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十龙虎山精品游

尤良珍三清山专业地接十农家乐

<h3>咨询电话15907935589</h3> <h3>D1天赶到酒店住宿</h3> <h3>D2天早上7,30乘坐金沙索道【8分钟】到达南清园景区,开始游览三清山标志性景点,思春女神,巨蟒出山。经“企鹅献桃”景点。过杜鹃谷,杜鹃坡,上“玉清台”,边走边看到达,‘马头石,道童念经’,再走映入眼帘的就是‘玉女开怀’了。一路下坡,过‘龙凤台’‘一线天’就在你的脚下。走到大三清酒店,在这该歇歇脚了,喝点水,吃点干粮。增加点体力。到这时间已花去2个半小时了。休息半小时,继续往西海岸出发,走上坡一个小时也就进入了西海岸,在此也可以稍作休息。驴友可卖个同心锁,刻上你的理想,愿望,都会实现的。当你进入全国最高,最长的高空栈道,映入眼前的是;云海,大峡谷,古树名木群,漫步在高空栈道上,远观景色,有如身如飘渺,胆小的驴友,连头都不敢往下看。西海岸景点有‘猴王修道,龙女出嫁,神龟望天,观音送子,妈祖神峰。等。一路平路,游完西海岸,就进入了郁松林,这里有个小买部,需要添加水,零食,都有的。要想去三清宫景区,可以多花1个小时去看看,不想去走近道,进入阳光海岸景区。阳光海岸犹如遨游在天宫仙境中,视野开阔,放眼望去,远处奇峰异石等壮丽景观尽收眼底,景色有‘玉田石,渡仙桥,金龟石,乾坤台,母子石,五老拜三清,天狗迎客,白头皆老,步云桥,伸颈巨鸭,金鸡报晓,等’不知不觉走下坡路,又回到了,金沙索道上站</h3> <h3>天下花岗岩微地貌是三清山的特色,经过大自然精心雕琢过的石景被想象力丰富的人类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名字,最为出名的当属“东方女神像”和“巨蟒出山”</h3><h3><br></h3> <h3>【路线特色】:在江西有两座道教名山一座是江西鹰潭的龙虎山,另一座是江西上饶的三清山</h3><h3>1:世界自然遗产,5A级景区三清山,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h3><h3>2: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5A级风景名胜区龙虎山</h3><h3>【景点介绍】:三清山</h3><h3>如果你曾崇尚武侠小说中的长胡子道士的仙风,那么多少会听说过三清山。身为道家有名的仙山,三清山有着动人心魄的美景,也凭此位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中。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h3> <h3>下山后续住</h3> <h3>D3天前往龙虎山</h3> <h3>龙虎山:</h3><h3>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水路陆路相结合的山水风景点</h3><h3>丹山碧水:揽泸溪之胜,赏丹霞之美</h3><h3>道教祖庭:溯道教之源,拜正一之胜</h3><h3>古越族文明:探崖墓之奇,观仙女之妙</h3><h3>龙虎山景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级国家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h3><h3>龙虎山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龙虎山(包括龟峰)等六处风景名胜区组合申报]项目,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h3><h3>图片</h3><h3>龙</h3> <h3>龙虎山景区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级国家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h3><h3>仙女岩的古崖悬棺还是著名的世界未解之谜。整个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秀美多姿</h3> <h3>龙虎山的美妙在其山水。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奇峰秀出,千姿百态。有的像雄狮回头,有的似文豪沉思,有的如巨象汲水……还有被当地人俗称为“十不得”的景致,更可让人想象到其景之妙。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尼姑背和尚走不得”等。这些又逼真又“不得”的景观中,都隐含着各自奇妙的传说。龙虎山中的泸溪河发源于崇山峻岭之中,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其两岸。河水碧绿似染,楚楚动人。水急时千流击崖,水缓时款款而行,水浅处游鱼可数,水深处碧不见底。与山岩相伴,便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h3><h3><br></h3> <h3>D4天愉快返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