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3月29日、30日,我和葛老师一起去青岛市即墨区青岛长江小学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与创新”观摩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当然我和葛老师也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也把我们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大家进行分享交流。会上观摩了7位名师大家带来的精彩课堂,聆听了名师们的精彩报告。使我对生本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对课堂教学的转型与创新也有了一些了解。</h3> <h3>在教学中,徐璐璐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在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并及时加以评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而在学生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对于教材上有的而学生没提到的方法,教师也以合适的方式加以呈现,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并进而寻找出最优化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方法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关系。</h3> <h3>徐璐璐老师讲了一节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计算教学较之其他内容更加的枯燥,但是徐老师充分利用书中的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融于解决问题之中,让学生在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老师儿童化的语言,清晰的教学环节设计,亲切的教态,使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br></h3> <h3>第一次听《古罗马人的数字》一课,听了朱国荣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也认识了罗马数字。同时课上,朱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对孩子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孩子在课上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让孩子独立探索创造出一些数字,体现出了新型的生本课堂。</h3> <h3>29日下午听了刘劲苓老师的一节数学复习课,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h3> <h3>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刘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互相结合,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h3> <h3>庄惠芬老师,作为校长妈妈,以慈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位孩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她。在她《图形的分割》课堂上,庄老师引导孩子自己探索尝试分割图形,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展现出新型与创新的课堂。</h3> <h3>强震球老师,全国名师,听了强老师《鸡兔同笼》一课,本课的亮点是,强老师没有从鸡兔同笼入手,而是一反常态从换人民币入手,让孩子先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再去解决鸡兔同笼,这样就很容易的解决了。强老师能够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解题方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择优意识。并重点讲解了假设法和调整法,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h3> <h3>顾老师的《年月日》一课,更是打破了常态,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年月日的了解,这是先了解学情。然后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数学问题,根据学情,围绕这些问题逐一讲解。这样根据已知素材,放大处理,以引发学生产生有意义的认知冲突。如此切入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教学,也会使课堂显得大气简约。</h3> <h3>参加学习之后,我觉得在工作中,一定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既要扎根教材,吃透教材;也要学会跳出教材,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探究,使课堂向“学为中心”转型!所以请记住“为数学思维素养而教”应该是我们数学老师不能偏离的跑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