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题记:</b></p><p> 中国远征军,彪炳千古……</p><p> 一座山,松山——中国抗战彻底收复的第一块国土;</p><p> 一条路,滇缅公路——中国抗战物资生命线;</p><p> 一条江,怒江——阻敌入昆进逼重庆的天然屏障;</p><p> 一座桥,畹町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传奇之桥;</p><p> 一座城,腾冲城——滇西抗战主战场……</p><p> 改变了中国抗战格局,</p><p> 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p><p> 中国远征军不朽。</p><p> 中国抗战老兵永垂!</p><p> 铭记,永远的远征军!</p><p> </p> <p> 75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国远征军走出国门,入缅作战,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悲壮、惨烈的英雄史诗。</p><p> 从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4年多,中国投入兵力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日本在中缅印战区投入兵力总计30于万,被歼灭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场上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异域征战的彻底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对亚洲、对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立下赫赫战功。</p><p> 壮哉,中国军人。</p><p> 壮哉,中国远征军!</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松山处处埋忠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绵绵祭英灵</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清明时节瞻仰松山远征军雕塑群</b></p><p> </p> <p> 2019年3月底,我们和二哥、二嫂开始了滇西行。</p><p> 4月1日,我们包车从大理前往腾冲。途中绕道龙陵县松山战役遗址,前来瞻仰心慕已久的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p><p> 我们老家的大姑父,曾经参加过远征军。孩提时代就从父亲那里知道了“远征军”。但在那个年代,“远征军”,是一个禁忌的话题。所以,对“远征军”充满了敬畏、神秘和好奇。</p><p> 1979年底,第一次和父母回老家,见到了大姑父:一脸的沧桑,一身的疲惫,一辈子的拮据,一生的落魄。内心充满了心酸和无奈……</p><p> 时间渐渐撩起“远征军”被掩盖的面纱,历史真相一幕幕袒露在我们眼前,同时,也完善、补充、修正了我们对抗战历史的理解和认知。</p><p> 云沉沉,雨纷纷……</p><p> 中国远征军,忠魂不朽。 </p><p> 中国抗战老兵,英灵永在!</p> <p> 鞠躬、鲜花不足以表达我们对远征军将士的敬仰、爱戴和怀念之情。</p> <p>军礼,是对英雄最大的尊重。</p> <p> 历史,也许会迟到,但终不会缺席……</p><p> 松山战役纪念碑。</p><p> 中国远征军永垂不朽!</p> <p> 有一个抗战老兵曾说过,历史是拿来给人了解和铭记的,而不是给现在的人拿来做战斗的工具。</p><p> 守望历史的天空。</p><p> 铭记,永远的远征军!</p> <p><b style="font-size: 20px;">当代“兵马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复活中国远征军兵团的雕塑群</b></p> <p> 中国远征军雕塑群,由广东佛山市著名雕塑家李春华老师用三年时间,耗资200多万,设计、制作完成,并全部捐献给了云南省龙陵县。</p><p> 雕塑群,座落在松柏茂密、挺拔、苍绿的松山上,占地8400平方米。402座雕像,以士兵为主体,分为跪射方阵、炮兵方阵、战马方阵、女兵方阵、娃娃兵方阵、驻印军方阵、盟军方阵等十二个方阵。</p><p> 选取抗战名将戴安澜、史迪威、孙立人三位独具个性和影响的将军为军官代表,以独特的理念、独立的位置,给我们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对那段历史的深刻理解。</p><p> 最引人泪目的是老兵方阵,以当年112岁、居住在龙陵的付心德为代表的、在世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展示他们当今之面貌,带给老兵迟到的慰籍、关怀、尊重和敬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松山战役,是中国抗战成功收复的第一块国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松山,浸染着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鲜血,充盈着大国之魂的正气,彰显了民族团结的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当代“兵马俑”,复活了当年中国远征军军团的军纪、军威、军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远征军,永远的远征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小小远征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娃娃兵方阵 </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娃娃兵方阵由21座小兵雕像组成。这些远征军娃娃兵的形象,是</span></p><p>根据一张真实的历史老照片为蓝本设计的,其身上的装备也是依照老照片。</p><p> 1942年远征军入缅抗击日寇时,在滇缅公路边美军记者拍摄的。照片上的小兵名叫李占红(音),贵州人,当时只有13岁。</p><p> 日寇入侵,国难当头,多少像李占红一样的小小少年,小小年纪就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p><p> 少年,是希望、是未来、是胜利……</p><p> 少年强则国强!</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运筹帷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将军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将军方阵,根据当时能征集到的20位远征军将领照片雕塑完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将军是掌握战场动向,运筹帷幄的决策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副司令长官杜聿明,200师师长戴安澜,新22师师长廖耀湘,第6军军长甘丽初,驻印军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罗卓英,76师第228团团长段国杰,驻印军第50师副师长杨温,第66军军长张轸,第11集团军续任司令黄杰,第11集团军司令宋希濂,第2军军长王凌云,第71军军长钟彬,第2军副军长钟松,第20集团军司令霍揆彰,第8军军长何绍周,副军长李弥,第58军军长周福成,第54军军长阙汉骞。</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戴安澜</b></p><p> <b style="font-size: 20px;"> ——马革裹尸的抗战将军</b></p> <p>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人。