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父亲的最后日子

安之若素

<h3> ——谨以此文怀念我的父亲 </h3> <h3>  用陪伴俩字实在是惭愧。</h3><h3> 我的父亲是前年去世的,皋丸癌。由于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父亲日渐消瘦,我们却一直按胃病治疗。对胃部做了各种检查均正常,因发病部位在隐私处,父亲也不好意思和我这个女儿说,我们也全然不知,于是疑心父亲是故意折腾人。直到有一天,他生气地把我给的干净内裤扔掉,我老公给他穿裤子时才得知。即便如此,我们也没往坏了想。父亲也一直说是疝气,去县医院检查说是皋丸鞘膜积液。接下来吃各种药,都没效果,身体状况极差,去市医院看了才知情况不好。天哪!我们压根儿就没想到还有这种癌症。我父亲体质很好,八十多岁还种地呢。如果早知道早治疗,他一定不回离开的。悔!悔!悔!</h3><h3> 父亲的一生是一部苦难史。像小品《粮票的故事》中的父亲一样,父亲在晚年一遍又一遍地叙述着他悲惨凄苦的故事:幼年随爷爷奶奶从河南逃荒到山西,和另外一家合住在一座四处透风的破庙里。没有食物,靠乞讨度日;没有穿的,寒冬腊月趿拉着没有后跟的鞋;为了别人给他一个窝窝头的承诺,回家晚了,城门已锁,不得已从高高的城墙上跳下去,正好跳进圪针窝里,满身是刺,奶奶一边拿针挑刺,一边心疼地哭。屋漏偏逢连夜雨,即便这样的苦日子也不让过了,我爷爷因病去世。为了生存,经老乡介绍,我奶奶领着父亲改嫁给一个河南老乡 ,也就是我们后来的爷爷。这个爷爷和我们很亲,但视父亲为眼中钉肉中刺。当时父亲大概十三、四岁,便跟上爷爷走南闯北做生意。过河时,遇上冰凌期,父亲要脱了棉裤,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先把货物担过去,再把爷爷背过去,往返俩次腿都冻僵了。爷爷对父亲不好,但我父亲从未当面顶撞过爷爷,即使在爷爷晚年,也是很孝敬爷爷。</h3><h3> 可能是年少时的遭遇在父亲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使得父亲本分,软弱,胆小怕事,心胸狭窄,没有母亲性格好,于是我们对母亲的感情胜过父亲。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沉着脸,在我们犯错或者不知犯了错的情况下,狠狠地打我们。但父亲同时却又具有良好的品质:正直,心底善良,没有坏心眼,不贪不义之财,不阿谀奉承。他还关心时事,针砭时弊,即使到了老年,也俨然是一个老愤青。</h3><h3> 父亲极其聪慧,他心灵手巧。小时候正月十五闹红火,我们家门上挂的灯笼就是父亲亲手糊扎的。父亲只上过扫盲班,但令他自豪的是:在学习结束时,竟名列全公社第二,第一名是上过私塾的。</h3><h3> 父亲又是极其可爱的。像大部分老年人一样,他也爱显摆。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他独自一人七十岁去广州,八十岁去杭州。还不怕别人厌烦,让人看他一张张的照片。当我们给他打电话时,如果他情绪高涨,声音很大,这个时间旁边肯定有人,尤其是弟弟告他寄回钱时,他会故意大声复述几遍,生怕别人不知道;如果情绪低落,声音有气无力,那肯定就他一人。</h3><h3> 父亲一个人在老家,身边没有一个子女,又不肯和我们在一块生活,所以父亲的晚年精神生活是孤独寂寞的。是我们不孝,在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叙述他的故事时,由刚开始还假装认真听,到后来就变得不耐烦了,有时还责怪他。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亲身体不适以后,情绪很坏。我呢,因为自己家的诸多烦心事,情绪也不好,再加上日夜服侍病人,休息不好,心力交瘁,心情特别糟糕。在父亲有时折腾人时,也吼过他。现在每每想起,心里便如刀割一般疼,特别后悔,但为时已晚。写到此时,泪水再一次涌出:爸爸,对不起,我错了!</h3><h3> 这几天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让我再一次剖析了自己。父亲远远没有苏大强能折腾人,并且爱我们胜过我们对他的爱,但我却没能让父亲走得顺心。恰逢清明节来临,愿父亲在天堂和我所有已故亲人在一起,不再孤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