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病例介绍</h3> <h3>1、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1月15日开始发烧、多汗,体温39℃以上,曾就诊于村门诊,阳原县医院无效,于2月6日就诊于张家口医院效果欠佳,于2月15日就诊于协和医院急诊科效果欠佳,于3月5日为明确诊治就诊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我院。</h3> <h3>2、既往史:2015年发现“脑膜瘤”(后追问),否认高血压史、心脏病史、糖尿病、精神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否认疟疾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等。</h3> <h3>3、辅助检查:</h3> <h3>需氧菌、厌氧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布氏杆菌凝集实验阴性。</h3> <h3>肥达氏反应、甲流、乙流阴性;巨细胞病毒、EB病毒阴性。</h3> <h3><h3>PCT是增高的,第二天达到0.66ng/L</h3></h3> <h3>CRP160mg/L,白细胞40.31*10^9/L</h3> <h3>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h3> <h3>呼吸道病原体、结核杆菌阴性。</h3> <h3>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阴性</h3> <h3>PCT 0.15ng/mL,CRP152mg/L</h3> <h3>二、诊疗经过</h3> <h3>患者于2019年1月15日开始每天发热,最高40℃,村门诊、阳原县医院、张家口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具体不详;<br></h3> <h3>2月15日,协和医院:舒普深,胸腺五肽、厄他培南等治疗。头孢哌酮过敏。</h3> <h3>3月5日,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莫西沙星0.4g,炎虎宁400mg</h3> <h3>3月9日邀请药学部会诊: CT示:下肺叶炎症,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包积液。用药无缓减,稍有咳嗽、咳痰,痰粘稠拉丝。结合白细胞12.4*109/L,C-反应蛋白152mg/L,降钙素原0.15ng/ml,考虑肺部感染为真菌感染,发烧的原因血中是否有真菌感染?或是其他G-耐药菌杆菌感染。同时头孢类过敏,所以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探讨后建议:复查布氏杆菌、G实验、GM实验、亚胺培南500mg,q8h;氟康唑首剂800mg,然后400mg qd。</h3> <h3>白细胞12.4*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79.4%</h3> <h3>PCT 0.08ng/mL,CRP46.1mg/L</h3> <h3>3月12日,患者病情好转,体温38℃左右,白细胞8.11*10^9/L ;<br></h3> <h3>3月15日,药学部跟踪患者,患者体温达到40℃左右,白细胞9.89*10^9/L,布氏杆菌回报阴性,GM实验阳性,继续给予抗真菌,追问病史,患者患有脑膜瘤,具体位置不详,是否脑膜瘤压迫体温调节中枢?建议:头颅核磁,请神内科会诊。</h3> <h3>3月20日,药学部跟踪:头颅核磁回报:脑膜瘤,神内会诊与体温调节中枢无关。</h3> <h3>但患者白细胞10.37*10^9/L,中粒细胞比率86.1%</h3> <h3>C反应蛋白54.1mg/L,PCT0.39ng/mL,继续发热。</h3> <h3>患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h3><h3>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非感染性疾病(still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颞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中的肾上腺样瘤、胃肠道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他性疾病(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隐匿性血肿、周期热、伪装热等)[1]。</h3> <h3>非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其他性疾病通过检查可以排除,患者还是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而病毒也可以排除。</h3><h3>伤寒、结核通过检查、临床症状可以排除,细菌性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牙源性感染、肾盂肾炎、感染性动脉瘤因没有明显的感染灶可以排除。</h3><h3>军团菌病检查也是阴性,曾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无效,故也可排除。</h3> <h3>相关报道:针对长期发热的患者,特别是不明原因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伴或不伴肝脾肿大、经常规治疗不理想者,除外引起上述症状的常见疾病,应仔细询问患者职业、牛羊接触史,并排除布氏杆菌抗体,以尽早明确诊治[2]。</h3><h3>查阅相关文献后,于是临床药师与医师再次询问患者病史,患者家养羊、而且村里有多人患有布病,结合患者不明原因高热、多汗,虽然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血培养阴性,但应该考虑布病可能。</h3><h3>刘明杰等也报道,长期发热病人伴肺部、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症状,常规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布氏杆菌病的可能,而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片面资料而作出的诊断,贻误病情[3]。许英等也报道,经长期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未恢复正常者,更应该考虑到布氏杆菌病的可能[4]。</h3><h3>所以临床怀疑一些特定的疾病但缺乏证据时,在不影响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可进行诊断性治疗从而根据所得疗效作出诊断[1]。</h3> <h3>针对以上的文献与病史,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家属共同探讨,最后制定了诊断性治疗方案:多西环素100mg,q12h,利福平600mg,qd[5]。</h3> <h3>3月26日,临床药学再次跟踪患者,患者23日服药当天体温恢复正常,而且近几天体温一直正常,血常规恢复正常。</h3> <h3>由于量体温时每天一个时间点,所以三测单的曲线与实际有些出入!</h3> <h3>白细胞恢复正常,贫血好转,但血小板降低。复查观察。</h3> <h3>但CT示:肺炎,与临床医生探讨得出结论:布氏杆菌肺炎可能。</h3> <h3>三、治疗体会:</h3> <h3>随着医院分科越来越精细,有些疾病又不是我院的常见病,这些疾病的辅助检查项目也不全,所以容易导致专科医生误诊;同时医生管理患者较多,没有足够时间去疏理患者病情;随着科学发展,各种诊疗技术的谱及,使得医生诊断时过分依赖于辅助检查,而忽略了病史、症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感染临床药师有时能够填补这一不足,能够帮助临床解决一些实际需要。</h3><h3>这一病例,患者得病乱求医,从村门诊到县医院、再到张家口的地市级医院、再到最高级医院之一的协和医院都没有诊断清楚,没有解决患者的病痛。患者一方面受病痛折磨,甚至延误病情,另一方面经济负担加重。</h3><h3>经过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合作,全程跟踪了患者,最后确定了诊断性治疗方案,解决了患者的病痛。用患者的话说,两个多月的病痛、县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都没有解决,花费十多万元,在你们医院药师指导下一瓶8.6元钱的多西环素彻底解决了病痛。</h3> <h3>患者及家属以送锦旗表达感谢,从又一个角度来说是对药师的认可与肯定。</h3> <h3>这是药学服务转型后收到的第一面锦旗,我保证这决不是最后一面。</h3> <h3>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药师。“药对症一口汤,不对症一水缸”用这句经典谚语作为最后的结束语,让我们一起共勉!</h3> <h3>四、参考文献</h3> <h3>[1]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热待查专家共识。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1):641—655.<br></h3><h3>[2]王芸,李云华、李明娥。不典型布氏杆菌病2例。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11):131-132.</h3><h3>[3]刘明杰,王勤英。布氏杆菌病92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9):951-953.</h3><h3>[4]许英,贾金虎。布氏杆菌病临床误诊2例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5,20(5):949-950。</h3><h3>[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传染病信息。2012,25(6):1-1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