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谴?报应?存在吗?值得吗?——读《天谴者》有感

后山二层楼的🐱

<h3>  合上书本,脑海中不停回荡一句“这世界有天谴吗?”。说实话,我不知道。</h3><h3> 或许,很多读者会说,如果没有天谴,那书中的坏人为什么会被杀死。其实,无论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天谴,都是当年的受伤者、或受害者家属,不甘被欺负、家人被害,出于复仇的心态,对当年的施害者的一种报复。只是在这报复打击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如雷击、动物撕咬等),导致当年施害者的身上出现雷击纹或面目全非,让不知情者觉得是遭天谴、遭报应了。</h3><h3> 那,做一个天谴者,让坏人得到报应值得吗?司法工作者会第一时间跳出来阻止,他们会说“人人都是天谴者的话,法律岂不是成为一纸空谈?”。可更多受到伤害的人会马上反驳“法律处置不了的人,用道德标尺去衡量,有意义吗?”(如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未成年弑母案件)。</h3><h3> 说真的,现实就是这么矛盾。对与错、黑与白,从来都未曾分明。我赞成司法工作者的阻止,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若受害者都去当天谴者,那这社会秩序还不乱套吗。但有的时候,法律的确挺无能为力的。</h3><h3> 为此,我们能做的只能恪守底线,保持应有的道德标准。同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只能尽可能保护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