国军名将,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p><p>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p><p>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43年的秋天,戴安澜的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span></p><p>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p><p> 2009年9月10日,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1942年7月31日,戴安澜将军国葬仪式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国共两党领袖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p><p> 蒋介石的挽词: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p><p> 毛泽东题赠挽词: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们不怕死,我们怕被遗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兵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兵方阵由28座2013年9月3日前尚在的远征军老兵雕像组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雕像以付心德、刘桂英、鲍直才等28位中国远征军老兵为原型塑造,代表了所有当时还健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在世的老兵,他们经历了战争的硝烟,他们见证了日寇被赶出国门,他们蒙受了时代的阴影,他们享受了迟到的温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国远征军将士,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他们是不屈的战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后世子孙永远铭记的英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抗战老兵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怕被遗忘……”</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李春华:</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老兵们等得太久,我要用艺术为他们带去迟到的纪念和关爱。</span></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新疆远征军老兵,魂归松山……</b></p> <p> 老兵方阵中,有一位来自新疆库尔勒市的老兵——徐中平。</p><p> 老兵出生于1921年,12岁就离开湖北武汉,到重庆的汽车技工学校学习。1943年,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老兵投笔从戎,从重庆辗转到昆明,然后乘美国飞机,飞越驼峰线到印度对日作战。</p><p> 抗战胜利后,老兵所在的部队得到命令,整建制从云南曲靖一路开往新疆。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后,老兵到南疆焉耆,编入张仲瀚领导的第六师。1954年,包括徐中平在内的10万官兵就地转业,成为屯垦戍边、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兵团人。</p><p> 2018年4月5日,在新疆生活了72年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徐中平因病在库尔勒的家中辞世,享年97岁。生前留下遗愿——死后将骨灰落葬于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中自己的雕像下。</p><p> 2019年4月1日上午,老兵子女将父母的骨灰盒安葬在父亲的雕像下,完成了两位老人携手相伴永远的心愿。</p><p> 恰好有缘,我们也在现场,一同祭拜老兵,帮老兵完成遗愿。</p> <p> 迄今为止,28位雕像原型老兵已有12位过世。徐中平是第一位将骨灰安葬于远征军雕塑群下面的抗日老兵。</p><p> 来新疆的远征军军人,有新疆“9.25”起义的老兵,有解放后支边青年,有自动进疆的建设者。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中很大部分和新疆“9.25”起义的老兵一样,曾经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p><p> 老兵,安息!</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友谊的使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盟军方阵</b></p> <p> 盟军方阵,由18座盟军雕像组成。</p><p> 中国远征军在滇西抗战中得到了美国盟军的大力支持,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在空中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女本柔弱 遇“战”则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女兵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女兵方阵由18座女兵雕像组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女性柔弱善良,而血腥残酷的战争却无法让她们回避。远征军部队里的女兵,主要承担通信、医疗任务,给前线提供后勤帮助。女兵们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的牺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2年,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4万多人的部队退入野人山。在走出野人山的几千人中,女兵活下的只有一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女本柔弱,当日寇践踏国土时,为民族、为国家,她们勇敢、刚强、坚决地冲锋向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精锐之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驻印军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驻印方阵由史迪威(前)和孙立人(后)两座将军雕像和58座士兵雕像组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退入印度的新22师和新38师,于1943年8月8日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全副美式装备。总指挥为史迪威将军,副总指挥为罗卓英,后由郑洞国接替。与此同时,国内大批知识青年应征入伍,乘飞机空运到印度,在蓝姆伽训练营受训整编。之后,战斗力大为提高。称“X部队”,是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国内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18师团立下赫赫战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人民的好朋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史迪威将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史迪威将军的雕像是最后一个完成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春华:历史终将记住他们。</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东方隆美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孙立人将军雕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抗战名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功赫赫</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命运多舛 魂系故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宋美龄都曾经说过:只要有孙立人,蒋介石的部队就在。这是宋美龄对孙立人的夸赞。但是,孙立人去台湾后,可惜好景不长遭到诬陷,后被蒋介石软禁了33年。1988年解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湾去世,享年90岁。盛大的葬礼结束后,下葬台中市北屯区大坑东山墓园里。让人较为意外的是,孙立人的棺椁摆在地面,距今已经过去20多年,一直没有入土。棺椁外用黑色大理石包裹,墓地四周杂草丛生,荒凉无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直到后来,孙立人的儿子孙天平应祖国邀请,访问大陆,面对记者疑问,众人才明白真相。原来孙立人临终前说:不葬大陆,棺不入土……原来他一直在等回祖国大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孙天平说:我父亲晚年跟我们提到最多的事情,就是想回老家。他很思念老家安徽庐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孙天平表示很希望有机会将父亲带回大陆入土为安……</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战马萧萧保河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马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战马方阵由10匹膘肥体壮的战马组成。1944年滇西大反攻前夕,滇缅公路还未打通,车辆无法同行。怒江西岸山高谷深,道路崎岖。