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走长城三十战:蓟门无路刘家口,怒马鲜花乘风去

莲蓬

<h3>上周水峪沟上墙,仗着驴腿比一般人快,大部分人马都到了山上。这周欲重施故伎,结果失败,人家早早的就在公路上候着呢,实际上我们下车的时间都没有。</h3><h3>坚持刘家口上山的寒老悻悻,没办法了,我说徐流口上吧,寒老同意。于是全队转行徐流口,就是浪费掉不少时间,我们开始登山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在山上我于分界楼那儿看了下表,十一点半左右。比刘家口直接上山行到这里,晚约半个小时以上。</h3><h3><br></h3><h3>这是十走长城第三十战、暨十走长城三十二段:相约河流口。</h3><h3><br></h3><h3>2019年3月30日,晴,气温10度左右,不过全天大风,在长城上我们被吹得摇摇晃晃,长城下,护林防火人员更是严防死守,秦皇岛上山根本没戏。</h3><h3><br></h3><h3>但一进入唐山地区就幸福了,路好走,村子干净,免费景区也不拦你上山,一切都很自然和谐。徐流口村、徐流口景区,我还是第一次进入,上次只是在长城上匆匆行过。靠轨迹,路走得马马虎虎,说是马马虎虎,是因为进入地面细节后我的大局观不如媳妇的直感,弄得媳妇秒变母大虫。算了,我出来是寻开心的,不搭理她,自己走了,目的地不变──先去刘家口补楼。</h3><h3>全队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以为我为首向东去补楼子,我和淡看云卷舒补到分界楼,后面跟上来的有媳妇(到迁2楼)、梅妆。一部分可能是以赤日炎炎、水云间为首,绕行北部错长城。一部分就是从徐流口关上来,直接穿越到河流口。下午三点半,所有穿越队员都顺利下来,但寒老的酒还没有喝够。嗯,好吧。</h3><h3><br></h3><h3>史志载:</h3><h3><br></h3><h3>徐流口关,洪武初为关隘,成化 3 年(1467)设城。城石,高丈五尺(1.5),周二百五十 丈一尺(250.1),门曰东,曰南, 居 95 家。</h3><h3><br></h3><h3>河流口关,成化 5 年(1469)设城,不规则形,设有北门及东、西两座水门。</h3><h3><br></h3><h3>蓟镇燕河营路共有7关3堡6营城,7关分别为:刘家口关、桃林口关、白道子关、石门子关、冷口 关、河流口关、徐流口关 。</h3><h3>3堡(寨)分别为:佛儿谷寨、孤窑儿寨、正水谷寨。</h3><h3>6营城则是:燕河营城堡、桃林营城堡、刘家营城堡、新桥海口营城堡(位置今已不详,临海)、徐流营城堡、建昌营城堡。</h3><h3><br></h3><h3>全路分两提调管辖:桃林口提调、冷口提调。徐流口与河流口关依然由桃林口提调管理,简称“燕桃”。</h3><h3><br></h3><h3>刘家口西高楼后的凹边楼,我叫它分界楼,是卢龙境内长城结束的地方,当然也是秦皇岛长城的终点。卢龙境内现有明代长城22.3公里,早在1956年就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位于卢龙县与青龙县的交界处,东起燕河营镇的白家坊,西到刘家营乡的下庄,共有敌楼86座,有重峪、桃林、刘家三大关口,长城文物遗存十分丰富。</h3><h3><br></h3><h3>由此西去,算是对秦皇岛长城做个了结。</h3><h3><br></h3><h3><br></h3> <h3>在刘家口关被当地防火人员阻止,无奈转而向西,进入迁安境内的徐流口。