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记两则

杏花春雨江南

<p class="ql-block">其一</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25日,春寒料峭,受学校委派,我和谌洪林老师及其他同事到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新建村七组精准扶贫两户。此行的主要任务是进贫困户家里走访,把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向有关部门汇报,同时,还肩负着向扶贫对象讲解国家的扶贫政策的任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贫困户尽早脱贫出谋划策。</p><p class="ql-block">从单位乘车到扶贫点,约一小时,下车后,仍需沿着山麓的一条简易的弯弯曲曲的沙石土路步行半小时左右才达到目的地。土路在四五个月后变成了硬朗整洁的水泥路。画面为扶贫对象家前景。</p><p class="ql-block">本篇两则扶贫日记,即当日走访情况之实录。 </p><p class="ql-block">补记:大国脱贫,没你不行。原六盘水市第十四中学(原水城钢铁公司第一中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六盘水市第十五中学(原水城钢铁公司第二中学)、原六盘水市第十六中学(原水城钢铁公司第三中学),资源整合,三家归晋,九九归一,成为新的"六盘水市第十四中学″,历史必然。几年来,本校数百名教师前赴后继,奔向偏远山区,投入扶贫工作,向贫困户送衣送粮送钱送政策,只为他人温馨,哪管个人得失,均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扶贫任务。此篇仅记录了他们中普通的一位、一天的扶贫工作。</span></p> <h3>我们共扶贫两户。画面左者为老谌在了解贫困户情况。其余两位为扶贫对象王姓父子,中者由随后就到的兄弟单位的同行负责扶贫。其弟因事所困,我们要扶贫的是他独自带着三个小孩的管姓弟媳。很不巧,弟媳自夫被困后不久,在老宅生活日益举步维艰,遂拖儿带崽进城投亲靠友。其姐把自家的一间老屋腾空,配了一些旧家具,借她们一家暂避风雨。仨孩童小的才几岁,大的也就十一二岁,其中一个还常生病动手术住院。弟媳每天四处打工,泥水工,钢筋工等等,甚至连行车工都做过。有不及接送儿女上学时,由其姐们代之。 第二天,我和老谌在城里联系到她,在陋巷七拐八拐,才进到其昏暗狭窄零乱的屋里探访。</h3> <h3>偏远的小山村,听到有陌生人来扶贫,老妪打开门来看看动静。</h3> <h3>那天,前排这四位老妪都是贫困户家请来帮忙农活的,后排那位姐是女主人。</h3> <h3>见有陌生扶贫人员来访,画面左边的老妪就当仁不让的用抹布试擦炉面,准备替主人泡茶待客。</h3> <h3>女主人看见来帮忙的乡亲的袖口有点绽线裂口,正在帮她缝上几针。</h3> <h3>老谌一进屋就开始工作。</h3> <p class="ql-block">贫困户亲属翻阅以前自己记的相关资料。</p> <h3>老谌打开流量,查找与扶贫相关的有可行性的一些资料、项目、技术向山民们介绍:种植,养殖,培训,销售,旅游,农家乐,务工等等。</h3> <h3>临别合影。</h3> <h3>其二</h3><h3>我们的另一扶贫对象叫高学文,这是他的母亲。听到我们喊,出门看。</h3><h3>老妪那年74岁,家原在高山上,由村里迁下河边后,没有自留地。我们来时,她才生了一场大病,住了几个月刚出院。发病时,和她居住的二儿经济十分窘迫手足无措,村长闻讯后立即伸出援手。出院时,怕挤,二儿包了一个跑运输的面包车接她回家,到家司机坚决不收费。</h3> <h3>贫困户高学文听到喊声,急忙回家。</h3> <h3></h3><h3>老妪有三个儿子。数年前,大儿媳带着几个孩子不声不响的走了,至今渺无音讯。数年前,二儿媳带着几个孩子也不声不响的走了,至今不再回还。数年前,三儿媳带着几个孩子也不声不响的走了,至今仍石沉大海。穷困。</h3> <h3><br></h3> <h3>右边站着的是和老妪相依为命的二儿子。那一天,二儿媳带着几个孩子,一去不回头。他有恙在身,仍不肯离婚。</h3> <h3>老妪住院前每天带病打猪草喂了一头猪,准备让她儿子在自己死时办丧事用,没想到竟活着从医院回家了。年前把猪杀了,薰了这几块腊肉挂在昏暗的角落里,成为整个屋里唯一的亮点。</h3> <h3><br></h3> <h3><br></h3> <h3><br></h3><h3></h3><h3> </h3><h3><br></h3> <h3>在几个小时的采集信息中,终于看见了老妪的笑容。</h3> <h3>老妪的二儿子指着头顶对扶贫人员说:“我家以前住在高山上,后来政府叫搬下山来的。”</h3> <h3>我和同事们第二次到老妪的大儿子(右)住处找其核对信息,在烈日下从早上等到下午也没有看见他,怎么也联系不上。第三次去,同事们给他带了一壶酒。</h3> <h3>老妪才活着从医院出来不久,二儿子拿药递给她,提醒按时吃药。</h3> <h3>听说有扶贫人员来了,老妪的小儿子(右二)也赶来看看,冷清的小屋里一时欢声笑语起来。</h3> <h3>在几个小时的采集信息中,大病初癒的老妪始终没有离开座位,她身边长凳下的老母鸡和小鸡仔也始终不离不弃,没有出门觅食,一直在昏暗中在她身旁陪伴着。</h3> <h3>核对完信息,二儿子作为扶贫对象,在资料上签字:同意,情况属实。</h3> <h3>老谌拿出印泥,请高学文确认所述资料后,签完字,准备按手印。</h3> <h3>在老妪跟前游戏的小鸡。</h3><h3><br></h3> <h3>经过半年的扶贫,高学文被确认彻底脱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