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爱玩泥巴似乎是孩子的天性,是童年回忆中抹不去的美好场景。但是现在的孩子接触泥土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这份乐趣。<br></h3> <h3></h3><h3> 暖暖的午后,阳光如约而至,孩子们饭后到种植园散步。抬手间,孩子们惊奇的发现了……</h3><h3></h3> <h3> “老师,小菜园里的青菜都长出来了。”</h3><h3> “老师,里面黑黑圆圆的东西是什么?”</h3><h3> “老师,泥里面都有什么呀?”</h3> <h3> 我抓住时机便问:“你们想知道吗?”<br></h3><h3> 于是,便展开与泥巴的邂逅。</h3> <h3></h3><h3> 猜想:泥巴里有什么?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br></h3><h3></h3> <h3></h3><h3></h3><h3> 带上工具出发啦!<br></h3><h3></h3><h3></h3> <h3> 左挖挖、右采采、东瞅瞅、西看看。<br></h3> <h3> “你们看,有宝石!”</h3><h3> “我发现了石头!”</h3> <h3> “咦,我发现了个洞!”</h3> <h3> “美圆,我发现了松果了!”</h3> <h3> 我们的收获!</h3> <h3></h3><h3><br></h3><h3></h3> <h3> 新发现:
一场春雨后,我们再次来到小菜园,又有什么发现呢?<br></h3> “今天的泥土软软的好黏呀!”<h3><br></h3> <h3> </h3> <h3></h3><h3></h3><h3> “老师老师,我发现蜗牛了,你快来看。”
随着张宸瑞和杨苏祥小朋友的一声大喊,引来了许多小朋友的围观。</h3><h3> “哇,真的是蜗牛。”</h3><h3> “蜗牛怎么会在这呢?” </h3><h3> “老师我也想看看蜗牛。”<br></h3><h3></h3><h3></h3> <h3> 为了让孩子观察的更仔细,我们把蜗牛“小姐”请到班级来做客!</h3> <h3> 经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了,原来蜗牛喜阴暗潮湿隐蔽的环境,昼伏夜出,对强光刺激很敏感,所以下完雨之后蜗牛就会爬出来。<br></h3> <h3> 玩泥巴:
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事情了,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捏、团、压、搓,将泥巴变成了小蜗牛、西瓜……<br></h3> 泥巴上色<h3><br></h3> <h3> 瞧!那一团褐色,蕴藏着自然的灵魂和无限生机。当在孩子的小手来回的搓揉中,在被不规则地捏塑、勾画中,不断演绎着自然与梦想相遇的桥段。</h3><h3> 泥土的厚重,包裹着童年的妙趣,以“自然之气”滋养我们,正如孩子们的创意,伴随着天真,将艺术、自然和生命相连,温暖着我们的心灵。<br></h3> <h3>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自然自有教育孩子的一套,这些宝贵的经验孩子在书上是学不到的。此次的探索之旅还未停止,接下去的旅程中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待续……<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