第一个印象就是:真干净。</h3><h3>第二个印象就是:真和谐,安静,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h3><h3><br></h3><h3>其实这地方之美,古来有之。明代汤显祖《朔塞歌》诗云:</h3><h3>白道徐流过五重,青春绣甲隐蒙茸。</h3><h3>归骢莫缓游乡日,噪鹊长看小喜峰。</h3><h3>其中的“徐流”,指的就是这地方。旧称“徐刘口”,河流口旧称又是“合刘口”,为何这么叫,与刘家口的“刘”又有没有渊源?我不敢妄揣,留待以后资料丰富再定论了。</h3> <h3>沿公路向徐流口关进发中。</h3><h3><br></h3><h3>其实有小路能切上来,左边山路上就是我们的队友。我担心错过向东去的长城,没有走。结果行到这里,公路真的绕远了,媳妇于是十分不满,母大虫出来了,耶。。</h3> <h3>途中还有第二条近道,她又发现了。我没理她,最后干脆自己一直向东,再北切绕行上墙。</h3><h3><br></h3><h3>绕到这儿,说真的我有点糊涂,这儿是不是真正的徐流口关呢?因为两侧山势平缓,一楼横亘中间卡住。且长城外侧有巨大的壕沟,肉眼清晰可辨的就足足有三道,实际上,考虑到五六百年风沙填充,恐怕不止三道。</h3><h3>敌楼西侧,可以看到埋掉大半的便门口。</h3><h3><br></h3><h3>此处从“迁1”楼起,为第5楼,残。只剩基座。</h3> <h3>便门口仅容一人通过,看样子还得卡胖子。如今洞口依然是通的,我应该可以钻过去。</h3> <h3>从东边长城上回来后,我与淡看云卷舒下到关外边拍的。便门的石门梁、砖砌门边,还有门闩石都保存完好。</h3><h3><br></h3><h3>估计刘建民老师又得说了:这个是暗门!说关门太小,暗门又太明,我还是叫它便门吧。</h3><h3><br></h3><h3>其实这种小门,在敌楼内的士兵不被歼灭的话,外敌根本冲不过去,算是非常好守的。</h3> <h3>因为从刘家口上来的秦皇岛段长城全被跳过了,所以我的排号就不从我上山的顺序排了,而按地界排,争取把迁安地界的敌楼全部排完。</h3><h3><br></h3><h3>前方就是刘家口西高楼。听寒老的意思,过了这个楼就是迁安地界了。但那个楼依然归秦皇岛管辖。我所站山凹处这个楼,才归迁安管。</h3><h3><br></h3><h3>西高楼就不排号了。</h3> <h3>这个才是真正的分界楼,位于西高楼下方的山凹处(后面就是西高楼)。我没发现界碑石,东秦皇岛、西迁安,北青龙。</h3><h3><br></h3><h3>我给它标明“迁1楼”,意思就是迁安第一楼,以下略过“迁”字,多少号,指的都是“迁”多少楼。</h3><h3><br></h3><h3>迁安长城共计160楼,东起徐流口凹楼(即此楼),东至红峪口大厂房楼。希望我能完整的数完它们,而不至于数乱。</h3><h3><br></h3><h3>从外表看,第1楼是3*3规制。楼顶与四面墙壁保存完整,只是雉堞已毁。</h3> <h3>内部三券顶三通道。比较有特色的是地面墁砖还有不少保存不错。内柱墙还使用红色石材,这也是我在大平顶前敌楼外,第二次发现内部墙体用基石。</h3><p>东南角有蹬道可上楼。</p> <h3>媳妇也跟过来了,我俩一起走向第二楼。旁边是残存的垛口墙。</h3> <h3>第二楼看起来较大,南北向有四箭窗。东西一门一箭窗,门在南。</h3> <h3>走出第2楼,门后依然是石墙,还是厚厚的垛墙。此段长城不算宽,看起来两米半的样子。</h3> <h3>第3楼前,淡看在好奇打量内侧墙体,真不是砖包。