远征军战备物资只能靠民工抬、骡马驮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马是人类的朋友,任劳任怨、不计得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切对人类有过帮助的生灵,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冲锋陷阵的勇士……</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士兵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士兵方阵,也称秋冬装方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秋装方阵有63座士兵雕像,冬装方阵有50座士兵雕像。从着装上看,军衣比较厚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战场上,这些士兵永远冲在最前面,他们最能吃苦耐劳,也是牺牲最多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远征军数万将士的热血,洒入了滇西大地,是那么悲壮、惨烈,他们是所有国人都应敬仰、爱戴和铭记的民族英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跪射兵方阵</b></p> <p> 跪射兵方阵由30座跪射士兵雕像组成。</p><p> 他们手里的武器是毛瑟手枪,又叫盒子炮、驳壳枪。由德国研制,中国仿制并在抗日战场上广泛使用。是一种威力大,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武器。</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炮兵方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炮兵方阵由30座炮兵雕像组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炮兵操作的迫击炮,由当时的盟友美国援助。</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司号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整个远征军雕塑群的最后方的中间,矗立着一个司号兵,一个鼓着腮帮吹响号角的司号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春华说:这个兵就是我,我想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来关注和铭记这段历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春华说: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愿在这松山阵阵风雨中,静静守候着长眠于此的远征军忠魂。</span></p> <p>松山战役纪念碑</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感谢您,李春华老师!</b></p> <p> 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群像兵种齐全,整齐划一,情态逼真,顶天立地,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p><p> 群像这巍然阵列的雕塑,代表着70多年前,那数十万为保家卫国的远征将士,是出征、是凯旋、是流血、牺牲…… </p><p> 如今,他们屹立在松山之颠,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p><p><br></p> <p> 2013年9月3日,在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揭幕仪式上,面对一座座雕塑,面对着一位位远征军老兵和远征军后代,面对着14亿中国人,李春华老师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多年来压抑在心头的感动:</p><p> 70多年前,40万中华热血儿女扛枪西去,他们横渡汹涌怒江,穿越高黎贡山,飞过雪山驼峰,来到了彩云之西,去到了缅北丛林里。</p><p> 李春华老师:我们要正视历史,给国家和民族的功臣应有的尊重和承认。</p> <p> 李春华老师:作为一个雕塑家,我常想,我没有更多的金钱,但我有良知和技艺,有时间和气力,我可以背靠历史,面向未来,做力所能及的事。</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远征军段国杰将军的女儿,在将军的雕像前失声痛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李春华老师:</span>我没有机会成为英雄,但我可以怀揣感恩,怀揣信念,在他们英勇出征的路边,静心等待……今天,我终于等回了他们——这402尊雕塑,就是我向他们献上的最崇高的敬礼!</p> <p>老兵的泪 ……</p><p> 感谢您,李春华老师!</p><p> 感谢您,用雕塑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中国远征军的铁血丹心,表达对远征军将士的深深敬仰。</p><p> 感谢您,为后世子孙抒写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魂。</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铁血松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松山战役遗址</b></p> <p> 松山,地处高黎贡山横断山脉南麓、怒江西岸。是滇缅公路必经之地。因地处要冲,被军事家称为滇缅公路上的“直布罗陀”。</p><p> 1942年5月5日,中国远征军守桥部队炸断惠通桥,阻日军于怒江西岸。日军在此构筑牢固公事以资扼守。</p><p> 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与敌鏖战十次,壮烈牺牲者过半。后以坑道掘进直达松山主峰子高地底下炸毁日军碉堡。旋即与日军反复血肉搏杀。其间,空前壮烈的是敌我互相拥抱而死的有62对。为战争史上最悲壮一幕……</p><p> 松山战役,从1944年6月4日到9月7日,历时95天,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10个团2万人,以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的代价,毙杀日军超过1250人,成功将战线外推,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p><p> 松山是中国抗日战争成功收复的第一块国土。</p><p> </p> <p>“陆军第八军第103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石碑。</p> <p> 当地村民杨金满给我们讲述松山战役的故事。</p> <p>弹痕累累的见证树……</p><p> 这棵百年古树,身上布满了枪伤和弹痕。古树见证了7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p><p> 当时,由于战火猛烈,整个山头一片焦土。光秃秃的山头只剩下这个古树和一棵小叶榕树。</p><p> 古树顽强的生命力,正如我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p> <p>日军残留坚固的碉堡。</p> <p>日军残留的战壕、坑道……</p> <p>滇西红土地,是远征军先烈热血染成……</p> <p> 松山战役己过去76年。</p><p> 昔日一片焦土寸草不长的战场,如今已经是一派苍翠葱郁的森林……</p><p> 我们,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国家的和平,而忘记这段被侵占、被虐杀、被欺负的历史。</p><p>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保卫国家、英勇奋战的民族英雄将士。</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青山不老,日月永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英烈不朽,浩气长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滇西抗战纪念馆</b></p><p> </p> <p> 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腾冲国殇墓园东侧。</p><p> 馆舍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成“V”字形,寓意胜利之意。馆内收藏抗战实物10万余件,展出实物18000件,图片1500张。是一个主题鲜明,大气磅礴,内容翔实、感人,全面再现了滇西抗战的辉煌、英勇、悲壮历史,具有强大震撼力和冲击力。</p> <p> 人民若有记忆,记得亲,记得痛;</p><p> 国家若有记忆,识来路,知归途。</p><p> 当我们沿江回溯着历史,</p><p> 历史也浸润了我们。