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光里读一树一树花儿开

小绿叶

<h3>  春,家外是暖的,家里是冷的,赶着我们走出家门沐浴春光去。</h3><h3> 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上,暖暖地照在大地上,满眼的春色,欣欣然,无限的生机,招引着我们也外出踏青生发!</h3><h3> 走,骑行,沐浴春光去。</h3><h3> 骑行的路上,也是满眼的油菜花,一片一片金晃晃的,耀眼。</h3><h3> 常言道:身边无风景。人们经常忽略身边的精致,东奔西走地游到远方去看油菜花,前几天三八节时我还到婺源看油菜花去了呢。今天见到家门口的油菜花,居然也拥有了一份小欢喜。</h3> <h3>  骑来骑去,骑到了齐文化城。</h3><h3> 放下车子,走走吧,骑了半天,也该溜溜脚了。</h3> <h3>  把共享单车往停车点上一放,往里走两步,一眼就发现足球博物馆。</h3><h3> 临淄是世界足球发源地。那时候的足球叫蹴鞠。</h3><h3> 没带身份证,不进去看了,本地人,有空带着身份证进去——免费!</h3> <h3>  溜溜嗒嗒,在文化城转了起来,不曾想,居然看见一个指示牌上写着百家讲坛。</h3><h3> 这里还有百家讲坛?哪里?找找,在围墙上写着齐国各大家的名言。</h3><h3> 一家一家的读,再录录自己阅读的声音,在这无限美好的春光里,读书是一件美事。</h3><h3> 越做事越感觉自己太狭窄,越读书越感觉自己缺课太多,难怪杨绛老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的太多“。</h3><h3> 当我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茫然不知所措,对应的就是知识缺失或知识不足。</h3><h3> 有人说:“你读的每一本书,都是你认识世界的路”,确实如此,读书 做事 旅行都是认识世界的途径呢。</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之一</b></h1><h3><b>鬼谷子(约公元前390-前320年):</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神得则凝。</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br></b><b>慎到(约公元前395-前315年):</b></h1><h3> 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h3><h3>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h3><h3> 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h3><h3>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br></b><b>孙膑(约公元前379-前314年):</b></h1><h3>&nbsp;&nbsp;&nbsp; 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h3><h3> 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h3><h3> 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br>宋荣子(约公元前385-前300年):</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之命</h3><h3> 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h3><h3> 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h3><h3> 不累不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 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br></b><b>孟轲(约公元前385-前295年):</b></h1><h3> </h3><h3>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h3><h3> 勇者无惧,智者无惑,诚者有信,仁者无敌.</h3><h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br></b><b>尹文(约公元前350-前270年):</b></h1><h3><br></h3><h3> 悦其名而丧其实.</h3><h3> 有理而无益于智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h3><h3> 圆者自转,非能转而转,不得不转也;方者之止, 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稷下百家<br></b><b>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b></h1><h3><br></h3><h3>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兰,而青于蓝.</h3><h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h3><h3>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h3><h3>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h3> <h3>  习近平主席近期出访摩洛哥 意大利和法国,引用了一句名言“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这句话出自荀况的《荀子•大略》中。</h3><h3> 意思就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务中的疑难探究清楚。</h3> <h3>  我只顺路看了上述七位大家的名言,居然让我发现大家们都活到七老八十,不是说古代人寿命短么,为什么这几位大家都能活到七老八十呢?</h3> <h3>  其它的稷下百家以后再来找吧,先看春色去,时过境迁就见不到当下这美色了。春光蘸着大自然的调色板,把大地描绘成红的 黄的 白的 绿的 蓝的……都赶着趟儿你追我赶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呢。</h3><h3> 春光无限好,万物欣向荣。着眼于当下,心喜于当下的一丝一缕一事一物,是最精致的收获。</h3> <h3>  看见这满眼的花树,一会儿一句“一树一树地海棠花儿开”、“一树一树地玉兰花儿开”……</h3><h3> 人间四月芳菲尽,一树一树的花儿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h3> <h3>  “二月春风似剪刀,万般垂下绿丝绦”。</h3><h3> 姜太公身后迷你版的渭水湖、摇曳的垂柳、金黄璀璨的迎春花,好一个美景如画,只不过我的手艺我的相机都描绘不出真实的美景。</h3><h3>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湖旁边的植物园,主题就是姜太公,因为齐国是姜太公受封后与其子孙八百年治国理政之地。</h3> <h3>  我爱这随风摇曳的柳枝,我爱这金黄璀璨的迎春花,我爱这花朵簇拥着的自由舒展的枝条。</h3><h3> </h3> <h3>  远处飘来悠扬的曲子,动听的曲调竟打开了我舒展的细胞,在这如画的园子里,在蜿蜒的小路上,我随着音乐竟情不自禁地翩翩至音乐的来源地。</h3><h3> 走进亭子发现有人在演奏,欢喜地上前:“老哥,您的曲子演奏地真美”,“哪里,出了好几处错误呢”。</h3><h3> 瞧,这老哥是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人儿哪。</h3> <h3>  “真漂亮,姑娘们”</h3><h3> “谢谢”,两位姑娘听到我的赞美微笑着向前走着。</h3><h3> 这是被我赞美姑娘们的背影,穿着古装,与身边的柳条一样美丽地摇曳着。</h3><h3> 赞美,在这春光里,是心灵在歌唱😄</h3> <h3>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姜太公后裔姓氏源流考</b></h1><h3> </h3><h3> 姜太公后裔有的以封国为姓,如:吕以封国,“吕国”名为姓;有的以封地为姓,如:邱以封地“营丘”(山东临淄)为丘姓,清朝雍正年间为避孔丘名讳,改字为“邱”;有的以祖先名、字、谥、号为姓,如:高姓。姜太公九世姜高之孙高傒任齐国相卿,与管仲辅齐桓公合诸侯有功,桓公名傒以祖父名为姓,高傒遂为春秋以后高姓始祖;有的还以居住地名或物名为姓,不胜枚举。</h3><h3> 太公后裔世代繁衍、迁徙流动,已遍及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国,确切考证的姜氏后裔有一百多姓。</h3><h3> 姜 吕 邱 高 崔 卢 柴 齐 许 谢 纪 薄 赖 逄 向 国 焦 郦 竹 于 封 中 饶 盖 阚 易 章 谷 聂査 平 连 贺 文 晏 厉 丁 左 栾 柯 房 强 尚 骆 年 陆谭 绍 车 彦 营 右 佘 献 明 穆 魏 聊 茶 升 汲 浦 移 懿 戎 檀 即 棠 充 富桓 景 庆 望 畅 麻 孝 灵 闾 牙 指 青 郸 旦 母 雍 </h3><h3> 太公 仲孙 齐季 子乾 淳于 三苗 车门 东郭 梁丘 闾邱 左丘 公牛 东宫 南史 子韩 吕相 申章 章仇 姜林 无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乔木千枝皆一本,长江万里总同源”</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看看你的姓是不是姜太公的后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