</h3><h3><br></h3><h3>第3楼3*4规制,南北四箭窗,门在东西南侧南端,北端两箭窗。</h3> <h3>内部四面墙完整,顶无破漏。两北向两券顶,四柱。东西墙相连,这是东西向长墙面上的木柱,不知是起何作用?</h3> <h3>出来回望,此楼尚存部分雉堞,垛墙下有五射孔,其中一孔已失,另有四孔石完整。门遗存右占厢石和一块拱面。台基石为近乎方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墙体撕裂。</h3><h3><br></h3><h3>从此楼开始,长城墙体变为砖墙。</h3> <h3>路上经过一墙台,已毁。</h3> <h3>第4楼,与第3楼很近,相距不到百米。上有雉堞保存较好,西北角塌失。从东面看,门在南侧,北面三箭窗,墙体接在中间,让出三个箭窗。箭窗下还有射孔,位置较低,专射试图登墙敌人。</h3> <h3>内部南箭窗处的窗基石。</h3><h3><br></h3><h3>内部结构两筒两柱,中间一筒没有分开,柱墙较长,约有五六米。</h3> <h3>地面也看到遗存墁砖,但比第1楼要破。</h3> <h3>途中发现的一块字砖,相当模糊,似乎是“右”。关于此字的介绍,请看前一战美篇。</h3> <h3>再次经过第5楼,我和淡看云卷舒都下了城墙去看便门关外口的形状。(图在前)</h3><h3><br></h3><h3>徐流口是长城上的一个小口,地势平缓,不是险关要塞,易攻难守。</h3><h3>我独自在这儿思考半天,感觉这里更像是真正的徐流口关。而不是前方一个叫“正楼”的地方。</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正德八年十月(1529):虏自刘家口关西入至大岭。由徐流口关出。守关关邵刚追之。十二月,又入桃林 口。</font></h3><h3><br></h3><h3><br></h3> <h3>从便门处远拍第6楼。</h3> <h3>第6楼,3*3规制。门在东西两侧的南端,北端两箭窗。</h3> <h3>楼内是三筒拱四柱式。楼梯在西南侧,石阶。</h3> <h3>从西侧箭窗处拍一下城墙。条石为基,厚包墙砖,为一等一级长城。</h3> <h3>继续前行,转身拍一张。</h3><h3>淡看云券舒在楼顶上,梅妆正从楼内出来。</h3><h3><br></h3><h3>东山坡上巨大的壕沟遗迹,相当醒目。</h3> <h3>两面包砖的长城和身后的石芯。前方是一个残毁的战台。</h3> <h3>第7楼,冷丁一看似乎是独眼楼,其实不是,北墙已塌。东西南三面较好,东侧石券门六构件完整。内部双筒拱,一柱,南侧三箭窗。</h3> <h3>西南角的阶梯。砖砌,共十三级,难得的是保存还不错。</h3> <h3>西面墙体。看起来拱门上面也要塌了。</h3> <h3>前方是一长长的陡坡,还滑,不好走。下行这段路是全线最难的部分。</h3> <h3>第8楼,几乎完毁。已看不出是什么结构。</h3> <h3>在长城内侧拍一张墙照。</h3> <h3>第8楼就剩西南角这点儿角楼了。别小看这根支柱,它还有个有点香艳的名字,叫小媳妇楼。</h3><h3><br></h3><h3>查资料,因为抗战时期此地经常出现一送饭的少妇,故名。</h3> <h3>媳妇和梅妆已下到谷底,淡看也超过了我,我走这样陡坡差劲,慢慢下吧。</h3><h3><br></h3><h3>下面的巨大台基,为第9楼,也是徐流口正关楼。据说楼东面还有一涵洞,可能被埋了?我没发现。</h3> <h3>下到北面去拍一张关口全景。楼南有一平台。</h3><h3><br></h3><h3>此关无正式关门,只是在长城墙体中间拱砌一个大涵洞而已,高不过2米,宽1.8米,进深3.8米。