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中学小学部清明节“弘扬孝道文化 传承面塑技艺”活动

岚县博苑文秀中学

<h3> 为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面塑技艺,让学生深切领悟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清明节前夕,文秀中学小学部特邀面塑专家郑天平和小学部学生家长,与师生一道开展了以“弘扬孝道文化,传承面塑技艺”为主题的亲子授学活动。</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我们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各班组织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的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学校邀请的面塑艺人为誉满岚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项目传承人郑天平女士。</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郑女士在其母亲吕梁知名民间艺人李成秀女士的言传身教下,象其母亲一样心灵手巧,在剪纸、刺绣、面塑等多个民间艺术方面有良好技艺与声誉。郑女士和其母亲两代人,演绎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和顽强生命力,让我们肃然起敬,也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景仰与热爱。</font></h3> <h3> 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中国的面塑艺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流行在我国黄河内外、大江上下的很多地方。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且具有民俗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的。</h3><h3> 在郑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我们开始捏蛇燕燕。</h3> <h3> 看,家长和孩子们紧张而愉快的忙碌着:</h3><h3> 左手搓、右手盘,</h3><h3> 剪刀飞舞彩线穿,</h3><h3> 燕子展翅在飞翔,</h3><h3> 小猪胖胖喜丰年。</h3><h3>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h3> <h3> 在活动过程中,各班还有小记者在认真的做采访。瞧,一问一答中,播散着热情; 一听一记中,传承着文明。</h3> <h3><br></h3><h3><br></h3><h3>戴寒白(bie)白(bie) (土音)戴鸡鸡</h3><h3><br></h3><h3>戴寒白(bie)白(bie) 是岚县民间百姓为缅怀介子推而为其佩戴“孝”的种延俗标志。流传两千多年可谓根深蒂固。寒白(bie)白(bie)的缝制及佩戴很有讲究。清明节前,姑娘媳妇们聚在一起, 他们把自己的包袱打开,将平日积攒下的各色鲜艳的边角花布料拿出来,拿剪刀剪成规整的小方块,每小方块花布间隔以谷穗颈剪成的短节,用线穿成长串,尾坠须由细碎花布条缀成。男人们戴在腋下,妇女们戴在胸前,男孩戴在头上,女孩戴在肩上,五颜六色,引人注目。从寒白(bie)白(bie)的缝制工艺中也能看出谁家的媳妇心灵手巧,持家勤俭。幼儿戴得寒白(bie)白(bie)的是用红白两种布剪成的小圆形,穿串时,中间隔以杏仁,寓意守信,仁义。鸡鸡由黄布或红布及公鸡毛缝制,内装五谷,它与寒白(bie)白(bie)同时缀在一起, 为儿童所佩戴。男童戴公鸡,女童戴雌鸡。</h3> <h3>感恩的心 ,</h3><h3>感谢有你,</h3><h3>伴我一生 ,</h3><h3>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h3><h3>感恩的心 ,</h3><h3>感谢命运,</h3><h3>花开花落 ,</h3><h3>一样会珍惜。</h3><h3> 因为感恩,所以传承。感恩是人生的一种最美好的情感,因为感恩,才有了至贵的亲情;因为感恩,才有了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有了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h3>

面塑

感恩

传承

文化

清明节

小学部

技艺

剪成

白白的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