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记忆_五中1968届一(二)班部分同学徐州行

龙泽

<h3>  人生就是一场漂泊,不管身在何方,心安处,即是港湾。——作者寄语</h3><h3> </h3><h3> 彭城记忆_五中1968届一(二)班部分同学徐州行 冯淮南 </h3><h3> 2019年3月23日、24日,五中1968届一(二)班10名同学及2名同学妻子和先生,应景爱民同学邀请,游览及参观了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景爱民同学在丰原集团工作,先后任酒精厂厂长、污水处理厂总工程师。退休前,因她对污水处理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核工业部核工业集团徐州核瑞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徐州投资污水处理工程,正需要这方面专才,遂被公司领导慧眼识才,退休后正式聘请到徐州工作,至今已有12年。 景爱民为接待好同学来徐游览,认真选择游览路线和景点及住宿。对餐饮上也细心考虑,分别安排同学们品尝了新疆美食、徐州把子肉等当地特色菜肴,还专从厂里安排了两辆车,分别到徐州南站和徐州站为从合肥、蚌埠的同学接站,并为两天游览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刚过了春分时节,这些天,正是春风和暖适于出游的季节,同学们23日上午刚到徐州,游览了国家五A景区云龙湖。这里到处是草绿花红,湖畔杨柳如烟。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在北方许多地方比桃花先开,花期又长,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光,因此,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写到杏花。唐代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又如宋代词人陈与义《临江仙》中就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也是描述宋人赏春宴饮游乐的情景。云龙湖畔有成片的杏林,尽管前些天下了雨,但群芳争春,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竞相绽放。 红花芳草绿满天,云龙山下,青山如屏,湖光山色,鸟雀欢鸣,满目红花绿树,一片生机盎然。云龙湖烟波浩渺,湖里有不少游艇,间或还能在湖边看到野鸭子在凫游。望着浩浩的湖水,远处的青山,使人心旷神怡。 从1968年10月以来,五中一(二)班同学离开蚌埠,分别下放到怀远、宿县、亳县核桃林场、定远等安徽各地,还有一些同学投亲靠友,以后又因招工、参军、调动等原因,分散在各地,天南地北,音问难通。近年来,同学们均已退休,不少人又给子女带孩子,随子女居住。因此,不少人多年没见面,缺少联系。近几年在林宝安同学牵头下,建立了同学群,不少同学有了联系。部分同学,从2010年以来,时常聚会。 为了此次聚会,林宝安及其爱人沈小莹,为沟通联系、出行车次等,做了不少工作。在庐的李华、李世龙前些年曾来蚌,和在蚌同学见面。一别经年,对这次来和同学聚会很高兴。邹胜国从亳州下放后参军,转业后在合肥工作,和不少同学多年没见面。他对这次聚会更是充满期盼,彻夜难眠。赵月芳、陈育美、刘发兰、陈晓云、朱友利同学对这次下放50周年的聚会也是热情满满,有的同学怕耽误车次,夜里也没休息好。 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多山多水,当天下午还游览了大龙湖。湖畔草地宽广,视野开阔,很多人在此放风筝。彩鸢满天,芊芊绿茵,长期在城市水泥森林的人,到了这里顿觉心胸舒展,心情愉悦。同学们坐在绿草地上,朱友利同学乘兴打了一趟太极,同学们为之鼓掌。 第二天上午到景爱民工作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很高,厂区看不到多少职工。据景爱民介绍,这个工厂只有20多名职工,核瑞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三家污水处理厂一共也只有70余名职工。荆马厂是徐州市十大污水处理企业之一,目前正在升级改造,到年底,将达到日处理污水20万吨,处理能力将位居徐州污水处理企业首位。 