也就比第5楼疑似徐流口关那儿的便门宽一点。</h3><h3><br></h3><h3>从徐流口沿山脊至河流口段长城为5.3公里。这段长城大部分为砖砌城墙,其中比较完好的1公里,半塌毁的3.5公里,全塌的1公里,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所建。</h3><h3><br></h3><h3>据东蚂蚁滩村阳坡庄,西南右城上嵌有长城石碑记载:当时修筑河流口长城的指挥官为兵部右侍郎刘四科、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总兵官杜松,总理永平等处粮储兼管屯种户部郎中周御、安察司佥事应朝乡、协守蓟镇东路等处都督佥事胡承勋、蓟镇建昌路指挥同知刘一藩等,都参与修筑了这段长城。</h3> <h3>10楼,已毁。只剩下巨大的台基。</h3><p><br></p><p>《永平府志》记载:关内有城堡,高一丈七尺(5.44米)城周二百四十丈(768米)有余。东南各一门。堡应该在公园大门外的徐流口村,离此五六里地。</p> <h3>走向第11楼,这段都是砖包墙。但人为毁坏严重。</h3> <h3>11楼,保存不错。2*3规制,雉堞已毁,东西两侧二眼,箭窗外部看相当小,门在南端。</h3> <h3>内部只有两筒拱,四立柱,立柱开三过道门。所以看起来相当宽敞,简直是大厅。这是梅妆在楼内拍摄。</h3> <h3>继续往前走,前面就是著名的二十眼楼,5*5规制。沿途线上还保存有高大的垛墙,高达三米多。不过这和墙体顶部毁坏下凹有关,原来的城墙顶部还是比较高的吧?</h3> <h3>墙上的望孔,内侧用普通砖垒出,外侧是一体石质构件。</h3> <h3>行到这儿墙面不知被什么人掏了个大窟窿,可望到北面的风景。外面是个战台,已毁。</h3> <h3>12楼,此段长城最具特色的敌楼之一,高墙直接接在墙体中间,东西两侧南端各一门。南面五眼,下面三眼中间那个也是门。台基为五层花岗岩垒砌,看起来非常结实。</h3><p><br></p><p>查资料。此为徐流口706号敌台?</p> <h3>内部无筒拱结构,空间大,但顶早已不存,毁坏严重。四墙和墙上雉堞还保存较好。垛口与垛墙下各有望孔,成品字形排列。四面墙皆五眼,2上3下,箭窗外小内大,内部被装修过,尚存石灰墙面。</h3> <h3><p>楼东西两侧门好理解,但南侧还有一门,而且是正儿八经的门,构件齐全,比如门闩孔。我里外看了下,难道此门只用于上兵?</p><p><br></p><p>因为此楼与众不同,军官楼的可能性非常大,南门极可能是仪式门,坐北朝南,面南发令,威风八面。</p></h3> <h3><p>大风中继续西行,前方为13楼,残。只剩下基座,就地取材的土黄色料石。</p><p><br></p><p>此图最醒目的是关外深深的壕沟,依然与城墙并行。</p></h3> <h3>14楼,残,仅剩台基。</h3> <h3>对面走来了一对情侣,俩人在长城上搂在一起。看到我们过来才恋恋不舍的分开。</h3> <h3>图右边为15楼,残。往前有一段约三十多米长的城墙,同样有三米多高,很是壮观。</h3> <h3>这是一段标准的一等一级长城,条石做基,上砌砖墙,带有砂岩檐线金边,垛墙下砌有花岗岩射孔构件。</h3> <h3>16楼,因为在转角上,又名转角楼,长城在此先转向北方。从这面看,其东北部已塌陷。</h3> <h3>北面情景,高大的墙体直接接在楼中间,挡住了一个箭窗。门在南北两侧西端。3*3规制,内部也是二筒四柱式。</h3> <h3>终于看到一座保存较好的敌楼了。