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馨荷畔的美篇

香馨荷畔

<h3>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缅甸之旅</h3> <h3>很兴奋哟</h3> <h3>缅甸大巴车,导游说是最好的大巴,有点卡通哟</h3> <h3>酒店早餐</h3> <h3>曼德勒的马哈根达扬僧院,它是缅甸最大的僧院,僧院内的每日餐食均由信徒供奉。每天上午,上千名僧人在这里接受布施,其场面犹如一种庄严的仪式。<br></h3> <h3>上午约十点,穿着各色袈裟的僧人,从各自的僧房中鱼贯而出,靜静的在路上排列,一眼望不到。</h3> <h3>忧郁的眼神</h3> <h3>缅甸人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乐善好施。在缅甸,天天有人募捐,有人施舍。施舍已成为缅甸人的一种习惯。每天早上,缅甸街上,总会看到一些僧人,胸前捧着一个瓦罐,沿途向路人,向店铺化缘。有的成群结队,有的三五一队,也有独自化缘的僧人<br></h3> <h3>布施时,在后面排队的小僧人,静静地等候布施。<br></h3> <h3>食物随着一颗向佛之心被分发出去。“千人化缘,万人供养”,这便是佛国的生活写照<br></h3> <h3>中午坐车去蒲甘,曾经的蒲甘王朝,是东南亚的一个古国,是第一个统一缅甸地区的王朝。在11 至12世纪,是缅甸文化、宗教的中心。</h3><h3><br></h3><h3>如今,蒲甘最著名的是千年塔林。</h3><h3>从曼德勒坐车到蒲甘,已是黄昏时分。但见一轮夕阳,从那塔尖缓缓落下</h3> <h3>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第一大河,全长2170公里,贯穿缅甸南北。蒲甘位于伊洛瓦底江的中游,早在蒲甘王朝时期当地就开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上这一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蒲甘王朝逐渐走向鼎盛。傍晚我们乘坐小船,去欣赏伊洛瓦底江的黄昏与落日。</h3> <h3>入住蒲甘酒店</h3> <h3>酒店泳池</h3> <h3> 望着这片大地,或激动,或感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一定是蒲甘最浪漫的时刻,金色洋溢在大地,身边一起看日出的游客都保持着无比的安静,无比享受这片大地的神秘。<br></h3> <h3>缅甸的文化中, 蒲甘塔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在此曾存在过上万座佛塔,现存3000多座。它们耸立于伊洛洼地底江畔的原野上,构成了壮丽的美景。这里成了缅甸旅游的一大特色,是外国游客到缅甸的首选之地<br></h3> <h3>马车沿着乡间小路前行,不时泛起道道尘烟。马蹄声中,那一座又一座佛塔,从视野中一晃而过,这莫非是在穿越千年时光<br></h3> <h3>穿行于佛寺古塔间,看到的仿佛不是斑驳的砖石,而是数百年前一幕幕金碧辉煌的盛景。<br></h3> <h3> 塔林如此美,我静静欣赏美丽的塔林。此刻,我忘记了时空,心中只有眼前这片美丽的塔林。<br></h3> <h3>遥想当年,这里万塔林立,僧侣如云,那是何等的辉煌。 想来,每一个塔,一定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br></h3> <h3>  我们坐着马车,顶着骄阳,寻觅到中意的佛塔,也是一种修行,就像那些相视而笑的缘分,众里寻来千百度,亦能一见如故<br></h3> <h3>公交车好拥挤</h3> <h3>缅甸百亿翡翠塔 说是该塔耗资100多亿,共用翡翠1500多吨,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翡翠塔<br></h3> <h3>曼德勒翡翠佛塔的豪华程度可见一斑,据悉,整座佛塔共用去翡翠1500吨,总价值约100亿缅币,这是缅甸史上造价最为昂贵的建筑。它的建成刷新了世界纪录,它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座用翡翠建成的佛塔。<br></h3> <h3>猜脸上擦的是什么</h3> <h3> 是香木粉。 香木粉:由一种叫塔纳卡(Thanakha 香楝树)的树皮磨成的粉涂,在缅甸很多地方的集市上都出售一种淡黄色树枝,粗细从酒盅到碗口不等,截成半尺多长,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香楝树枝。缅甸人加工制作香木粉是纯手工的需要将树枝沾水在一种特制的石板上磨出粉浆,这种半流体的粉浆就是香木粉<br></h3> <h3>酒店都提供自己动手磨</h3> <h3>看上去别有韵味。