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灸道二十四节气天时灸

梅之俏

<h3>神农灸道秉承上古神农智慧,灸取太阳真火,和臓腑之气血,通经络之营卫,觉人心之本性,调阴阳之平衡,祛病延年,法于自然!</h3> <h3>阴阳合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纪年方式,其中包含了很多文化信息,这些信息的背后都深藏着先哲智慧,要有十分的敬畏之心恭敬之心才能管窥一斑。</h3> <h3>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历来划分的,但是比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这些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但每个节又都包含了传统智慧。</h3> <h3>但是现在传承下来的很多节日,都被商业化抹杀了文化,埋葬了原来节日的本意。</h3><h3>拿与艾灸关系最密切的端午节来说吧,中国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吃粽子是当时为了防止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划龙舟是为了快速救援或打捞屈原。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端午祭,却是韩国传承下来的祭祀天地的仪式,与屈原没有关系。中国传统习俗挂艾草,又跟纪念屈原有什么关系呢?显然是没有的。</h3><h3>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五是中数,天地之间为中,为五,为交泰,为艾!所以艾取于五,是纯阳的中正之气,不偏不倚,不上不下,正好!所以艾灸部分男女老少,妇孺皆适宜。应于人体,中宫脾胃运化调和周身气血。胃为辰龙之相,足三里又是胃经上的土穴,与端午相应,故,端午节足三里灼艾,是长寿之法。灼艾不同于温灸,用针刺灸的效果好于艾条悬灸。</h3> <h3>再比如,时下盛行的三伏艾灸。阳气最盛之时,开门祛邪,冬病夏治,化寒祛湿等,都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三伏的时候已经不是夏了,而是长夏,准备入秋了。三伏的阴谋就是阳极一阴生。阴生的意义就是要伏藏天阳夏火,正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阳气一定要入阴。如果此时不养阴而过度用燥阳耗阴,对于庄稼来讲就只长秸秆不结种子,对于人体来讲就会阴虚而阳亢。</h3> <h3>而冬至正好相反,天气寒冷,适合养阴,阴极一样生。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寒冷利于精神封藏,如果冬天暖冬,阳气开泻,春必病温,传染病流感爆发。俗话说,冬至灸至阴,赛吃野山参。夏至灸至阳,强心好安神。</h3><h3>再比如,春灸气海,秋灸关元。春秋之时,天地气机是升降的,冬夏是横向的。所以春天三阳开泰,气海是升发阳气的,而秋天否卦之相,天气速降,阳气入地,关元则是潜降阳气。</h3><h3>再比如,八月十五不是节气,但是此时月亮最盛,不宜艾灸。</h3><h3>七月初七鹊桥会,鹊桥的意义是接引阴阳,而对于人体来讲,阴阳是断开的,任督二脉从嘴巴和谷道两个地方断开,七夕的时候艾灸,交接阴阳,定会帮助打通任督,接引阴阳,让气血周流不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