17楼,长城在此又开始转向西方。此楼方方正正,3*3规制。因为楼内有两个楼梯,所以名“双梯楼”。</h3><p><br></p><p>别笑,这也能取名?诸位没注意吧?我们从迁安1号楼行过来,都是一梯的或者没有楼梯。这个楼双梯,够特别了。</p> <h3><p>内部为三筒四柱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三通廊三通道。门在中间,两边箭窗,对面楼梯各十五层,砖砌。</p><p><br></p><p>在这段长城线上,17楼保存完整度数一数二,赞一个。</p></h3> <h3>18楼黑楼,其后不远为19楼尖楼,有队友站在上面。我们向东奔刘家口去的四人,终于快追上大部队了。</h3><h3><br></h3><h3>从17楼出来大概走了四十多米吧,墙体又变成石墙,一直到了这18楼。</h3><p><br></p><p>看起来北面较好,南面已塌。</p> <h3>内部部分还保存完好,也是三筒顶四柱式。无楼梯。</h3> <h3><p>19楼快到了。一条白色的石灰岩墙体向北蜿蜒而去,可见远方一墩台。山后,另一段墙体继续向西,敌楼林立。</p><p><br></p><p>两墙在19楼分叉,最终又在河流口北尖楼会合,一南一北,相距二里多地,形成一套城。有说北面这段长城修错了,也有说明早期修在这里,后来又改在南面。</p><p><br></p><p>迁安长城,有关错城的传说共有两处,一处是这里,一处是西高庄的尖楼往北至大龙王庙的香花楼。他们皆用白石砌成,形成一口袋状,传说将军坟就在那里,至于是否错修还是防御专用,存谜。</p></h3> <h3>19楼,亦名尖楼。2*3规制,门在东西两侧南端,为简洁的一拱面石和左右占厢石、门基石。下面还有一层垫石。北有一小箭窗。南北侧各三箭窗。</h3> <h3>内部有点乱,一地的碎砖。北部拱顶上方已塌下,透成一个大天窗。这是淡看云券舒走进楼内。</h3> <h3>东南角有楼梯,十三阶。对了……这里还是单梯。</h3> <h3>上顶,北雉堞尚存部分,垛口石,砖砌望孔。北部拱顶,完全垮下去不见了。</h3> <h3>旗杆石,在楼顶东南角。这个不是普通的旗杆,应该是插帅旗的,也就是大纛。</h3> <h3>从楼顶向下看,媳妇与海华在说话。海华兄弟好久没来了。前方一路向西,都是砖墙。</h3> <h3>20楼,残,只剩下中间一墙,墙上有一眼,所以没说的:单眼楼。</h3><p><br></p><p>淡看站的那上面,应该是门的右占厢石。</p> <h3>又看到漂亮的一等一级墙体。墙上乱砖散布。</h3> <h3>21楼,略残,东西南墙和楼顶较好,北面塌毁。因为里面“中”字砖较多,我给起个名叫“中”字楼。墙上是祈福中的徐祯姐。</h3> <h3>楼内“中”字砖残块。内部单筒拱,南面三箭窗,东西两侧有通往城墙的台阶。</h3><h3><br></h3><h3>楼内有蹬道可上顶。</h3> <h3>上楼顶看看,这是两块粘合在一起的垛口三角砖。上面也有“中”字。</h3> <h3>这个在垛墙下,是一体式望孔砖。</h3> <h3>此楼南面是平台,这是西面。有阶梯接入长城主墙,北面高度不变的墙体起屏障作用。</h3><h3><br></h3><h3>我们与众多队友在此会合,大家一起继续走向河流口。</h3> <h3>下来后回拍一张,石质墙檐线很漂亮,与上面的望孔砖搭配优雅。</h3> <h3>前行,还有较完整漂亮的垛墙,下有射孔。</h3> <h3>22楼,淡看站的此楼,有个有趣的名字,叫大唐鼻子楼。因此楼是一唐姓军官所修,楼形又似鼻子。可惜,今已毁坏严重。</h3><h3><br></h3><h3>东西北墙及楼顶全灭。