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1> 浸润书香 悦读悦美</h1><h3>——金山小学语文组“读书沙龙”交流活动<br></h3> <h3>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能启人心智,丰富人生;读书能积淀学养,指点迷津;读书,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h3> <h3> 4月2号早上,金山小学第一期语文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在五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教师们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了读书的收获与感悟。</h3> 教师们的分享 <h3> 首先朱兰花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薛发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老师》一书,在书中,薛法根谈到,为尊严而教,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永恒力量。他以自身的语文课堂作为引子,告诉我们当好语文教师的法宝——心在哪里,智慧就在那里。他说,从“讲语文”到“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而从“教语文”到“育智能”,则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他一直倡导“为言语智能而教”。</h3> <h3>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h3> <h3> 杨瑞清老师为我们分享了龙应台老师的《目送》一书。《目送》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生命的反思,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h3> <h3> 文字悸动心灵,声音传递情感。韩红梅老师深情的为我们朗诵了《如果有来生》。</h3> <h3>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杨玉兰老师就《落花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案例,列举了几个教学亮点。</h3> <h3> 张存兰老师为我们分享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的生命意蕴》。王崧舟老师在《语文的生命意蕴》中道出了语文阅读的高度、深度、广度,其中王崧舟老师说道“一个人的阅读史常常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往往决定着他在言语世界的立意高度。因此,从根本上说,言语和精神是同构互生的。”</h3> <h3> 课程标准,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发挥全面而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它也像一面旗帜让广大的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韩启华主任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的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h3> 教师的收获成果 <h3> 活动的最后,杨继明组长对本次读书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以倾听者的视角分享了对本次活动的独特感受,他认为倾听也是一种享受。</h3><h3> 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静心享受读书的好时光,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做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