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龙井坑

安泰农夫

<h3>  三年前我到过龙井坑,虽匆匆一瞥,但被那里的景致紧紧地捕获,以致至今念念不忘。这个周末适逢晴好,便骑上我那心爱的“小铁驴”向潭川进发。</h3><h3> </h3> <h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车过湖塘坂大桥,便一路伴着溪水而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好像照着古人的诗句描摩似的,让人激动,使人兴奋,脚底不知不觉便多加了一两分气力,潭头、渔溪洋、棠溪一个又一个被抛之脑后,很快就到了汾洋。过汾洋不远,循着右岔路上了山。经过几个S形弯道,就顺着山谷向上缓行,大约一公里便到龙井坑外村。</h3> <h3>  见路旁有木制路牌,路下溪谷那一侧上标"龙潭"、“五谷仙翁"、"石人岩"字样,大喜,便顺着小路下到溪谷。只见那里巨石交错,溪流或急或缓,或瀑或潭,十分好看。然而,始终不见龙潭、仙翁、石人踪迹,悻悻而返。</h3> <h3>  回到路边,巧遇一位采茶阿姨,方知龙潭等景观均深藏在村后山中,村人只知其名多未见其景。</h3> <h3>  伴着喧腾的瀑流声继续前行,片刻便到龙井坑村。 龙井坑村隶属潭头镇汾洋村,是一个自然村,是老区革命基点村,是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曾参加“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2016年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br></h3><h3><br></h3> <h3>  龙井坑村之所以出名,原因在于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它坐落在一座极其陡峭的山坡上,一二十座房子依山而建,上下参差错落,极具山村特色。两条水流丰沛的山涧一东一西,将村庄夹峙其中,在村前交汇,构成一村两水三山的格局。由于山势陡峭,山谷差落大,两股涧流在村旁、村前形成多级瀑布群,且这里古榕古树连片,冠如苍穹,成就了龙井坑村的独特风光。</h3> <h3>  近年,龙井坑村加大环境改造和自然人文景观开发利用的力度,顺着山谷因势就形地铺设了观光步道和观景平台,其间或碇步、或板桥相连。游人可以仰观瀑流,也可俯瞰溪谷;可以与清泉相亲,也可与鱼儿相戏。因地制宜地建起了浅水坝,让几个瀑布更壮观更有气势。同时请文人雅士作诗题词,镌刻于谷中巨石之上,添增了不少文化气息。</h3><h3><br></h3> <h3>  到龙井坑村观瀑,建议从村前广场左侧走起,顺栈道下到谷中。此时只见山谷呈漏斗状,两股涧流分别从东西两侧倾泻而下,交汇在一起,经过碇步桥形成一道大帘幕跌落下一级山谷。</h3> <h3>  过碇步桥到东岸上行便到由原小学改建的文化创作基地,楼前有一块难得的用毛石铺成的小广场。依照其北侧民房土墙上悬挂的"九龙溪瀑布"、“五谷仙翁、石人岩"木制指示牌,先游东涧。</h3> <h3>  石阶顺着山势向上走,瀑流贴着山涧往下流,弯弯曲曲,跌跌撞撞,倒有几分九龙下凡之意。</h3> <h3>  走着走着,整齐的石径变成通往茶园、竹林的崎岖小路,依然不见仙翁与石人,只得半道折回村里,寻找萦绕在梦中的那段石头路,那堵矮石墙,那几座"吊脚楼"。</h3> <h3>  走在那粗糙的石头路上,抚摸着那一块块不加雕琢,看似随意垒叠却又固若金汤的石头墙基和石头矮墙,由然而生久别重逢的亲切感。</h3><h3> 顺着一股新劈竹子的清香,来到石头路的尽头,只见门前土墙上挂着几个斗笠坯子,门内传来阵阵噼噼啪啪的破竹声,原来一位大叔正在厅堂破竹制篾做斗笠。</h3><h3> 从交谈中得知,龙井坑村建村已有三百多年的时间,他们这几座房子连同门前的石路、护坡、矮墙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土地革命时期,这几座房子里住着红军,他们就坐在墙跟边上的石头和矮墙上开会。后来村里人也常在这里议事、拉家常。从交谈中,还知道制作斗笠是过去龙井坑村农闲时的一项增加收入的活计。</h3> <h3>  谢绝大叔一家挽留用餐,来到村右,这里更是瀑流奔腾,水声震天,这便是西涧。水流从村子上方峡谷奔流而下,拐了一道弯,穿个那道古老而灵秀的拱桥,转身扑下一道断崖,跌落在一个开阔的浅潭中,再经过沟通两岸的碇步石墩,分成两股跌落下一道断崖。</h3> <h3>  跨过浅潭前的碇步石墩,来到山涧的右边。临水的路边砌着一座别致的砖构壁炉,近旁挂着“惜字炉"三字。不由地对这座美丽的山村又多了几分好感与敬意。</h3> <h3>  顺着平整的石阶下到谷中,只见一块巨大的岩石纵刻着"龙翔凤翥"四个大字,把身后的瀑流一分为二。