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上的那些事儿

春风化雨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老宅拆迁已经一个多月了。</p> <h3>  正当我后悔没有留下老宅的照片时,父亲却心有灵犀地给我发来了老屋的原始照片。我真是喜出望外!同时也深深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告诉我,老屋建于七五年春天。在那个人们连建土草房都困难的年代,父母却用一双勤劳的手建起了村里名副其实的首家瓦房!这是我们永远引以为豪的历史见证,也是父母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西屋曾经是泥土结构的草屋,看到西屋就想起我和父亲拉土砖被砸的事。在这所老宅上,父母曾付出青春的代价来不断完善她,让她随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br></h3><h3><br></h3><h3><br></h3> <h3>  这是四十年前,二叔从部队回家探亲,为我们姐弟四个在老宅主屋前拍的合影(当时,照相是件很奢侈的事)。虽然我们的衣服显得很破旧,但相比较当时普通家庭没衣服穿的孩子,我们已经很幸福了!</h3><h3> 父亲当时在乡铁木生产合作社(后改名农具厂)工作,母亲是一名村民办教师。在大家都靠为生产小组干活赚取工分养活家庭时,父母却有很微薄的工资收入,相对而言,我们的生活条件比普通家庭稍微好些。</h3> <h3>  当时,人们基本无经济收入,家人的吃穿都面临困难。因此,为了解决冬天穿鞋的难题,人们只好就地取材,用蒲编织,里面加上鸡毛,做成毛窝来取代棉鞋。有时还会把蒲鞋帮纳在柳木做底的木板上,做成高木屐,雨雪天穿起来既干燥又暖和。</h3> <h3>  我们也入乡随俗,时常让母亲为我们做毛窝。母亲既是个好老师,又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她总是在工作之余,忙中偷闲地变换花样为我们做鞋!</h3> <h3>  虽然父母拿着微薄的工资,但并不能完全支撑六口之家。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父母仍然要抽空到生产小组干活,挣点工分,增加家庭收入。由于我们姐弟几个很小,年龄相差不大,父母要想安心干活,就必须对我们姐弟几个训练有素。</h3> <h3>  也许是父母教子有方吧,我们姐弟几个特别懂事,从不惹父母生气,还能为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因为弟弟是家中唯一男孩,我们全家都对他疼爱有加,父亲即使在干活时,也乐呵呵地把他带上。</h3> <h3>  大姐是家中的老大。当父母不在家时,她就是我们的总管:既要哄好弟弟,又要看好我和二姐,责任重大!</h3> <h3>  有时,大姐不放心弟弟一个人睡觉,就把他背在身上,还学着大人的样子,手里拿着旧毛线为我们编织手套或者袜子。</h3> <h3>  当弟弟会走路时,大姐的责任就更大了。她要随时注意弟弟的安全,为了逗弟弟开心,她想方设法哄他玩。</h3> <h3>  有时,弟弟闹着要去奶奶家,大姐不得不背着他,手里还要搀着我和二姐,再带上家中的一条大黄狗,跨过家南边的一条干涸的小沟,到奶奶家要点好东西吃。吃完再急匆匆回家(由于六叔只比大姐大一岁,到一起总是不合群吵闹)。回来时,由于对面沟坡陡,姐姐力气小,而弟弟又重,在爬坡时,弟弟一骨碌从姐姐肩上摔了下来,“哇哇”大哭。我和二姐就及时把弟弟扶起,发现他毫发无损。然后我们俩在下面托,大姐在岸上拽,终于把弟弟安全送上岸。我们迅速把他哄好,让姐姐继续背上他回家。哈哈,我们姐妹仨还团结一致向父母瞒过了弟弟被摔一事!</h3> <h3>  在那个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的年代,农村孩子根本吃不起奶粉,但弟弟却很幸运,从来没挨饿过。记得当时家中有个小儿锅,专门用于弟弟炖咸米饭。母亲每天上学前,就淘一小把米,切几棵小葱,再放几滴猪油和少许盐在小锅里,盖上盖子,委托曾祖母放锅底柴火上炖,边炖边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炖好后,曾祖母就安排大姐来喂弟弟吃饭,自己去田里干农活了。</h3><h3> 于是,大姐就像大人一样,小心翼翼地边吹边喂,生怕弟弟烫着。弟弟也乖乖地坐着,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尽情享受着姐姐的爱抚。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弟弟吃剩下的小米饭,姐姐都会趁机一扫而光,站在一边的我和二姐也不争抢,就眼巴巴地望着……</h3><h3> </h3> <h3>  在母亲的教育下,姐姐知错就改。后来弟弟再吃剩下的小米饭,她也能匀下来喂我和二姐,做到有福同享!</h3> <h3>  这是我们姐弟四个小时候的另一张照片,扎辫子的分别是大姐二姐,最前面的是弟弟,那个假小子就是我了(当时条件差,农村没有浴室,一年难得洗上一次澡,村民要想洗澡,必须跑到三四十里之外的县城,加上没有先进的洗涤用品,人们头发上、衣服上经常生虱子。由于我小时候像男孩子一样顽皮好动,经常玩得大汗淋漓,而又不知道及时洗头,头上特别肯生虱子,为了避免逮虱子的麻烦,母亲把我剪成了短发。)</h3> <h3>  由于母亲学校工作繁忙,很难做到工作和家务两全其美。