</p><p> ——摘自《国家记忆》展</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1003顶钢盔矩阵</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1003个鲜活的生命……</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进入馆中,扑面而来的是三面墙上呈矩阵式排列的1003顶钢盔,气势恢宏,庄严震憾,撞击力极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些不同制式的钢盔,有的上面还有子弹穿过的痕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些不同制式的钢盔,已经永远失去了与它一起作战的战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瞬间,恍惚看见悲壮而行的1003位、甚至更多的中国远征军士兵那年轻、生动、鲜活的脸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003顶钢盔,1003个鲜活的生命……</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p> <p> 大厅中央的这组大型雕塑气势磅礴,中间昂首挺胸站立的是中国远征军士兵,左边是当地抗日民众,右边是盟军士兵,上空的飞机代表的是空中通道驼峰航线。</p> <p> 整座雕塑主体象征着滇西抗战胜利的三股主要力量:远征军、盟军强大支援和民众后勤保障。</p> <p> 这组大型雕塑中的远征军将士,个个坚挺身躯,目视远方,透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坚定。这面墙表达的内容就是滇缅抗战的真实再现。</p><p> 抗战期间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时间的“脚印”……</b></p> <p> 大厅地面上明黄色的日期,静静地告诉我们:</p><p> ……</p><p> 1942年5月,中国滇西沦陷;</p><p> 1943年11月,日军渡江进攻失败;</p><p>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打响了腾冲战役;</p><p> 1944年9月7日,攻打松山,成功收复松山;</p><p> 1944年9月14日,攻克腾冲城,沦陷了两年零4个月又4天的腾冲城,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p><p> 1944年11月6日,成功攻克龙陵;</p><p> 1945年1月20日,攻克畹町,跨过国界进入缅甸追歼日军。</p><p> 在这里,时间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符号,每一个都被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抗战历史……</p><p> 战争已逝,但历史却从未离我们远去。</p> <p> 回望历史,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找准以后的路,更好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p><p> 回望历史,心情和脚步一样沉重……</p> <p> 在滇缅抗战史中,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的还有一批金发碧眼的盟军将士。当年盟军从地面到空中都加入了这场战斗,在中国远征军部队中有一个美军参谋团,参与战役策划;在空中,有以陈纳德为首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参与腾冲战役。战役中,有19位美军人员阵亡牺牲,他们也安葬在国殇墓园中......</p> <p> 在滇缅抗战博物馆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一把大刀和一支步枪组成一个代表“胜利”的英文字母“V”,枪托上是一顶满是弹孔的残破钢盔。</p><p> 刀、枪的组合代表硝烟,钢盔代表为这场胜利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所有远征军和盟军战士。</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警钟长鸣</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4年8月15日落成于“滇西抗战纪念馆”右侧广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警钟长鸣,告诉华夏后世子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莫忘国耻,铭记历史。</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英名永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13年8月,腾冲市于滇西抗战纪念馆西侧修建了一条全长129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名录墙上镌刻了103141名(后经不断征补,增加到<b>115231名</b>)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的姓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中间镶嵌的是中缅印战区盟军服役徽标,左侧是“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八个古朴、典雅、庄重、秀美的魏碑大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寄托着无数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遗愿,也给远征军后裔们送去了精神上的慰藉。</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名录墙用清一色的火山青石镌刻,象征远征将士坚强的意志。14个曲折向前的大面,寓意14年艰难、曲折、悲壮,最终走向胜利的抗战历程。</p><p> 此刻,一排排、一列列名单整整齐齐,犹如整装待发的军队。曾经共赴国难、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陆续归队,仿佛军号吹响,他们就立刻出发!</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山之上,国有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清明时节雨中祭拜国殇墓园远征军先烈</b></p> <p> 国殇墓园始建于1944年冬,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市城西南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p><p> 墓园大门庄严、肃穆,李根源先生的题额“国殇墓园”高悬。两旁绘有“龙虎风云图”,寓意中国远征军将士的英勇、顽强。</p><p><br></p> <p> “国殇”——为国作战而捐躯的年轻人。当年,李根源老先生取自屈原的《楚辞.九歌》中的《国殇》的篇名来为陵园命名的。</p><p>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之别。</p><p>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际,中国远征军将士们牺牲个人利益乃至年轻的生命,为国家、民族赢得关乎生存和尊严的胜利,这种牺牲是值得我们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永远纪念和颂扬。</p> <p> 为世界卫正义,为祖国争自由,腾冲一战,碧血千秋!</p><p> ——于右任敬题</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忠烈祠</b></p> <p> 忠烈祠掩隐在松杉翠柏丛中,是仿清祠祀建筑,重檐歇山顶回廊式土木结构。是国殇园内主要建筑,是祭奠、祀奉阵亡将士英灵的殿堂。至今已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雨沧桑。</p><p> 上檐下悬的“忠烈祠”匾额是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题。</p><p> 门额上的“河岳英灵”匾额是蒋中正题写。</p> <p> 中堂正中墙面上,镶嵌的是国父孙中山像及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横批“天下为公”。下面还有《总理遗嘱》全文。左、右悬挂着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两侧墙体嵌了96块阵亡将士的名录碑和12块国殇墓园落成时于右任、孙科等人题写的挽诗悼词碑刻。</p><p> 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何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李根源先生的《告滇西父老书》等。</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是当年的蒋介石在武汉军挍毕业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慷慨演讲。</h3><p><br></p> <p> 云南省主席龙云,为打通滇缅公路这条抗战国际大动脉,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龙云用二年时间修好这条公路。龙云当场拍板,不用二年,就一年。