岩前有一高台,置有石桌石凳。夏日在此小坐,定然乐不思“暑“。顺小径至岸左而下,沿几级石阶再至谷中,眼前又有一方巨石上镌秋园诗社林毓华社长的《龙井坑即景》一诗:“一涧清流九道湾,龙潭几处几泓滩。榕荫蔽日遮篱落,人住溪头悬瀑边。”两股急流至此又合二为一,浩浩汤汤地穿过那座横跨东西、古老而厚重的拱桥,到村前与西涧之水合去了。</h3> <h3>  其实,龙井坑村的景观不仅仅限于村中、村前与村旁,诸如"红军洞”、"龙潭"、"五谷仙翁”、"石人岩”这些景观还藏在村后幽深的峡谷中与险峻的峰峦上。我在村后兜了老半天还是没能见到它们的踪影,好期待村后的观景步道能不断地延展,以便撩起这些景观神秘的面纱。</h3> <h3>特别链接:</h3><h3> 遇见龙井坑</h3><h3> 静雯庐主 2019-01-10 </h3><h3> 走进福安景区采风,我摊到了龙井坑村这个题材。</h3><h3> 选题会上,看到这个熟悉的村名,心里多少有些喜悦,毕竟我曾经两度去过。这个村庄,如果按照行政区划来界定的话,是处在最底端也最广泛的一类,是行政村所属的自然村。但她,却获得了最顶端机构颁布的荣耀——国家级传统村落。</h3><h3> 按说,申报任何一级的传统村落,往往是以行政村为主体。作为一个自然村申报且经过层层审批并得到批复,必定有其过“村”之处。</h3><h3> 对于福安市潭头镇汾洋行政村龙井坑自然村,我算有缘。丙申年初夏,一项与文艺有关的建议,让我来到了龙井坑。原因很简单,闽东主政的大员来到这个老区基点村调研,一到村口,欣喜地发现此处风景可入诗亦可入画,还可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遂建议宁德市文联在此设立文艺基地。初夏,我们驱车百余公里,风尘仆仆来到龙井坑。车在村口的旧仓库前停下,下车,眼睛大亮,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群大榕树,枝桠伸展开来,冠盖如穹。清风吹过,空翠湿衣。树下,是一片如盆景般的布局,有石有水有花有草。涧水从两个方向汇聚于此,像两支队伍会师般地兴高采烈,发出激情荡漾的欢呼声。被水冲撞的巉岩,个个禅定,任涧水上蹿下跳溅出湿润而有光泽的青光。还有那座有年代的石桥,弦月般的桥孔像一张嘴,讲述着村庄的过往……这美妙的乡村景致让我们感到大员文艺的眼光,这里确实是个适合文艺的好地方。</h3><h3> 回到宁德,脑海里不断浮现着龙井坑的风景,于是,动手写篇散文,仅开了两三百字的头,却被没完没了的公务打断了,上气不接下气也就放弃了。想不到这次能再次遇见龙井坑,散文也就顺理成章地续上了。</h3><h3> 陪我去龙井坑的,是潭头镇委的张委员和乡贤汤先生。一路上,张委员向我介绍了龙井坑村的基本概况,其位于潭头镇西北部,坐落于三山夹两溪的溪谷间,地势东高西低。村中两条溪流交汇,落差五十米,形成独特的小瀑布群景观。村名因村头和村尾分别有“龙潭”“龙井”而得名。作为一个传统村落必备的组成元素,除了地理,还有历史,龙井坑村肇基迄今三百八十余年,其先祖筚路蓝缕,开荒拓土,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自在生活。也正因为民风民俗的延 续和祖训家风的保留,让村庄始终保持着初心,以至在若干年后成为了中国传统村落和福安市老区基点村。</h3><h3>秋去春来,榕树还是那榕树,瀑布还是那瀑布,但村庄却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福安市委、市政府的悉心指导下,潭头镇提出《龙井坑美丽乡村发展建议》,以“工匠精神”打造特色艺术创作聚落。说干就干,行动才是最好的落实。我们走进榕树旁的旧仓库,这座由宁德文联在此设立文艺基地的方案得到宁德市委的认可、福安财政拨款、福安文联负责落实的修缮项目之一,改建为农耕文化博物馆,如今已完工,既保留了原有风貌,又完善了内部设施,还调整了使用功能,形成一个融艺术创作、文化展示、乡村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墙上,挂着一组老妪编斗笠的照片,让我注目。张委员和汤先生告诉我,照片上的老妪是本村的一位长者,八十多岁,杨姓。编斗笠是村里以往的副业,不下地时,村民就编斗笠贴补家用。现今编斗笠赚的钱少,人们就不再费工费时了。随着村民外出打工和外迁城镇,村里会门这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山不转水转,如今手艺也改了个高大上的名称,叫技艺,被列入非遗项目。</h3><h3> 龙井坑果然坑坑洼洼。地势造就了房屋的梯状排列,村里几乎看不到一块能容纳一群房子的平地,一坑一座房,一洼一畦园。农家只能在相对平的地方盖起容身之所,东家二楼正对着西家一楼。也正因为地势落差大,涧水才慌不择路形成一道道白练般的瀑布。