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语用诉求——听虞大明老师的《在柏林》

青青子衿

<h3>虞老师说:要真正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引领孩子沉入文本,聚焦细节,直面矛盾,真实发问,并力求问题表述明确、准确。可以是内容层面的,可以是语言文字层面的,可以是写法层面的,也可以是布局谋篇层面的。谨记,那些假大空的问题,不问也罢。</h3> <h3>教学设计</h3><h3>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h3><h3>老师自我介绍</h3><h3>介绍微型小说</h3><h3>全文360个字</h3> <h3>二:引导学生自主生疑</h3><h3>课件显示一二短内容</h3><h3>你的脑海一定会升腾许多问题,请把你的问题说出来</h3> <h3>出示主问题</h3><h3>自由挑选一个问题</h3><h3>选一个问题进行理解</h3> <h3>老人怎么疯的?</h3><h3>三、介绍背景</h3><h3>写这个小说的目的是?</h3> <h3>四、推荐同主题的文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歌曲《tell me why》。再次感受战争残酷,并且进行不同题材,同一主题进行对比</h3> <h3>五、小组合作探究,把学生往深处学习</h3> <h3>六、学生上台展示</h3><h3>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锲机。</h3><h3>只字未写到战争,却见到灾难</h3><h3>给人留下悬念</h3><h3>出人意料</h3> <h3>七、判断小说之眼,让人震撼的地方</h3><h3>老兵的语言</h3><h3>问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h3><h3>问题:战争未到之前,一家五口的生活什么样的</h3><h3>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都喜欢读小说的原著</h3> <h3>八、四种结尾你最赞同哪个?说出理由,反对哪个说出理由</h3><h3>最后揭示原文结尾</h3><h3>文字揭示血泪史,无声处听惊雷。</h3> <h3>九、拓展</h3><h3>再读读人家是怎么评论这篇微小说的</h3> <h3>微讲解</h3><h3>怎样读好微小说</h3><h3>边问边读,边猜边读,边想边读,边笔边读。</h3><h3><br></h3> <h3>评:学生发言精彩,将对比进行到底,题材对比,结尾对比,深度学习将文本走向深处。文本有悬念,课堂有悬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