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斋教育杂俎】学校文化“走心”方能化人——参观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随想

乐之斋主

<h3>  2019年3月27日,随东莞市托管管理人员培训班到西安学习培训,第一站走进了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通过校园参观、听取校长讲座、观摩知行拓展课程和专家报告等近距离接触与学习,让自己切身感受到了文化育人的气场和教育张扬生命个性的极大吸引力。</h3> <h3>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人员通过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生成、共同创造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活动结果。张奠宙先生说过:“文化,总是潜藏于人民的心底,并自热而然地流露在举手投足之间、谈论说笑之中。” “走心”的文化,不是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宣讲和灌输,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走心”的教育文化就是带着童心和爱心、设计感和故事感、创造力和共情力,温暖每个孩子,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从而使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敞亮的、丰盈的。学校文化要“润物细无声”地融化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走进孩子的内心。文化是是一个流动、生长的形态。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是在文化的熏陶、洗礼与互相摩荡中不断彰显人生价值。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h3> <h3>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高杨杰校长做的《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思考与实践——思考、行动、让携手健康快乐成长》专题报告,系统、全面地阐释了该校践行“知行合一 全面育人”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本知行课程实践的思考与行动,值得我们在办学实践中借鉴应用。</h3> <h3>  创建“走心”的校园文化,要坚持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向心”取向,要力求做到“向心”树立健全人格,让文化育人直抵心灵;走心文化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核心是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走心文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心是主人身是客”,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以心灵和心智为核心要素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道德精神品性,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品质。以此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h3> <h3>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的“知行课程”就是在国家过程的基础上,立足“知行合一”的知行学堂文化基础,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而形成的“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艺体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不难看出,学校“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与宇宙”,让校园浸润每个人的心灵,文化价值自觉的表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中;学生快乐、健康、自信;教师自觉无倦怠。这是一种对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的办学实践,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校园里的每个部门、每个人乃至每个活动都要准确把握高品质发展这个实质,咬定高品质发展不放松。</h3> <h3>  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实干是根本途径。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走特色发展之路,从九年一贯制学校实际出发,建立“知行课程”体系,用课程去经营文化校园,形成了完整的知行课程实施图谱。从校长对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到副校长的宏观制定实施策略,中层行政的执行与改进策略,再到团队、科组、备课组的微观组织实施,直至教师、学生、家长的具体实施,通过知行德育课程让“立德树人”落地开花,知行学科课程让“快乐学习”梦想成真,知行艺体课程让“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形成了统一的开发与实施策略,将课程改革摆在了重要位置,推动了学生个体的高品质发展。</h3> <h3>  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走心”的文化,是校长提升文化领导力的必修课,是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人的不懈追求与坚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