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实验中学历史沿革

小草

<p class="ql-block">90年代在校生张伶俐的书法作品“孝敬父母 奉献社会”和新乡市书法家冯志福的书法作品“卫辉市实验中学”。采用在校生书法作品意在照顾学生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多种兴趣和特长,是当年的教育理念。</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卫辉市实验中学位于人民路与工会路交叉口处,路南坐南朝北。现有在职教职工125人,学生2000余名,34个教学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实验中学的前身是汲水镇三初中,而三初中又是由三完小改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完小始建于1943年,校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军官佐子弟学校”,校址袁公馆即现在的汲水镇政府所在地,校长牛韵亭。6个班,240多名学生,仅限招军官子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后迁至下街延寿宫玉帝庙,易名为“第三完全小学”,后称“中山镇二校”直到解放,校长王自清。7个教学班,350多名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后,该校又几易其名,由中山镇二校改为三完小、下街学校、又恢复到三完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完小历任校长:牛韵亭、王自清、李昆灿、耿宪文、付守仁、周子芬、刘金亭、王乐如、赵书文、周锦凤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来,三完小规模逐步扩大,鼎盛时,1977年达18个班,其中,小学部12个班,初中部6个班,计1000多名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8年,该校还带了12个分校,有北码头、南码头、东码头、司湾等分校,直到城关和城郊分开后,才取消了这些分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3年8月,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城关逐步取消带帽学校,三完小改为三初中,全称为“汲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小学分流到回小,保留初中,逐步过渡完毕。初中由12个班逐步扩至14个班,段友光任校长,周锦凤任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7年3月7日,领导班子调整,张迎菊任三初中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8年由于汲县撤县建市,“汲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改名为“卫辉市汲水镇第三初级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0年8月人事变动,张桓武任三初中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三初中校舍老化、危房严重又无操场,张桓武校长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系师生安危于一身,上下呼号,奔走相告,得到了上级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3年春筹建新学校——实验中学,同年10月4日,实验中学主教学楼落成典礼,2022.4.12主教学楼定性为危房拆除重建。2022年9月1日重建的主教学楼落成典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4年春,三初中整体搬迁至现址,正式更名为“卫辉市实验中学”,校长张桓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1年8月人事变动,秦四喜任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8年元旦,人事变动,任继良任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年8月,校长轮岗,武新远任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人事变动,孙克峰任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师风貌:第一位受全国表彰的优秀班主任许琳琳,此后有王希霞等人。第一位特级教师张淑云。第一位公派研究生毕业的教师郝月娟。少数民族教师海鸿勋、张锦凤、王振生、杜兰芳、王丹、马志伦(均为回族)等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时间的推移,校舍逐步完善,楼房逐步增加,由于新建,规划整齐,像豆腐块儿。一进校门 ,映入眼帘的是西侧的科教楼和东侧的逸夫楼。再往前就是西侧的办公楼和东侧的实验楼,两楼把校园分割成南北两院。最南端东侧是主教学楼,西侧是综合楼。南院东临街为图书楼。校园西三分之一处南北几乎贯通为操场。操场变化极大,由普通的炉渣跑道发展为塑胶跑道,还有塑胶足球场等各种运动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1年之后,农村生逐渐增多,于是,学校便提供食宿条件,这样一直持续到2019年,由于学校管理上的压力,食宿取消,由农村生自行解决。但是,农村生依然有增无减,从班级数量上看,由原来的34个班增加到2020年的44个、2021年的46个,学生在校总人数4100人。班额都在90人左右。2022年教职工近 160名,46个教学班,学生在校总量3600人。可见,农民进城、城乡一体化势不可挡,给市里学校增加很大压力,要想缓解除非在附近再增设初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望实验中学走过的路,由初创到发展再到辉煌,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完小阶段,大讲“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优一学”等等,侧重净化人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初中阶段前期侧重尊师重教,重教学质量。后期开启量化考评的教学管理和教师聘任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实验中学初期,提出首个校训:“诚实、博学、勤奋、开拓。”然后侧重培养学生个性加特长模式,办“双休日活动特长班”,每到5月或10月份还举办特长生汇报演出、才艺展示。此后,又演化成艺术节或艺术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值得一提的是,历任许多校长都能亲自登台献艺,与师生同乐,比如:张桓武校长唱过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唱段,他模仿刁德一手拿烟卷形神俱佳、惟妙惟肖,唱的也好。秦四喜校长唱过豫剧,并且还带动其他老师也纷纷献唱。任继良校长唱过《北国之春》。他们的演唱轰动全场,十分感人,同时也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期,侧重教学改革,学习洋思和杜郎口经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期,现代科学技术进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如虎添翼,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极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2020.1—2023.1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实验中学同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学生被迫居家学习,老师精心设计,传授网课,成为一大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卫辉,实验中学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初中的前列,成为卫辉市的窗口学校,有目共睹,有口皆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多年来,实验中学培养的学生是高一级学校争相录取的抢手对象,走向社会后又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和家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8级的张波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1992级的马涛和1999级的李华在国家发改委工作。学校历届中招状元通过三年高中学习,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有许许多多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和家乡的各行各业锻炼成为领导骨干、业务尖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实验中学一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长期以来,为祖国为家乡培养出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明:史料来自周锦凤(原三完小校长、三初中书记)、张继林(原三完小体育老师)和李海文(实验中学地理老师并执笔),在此一并致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记:实验中学校志的完成让我舒了一口气。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老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并且有一种使命感,把实中的历史写出来,公之于众,不至于长期尘封、不见天日。能让大家了解过去,展望未来,或许对我校的发展起点作用,那末,我会感到十分欣慰。见笑了,谢谢您的阅读。(中间可能随机续加一些2015年之后的内容,请见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1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