只剩南墙较好,有五箭窗。此楼内原有碑一通,现已不在。</h3><h3>碑文记录天启五年(1625)春防河南营奉命修冷口长城情况。</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明后期 唐 山境 内长城 防戍的客兵主要来 自于 河南 、 通津营 、 沈阳 营 、 天津 、 定州 、 山东等地 , 这与 文献记载 中的蓟镇领班游击将军所领春班 、 秋班军相 符 。 例如 , 迁安县徐流 口 、 河流 口 一 带的边墙基本为河南营修筑 , 有碑文 为证 : “ … … 钦差河 南都司金事 、 通领蓟镇秋班 、 署 都指挥金事董口 , … … 督理 工程 中军兼左 部 千 总 、 河 南怀 庆尉指 挥金事陈 万荣 , 右部千 总 、 河 南彰德卫指挥史王捷 , 分理 工程 中部千 总 、 河 南口 武卫指挥金事何 国脉 。 万历 叁拾伍 年 , 秋防客兵 、 河 南营官军原 蒙派修建冷扳 台 子 采拾肆号 台西 窗起 , 至 鸡林山 柒拾陆号 台 东窗止 , 口 等边 墙捌拾 陆丈 壹尺 , 下 用 条石 口砖垒砌 , 底 阔 壹 丈 陆尺 , 收顶 壹 丈叁尺 , 高 连 垛 口 贰丈伍尺 。 万历 叁拾伍年岁次丁 未孟 冬 吉旦 立 。</font> ” </h3> <h3>23楼,墙体又变成三等石墙。有大唐必有小唐,所以此楼叫小唐鼻子楼,同样毁坏严重。东西北三面墙全面倒塌,北面只剩下基石,南墙尚存。</h3> <h3>24楼,缩脖子楼。为何叫这个名,我也不知道,反正看起来倒像是没脖子。楼体四面墙和楼顶保存较好,3*3规制,内部空间三通廊三通道。</h3> <h3>在缩脖子楼内拍一张,前面那楼瞅着也像是没脖子。但那楼叫斜楼,奇了怪了,斜么?</h3><h3><br></h3><h3>其实斜──楼子并不是正跨长城,而是斜着和长城相接。</h3> <h3>25楼,斜楼。真斜,真雄壮。3*3规制,楼顶雉堞无存,又似乎无建雉堞。</h3> <h3>楼内的环境也很墩实,不过被地面积土埋去大半。</h3> <h3>登顶,东望缩脖子楼。辽东鹤等队友在从后面过来。</h3> <h3>石墙蜿蜒西去,前方那两个楼,一个叫猴楼,一个叫龙门顶楼。龙门顶楼可以理解,猴子又是从哪儿起的名?</h3> <h3>26楼,猴楼。毁坏严重,墙基变形,</h3> <h3>风还是挺大,媳妇戴上了帽兜。这种白色城墙拍起来还是挺漂亮的。寒老说的集合时间是下午三点,我们加快了脚步。</h3> <h3>后面的淡看云卷舒和美丽小鱼走下猴楼。</h3> <h3>27楼,龙门顶楼,倒塌严重。差不多仅剩西南角一面墙了。</h3> <h3>龙门顶为最高点,然后向下行。白墙沿山脊逶迤而去,这一段没砖包墙了。</h3> <h3>28楼,华楼,楼前站着帅哥笑口常开,新刮刮的衣服,新刮刮的背包,确实帅。</h3><h3><br></h3><h3>华楼比较完整,它完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有人当家住过。山下是新庄子村,早年有个姓朱的人家从外地搬来,曾住在此楼。所以此楼叫朱家华楼。现在也经常有人在此休息,所以楼内比较干净。</h3><h3><br></h3><h3>3*3规制,门在东西两侧中间,两边各一箭窗。雉堞全无。</h3> <h3>过楼继续加快脚步,远远的看到笔直矗立的单片子楼了。</h3> <h3>29楼,只剩下南墙矗立向上,其余皆塌毁。故名单片子楼。为何南墙依然能笔直矗立?</h3><h3><br></h3><h3>看这依然严丝合缝的基石和墙根加固就知道了。</h3> <h3>告别单片子楼下行离开。