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零敲碎打,九转丹成,稍不经意,便又是人间一年!回顾时光,工作之余,几乎都在协助妻子经营自家茶店,又先后逢妻子怀胎十月、儿子出生,大事小情,应接不暇!这第六篇古道著作,真是在百忙中,钻时间的空隙来完成的,想来,也是觉得疯狂。<br></h3> <h3>帝京有房山者,文丰蕴厚,地壮多川,尽显西山永定河文化之神韵!</h3><h3>提及花鞍岭,知之者甚少,旧志有描述:</h3><h3>花鞍岭,位于县城北二十里。由羊耳峪村经上店村至花鞍岭,可通杏元村(今指:上杏元)。</h3> <h3>文献交代了这是连接山前山后两村的过岭古道,至于古道现状如何,又留存些什么呢?我们也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如今的羊耳峪村已经改建成了羊耳峪社区,从这里走上店路经上店村,到达福安公墓外,即是山下了,相传这里就是金代皇陵的“诸王兆域”所在地,公墓旁尚有关帝庙遗址,有学者认为是明朝皇帝听信术士之言,摧毁金陵时建的关帝庙压胜。厌胜(yā shèng)之术是指古代的一种巫术。“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h3> <h3>站在公墓外可以看到一座宽大的山岭,左右各一条山谷,县志对此有记载:</h3><h3>戏台沟,长七八里,北过花鞍岭即杏元村。</h3><h3>西峪沟,长七八里,北合戏台沟至杏元村。</h3> <h3>古道由此一分为二,可分别从两沟上到花鞍岭,选北沟(戏台沟)进谷,见一平台处有座荒废煤窑:</h3> <h3>关于这座煤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这座煤窑的主人最初是一个叫冯殿臣的商人,他曾经受过窑神指点,帮助一个年轻人在窑神庙北五里找到红煤矿,并出资修缮过窑神庙。后来他回老家河间县,有歹徒跟随骚扰,他假意让出煤窑,暗中指使窑工消极怠工,搭戏台消遣,歹徒经营后发现收益差,便离开了,冯殿臣又回来接管,补给了大家工钱,再后来,他还将煤窑让给了窑工们。为纪念冯殿臣和窑工们智斗歹徒的故事,人们就把冯家窑所在的山谷叫成了“戏台沟”。</h3><h3>站在煤窑前的平台,想象当年架起的戏台模样,似乎还能感受到山谷里那消失的戏言唱调……</h3><h3>离开煤窑,继续前行,竟发现古道残存,青石嵌地:</h3> <h3>怀揣激动,踏路而上,一旁有干枯的溪水河道,有些青石已被踩得圆润光滑,还有蹄窝!想不到,这竟是一条驮运古道,不由得感慨驮运的艰辛!</h3><h3>说到驮运,就不得不提起房山的煤矿,</h3><h3>房山采煤业早在辽金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具有千年开采历史,煤炭作为人类生活中的宝贵能源,也是房山的重要物产。它的运输加快了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乃至成熟,也正是如此,即使荒废多年,驮运古道仍旧保存很好。</h3><h3>再上行,山石嶙峋,分立两旁,恰如山门:</h3> <h3>过山石门,古道接入一条陈旧的水渠,两侧山石后还有对立的废弃房屋残墙,向当地人打听得知,这里曾有煤矿山民居住,修建水渠主要是避免水流进煤层造成下沉塌方。</h3> <h3>继续前行,上山的小路较多,可忽略,走水渠方便简捷。另外,探索时还找到多个小洞口和废房梯田,以及古石臼一处,猜测这里也曾是一个小自然村的规模。</h3><h3>顺水渠登至山梁鞍口,发现两侧山体明显开凿拓宽过,有多条路线交汇于此。山后古道向西蜿蜒,通往杏元。