母亲为了减轻她的家务负担,同时也为培养我们的自力更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母亲很早就教会我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做到各司其职:大姐负责全面工作,二姐负责看家,我负责外交(拾草割菜,放猪牛羊等),同时三个姐姐必须对弟弟的安全尽全责!</h3> <h3>  虽然我们小,但是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母亲交给我们的任务。记得当时农村的灶台是泥土结构的,并且很高。由于我们个子小,刷锅时必须站在板凳上才能够到灶台。听说二姐经常站在板凳上摔跤。</h3><h3> 大姐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母亲教她的事情一点就通。她是姐妹仨中第一个学会揣面、烙饼的人(当初,只有过年时,父亲才用粮票从镇上粮所买回一袋面,父亲向来是个识大体,顾大局而又心地善良的人。这袋面自家只留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都分给家族成员了,让每个家族成员在过年时都能吃上一个新鲜的馒头是父亲每年必完成的心愿。)后来大姐又把揣面技术传授给我和二姐。</h3><h3> 第一次揣面的情景我记忆犹新:由于没有掌握好面粉和水的比例,总是把水放多了,面糊稀了,手陷在面里进退两难,于是再向盆里加面粉,然后再踮起脚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两个小拳头使劲揣,并不断使其翻身,直至揣匀,看着满意为止。</h3><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多次练习,我们终于掌握了揣面的技巧,并从此学会了伴随我们一生的烙饼和蒸馒头等做面食的技术,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为我们自己以后的日常生活提供许多便利。感谢母亲当初的言传身教!</h3> <h3>  七十年代的农民都很善良纯朴,村民的关系都很融洽,下工之后吃饭时,可以端着饭碗相互串门,彼此换饭吃。我家也不乏有来往串门的邻居,谈笑风生。由于大姐具有领导力,全面工作干得好,大家给她赐号“大掌柜”;二姐看门是把严锁,赐号“二钥匙”;而我由于长期放猪牛羊,被风吹日晒皮肤黑,赐号“黑泥鳅”;弟弟则是个温文尔雅的“小公子”。</h3> <h3>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总有超前意识,他们省吃俭用,不断地为家里添置物品,既给家人,又给村民带来许多方便。</h3> <h3>  当初家中的有辆自行车,是村里稀罕的交通工具。曾有多少人借用过,也许附近的村民早已忘记这辆车曾给他们带来过无尽的方便……同时,它也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每当周日,父亲不上班,我们就偷偷推出自行车学骑车。由于车身高,我们个子矮,够不到车鞍,刚开始只能边推边别大杠,有时还在车后座绑根长木棍,这样即使摔跤也不会跌伤。弟弟也按耐不住驿动的心,时常背着我们偷学车。</h3><h3> </h3> <h3>  这辆车既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又承载着深沉的父爱。我们每天会在父亲下班之前,出门迎接父亲,有时父亲会老远就从包里拿出为我们买的小糖果,给我们一个惊喜!闲暇之余,父亲会骑上自行车,带上我们姐弟四个去户外兜风,让我们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性情。</h3> <h3>  这辆车也是传承孝道的桥梁。每当逢年过节时,父母会买些礼品,骑车带上我们,一起去探望年迈的外公外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顿团圆饭。</h3> <h3>  这辆车装满了助人为乐的故事。附近谁家遇有急事了,只要来我家借车用,父亲即使自己步行上班,也会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h3> <h3>  母亲是个既能干又平易近人的人。由于业余时间不充足,她很少去别人家串门,相反邻居们都喜欢来我家串门。母亲会利用闲聊时间为我们打毛衣。这条军绿色的围巾是母亲用细毛线亲手为父亲编织的,父亲围起来特别帅气。家下的几个叔叔相亲时,时常会借用这条围巾和父亲的一件蓝色大衣来包装自己,再骑上我家那辆自行车,哈哈,这样就可以给姑娘留下好印象,大大提高了相亲的成功率!</h3> <h3>  家中的这台收音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在那个没有电、电视和电脑的年代,它是我们唯一可以了解外界的传媒工具。父母通过听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我们则喜欢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每天会边做家务边听《小喇叭节目》,听完后再去娓娓动听地讲给小伙伴们听,伙伴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觉得我们是无所不知的小老师,真是羡慕不已!为了满足伙伴们的好奇心,我们有时也会把他们带回家听,共享仅有的娱乐资源!