墙内杏花盛开。</h3> <h3>加速行军,一路经过红根子楼。</h3><h3><br></h3><h3>30楼,全毁,只剩下红色基石,故名红根子楼。</h3> <h3>31楼,西梁楼。只有基座和南面残墙了。长城在此拐而向北,故此地为西梁。</h3> <h3>向北下行河流口村。墙体还是三等石墙,但被维修过了。</h3> <h3>海华兄弟发现了个宝贝,恋恋不舍中。我看了看,没办法帮他。他一个人当然更没办法。</h3><h3><br></h3><h3>旁边是32楼,上土楼,被维修过。是那种点到即止的修复。闹不明白这长城线修得对不对,因为楼子跑关外去了。</h3> <h3>笑口常开兄与北风兄在自得其乐。</h3><h3><br></h3><h3>33楼,下土楼,此楼保存还不错,3*3规制。</h3> <h3>继续下行,又是一等一级的砖包城墙了,不过临近村落,保存不太好。</h3> <h3>34楼,亮楼,题图也是。</h3><h3><br></h3><h3>叫亮楼是因为楼顶全无四面敞亮吧!无筒拱式厅楼,内部装修依然明显,看样子是个指挥中心。</h3><h3><br></h3><h3>北墙拱门还完整,拱门旁边是一块大纛插孔石。东墙基本完整,垛口箭窗尚存。雉堞上射击孔成品字型高低排列。墙上五箭窗,上二下三。箭窗下皆有射孔或擂石孔,朝向关外的炮火可谓密集。</h3> <h3>地面有个类似石锁的东西,砂岩质。孔有点小,媳妇的手都不好拿,重量又太重,所以怀疑是拴马石。或者干脆夯地用?</h3><h3><br></h3><h3>也可能是古代杠铃,那就需要一对了,另一个呢?(这个不太像,因为孔是凹下去的,适合系不适合直穿木杆)</h3> <h3>沿着城墙边的小道下行。走过大约四五十米砖墙,到达河流口关南山第一楼。</h3><h3><br></h3><h3>35楼,黑楼,原已完毁,现修复部分,包括基台和券门。</h3><h3><br></h3><h3>下方约七十米处,为36楼,全毁,已照不到,水关楼亦已无存。长城线沿此下去,再接北山长城,应为河流口关东门。</h3><h3><br></h3><h3>河流口旧称合刘口,关口两侧山势陡峭,关口处是一条季节性的河床,原有水门和关门。关门早已被毁,而水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也被大水冲毁。关城位于现在的河流口村,也已经毁坏了</h3><h3><br></h3><h3>河流口关在明万历《卢龙塞略》中无详细记载,在《协路营图》中记述位于徐流口关和冷口关之间。至清光 绪年间,古城已废,残存水门一道。</h3><h3>现存古城为不规则形,依山而建,原城外有敌台 5 座,设有北门及东、西两座水门。北门位于尖座楼南往东 查的第 5 与第 6 号敌台之间,早年已毁。现今村内的东、西通道为早年的东西两条水门通道,两门间距约 100米。</h3><h3>据当地居民说,东水门于雍正四年(1726 年)毁于山洪,西水门毁于何时已不得而知。西水门往南与 9 号敌</h3><h3>台间原有一段矮墙,现已毁,只存遗痕。东侧、南侧由 6 号台至 9 号台间已无城墙,遗迹不清。</h3><h3><br></h3><h3>《永平府志》载:防冷口者必防河流以易出入冷口也。</h3> <h3>进入河流口村,在村民家后面的山上,拍下一段敌台遗址。</h3><h3><br></h3><h3>37楼,臭楼。为何臭,估计是太近村吧?</h3><h3><br></h3><h3>穿越完毕,看了下时间,是3点18分,三十战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