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忆在鞍山钢铁公司实习的彺事</h3><h3>1957年年末,国家调整了建设计划。将原来建设在鞍山钢铁公司的电㶥钢管轧机、300小型轧机调到首钢总公司,首钢总公司还计划上一套初轧机。为了掌握这些轧机的技术和生产,首钢总公司派出了一百多名的工人、干部赴鞍钢学习轧钢、机械、电气技术。非常荣幸的是我和矫永吉、闫军、吕永久吉林电校的校友分到300小型厂並派往鞍钢二初轧厂的二连轧主电室学习轧机主传动和飞剪机的技术。</h3><h3>一九五八年四月中旬,我们進入二连轧主电室学习。二连轧主电室主任是付雨田工程师,他曾在苏联学习轧机技术。主电宝工长是毛瑞堂,是上海某大学的毕业生。那时鞍钢实行岗位工资制,工长的工资比一般工程師高,但毛认为当工程师的声誉好于工长,为此有些情绪。技术员楊立文是鞍山钢校的56年毕业生。我们三班倒,每人有一个师傅,他们是1955年鞍山技校的毕业生,工作二年多,己是四级工了。他们有些理论知识,又有一些实际操作经验,完全可以胜任电气维护工作。</h3><h3>二连轧的全套设备都是由苏联提供的。该轧机由6架粗轧机、6架精轧机和一台飞剪机组成。粗轧机电动机为1500瓩的直流电动机,精轧机电动机为1200瓩的直流电动机,每台电动机由一台水银整流器供电。飞剪采用直流电动机,由电动发电机组供电。</h3><h3>我们在实习时,苏联专家己调试完毕,生产维护全部交付给鞍山钢铁公司了,已经开始正式生产了。但是,苏联专家交付的主传动系统、飞剪控制系统,都是不稳定的系统。轧钢机电控系统不稳定,经常跳闸,飞剪机速度不能与未架轧机同步,经常出事故。二连轧的电气人员为了生产,不得不把原来设计的单独传动改为成组传动。把粗轧机组的6台水银整流器並联为粗轧机的6台电动机供电。同样,把精轧机的6台水银整流器並联,为6台精轧电动机供电。6台並联的水银整流器只要四台工作,就能确保生产。这样做失去了单独供电的优点,不能滿足连轧机对控制系统对动态精度、静态精度、恢复时间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二连轧机的轧制断面大,轧制速度较低,未架轧机速度只有每秒5米左右,这样做基本可以生产。另外,飞剪电气传动的稳定性、同步性也没达到要求,剪切的钢坯长度长短不一。但是,当时中苏关系尚未破裂,鞍钢还是验收了。我们在二连轧主电室学习一年,掌握了磁放大器、水银整流器的基本原理,学习了水银整流器、电动机的维护知识等。为回首钢生产维修打了基础。</h3><h3>由于当时我们的技术水平低,没有发现二连轧电气系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300小型轧机投产后,电气传动问题成为生产的主要问题。由于300小型轧机速度高,每秒18米,鞍钢二连轧只有每秒6米。300小型的成品为10mm的圆钢,二连轧的成品为90mm方坯。由于300小型轧机速度高,轧机架数多,钢材断面小等因素,对电气传动系统的技术要求(静态速度降、动态速度降、恢复时间三项指标)非常高。要求主传动系统必须采用单独传动,但是,由于苏联设计的300小型电控系统和鞍钢二连轧的系统基本相同,而实际上证明,苏联专家没有能力完成此系统的调试的能力。在300小型建设时,中苏两国已经开始了公开论战,苏联不可能再派专家了。我们首钢技术人员和清华大学合作,改变了苏联设计的电控系统结构,不仅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动态精度、静志精度和恢复时间三大指标都达到了连轧机的要求。这些,我在300小型轧机主传动系统精调中我有专文介绍。以上就是我们去鞍山钢铁公司二连轧主电室学习的一些情况和体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