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是蓝天碧水。讲到工作的意义,景爱民充满了热爱和自豪。她给同学们介绍了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治理,企业对污水处理的工序和效果。污水经过多道环节和微生物处理,最后出厂的中水还能提供给社会使用。近年来,徐州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荣膺2018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里面,自然也有我们的景总付出的一份心力。 那十年,全国共有1700余万老三届上山下乡,遍布祖国的山川平原、边疆海岛,为建设山乡农村出力流汗。回城后,经历过艰苦生活锻炼的知青,勇于承担历史的赋予的职责,又挑起了时代的重任,成为改革开放40年的脊梁和中坚。 作为1968届初中毕业生、五中一(二)班的学生,大多同学是1952年生人,属大龙的居多,同学有不少共同的记忆:同学、同年、同班,有的还是邻居,有的下放又在一一个公社、一个大队及同一个生产队。 同学中,有的1970年第一批就招工回城,有的在农村待了七八年。在稚嫩青少年时期就进入社会的底层,经历过生活的诸多磨难,面对命运的挑战,不少同学勇于面对生活,有的下过煤矿、当过建筑工等。在九十年代企业破产下岗后,摆过摊、蹬过三轮、烧过锅炉、当过电工。有的原本任过多家企业负责人,企业关闭后又改行做销售。不管是命运多舛,充满了坎坷,也敢于面对,有的所在的企业破产后,先后换了七八次工作。为了生活生存,顽强拼博,不向命运低头,不断向社会学习。刘发兰同学在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学习考取了会计师。景爱民同学在中国科技大是学半导体专业的,后来又自学了环境保护,成了这方面的工程专家。陈晓云同学在蚌埠卷烟厂是电工,通过多年刻苦学习,考取了监理工程师、设备监理师。退休后到全国各地从事电器设备的监理指导工作,直到2018年才不再忙碌。他买了一套摄影设备,接着又参加了市老年大学的摄影班,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们一(二)班同学的经历,也是全国1700余万、蚌埠5万多上山下乡知青命运的缩影。 老知青有特殊的经历,不屈服命运安排,也深深热爱生活。朱友利同学从小就喜欢花鸟鱼虫,栽培过许多花草盆景,养鸟、养鱼、养蝈蝈蟋蟀。一到秋季,家中养有上百盆蟋蟀。邹胜国下放亳州核桃林场后参军,转业后在合肥广电系统担任过多年影像公司的负责人,他对烹调很有研究。地上跑的不如水里游的,蒸鱼比油炸更利于身体健康。他和同学们分享做蒸鱼的经验,大家认真的听,有人还不时提问。这次同游徐州的男士们都会做菜,有的手艺还挺不错。 阳光明媚,到处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树木葱翠,春日游,杏花落满头,华发悄悄的爬上双鬓,同学已不再年青,倏忽之间,离下放不觉已过去50年。当年敲锣打鼓,红旗飘扬的下放等场景还历历在目,少年意气风发如在眼前,似乎是一瞬之间,从青春飞扬的少年就迈入了老年。 我们这一代知青的经历是空前绝后的,上山下乡,招工回城,在企业的又经历了破产下岗,后来又多次谋职,有的还当过门卫、菜贩。面对命运的坎坷多变,由于早年的经历锻炼,不畏磨难,乐观的生活。现在,全班同学大多在蚌埠生活,也有在合肥、上海、广州等各地。有的是因为工作变动,有的是因为给子女带孩子。人生就是一场漂泊,不管身在何方,心安处,即是港湾。 金龙湖繁花似锦,山水相映,景色亦佳。3月24日是农历2月18,阳历阴历都是双日子,这里拍婚纱照的年青人成双成对,游人如织。 陈育美的先生杨立民,是市老年大学摄影班中级班班长,他爱好摄影多年,技艺精湛,他和陈晓云同学带了摄影设备,每到一个地点,认真选择摄影场所,为大家服务,为这次徐州之行增色不少。 在徐期间,23日下午还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24日上午,游览了龟山汉墓及景区的点石馆和圣旨馆等处。 两天的时间很短,同学们欢聚一起,游览彭城,畅叙友情,在景爱民同学热情周到的操持下,徐州之行十分顺利圆满,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由于时间有限,徐州还有狮子山汉墓、户部山古玩街等处,有待于以后游览。徐州,我们有机会还会再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