这白,四处可见,无疑是村子最为靓丽最有活力的白。我们从石桥往上走,来到另一块相对平的地方,这里原先是村小学,后来,学生到镇里上学去了,先生也到镇里教学去了。我第一次来时,校舍土墙犹在,木板已毁,长满了荒草。而这次来,破烂不堪的小学已修缮改造成文艺基地,设有会议室、创作室、品茶室,二楼还有两间带卫生间的客房。无论你是画家还是作家,也无论你是摄影家还是音乐家,在这远山远水的桃源世界,面对涧水、古榕、青石、板桥,一定会灵感如泉涌。</h3><h3> 村民把最好也最大的两块平地让给了公共建筑,从某个角度而言,诠释了村庄的传统美德。再往上行,是青石小径土墙人家。主人把我们带到一座旧厝前,说,这里是粮库,村民把粮食储存于此。按说粮食是各家的命根,应自行保管才是。他们笑笑说,粮库留存着村民彼此信任、互相帮助的温暖时光。我们好奇地进入粮库,二楼用木板隔成几个粮仓,如果全装满,估计可维持全村人一两年的生计。在村里长大的汤先生指着门对我说,这粮库风刮不进,雨打不入,水浇不透,火烧不了,除了厚厚的土墙外,就连门都用青砖贴在木门上。农人实践出真知的智慧真得是随处可见。我们接着往上走,走到了一条青石道上,一边是民宅,一边是石墩,据说当年红军驻扎村里,就集中在这道上开会。后来,这里也是村民聚会的地方,石墩上,坐着长长的一溜人。</h3><h3> 龙井坑村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浪潮的涌动,很多村民怀揣着梦想看世界去了,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正是他们,坚韧而顽强地撑起一个家乃至一个村庄。我在汤先生的家里遇见了照片上的杨老太。她个不高,约摸一米四,很慈祥的模样。张委员和汤先生对我说了她的事。杨老太平素靠编斗笠为生,大的一顶卖八元,小的一顶卖七元。两年前,村里申报国家传统村落,她得知后,主动把自己省吃俭用以及儿子孝顺的八千元捐给村里,之后她东借西凑又捐了两千元。一个勤劳、俭朴的母亲,为了家园,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养老钱,这让我对老人肃然起敬。这钱如果以斗笠来换算,扣除材料费等,她要编两千多个斗笠才有一万元的收入,而老人一天只能编三四顶。这个故事感动到我了,相信也会感动到你的。我以为,不论是传统村落还是美丽乡村,像杨老太这样的人,才是最美丽的风景和最传统的精华。</h3><h3> 在讲述的过程中,杨老太认真地听着,估计她听不全普通话,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知道是在说她的事,脸上竟露出羞涩的笑意。我询问杨老太,能否拍了几张她编斗笠的照片?杨老太爽快答应了,拄着杖带我去了她家。屋里有十几顶未完工的斗笠。杨老太告诉我,编好的斗笠都托人捎到镇上卖了。她编,我拍,那份淡定和专注,让我感受到乡村的人文精神。我的摄影水平不高,没拍出老人的精气神,如果有专业摄影家来拍的话,这画面一定是经典而隽永的。</h3><h3> 从杨老太家出来,天雨落下。汤先生笑说,村名唤作龙井坑,自然处处有水。佳客来,龙欢喜,点个头,洒些雨。说到龙,我立即想起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其中就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句,龙井坑村的水倒是不深,但有龙就灵了。限于时间和路程,我没去成龙潭和龙井,留一些悬念给下一次,也是存个念想,可以让我不断丰盈着对这个村庄的美好印象。</h3><h3> 张委员对我说起潭头镇对龙井坑村的新规划。计划实施依托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旅游开发三者有机结合工程,开展龙井坑村保护性建设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打造高端精品的景点,计划修建龙井坑至“红军洞”的栈道,还原红军驻地的茅草屋,推动红色旅游。开发龙潭白龙囝、五谷山五谷仙翁、鬼洞石、石人等传说景点,为龙井坑之旅增添猎奇色彩。同时,增办农家乐,开设民宿居住馆,打造生态休闲、度假、养生的新景点,让这里成为闽东乡村游的一个新亮点。</h3><h3> 龙井坑,一个人口仅三四百的自然村,竟以国家级传统村落的身份引出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亮点。你想要红色游,她有;你想要乡村游,她也有;你想要自然游,她还有。如今,这里作为宁德市未来的文艺创作交流基地,你又多了个艺术游,在这里,说不定你还能遇见前来写生、采风、拍摄、拍片的画家、作家、摄影家、导演、明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