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雷锋》观后感
八年级八班 常淑琪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励志电影《雷锋》。雷锋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位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他细心地听从指导员的教导,知错就改,觉悟很高,他知道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从小父母就离世了,一个亲人都没有,他独自一人,上山砍柴,却被地主家婆娘扣下柴,他不肯,地主家婆娘就打他,甚至用刀去砍他的手。雷锋没有惧怕,他凭借自己的善良和努力,当上了解放军战士。他勤俭节约,有一次,他生病了,需要去医院,但他没去,而是去工地劳动了一天,帮助工人们干活。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来工地干活时,他说:“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去。”他这种为祖国建设添一块砖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当别人问他的名字时,他没有回答,一笑而过。从工地回去的路上,他碰到了一位老奶奶带着一个小男孩要去二十多里地外的一个村子去看女儿。当时下着大雨,雷锋二话没说就要带着她们去。一路帮着老奶奶背着小男孩,为了让小男孩少淋雨,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小男孩穿上。把她们安全送回了家。雷锋同志还去帮助学校的学生们,给他们讲故事、植树、陪他们玩游戏。他不仅仅是在生活上帮助别人,平时有时间自己还努力学习,学习毛泽东精神。雷锋说:“一颗螺丝钉也有用处,他们兢兢业业地守在自己岗位上。”他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也打动了我。他对自己的战友也仗义,当战友的家里遭受洪水灾害并且母亲生病时,他默默的给王大力的母亲寄去了20元钱和一封信。王大力的母亲因此病情很快就好了。事后王大力很是感动。并且雷锋还给遭受洪水的灾区捐了100元钱。平时连袜子都缝的跟千层衣一样,但是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他无私奉献。因为从小失去了家人,在雷锋同志心里,祖国就是他的家,毛泽东同志以及部队的战友,地方的群众都是他的家人、亲人。
雷锋同志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全都用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做好事不留名,乐于助人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因公而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以雷锋同志作为我们的榜样。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人民的好战士。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更好的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实践心得
八年级八班 赵珂涵
经过一天的实践,我们也体会到了为他人服务和劳动的辛苦与开心。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像在刚才穿上工作时的“小黄衣”时,我们就已经把这一天定义为最累最糟糕的一天了,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实则是这一天我们过的充分至极。
在实践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想着如何把这“辛苦”的一天“熬”过去,然而今天就已经翩然而至了。我们的早、中、晚的三餐的时间,身影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我们在整个分餐的过程中,不知道从何而来的默契,使我们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在这里我想自己大概学到做多的是团结吧。我发现自己从一个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小孩子,逐渐的在这之中成长了很多。途中,为了送菜,被烫到了手。为了把盛好了的汤送到餐桌,一个人逞强把汤拖回餐桌,在此之中,我隐隐的好像明白了做事情首先还是要靠自己。有吃饭吃的比较多的同学需要加餐,使得我们又不得不马不停蹄的来回在餐厅奔走,从中我也感受到了为他人服务的开心。
分完早餐后我们开始打扫教学楼的公共卫生区,这里以前常是阿姨打扫的地方。心想,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阿姨的辛苦。于是,大家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扫地的同学认真的清扫着每一块地板,拖地的同学将地板拖的一尘不染……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我们的任务。并且是打扫最快的一组。
打扫完卫生后,老师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关于雷锋的电影,我们从中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的优秀品质。
今天一天的劳动虽说不上是很多,但在我成长的路上却是又增添了一份色彩,希望下一次的实践,我们可以做的更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