他给每个县长写了一封鸡毛信外加一付手铐,命今十个月完成,完不成带手铐来見。结果,滇西28个县组织20万民工仅花9个月另9天的时间在没有筑路工具的情况下硬是完成了。修路的惊人速度让英,美盟军,美国总统罗斯福惊呆了。</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告滇西父老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慷慨激昂的讨贼檄书</b></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云南是中国的国防重要根据地,居高临下,高屋建瓴,西南控制泰、缅、越,东北拱卫川、康、黔、桂。滇西又是云南西陲的重大屏障,握高黎贡山、野人山的脊梁,襟潞、澜、龙、盈大川的形胜。且为通印度洋国际交通的惟一生命线,我们中国是民主阵线二十六国中四大列强之一,所赖以沟通民主同盟国地理上的连系,全靠滇缅公路一条干道。 自去冬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英、美、苏均集中注意力于对抗欧洲轴心领袖的德国,敌国日本利用他一贯的投机取巧的伎俩,乘机攻击实力不足的缅甸。我们站在援助英国盟友的立场上毅然出师援缅,转战千里,足使敌国不敢立刻轻窥印度,而印度亦得到充分准备自卫的时间,在政略上收到很大的效果。中国对远东战争的责任既加重,因此云南对抗战的工作也更为紧张,敌人东窥腾龙,便是云南担负作战之开端。 敌人素来采取一线作战的战略,今既对南洋战局告一段落,必然集中兵力妄想实现其解决中国事件的企图。云南已成战区,滇西即是前线;保卫大云南,须先保卫滇西。而保卫滇西,须先扼住保山。我们一千七百余万云南民众,立刻要发挥保省即是卫国的牺牲精神,尤其我们滇西的广大民众,更应当强化保乡即是保省的战斗意志,服从军政长官的指示,推进军民合作的工作,戮力同心,协助作战。我滇西父老要知道,滇西握有天时的便利,地理的形胜,兵精粮足的人和,一切作战条件都是对我有利的。然而军事的胜利,全靠民众的协助,有良好军纪的军队,配合着有训练有组织的民众,一定发挥伟大的力量。这样,敌人必不敢轻举妄动;敌人若不量力,冒险侵入,那么,潞澜川谷中便是他们的葬身窟,这是毫无疑义的。 根源生长迤西,滇西是我的桑梓,也是我父老祖宗坟茔庐墓的所在地。现在敌人打进我们的家乡来了,看看腊戌撤退后滇西公私损失奇重,真所谓生灵荼炭,哀鸿遍野;看看五月四、五两日保山遭受兽机的轰炸,颓垣败墙,血肉横飞,迤西重镇化为灰烬,保山县城立成死市,鸦狗群聚,时疫蔓延,举世闻悉,同声愤慨,百年浩劫,惨不忍睹。根源闻此,能不动心!乃奉蒋委员长电令、龙主席委托和监察院的催促,扶病西来,冒暑远缸。我带来一个衰病老年之身,带来一颗纯洁的赤诚之心,坦白地诚挚地希望诸父老共体时艰,懔然于国难、乡难的加深,大家齐心一致,坚定最后胜利的信心,发挥军民合作的力量,加紧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加强民众自卫,协助军队,尽到守望、运输、救护、侦察、通讯的责任。 我滇西父老诸君,全国甚至全世界人士都重视云南的国防地位,更注视滇西战局的前途。我父老要抱定决心,驱逐敌人退出腾冲,退出龙陵,退出滇西国境以外,甚至退出缅甸。第一步,我们要确实守住保山,作为恢复腾龙的准备。我云南同胞和全国同胞与我同盟国的人士,现均翘首西望,期待着由稳定的滇西战局,一变而为边境歼敌的胜利战场。要确保滇西军事的胜利,端赖我父老发挥自己的力最,民众力量尽到一分,军事力量即增一分。自然,今后军队所需于民众的人力、物力的供给者至巨,敌人在沦陷区域的横征聚敛、荼毒残杀亦愈凶,而我们滇西民众所遭受的痛苦和牺牲也一定愈来愈大。但苟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者,虽毁家纾难,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牺牲的决心,始能保住滇西过去历史上的光荣,始能在云南抗战史中占最光辉的一页。根源不敏,愿追随诸父老之后,同心努力以赴之!谨此书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里人 李根源 时任云贵监察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一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1942年5月1日)</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答田岛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惊天动地之现代“正气歌”</b></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font-size: 18px;">田岛阁下:</span></p><p> 来书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借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则余必将予以同情之考虑。然事态之演变,已使余将可予以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刺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五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遂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以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至为阁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横被鞭笞;或已送往密支那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污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予,此种赐予,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谴责,而于遭受痛苦之人民更寄予衷心之同情。</p><p> 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何如,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所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愿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供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回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枪刺胁迫生活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颓垣之上重建其乐园。则于他日我中国也不复遭受侵凌时,此事变已获有公道之结束时,且与日本已恢复正常国交关系时,余愿飞往东京,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携带有武器之兵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在上者苍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依然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踞,所有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故余谢绝阁下所要求之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p><p> 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p><p>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p><p> (1942年9月12日)</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焦土腾冲</b></p> <p> 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在腾冲战役中与日军巷战的全景画。</p><p> 腾冲抗战,名副其实的焦土抗战。腾冲城墙厚一丈八尺,高两丈五尺,用当地火山石建成,日军占领后又加了钢筋水泥工事,战壕四通八达,加之腾冲城墙可谓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易守难攻。</p><p> 1944年7月23日,美国空军把城墙炸开了13个缺口,并炸死了最高指挥官藏中康美大佐,8月17日,我军进入腾冲城于日军逐条街,逐条巷的血战,歼敌6000多人。9月14日,腾冲彻底光复,并创造抗战史上全歼敌军的记录。</p><p> 以牺牲一座“迤西所无”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代价,换来全歼侵略者最成功、最辉煌的一次常规攻坚战。</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天地正气</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忠烈祠的背后是座圆形丘陵,当地人称为“小团坡”。