缅甸女人不论老幼美丑,不管已婚未婚,都会在脸上涂抹这种芳香的木粉。她们深信,这种木头和水磨出的液体可以防晒、防止粉刺,保持皮肤嫩滑细腻,是廉价但绝对天然有机的护肤品。<br></h3> <h3>瑞喜宫塔是开国之塔,是缅甸现代佛塔的原型,缅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它不仅是蒲甘地区最大的佛塔,同时还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历史悠久,是第一座缅甸风格的佛塔。</h3> <h3>公元1059年,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主持修建了瑞喜宫佛塔,并在公元1090年竣工。整座塔呈现了金钟形,底座呈八角型,有三层四方形的塔基。整座佛塔精美绝伦,细致的雕刻和优美的造型呈现出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美感。</h3> <h3>皇宫内有一小水眼,把整个皇宫倒影出来,那时代的工匠好聪明</h3> <h3>曼德勒皇宫位于古城内正中央,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皇宫。</h3> <h3>脱掉鞋子,赤着双脚,跟随信仰,行走在这佛塔佛寺间。<br></h3> <h3>缅甸人民信佛,人民非常善良热情朴实友好,孩子非常可爱,幸福指数很高</h3> <h3>固都陶佛塔的意思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功德佛塔, 全名是玛哈罗迦玛若盛佛塔,玛若盛是佛的称号。佛塔于1857年修建完成,当时召集了全缅甸和东南亚共计2400余名高僧,召开了第五次修订佛经结集大会,最后将结集的三藏经等刻在729方云石碑上,建造成了珍存三藏经的佛塔。<br></h3> <h3>遵循缅甸人的习惯,来到佛塔依然光脚进入,中间是金碧辉煌的走廊,走廊两边纯白色的的佛塔,看起来圣洁而浪漫。在任何一座佛塔,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的僧侣,缅甸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现在已缩短为7天。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br></h3> <h3>金色宫殿僧院。 是一座纯柚木寺院,寺院从走廊、门、柱子至屋顶,精美的雕刻无处不在,整个寺院就像是一件巨大的木雕艺术品<br></h3> <h3>塔内核心部位只准男的进</h3> <h3>乌本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长度近1.5公里,横跨东塔曼湖,长达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都是用珍贵的柚木。桥柱与桥柱之间相距3米远,桥柱有1000多根。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斗榫。这座桥已经历经150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依然结实。从桥墩到桥面及护栏,全部采用珍贵的柚木,历经百年而不朽。</h3> <h3>湖中有渔民在打捞</h3> <h3>古朴的木桥,简单的生活。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哗,溶化在这宁静而原始的空间<br></h3> <h3>下午,碰上俩个小和尚。走在乌本桥上,很友好地让我们拍照。谢谢了,祝愿你俩有个美好的前程!</h3> <h3>走过乌本桥,如同走进缅甸人生活的一种常态。</h3><h3><br></h3><h3><br></h3> <h3>乌本桥被被缅甸本地人称为“爱情桥”。当初建桥时,桥头桥尾和桥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躲雨。</h3> <h3>踏上这桥,觉得脚下的木板好有质感。来往的人群擦肩而过时,一定能够感受得到它的古老,又很生活<br></h3> <h3>累了休息会</h3> <h3>品尝手抓饭,个个吃的乐开怀</h3> <h3>在缅甸,信佛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出家。举行剃度仪式的前一天下午,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这天,我们碰巧遇上了剃度前的游行仪式。有缘呀!呵呵!<br></h3> <h3>吃本地菜,喝夜碑酒</h3> <h3>姐妹们缅甸收获多多</h3> <h3>回家了,还是祖国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