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姐论诗花絮(4)

田园

<h3><b> 包德珍简介</b></h3><h3><b>  包德珍先生,女,满族。1940年12月生。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华诗词论坛坛主,中华诗词网络学院导师,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作协会员,萧乡诗社、关东诗阵创始人之一。2015年荣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奖,2015年度获中华诗词论坛优秀管理员奖,2016年获中华诗词论坛特别贡献奖。秋之韵文学社顾问。</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咏物诗无寄托手法之二<br></b><b> 摘自(《丽人学诗》<br></b><b>(3)微信群)</b><b><br></b><b> 偏于写神。这类咏物诗不太追求细致刻画,工巧形似,而是重在写物的神态,表现物的内在精神,但这种精神并不比附人,诗人只是写自己刹那间所感受的物事的气象,仿佛西方印象派的绘画,或中国的写意画。如宋人汪洙的《梨花》:“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这首诗描写诗人瞬间所见清晨带雨梨花的神采,好像《长恨歌》中所写“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杨贵妃。诗人所要写的就是这株带雨梨花留给他的印象,不涉及托物寓意、借物写人的事。这样写物,显得神采奕奕,气韵生动。南齐谢赫提出绘画六法,第一即是“气韵生动”(《古画品录》),与此是相通的。 <br></b><b> 苏轼很强调神似,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云:“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苏轼曾批评石曼卿《红梅》诗所写“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的写法,未达神似,是“村学究体”,并作了一首强调神似的《红梅》诗:“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它写出了红梅的精神品格,突出了神似,故而比前者高出一筹。其他诗论家也认为写神比写形更重要,如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所云:“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b></h5> <h5><b> 咏物无寄托之三<br></b><b> (摘自《丽人学诗》<br></b><b> (3)微信群)</b><b><br></b><b> 形神兼备。这是形神结合、兼具以上两者之长的写法,也是直写物象类咏物诗最理想的写法。王士稹《带经堂诗话》云:“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钱咏《履园谭诗》亦云:“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意思是说,咏物诗如果一味形似。则显得呆板学究,缺乏灵气;如果一味神似,则会离物太远,使人难以认知。因而应该是两者兼备,形神结合,这样就不再是只有形式上的摹拟,也不再会失之于空泛。所谓“不即不离”,就是指“形”与“神”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又渗透了诗人的情思。好比画家完成的一幅创作画,不再是单纯地摹描某一“物”的写生,也不是脱离“物”而随意下笔,而是以一定的情意为中心,选取典型的有表现力的画面,创作出既自然真切、又富于情意神采的风景画、花鸟画、人物画、风俗画等。这样的作品形神毕备,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成为咏物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古人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晁以道《题画雁诗》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屠隆《论诗文》云:“体物肖形,传神写意。”都强调了形与神的结合。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便是一首形神兼备的名作。这里再看一首陈亮的《梅花》诗:“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这首诗前四句主要写梅花的“形”:疏枝瘦条,雪积其上,花萼似珠,光彩夺目;一朵先开,吐放清香。由第四句转到后四句,主要写梅花的“神”:梅先天下春,凌雪抗冰霜,清香传天地,规律不可抗。</b></h5> <h5><b> 点拨对仗宽窄<br></b><b> (摘自《丽人学诗》<br></b><b> (3))微信群</b><b><br></b><b> 律诗中二联,一般情况下第二联可以宽些,第三联要工整。宽松些在句子绝对好的情况下,不以词害意。除此,宽的时候形容词可与动词对。</b></h5> <h5><b> 略谈平水韵<br></b><b> (摘自《丽人学诗》<br></b><b> (3))微信群<br></b><b>&nbsp;<br></b><b> 在开始今天的讲座前,我再重申一下关于声韵的一个概念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近体诗写作要用《平水韵》,填词的时候要用《词林正韵》(其实也是平水韵),而不能用“新韵”。使用“新韵”写诗填词的朋友,最常见的一个理由就是,现在时代变了,口音的变化要适应现在的语音而不需要拘泥于古音。这看似很有改革精神,其实,这是不懂近体诗为何物的表现,也是不了解汉语语音发展史的原因。 <br></b><b> 《平水韵》来源于隋朝时的《切韵》,这个《切韵》其实从来就不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的口音。它实际上只是一个虚拟的语音系统,它是参考隋朝以及更古的时候的各地的语音折衷汇编的,是“文字音”。学过汉语语音史的人都知道,《平水韵》(切韵)属于中古音系,或为当时的一些官话很接近,或以当时某一官话为基础。但,《平水韵》从来都不是具体的哪一地方的口音。它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为古典诗词而存在的。<br></b><b> 所以,从《切韵》到现在,一千多年的时间,它并未因多少朝代的变更而被改变,并未因不适应哪个朝代的需要而被改革。试想一下,一千多年来,变换了多少朝代?即使同一个朝代,因为地域的不同又有多少不同的口音的存在?《平水韵》,其实已经做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被保存了下来。</b></h5> <h3><b> 简论虚实相生</b></h3><h3><b> (摘自《丽人学诗》</b></h3><h3><b> (3)微信群</b></h3><h3><b><br></b></h3><h3><b> ''妙有虚实''诗家定论。虚实并举,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即对立又统一,是艺术的辩证法则。清代画家兼诗人方薰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山静居画论》金圣叹指出:''须知文到妙处,绝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作诗填词度曲,亦无不如此。</b></h3><h3><b> 何为虚实,一般说来,意念上的、不可感触到的事物为虚,如人主观之所思、所想;而客观存在的外物,可感、可触的东西为实,如一切自然物。就诗词创作而言,情为虚,景为实;义理为虚,物象为实。诗词作品,离不开''情景''二字,情,是人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景,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虚实相生的体现。</b></h3><h3><b>杨巨源《城东春早》云:</b></h3><h3><b>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b></h3><h3><b>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b></h3><h3><b>寓虚于实,实里透虚,虚实相生。化抽象为形象,变理论为画面。通篇比喻,将议论之虚形象化,通过对新春嫩绿形象之实的赞誉,烘托出''新春''(实喻新一代人才)时节的宝贵。先画图景,后抒情怀</b></h3> <h3><b>编者按:《包大姐论诗絮语》美篇,已经编辑了三期,受到广大诗友和诗词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截止4月1日读者合计,已经达到3845人,足见包大姐的威望和影响力。各位诗友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可以留言,我将反馈给包德珍大姐。</b></h3> <h3>文字/渔艇丽人(包德珍)</h3><h3>编辑,制作/田园(苗世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