这就是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阵亡将士忠骸的墓冢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坡下<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是</span>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老人为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题写的“天地正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据说,手书“天地正气”时,他故意在"地”字上少写一笔,他说:"国土尚未收复,抗战仍在进行,待全国领土收复后,我再来补写一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于右任老人的抗曰情怀,由此可見一斑。</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民族英雄</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极目小团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云中见石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万千英雄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国家民族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李根源书</span></p> <p> 小团坡顶为一圆形平台,石板铺筑。正中耸立着巍峨、雄伟的纪念塔。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砌而成。 </p><p> 塔顶饰有中华民国国徽。塔身正面镌刻着霍揆彰的题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p><p> 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蓝色大字。其他三面镌刻着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会战概要。</p><p> 纪念塔外形像一把出鞘的长剑。 </p><p> 这是一柄用民族精神铸成的利剑,挑落了骄狂的太阳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块碑,一个瓦罐,一抔骨灰,一条鲜活的生命……</b></p> <p> 小团坡上,以塔为中心,辐射状地把坡体分为六个等分、72行、3346块墓碑。每个等分都代表一个师。按原作战部队的序列,依据职衔高低,由上到下依次排列。</p><p> 小团坡,是一个已经沉寂多年的死火山。顺着山坡整整齐齐、密密麻麻</p><p>小碑林立,碑下均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墓碑上书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碑下葬有该人的骨灰。他们虽然牺牲了,但阵亡后,依旧像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永远守卫着国土的安宁和祥和。</p><p> 一块碑,一个瓦罐,一抔骨灰,一条鲜活的生命……</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今,墓碑上早已长满了斑驳的青苔,上面的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不清,只能依稀看见一等兵、二等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根烟、三炷香、一朵白菊、一束黄菊、一捧红玫瑰……</b></p> <p> 给长眠的将士点一支烟、燃三炷香……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慕,对他们的钦佩,对他们的惋惜,对他们的哀悼、对他们的追思,对他们的铭记!</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朵白菊、一束黄菊、一捧红玫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在告诉他们,在告诉我们,仍旧有许多人,记得他们的名字,记得他们的事迹,即使经过岁月的变更,也从未忘记过。</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墓碑前的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是今人的梦……</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铭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于2011年9月14日建成。是为了纪念牺牲在印缅战场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而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华岳英灵”四个大字,雄浑、庄重、有力,表达对抗日英烈的纪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纪念碑采用铜浮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基座用“热带雨林”石材围合。其正面是参照芒友会师的历史照片创作而成。浮雕画面上,中国远征军和盟军列队肃立,举起旗帜表达胜利的喜悦。</span></p> <p> 纪念碑的背面,是“中国远征军七十年祭”祭文。祭文以骈文文体为主。概括了中国远征军的艰苦卓绝和前赴后继,付出了重大牺牲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收复腾冲战役中,和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美国盟军。在战斗中,共牺牲了19名美国同盟军官兵。军衔最高的是少校威廉.麦姆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5年修建碑时,苦于资料不详。碑上只刻有“夏伯尔等14名官兵壮烈牺牲”字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01年,由国内诸多学者、社会人士及史迪威外孙伊斯特布鲁克于2001年找到,包括威廉.麦姆瑞在内的19位美军阵亡人员的这份名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04年,按西方风格树立了墓碑和纪念碑。名单包括姓名、军人编号、兵种军衔、牺牲的时间、地点等。</p><p><br></p> <p> 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给保山市市长写了一封感谢信,代表美国人民,感谢腾冲人民修建此盟军纪念碑,佐证两个伟大国度友谊的善举。</p> <p><b style="font-size: 20px;">英烈碑</b></p><p> 于1994年12月建成。是为了纪念腾冲籍的两名谍报员: 十一集团军总部中校特务员王树荣。七十一少尉谍报员李生芬。</p><p> 两人都是旅缅华侨,精通英语、缅语,熟悉中缅边境环境。为远征军收集和提供情报,做出卓越贡献。后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军抓获,严刑逼供,不屈而死。王树荣年仅21岁。李生芬年仅25岁。</p><p> </p><p><br></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将校碑</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将校碑上镌刻着光复腾冲战役中二十集团军阵亡的校官以上军官的姓名,一共二十位。</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墓</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墓丘下面建有地宫,甬道与地面相通。地宫安葬的是在缅甸密支那和西保的墓地迁葬过来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烈士 陆军中将——寸性奇墓</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这是陆军中将、抗日烈士寸性奇将军之墓。寸性奇是腾冲人,牺牲时任国民党第五集团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后追授陆军中将。198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p><p> 寸性奇将军,是国殇墓园军衔最高的烈士。</p> <p><b style="font-size: 20px;">浮雕墙</b></p> <p> 2006年建成的浮雕墙,全长60米,高4米。分为抗战血线、悲壮远征、古城陷落、敌后抗日、腾冲抗日政府、滇西反攻、军民同心、驼峰飞虎、史迪威公路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形象化地浓缩滇西抗战的全过程,更直观的加深了解滇西抗战的艰辛、悲壮和惨烈。