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在这柳枝吐翠,乍暖还寒的时节,李恩名师工作室第五期活动如约而至。本期的活动主题是分享交流阅读过的教学理论书籍。工作室成员从书香里走来,手捧一本本好书相聚学校接待室,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和学情,畅聊各自阅读教学专业书籍的心得收获,与在座的每一位成员深入交流,分享读书的认识成果。遵循书中的高位指引,学习名家的技术经验,借以叩问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在交流会上,读者津津乐道,听着耳目一新,大家经历了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理解了书中阐发的道理、介绍的经验,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h3><h3> 首先大家对工作室成员 配发的蒋军晶老师的《作文九问》深入交换了各自的想法。大家阅读后一致认为,这本书很实用,让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写作文”有了技术操作层面的可靠凭借,用各种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撬动各类习作类型中难以推进、难以写好的顽石。它是我们指导相关话题作文一个有效的拐棍,甚至也非常适合学生阅读,足以改善学生的写作状态。</h3> <h3> 借此机会,两位老师满面春风,隆重登场。看,李恩名师工作室又迎来了两位好学上进的美女老师,他们的加入定会给我们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h3> <h3>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运明老师,他首先从编排的体例上向我们介绍了这两本书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蒋老师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读写结合的教法思想。李老师很细心地发现问题,结合着低年级的写话,指出了读写不成比例,读无所用的现象,指出要开展有指向性的阅读,能够推进学生习作的良性阅读。写好文,首先就是要有东西可写,李老师介绍的经验是生活中素材积累。具体的做法是读书和实践。通过学生多读好书的途径,丰富知识的积累。其次多参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阅读和知识面狭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引导学生选择喜欢做的事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一次次印象深刻的亲生体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生活敏感度。比如低年级进行的趣味体验活动:放风筝、找春天,提倡家长的亲子陪伴,家长对孩子写作的介入等等,有针对性的解决了低年级写话起步慢的困难。</h3> <h3> 孙友坤老师介绍了自己阅读《作文九问》之后初识庐山真面目的感受,给大家分享了《作文九问》给低段写话教学的启示。孙老师首先分享的是序言部分《嘿嘿,拿起笔来写吧》,洋溢着对学生习作的期待和鼓励。他饶有情趣地回忆自己的小学和中学时代,还编起了顺口溜,并引得大家深刻共鸣:“虎怕狼,狼怕虎,学生最怕星期五”。就是因为星期五的时候有作文课。写作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愿意动笔写,这就要求必须从孩子的视角和关注点入手。结合我校顾士兰老师讲过的《击鼓传花》和李恩老师讲的《争奇斗艳》两节成功的课例,指出生活化作文对于撬动学生写作状态的转变是多么实用。孙老师也介绍了他们二年级类似的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如玩玩具,最喜欢吃的水果,放风筝等,同样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致。不止于此,依据《作文九问》中给予的启示,他们组也大胆地对二年级的写话进行了技法上的指导。如《“有一天”能用就不用》和《写外貌不用“有”》等等让学生发现一些有趣又有用的写法。结合书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认识到把句子写好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写法指导上的凌空就虚。</h3> <h3> 张蒴菡老师分享的是“让语文课点燃智慧的火花”。她与大家交流了阅读《吴忠豪与小学语文名师磨课》的心得。这本书曾经在我校炙手可热,也曾让每位语文老师都爱不释手,让大家在新课标描绘的宏大背景下充分沐浴了一次语文教学的高位引领。张老师锦心绣口,文采卓然,她热切地分享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和对于自己业务成熟的指引,经由她的介绍分享让大家又一次走进了这部高端的“教学真经”。</h3><h3>她首先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角度提到了课堂上的“语文味”到底是什么。一言以蔽之,“语文课必须从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实现教学的华丽转身。在言语学习的情境中,结合文本表面,穿过字词句的丛林,流连于课文内容的奇山异水、万紫千红之中,浸润着言语表达的意蕴和气息。简言之,入乎其内,披文入情悟其所指;出乎其外,品词析句解其语用。探寻“语文味”,是对语文学习内在规律和本真的探寻。张老师学得很透彻,从学理的高度让我重温了语文的课程性质。</h3><h3>张老师指出,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课堂要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活动让“言”与“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老师必须精心组织语言学习活动,比如“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利用课文提供的情景训练学生写话”等等。有了课文语言的支持,并能在新的语境中运用,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和语用能力的发展。那么,朝着这样的方向,怎样在自己家常的课堂上也能窥豹一斑,留下真实语文味的痕迹,最后张老师从语文老师个人素养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语文老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对语文有敏锐的感觉,对人生有独特的感悟,能把语文课当成一门艺术老追求。教师的语感是产生语文味的重要前提,面对教材,要有纵览全篇的气度,再三咀嚼的功夫,关注“言语本身”哪怕是一个字词,一个标点的敏感度自觉性。能够教出语文味,离不开教师技术操作层面的“实践智慧”,如诵读体验、角色体验、联想触发、填补空白等,唯有这些指向语用活动设计,才能从教材中“掏”出宝贵的训练资源。