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渤海路小学清明节放假通知

丁丁

<h3>根据上级通知,我校2019年清明节假期安排为:4月5日—4月7日放假三天,4月8日(下周一)正常上课。</h3> <h3></h3><h3>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安全意识哦!安全,是一切幸福的起源!渤海路小学全体教师提醒各位家长在清明节放假期间要注意以下问题:</h3><h3>1.教育孩子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加强对孩子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安全、用电、用气安全等相关方面的安全教育和督促。</h3><h3>2.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季节,应做好各种预防工作,要求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去病源地或人多的场所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h3><h3>3.严禁孩子到没有安全保障或水情不明的河流、沟渠、池塘、水库等地玩耍,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h3><h3>4.建议您利用假期时间,带着您的孩子去春游、植树或放风筝, 和孩子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h3><h3>5.禁止孩子私自外出游玩,要有家长或其它成年人的陪同。外出活动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切实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h3><h3>6.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暴饮暴食,不食不洁食物。</h3><h3>7.请清明期间做到文明祭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h3><h3>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爱孩子的生命,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为孩子筑起一道安全防线。</h3> <h3>清明知多少</h3><h3>清明节的来历</h3><h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h3><h3>《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h3><h3>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清明节习俗</h3><h3>祭祖</h3><h3>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h3><h3>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文化精神。</h3> <h3>踏青</h3><h3>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h3> <h3>插柳</h3><h3>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h3> <h3>放风筝</h3><h3>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h3> <h3>荡秋千</h3><h3>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h3><h3>还有射柳,蹴鞠,斗鸡等习俗。</h3> <h3>渤海路小学全体教职工感谢家长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有意义的假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