旧志对此鞍口亦有记载:花儿鞍,花鞍岭过岭隘口,当地俗称风口鞍。</h3> <h3>站在花儿鞍向山后望去,两条山沟自山顶而下汇入沟底,分别是红煤槽沟与大槽沟,有路通向沟底南车营村。据说这一带也属于杏元村。再往前走,过大槽沟越梁,到一鞍口,见四个基墩土坑,混凝土基础墩和铁架已无存。另有路向南上山。<br></h3> <h3>鞍口缓下,发现梯田与残垣断壁,这里便是杏元村的中心区了。</h3><h3>杏元成村于明代,村民主要以采煤为生,平时靠耕种薄田度日。随着采煤业的兴起,村东开辟驮道,可去房山县城,每日驮运队伍来往不绝,使得杏元村逐渐变得繁荣,房舍散列范围也开始向四周扩张,向东包括了大槽沟,红煤槽沟及花儿鞍!向南到南大山;向西的发展贯穿老虎窑沟,晒石台,到胡椒岭;向北蔓延到了大石河。</h3><h3>上世纪中期,由于横流水沟内的京西矿务局房山煤矿采煤需要,便对部分采空区所在地的村庄及房屋进行搬迁,杏元村搬迁下移后,旧址改名为上杏元,新村址叫作:下杏元。</h3> <h3>走在杏元老村中,还能看到几处较大的院落残址,看规模应是村里的富户,但即便如此,房子也只是石头垒砌,黄泥糊墙,条件艰苦,难以想象这里的人是怎么度过严寒的,更何况这村子处在山阴面!</h3> <h3>在考察杏元村的过程,还听说村里曾有座娘娘庙,现已荒废,仅剩残址。至此,由戏台沟过花鞍岭的古道算走完了,开篇介绍时,提到古道是一分为二,另一条过岭古道是从西峪沟上来的,县志·交通篇的驮运路政有描述:上店至西峪沟过岭通南车营、横流水二沟。横流水沟杏元村,南通西峪沟!</h3> <h3>离开杏元老村遗址,返回东行,至鞍口,这里就是杏元村的南向古道入口,顺路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峦迤逦,有文献记载古时花鞍岭山顶可看到房山和良乡两座古城。</h3> <h3>沿路而下,回到了花儿鞍,与戏台沟上来的古道交汇。择路下西峪沟,有引水渠,右侧山坡高处白色石墙很是抢眼,像天然的石墙,取罗盘定位,地形为佳,搜索间发现荒废残址有一青石碑躺地:</h3> <h3>从碑文的内容获知如下:</h3><h3>①此处原是明代西峪沟九圣神祠遗址。</h3><h3>②碑阴面记载清代雍正五年,山东登州府候选州同 冯秉忠 字殿臣 出资重修。</h3><h3>③碑正面刻写民国八年时,基址荒废,仅剩残碑,坨里商会会长李连生及山主王曜 重修三间正殿</h3><h3>④自明代以来,煤窑不绝,神祠护佑一方,香火盛极一时。</h3><h3>搜查遗址,找到一些残碎石料,神祠正殿残基尚存,并无院墙和其他偏殿屋室,猜测九圣们的神像都曾在正殿摆放。</h3> <h3>神祠规模虽小,却因供奉神灵多,成为了一方祀典场所,又因处在这样一个煤窑众多的地域,供奉也就自然而然的演变成针对窑神爷了,对窑主来说,是祈求神灵保佑多出煤,发大财;而煤窑的工人则是祈望神灵保佑平安,免遭塌方冒顶和瓦斯爆炸等灾难。这就是同一民俗活动也体现着不同阶层的民俗心理。</h3><h3>除此之外,神祠附近又找到多处石屋,较大的有土炕,较小的仅能侧身而卧,本以为是当初煤窑工人的住所,不想却遇到一位牧羊老人经过此地,打听得知,古时西峪沟的山民生活条件艰苦,没有能力盖房,只能住草木搭建的窝棚和石屋或山洞,后来,时代发展,人们搬走了,这些就遗留下了。我有幸看到了老人还在临时休息的窝棚,而山洞就没那么荣幸看到了,老人说山洞里有精美的石花,先人虽然住在里面,但都没舍得砸,日军侵华时,打到西峪沟,摧毁了这里很多屋舍,人们藏进山洞躲过一劫,为了长久保护,人们在搬离时,将洞封堵。</h3> <h3>先民之德,令我深感敬佩,山洞不仅是居所,还是生命的庇佑,这种保护行为,就像碑文里描述得那样:先民建九圣神祠,其意在崇德报功,以答神庥。