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老师们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第二届“课堂节”——“主动杯”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比赛在这个美丽的阳春三月正式拉开帷幕!</h3><h3><br></h3><h3> </h3> <h3>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教导处对各年级组在确定课题、教学设计以及磨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要求,并要求老师们“按照赛课的标准去备课、上课、磨课”。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每一位老师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给大家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br></h3><h3> </h3> <h3> 一年级的老师同课异构《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学习过程体现了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本课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老师们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正确的进行比较,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而且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发展了观察、比较、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h3> <h3> 同课异构是教学型教研的一种模式,它以课例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同课”,就是相同内容的一节课,“异构”,就是不同的教学构思。同一年级的几位教师,对同一堂课,有不同的构想,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br></h3><h3><br></h3> <h3> 二年级老师的《长方形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三个“凡是”的设计理念。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h3> <h3> 各年级组的每一位授课老师,都能在学科组长的引领下,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他们定课题、写教案,寻思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集思广益,精心准备课件、教具、学具,为试教做好准备。<br></h3><h3> </h3> <h3> 三年级老师讲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一课,教学目标落实的较好,整节课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能够主动的体验和感知。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经历了分数的产生、发展,并形成了初步的分数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创作体验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脑不同感观的参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创造分数”这一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维风暴,课堂生成丰富,是设计中不可多得的亮点!!</h3> <h3>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达到了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异中获得新的领悟,从而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br></h3><h3> </h3> <h3> 四年级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再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从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节课突出体现对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培养。</h3> <h3> 五年级老师讲授《分数乘法》整堂课重难点突出,课堂教学扎实,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评价语言到位,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最高。</h3> <h3> 六年级老师讲授的《圆柱的体积》,老师很好的把握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起点,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对比圆柱同底不等高和同高不等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在课后拓展提高极限思想,拓展了学生视野和知识面。课下六年级教研组及时进行了评课。</h3> <h3> 本次“主动杯”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比赛,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我校数学教师的风采。同时也营造了我校良好的教研氛围,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沟通、展示、交流的平台,达到了优势互补,互相提高的目的,有力的助力了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