围绕这一点,张老师说,老师的语言就应该充满个性化,能“黏住”学生,触动学生思想上、感情上的心弦,让营造的情景就像磁场一样具有向心力。这些想法寄意遥深,难能可贵,因为平时很少从个人素养上去思考并面对这些问题,张老师根据自身成长经验发现了问题,还能给出自己的意见。既有对教师对个人语言功底和语文素养的执着追求,又体现着她解读课文、组织设计教学的高标准、严要求。回顾张老师深厚的个人素养和精彩的课堂教学,她无疑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h3> <h3> 吴爱红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捕捉儿童敏感期 给孩子爱和自由》。初闻题目,似乎并无新意可言,但无论作为家长还是老师这都是一部适合常伴左右的好书。这本书通俗易懂,里面描述的内容几乎是一个孩子各项能力发展成长的简谱,条分缕析,部分内容是熟知的,但有些确实容易忽略的。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该如何发现,如何指导,注意哪些问题,产生哪些问题等,吴老师在通读全书之后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真知灼见。其中有很多是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吴老师自己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她内心的感受很复杂,欣喜于这样的好书能被我收录在手;惊讶于孩子的种种行为原来与书中描写得那样一致;顿悟于班里的每一个熊孩子原来是如此这般被造就的……</h3><h3> 《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老师点评。这是中外教育史上,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的一次创举,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千万父母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篇幅有限,只举一隅)</h3><h3> 模仿敏感期: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在日常语言建设的敏感期,儿童模仿口语,练习口语,感觉语音的音韵,并不断重复使用,家长或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要说文明的、规范的、准确的、富有美感的口语。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似乎很无聊的模仿,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这个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的现象。孙瑞雪老师给父母的最好建议就是: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h3><h3> 看,这样的场景多么熟悉,其中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敲醒了我们曾经也同样不以为意的认识。书中真的是藏着智慧生活的钥匙。</h3> <h3> 我校素以文采卓越而蜚声校园的才女教师张冬梅为大家分享了周一贯教授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解读课文首先要有文体的意识,不同文体当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特点,教学设计当然也要循文体要素,依文体而行(这一点与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致的)。没有文体的意识,会让教师的备课流于陈旧单一的所谓“模式”里,造成高耗而低能。同时编者反复强调,即使同一文体课文,在不同学段难度当然是不一样的,其设计教学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张老师主要是从其中关于散文教学方法策略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了她执教的散文《月光启蒙》给大家分享了读书收获。</h3><h3> 张老师说散文的形式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在文体的划分上,它是一个 尴尬的门类。好像所有四不像的文体都可以归到“散文”的门下,而与之相对的其他文体特征都很鲜明的。这一点,让我们解读上容易产生一些认识上误区。正因如此,如何教好散文就更值得我们关注。张老师可是一位有心人,她充分结合了自己教的散文课例分享了教散文的心得。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散文在中心思想上充满个性体验,独抒性灵的特点,牢牢把握回忆月光下母亲给予的深厚启蒙和对母亲的感恩这个主题,整体感知了母亲的各种启蒙方式,这也是对散文选材的特点,即形式是散的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散文特点和难易程度,充分关注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了大胆的取舍,重点品味了唱歌谣和念童谣两部分内容。起初,这样还是不舍得,但通过课堂效果看,虽然内容少了,但精取的教学内容没有割裂学生对整体心境的把握,依然可以把“小”做实,小中见大。另外,散文的语言都是个性化甚至陌生化的语言,就连作者所描述的普普通通的事物也都是他眼里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因此,充分落实好对关键词句的细细品味,以及对重点句段的朗读也是学好散文,感受作者心情的两个落脚点。上课时亲自吟唱歌谣是老师的大胆尝试,就是对文本语言特点和呈现形式的一种遵循和考量,唯有深情吟唱才能直击心灵,解得作者语言背后的“其中意味”。张老师又进一步结合了自己课例中对“长歌谣”和“芳香的音韵”的处理对此作了说明。她从不同的层面细细斟酌,与文本、作者、学生展开深入的对话,一步步生成了体会用词精妙的特点。</h3> <h3>本次的读书交流极大地开阔了老师们的专业视野,不仅是分享,更是大家在一起聊书品评的过程。阅读是快乐的,分享则是工作室成员们广益的“心灵福利”,沐浴书香,与书友共叙心得也是一件美事。我在想,日常的生活的节奏几乎让人忘记了时光的静好,面临的教学任务也是艰巨的,我们能否在教学生活的间隙,找到一种能充盈自己,收获幸福的策动力,我想这就是像今天这样深耕厚植、精心读书吧。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环境里,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偶尔站在某个理论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筹划,让我们的备课上课少走一些弯路。无论对自己、对学生,这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h3><h3>让我们一起读书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