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的美篇

安然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古诗词。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词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于是,此次“和平小学课堂教学观教察学观摩课”活动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以古诗词教学为主,传承经典、让经典走进课堂。</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课堂上每位执教者都能按照三部九步进行教学,课中引导学习、指导展示、辅导检测这三个步骤非常清晰,小老师游刃有余,<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彰显着和平特色。</span></h3> <h3>  观课者都不约而同拿起手机纷纷记录下发生在课堂精彩的瞬间,俯下身去倾听课堂美妙的声音,用心参与其中,真是一派大老师带领小老师,小老师带领组长,组长带领组员学习的热闹景象啊!</h3> <h3>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的教学中,丁桂英老师以“读”立本,以“画”入境,以“咏”悟情,从读诗韵,画诗境,咏经典 三方面 展开教学。</h3><h3> 一、抓住“诗眼”结合画面,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导读,听名家范读,男女生对读,分组赛读,让学生始终能兴趣盎然地反复朗读古诗,再加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h3><h3><br></h3> <h3>  二、师在板前用彩粉笔勾勒古原概貌,并在上面粘贴剪好的小草形状的卡纸。学生在古诗下面用铅笔作画,画出诗中意境。</h3> <h3>  三、师生同唱《赋得古原草送别》,组长在组内引领,边咏唱,边自编动作。</h3><h3> 四、渗透学法,培养能力。方法指导有:运用拆字再组<span style="line-height: 1.8;">词法来理解关键词;重新组织词语顺序把句子说具体,说生动;变换重音反复诵读;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步骤:知诗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解诗题,抓诗眼,解诗意,想诗境,悟诗情。</span></h3> <h3>  赵霞老师执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学生并不陌生,甚至能够背诵,但对于诗意不能完全掌握,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更是知之甚少。赵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情,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h3> <h3>  并设计赛诗环节成为让学生将寒假诵读活动中积累的古诗进行展示的平台。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一节课,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h3> <h3>  再加上优秀的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对孩子们艺术的熏陶和升华,让学生与古诗亲密接触,愉快地握手,进而爱上古诗词,传承<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华文化!</span></h3> <h3>  左福娟老师执教的《池上》是一首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由小老师的引领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通过多种方式诵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师生共同吟唱,引导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从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达到情感的升华,进一步体会到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span><br></h3> <h3>  赵磊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三科融合课,将语文、音乐、美术三科的巧妙融合。以“荷花”为契合点,颂荷、唱荷、画荷,最大的特点就是放手于学生,由三位“小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大胆、新颖,学生被小老师的智慧和多才多艺所折服,被“大老师”所设计的整节课的环节所吸引。</h3> <h3>  小老师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h3> <h3>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李红霞老师执教的《绝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教学中以读的活动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span></h3> <h3>  小老师利用音乐<span style="line-height: 1.8;">组织学生吟唱《绝句》,进一步去理解诗人的情,充分感受古诗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啊!</h3> <h3>  此次观摩课已经结束了,每位执教者娴熟地运用“三部九步”教学,以及观课者的虚心参与其中,课后及时反思的场景历历在目。最后希望我们每位老师怀揣教育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再接再厉,用我们和平人的教育情怀谱写最美丽华章。</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