趋之若鹜,发出"游遍中国万里路,长忆宁夏沙坡头"、"黄山游罢不望岳,宁夏游完不望沙"的赞叹!</h3><h3></h3> <h3>沙坡头之所以能沙水相依、山城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年沙魔肆掠,黄沙漫卷,所到之处,道路、田野、村庄尽数吞没。为了确保西北交通大命脉包兰铁路畅通无阻,中卫人民与广大科技人员一道,历经无数艰苦挫折和艰辛探索,终于创造出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解决了无数科学家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也未能解决的土地荒漠化世界难题。此举既赢得了国家乃至世界的高度赞誉,也留住了这片无可替代的美丽景色!
沙坡头景区广场的巨型风车很快吸引了我们。<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乘上中国首创、世界唯一的沙漠隧道扶梯——它由6部自动扶梯和步行平台中转组成。据悉高低落差达72米,全长160米,扶梯总投资1200万。
此刻它以每秒0.5米的运行速度将我们送达沙坡头最佳景观。<br></h3><h3></h3><h3></h3> <h3>站在高高的沙岗之上,不禁感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你进我退,你来我往。既相互抗衡,又相濡与共。你看,腾格里沙海、祁连山余脉、黄河母亲摇篮、古木参天的绿洲,它(他、她)们在这里汇聚、牵手、相拥,与人类一道,绘就了共生共处共荣的世界奇观。</h3> <h3>黄河逶迤而去,呈现S型的母亲曲线。<br></h3> <h3>气势磅礴、钟灵毓秀的景观,令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此美好!</h3><h3>此刻真想放歌一曲《黄河颂》!<br></h3> <h3>乘缆车而下。<br></h3> <h3>黄河上游3D玻璃桥,走在上面胜似闲庭信步。<br></h3> <h3></h3><h3></h3><h3></h3><h3>难忘当日午餐的大快朵颐。品尝到著名的“回乡宴全羊馆”的铜制涮羊锅。盐池羊果然美味无比,没有半点膻味。更想不到的是,午餐所有菜品(包括羊肉)完全不限量,全部敞开供应,游客可以自取,唯一要求是不能浪费。怀着恻隐之心走向柜台,柜台一旁的墙上挂满了奖牌,面对我的感谢,柜台里的回族兄弟表情淡定的回答:希望你们再来!
这顿午餐、这个餐馆、这张面孔是本次塞上之行的一个意外惊喜。似在提醒我:美好总是仪态大方的,它往往会不经意间来到你身旁,然后,打动你的心灵……
之前还听过回族姐妹说的一句话:我们是有信仰的!
此中有真意啊……<br></h3><h3></h3><h3></h3><h3></h3> <h3>见证王维笔下的千古绝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公元736年,唐朝著名诗人王维途径宁夏中卫沙坡头,面对大漠黄河壮美的景色,写下了《使至塞上》这首著名的诗篇。
我们何其有幸,得大观而观之。<br></h3> <h3>气吞山河,风光无限。夕阳晚照下,黄河坛气象万千</h3> <h3>礼敬你,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礼赞你,滋养华夏文明的摇篮:礼恩你,继往开来看龙的传人!</h3> <h3>让历史告诉未来,沧海桑田,人类社会在图存中发展,发展中变迁,变迁中向前。珍惜每一个当下,是对历史的回馈,对未来的负责。<br></h3> <h3>黄河之畔屹立着气势不凡的黄河楼。可惜它落成的时间太晚,否则足以与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岳阳楼四大名楼一争高下。</h3><h3>我们到达时,已见日暮昏黄。</h3> <h3>登顶黄河楼,青铜峡市尽收眼底,美不胜收。<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从黄河楼下来,旅行社安排我们参观吴忠光耀美食街。此时天色已晚,大街上干净整洁,行人却十分稀少。风夹带着寒意,我们加快了脚步,在超市挑了些水果、酸奶后,便匆匆往回赶。</h3><h3>随风送来烤红薯的香味,那味道太诱人了。我想说,宁夏的风味小吃中,除了盐池羊、八宝茶、拉面,烤红薯也算一绝了。它软糯香甜,入口缠绵,凡是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我们一拥而上,老乡烤箱中剩余的红薯竟然一售而罄。</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五天四夜的相约很快过去,走马塞上的行程短暂而充实。回头望去,满满是难忘的记忆。而记忆中最最难忘的,正是临时大家庭的成员组合,以及彼此共度的美好时光。旅行收获的不仅是沿途的风景,还有相互之间的理解、包容、关心和帮助。感谢你们一路上的陪伴关照,从一次言语交流、一个温暖微笑,到一次友好提醒,一段实际帮助;从启程到过程,从过程到结果,我们因缘相识、相交、相伴,共享沿途的风景,共享欢乐时光。</h3> <h3>再回首,一路欢声犹在耳!<br></h3> <h3>再回首,一路相伴俱欢颜!<br></h3> <h3>“一姐”菊辉和侄女</h3> <h3>好“当家”尹姐</h3> <h3>新潮善舞的杨姐</h3> <h3>温和可亲的朱姐</h3> <h3>年纪相仿的言姐、杨姐、兰姐、亚辉姐,个个都是美美的!对了,言姐可是我们中间的摄影高手,其中好多照片都拜她所赐!</h3> <h3>邻家小妹还有我!</h3> <h3>最后,让贺兰山上目击的羚羊作为走马宁夏的记忆符号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