</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雕像群……</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b> 以时光苍茫底色里不倒的雕像,屹立于我们必经的路上,俘虏我们行色匆匆的眼神,给予我们生命中的精神食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散落在草坪中、树荫下、小路边的11座雕像,再一次讲述着滇西抗战的不易,昭示后人,不忘国耻,珍惜和平。</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远征军士兵</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你不仅有伟岸的身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还有挺拔的精神丰碑</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李根源</b></p><p> 李根源(1879——1965)云南腾冲人,滇军名将,民国元老。曾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署国务总理。抗战时任云贵监察使。1942年,日军入侵滇西,李根源抱病赴前线襄助军务,力主将日寇阻于怒江西岸。发表《告滇西父老书》,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战的决心。抗战胜利后,积极倡导修建国殇墓园。</p> <p><b style="font-size: 20px;">怒斥日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问德(1880——1957)云南腾冲人。清末秀才。腾冲沦陷后,被委任为腾冲抗日政府县长。1943年8月31日,日军腾越行政班本部长田岛寿嗣致函张问德,企图招降。9月12日,张问德识破其阴谋,复函义正词严地痛斥日军罪行,这就是有名的《答田岛书》,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陈诚后来代表蒋介石召见张问德,称他为“全国沦陷区500个县县长的人杰楷模,不愧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 。蒋介石亲笔题赠“有气节之读书人也”匾额。</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史迪威将军和陈纳德将军</b></p><p> 史迪威将军(1883——1946),美国陆军上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1943年兼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p><p> 陈纳德将军(1893——1958),祖籍法国。美国少将。1941年应国民政府邀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1942年,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1943年改编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负责中印缅战区的对日空战。</p> <p><b style="font-size: 20px;">筑路</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滇西人民积极投入修公路、修机场……为滇缅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雷打树下</b></p><p> 令人震撼!</p><p> 抗日名将寸性奇之父寸大进老先生,88岁高龄,眼见国土沦陷,日寇猖獗,恨自己年事已高,无力报国,遂坐在大罗绮坪观音寺被雷电击断的千年古杉下,含恨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p><p> 这是怎样的一种民族气节啊!</p> <p><b style="font-size: 20px;">滇女情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位傈僳族妇女,在深山里碰到一位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因当时找不到喝的水,她便用自己的乳汁抢救,使这位飞行员脱离危险。</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砸石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滇西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甚至连正在哺乳的妇女和刚刚懂事的孩子,也为修路、修机场砸碎石,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抗击日寇。</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饿死不吃军粮……</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滇西人民积极支持前线抗战。一位小脚妇女,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运送军粮。由于缺衣少食饿死在途中,而袋中的军粮则颗粒未少……</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痛打日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腾冲农民赵云禄、赵云寿兄弟,对肆意烧杀、无恶不作的日寇义愤填膺。滇西反攻时,日寇溃败,他们联络乡民用棍棒拦截、打死日军四人,受到远征军嘉奖。</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小战士……</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国殇墓园的中国远征军少年士兵雕塑。穿着宽大的军衣,稚嫩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p><p> 日寇入侵,国难当头,小小年纪就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p><p> 令后人钦佩!</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强盗的下场……</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腾冲,英雄的城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英雄的人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腾冲街头、路边的纪念碑……</b></p><p> 在腾冲街头、路边,随处可见的抗战纪念碑(塔)。</p><p> 这是收复腾冲的主力师179师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塔饱经沧桑,塔身斑驳,字迹模糊,依稀可以辨认。 </p> <p><b style="font-size: 20px;">驼峰飞虎</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记住,畹町……</b></p> <p> 畹町,位于德宏南部,隔河与缅甸相邻。“畹町”是泰语,意思是“太阳当顶”,人们习惯称“太阳当顶的地方”。是全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云南边境开放城市之一。</p><p> 畹町,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时期,几十万中国远征军就是从这里出境,几百万吨军援物质从这里运进内地,运往抗日前线……</p><p> 畹町,滇缅公路中国段第一公里……</p><p> 畹町,史迪威公路中国段起点……</p><p> 记住,畹町。</p><p> 记住,中国远征军。</p><p> 记住,中国抗日老兵!</p><p> </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桥两国”畹町桥</b></p><p> </p> <p> 畹町桥,是抗战名桥,也是中缅友谊桥。一座界河小桥,也是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的交汇点。她承载着畹町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p><p> 抗战时,国际援华军用物资从此进入,10万远征军从此启程赴缅。</p><p> 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和缅甸吴巴瑞总理携手步行过桥,建立了中缅友谊,打破西方国家封锁。</p> <p> 畹町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共御外侮。</p><p> 1942年,中国远征军由此进入缅甸,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师出国门,扬我国威。</p><p> 70多年前,20多万名中国各族劳工在缺乏现代机械的情况下,竭尽物力,万众一心,在原始密林、高山峡谷间,用手一寸一寸修建了滇缅公路。</p><p> 1938年8月,“滇缅公路”全线贯通,成为当时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畹町桥则成为“滇缅公路”的交通枢纽。