</h3><h3>离开遗址,顺渠下行,见附近废弃民宅有几处古石臼, 相比较戏台沟来说,这里的古石臼更多,它属于旧时加工谷物的农用家什,放进谷物,可用棍杵棰打谷穗使之脱粒、去壳;李白曾有诗描述过舂米的辛苦:“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h3><h3>《易·系辞》中记载:“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h3><h3>石臼的作用还远不止此。石臼中所积的雨水,还有治疗瘊子的特效,用石臼中的积水洗几次就好了。</h3> <p class="ql-block">《周工·考工记》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其意思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创造了有利于人类活动的美丽器物,心灵手巧的人把制作过程记录了下来,保持着前人的制作传统可以称之为良好的工匠,他们做的各式各样的美丽器物,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所做的啊!</p><p class="ql-block">走出水渠,踏古道离行,出西峪沟,回首再看,山谷寂静,古道苍苍,一路走来,感受到的不仅是兴衰过往,更是世间万物皆遵循的规律:始于自然,归于自然。</p> <h3>后记:</h3><h3>花鞍岭古道的探索历程,让我获知了很多风土人情与奇闻往事,像是饱读了一本故事书,又像是一次美妙的时光旅行,或许这正是古道的风采魅力吧。</h3><h3>正所谓:行而知天下!</h3> <p class="ql-block">补一些杏元娘娘庙遗址的照片,自己后来又专程去探寻了一次,遗址在两层高台上。</p> <h3>附九圣神祠碑文:</h3><h3>重修九圣祠记</h3><h3>祠在县城西北廿余里西峪之麓,创建於有明经山左冯君所重修,迄今将二百年,基址无存,惟残碑断砌埋没於荒崖乱石间,良可概也。邑人李君</h3><h3>伯寅开矿於此,以为頼是矿以图存者奚止数千家终岁仰神灵默佑人畜平安,不逢不若,豈可无以报哉爰商之规主先修正殿三间,用備岁时香火以答神庥。扵四月初鸠,工庀材不,阅月而落成徵记扵。余愚谓今之自号闻名者不知制礼之本扵祀功之典亦妄贻以迷信之讥卒祸乱祠寻俗益浇薄其殆破除迷信之效与余嘉李君此举,深含古人崇德报功之□,故乐为之记。</h3><h3>经理人陈福增 刘材 号椎齐</h3><h3>坨里商会会长李连生 号伯寅,</h3><h3>同山主 王曜 号明午 重修。</h3><h3>清邑痒生 陈祁绶邦 撰并书</h3><h3>中华民国八年 中秋榖旦 勒石。</h3><h3><br></h3><h3><h3>重修九圣神祠碑记</h3><h3>闻之祀典神能御灾捍患,则祀之福国佑民,则祀之益以彰功列之报也。房邑之北西峪之麓,自明以来煤窑不绝,一方之衣食赖之,且深山穷谷之中,虎豹循迹□者,无□此岂无所以默相之者乎。先民建九圣神祠于其巅,而岁时香火焉可谓得祀典之意矣,但规模狭隘,岁久剥落,材所以妥神灵也。山左冯子明贾,此地目击心伤,缉二峪之众修葺以祀火□,勒石以志,必达癥文□余□为是举也虽曰完书,功倍创始,且其中伏魔在焉,安可不血食绵绵乎,故嘉其意而为之序。</h3><h3><br></h3><h3>山东登州府楼霞县侯选州同 冯秉忠 字殿臣 重修</h3><h3>直隶保定府安州庠生 李芝 字仙李 撰并书</h3><h3>雍正伍年 岁次丁未 上浣之吉 立</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