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语文而美丽----“和美课堂”第十三届全国小学教学观摩有感

<h3>  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30日,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江苏徐州,参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和美课堂第十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活动为期两天,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名家大师齐集一堂,为前来听课的老师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会场布置在师范大学偌大的体育馆内,室</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外</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春意正浓,室内,学意盎然,老师们边听边记,陶醉在和美课堂中……</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也许每个人都在思考:和美课堂,和而不同,</span>各美其美,和在哪里?美在哪里?</h3> 孙庆博老师的《画杨桃》 <h3> 孙庆博老师的《画杨桃》,美在细致入微的写字指导,美在动情到位得朗读示范,<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坐”与“座”一个表示动作一个表示名称,孙老师讲解细致,延伸到“坐井观天”“高朋满座”,学生分得清用得好,孙老师讲书写也不含糊,“座”字的书写要点:点竖对齐,长横外露,学生写学生评,每一步扎实有效。</span><br></h3> <h3>  在朗读教学上,孙老师好像不是一位全国特级老师,而是一位大朋友,与学生一起朗读,加动作加表情,把语文朗读方法:关注语气-----读懂意思-----读出语气这三步贯穿整节课,把文中同学们由嘲笑到认错前后不同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h3> 胡红梅老师的阅读课 <h3>  胡红梅老师的课美在安安静静地看,美在痛痛快快地聊,美在引领学生用99岁的智慧读一个故事,胡老师让学生聊画面,学生的发现独特新奇,发现了文字没有表达出的部分。</h3> <h3> 最巧妙的环节是,读完故事后,大家发现一个问题,三个强盗开始总做坏事,后来为什么突然做好事?中间发生了什么?老师把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图画文字部分删去,让学生想象后再出示,学生通过观察强盗的眼神,动作,推测强盗的心理,抓住孤儿小菲妮捧着强盗掠夺而来的黄金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仅仅这一句充满童真无邪的话,令三个五大三粗的强盗无地自容,令三个凶恶的强盗内心变得柔软,强盗就这样转变了,变的善良,爱帮助别人,胡老师那优美柔和的声音,把故事的主题层层揭示,把真善美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也令每位听课老师内心得到震撼,当一位同学给这个故事起名为《善与恶只隔一线》时,再一次证明这堂阅读课的成功,真的是读出了智慧,读出了深度。</h3> 赵志祥老师的《楹联雅趣》 <h3><br></h3><h3>&nbsp;</h3><h3> 赵志祥老师的《楹联雅趣》美在中华民族瑰宝的的呈现,美在中华文化底蕴的深厚。赵老师本身才华横溢,基本功无以伦比,把一节对联课上得妙趣横生。</h3><h3><br></h3> <h3>  首先讲解楹联即刻在柱子上的对联,再让学生读不同形式的对联,如春联,寿联,婚联,谜语联,歌颂联……并出示了两个绝联,“园名原名圆明园””烟沿艳檐烟燕眼“至今没人对出的回文联,给每个学生课下研究对联的提供空间。</h3> <h3>  接着老师讲了明朝大学士解晋与邻居李尚书对对联的故事,并解密对对联规则,如“蛤蟆”对“螃蟹”,“穿”对“着”,“绿袄”对“红袍”即词性相同,如“出”对“入”,“水”对“笼”,即平仄相反,在场的听课老师不仅学习赵老师的讲课风格,更是在听课中学习对对联的知识啊。然后老师和学生对对子,从”“先生“对”学子“,到”写“对”读“,到“汉字”对“唐诗”,再到“挥毫”对“张口”,到“老”对“小”,这样由一字对一字,一词对一词,最后竟然和学生对出一副对联“深圳老先生挥毫写汉字”“江苏小学生开口读唐诗”,就这样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们由易到难,轻松学会对对子,最后赵老师丰富了学生大量的对联知识,如最早的春联,最小的对联,最大的对联,当老师和同学比赛念昆明大观楼长联时,赵老师不但会背,而且语速快,吐字清楚,这嘴皮功夫让每一位学生,听课老师折服。</h3> 王崧舟老师的《爱莲说》 <h3>  我最佩服的是王崧舟老师的《爱莲说》。这节课美在王老师诗意而温情的语言,美在君子美德的传承,美在学语文就是学文化。</h3> <h3>  王老师首先出示菊花图片,带领学生吟诵陶渊明写的一些诗句,并结合陶渊明辞官之事,品读菊花所蕴含的隐逸文化。接着出示牡丹,学生朗读唐朝人写牡丹的诗句,引导学生感受牡丹所代表的富贵文化。</h3> <h3>通过这些铺垫后,终于让学生读《爱莲说》,王老师让学生找出写菊花,牡丹,莲花的句子,听课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前面的铺垫使学生对菊花,牡丹的句子不讲即会。</h3> <h3>  接着王老师一个问题:周敦颐写了莲哪几个方面的品行?再让学生读文,把莲花与它的品行相对应,再把莲花的品行与君子的美德相对应,王老师一语道破,写莲花就是写君子,这就是借物喻人。</h3> <h3>  最后王老师带来周敦颐一生的几个故事,读故事感受周敦颐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心系天下的美德,读一个故事,就对《爱莲说》进行再次朗读,学生就对文章的主题理解更深,课堂的气氛打动着每一个人。王老师慷慨激昂地说:“爱莲,爱君子,周敦颐说到了,也做到了,并把自己的一生化作莲花。”</h3> <h3>  王老师指出文章最后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就是希望:莲之爱,后继有人。这就叫文化,这就叫传承。王老师不止让学生学语文,还让学生学文化,真是“莲花品行予独爱,君子美德永传承”。</h3> 我的感受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名家大师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行云流水的教学设计,不着痕迹的教学艺术令我们深深叹服。这</span>次教学观摩活动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更是一次次灵动的思维碰撞和珍贵的学习感悟。</h3> <h3>  教育因语文而美丽,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持久力量,全因语文而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天地立语文,为中华立国人,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毕生的追寻。<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将更好地总结、学习教育教学新经验,实现心中的教育梦。</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