</p><p> 桥旁碑文“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士行、铸就抗日功”正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真实写照。</p> <p>畹町边关文化园</p> <p>滇缅公路第一公里(中国段)</p> <p>史迪威公路起点(中国段)</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青山仰止英雄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翠柏长青慰忠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清明时节瞻仰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b></p><p> </p><p> </p><p> </p><p> </p> <p> 南洋华侨机工纪念公园,见证着南侨机工崇高的伟大爱国情怀、敢于担当的勇毅气概,为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发奋图强。</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b></p><p> 纪念碑高耸云间,直指云天,气势雄伟。纪念碑俯瞰滇缅公路,对面是邻邦缅甸。 </p><p> 碑体总高16米,上端四条金色横带,代表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南洋机工荣誉证章镶嵌期其间,标志着海内外同胞同心抗战。宽6米高3米共3层的黑色底座寓意九三抗战胜利。</p><p> 为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碑名题词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和文物鉴定家启功老先生。</p><p> 纪念碑建筑、雕刻所有材料,全部采用享誉世界的福建花岗岩石。 红色雄伟的纪念碑体直冲云霄,象征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华之魂 侨之光</b></p><p> 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永垂不朽。</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陈嘉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b></p> <p> 拾阶而上至四方平台,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塑像。用汉白玉雕刻的花环下方两台7级台阶,寓意“七七事变”。</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b></p><p> 为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的赤子功勋和爱国情怀。</p><p> 整个纪念馆设计为一座意断形连之桥,断桥被处理成三角形,代表着三千余名南侨机工,又象征着历时三年的漫漫援战之路。</p><p> 从纪念馆的进口到出口共设有50级台阶,象征滇缅公路上抢运的50多万吨军需物资。</p> <p> 陈嘉庚在新加坡致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二次大会的电报提案,并获一致通过。电报内容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十一个大字。</p><p> 邹韬奋誉之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p><p> </p> <p>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东南沿海通道全被日军控制,抗战物资只能从滇缅公路运入。在祖国内地无法短时间内训练出大批司机的情况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出号召,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远涉重洋,分九批回到祖国投身于神圣的抗日救国战争。</p> <p> 他们日夜穿梭在滇缅公路上,冒着时刻被日军轰炸的危险,经历重重险关,抢运军需物资及兵员,组装、抢修车辆,培训驾驶人员和机修人员。从1939年3月到1942年5月,南洋机工运送了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抢运345万吨军需物资入境,并在西南运输战线上抢修数千辆汽车,有力保障了抗战“生命线”的畅通和抗战物资的供应。他们中有1000余人为报效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抒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历史,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世界华侨华人中的杰出代表。</p> <p><b style="font-size: 20px;">忍辱负重 重聚生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滇缅公路中断后,西南运输处等机构相继撤销和关闭,致使数以千计的机工求告无门,断绝生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2年深冬,失去依靠的机工在昆明等地流落街头,以乞讨度日,冻饿相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南侨机工“生当为英雄,死亦不折躯”,即便“乞讨”,也将“机工证”郑重地亮出,表明自己作为抗战一份子的光荣身份和责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一情景,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保卫祖国</b></p><p> 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p> <p> <b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胜利 英雄无悔</b></p><p>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南侨机工服务团各大队奉命解散。除1000多名机工(含眷属)返回南洋。其余机工都留在大陆。以后的日子里,南侨机工继续以其勤劳、忠笃、踏实、苦干服务于国家。</p><p>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光荣使命宣告结束。</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英雄墙</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功勋,千秋铭记</b></p><p>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是中华民族值得永远珍存的记忆;是全体爱国华侨共同的历史丰碑;是海峡两岸和世界华人、华侨同一血脉的历史见证。</p><p>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儿女要谨记历史,勿忘国忧国耻,祈愿和平。</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活着,见证历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革”期间,不少南侨机工遭受不公正待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拨乱反正”政策落实,党和国家为南洋华侨机工恢复名誉,还他们抗日英雄的本真面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历史终于回归海天本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军队、海外华侨先锋,倾民族之力,唤民族之魂,铸造的血肉之盾、正义之剑!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的丰碑!</span></p> <p> “一寸山河一寸血”,虽然冲锋的号角已经远去,历史的背影不能模糊。</p><p> 一座城市不能忘记血火曾经,更不能忘记曾经为之付出生命的将士。</p><p> 铭记历史,莫忘国耻。</p><p> 珍爱和平,振兴中华。</p><p> 中国远征军永垂不朽。</p><p> 南洋华侨机工永垂不朽。</p><p> 中国抗日老兵永垂不朽!</p> <p><br></p><p> <b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您的关注和分享!</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视频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歉并感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摄影:耿智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编辑:桑作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