</h3> <h3>  这台缝纫机也是家中的功臣。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母亲通过她缝制出来的。每到过年时,母亲都会想方设法节省开支,请她在供销社工作的朋友王阿姨用布票为我们买些布,拿回家自己裁剪,缝制,让我们姐弟几个穿着新衣服过年。</h3><h3> 平时穿的衣服坏了,就用补丁补上。由于大家都穷,穿补丁套补丁的衣服是司空见惯的事。村民手工缝制的补丁针脚大,不美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邻居们经常请母亲用缝纫机为他们缝制补丁,因为母亲性格随和,她从来不会拒绝,总能忙中偷闲、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服务,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h3> <h3>  温柔而坚定的母爱,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温度和高度,也决定了一个孩子前行的方向。一个高瞻远瞩的母亲甚至可以决定家庭的命运!我的母亲是沭阳中学老三届毕业生,曾经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出生在那个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她被迫中途辍学,心中难免留下许多遗憾。因此,她只能把求学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br></h3> <h3>  当我们到了该读书的年龄,母亲并没有像其他村民把孩子送到村教学点应付了事,而是把我们依次送上正规学校读书(我和弟弟同时入学,并分在同一班级,我和他一直同学到高中)。我们读书都很用功,从不让母亲费心。</h3><h3><br></h3> <h3>  在校,我们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刻苦钻研,姐弟几个学习成绩向来名列前茅。放学后,我们仍然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他们的负担。</h3> <h3>  那时农村没有通电,人们照明都是借助煤油灯。母亲平时会用一个很大的玻璃瓶,到镇上的供销社或村里指定的商店打煤油,供我们晚上学习用。每当天黑,母亲就带领我们坐在一张八仙桌上学习,她在备课写教案,我们在专心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及时请教母亲。</h3><h3> 别人家为了节约开支都舍不得用煤油罩灯,而母亲为了给我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充足的照明条件,她竟然在桌上点起了几盏罩灯,晚上,村民们经过我家门前,看见稀有的灯火通明,都会好奇地张望许久。我们姐弟几个到目前为止,视力都很正常,也许归功于母亲当初多点的那几盏煤油灯吧!</h3> <h3>  母亲勤奋好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们。我们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虽然母亲拿着十几元钱的工资,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但是她仍然坚持给我们征订课外书,家中从没断过书。我最喜欢看母亲征订的《儿童文学》,对我写作很有帮助。</h3> <h3>  后来,士地分到了各家各户,每逢暑假,就是我们参加劳动锻炼的最好机会。那时专门用于庄稼的除草剂还没普及,夏天旱田里长满杂草,必须锄上几遍才能保证田地不荒,庄稼不被杂草侵犯。</h3><h3> 每年暑假,母亲都会领着我们姐妹仨去玉米地或黄豆地里锄草。因为我们组的土地离家都很远,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太浪费时间,所以,每天临走前,我们就用塑料桶装上一桶冷开水,带上一点干粮,各自扛上锄头,随着浩浩荡荡的锄地大队伍,步行七八里路下田锄地。当时村民风趣地把我们母女四人称为“四大将”。</h3><h3><br></h3> <h3>  80年,母亲为了迎接淮阴地区民办教师专业合格考试,夜以继日地学习:她手里时刻没离过书,做饭烧锅时看,路上扛着锄头时看……为了给母亲营造安定的学习环境,我们姐妹仨商量一下,决定让母亲在家安心学习,我们自己下地锄草。于是“四大将”减为“三大将”。在我们的支持下,母亲顺利通过考试:那年淮西小学26个民办教师参考,只有两个合格,母亲就是其中一个。</h3> <h3>  85年,母亲又一次参加全国民办教师专业合格考试,这是决定命运的一场大考,必须慎重。而那年大姐也刚好小学毕业,暑假里参加了中学的活动。锄地的任务不由自主地落到我和二姐的身上,“三大将”减为“两大将”。</h3><h3> 我和二姐任劳任怨地承担了重任: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做好早饭,吃完刷好后,带上干粮和一桶井水,扛着锄头,兴高采烈地走向田地。</h3><h3> 到了田里,我们就有说有笑地锄起草来。我们小心翼翼地一锄一锄把草根刨起,锄一会就停下来,把草连根拾起,抱到田头晒,晚上再找独轮车推回家继续晒,留作猪牛羊过冬饲料。在毒辣而炙热的阳光下,两个汗流浃背的小身影在争先恐后地挥动着锄头,豆大的汗珠流到眼里,使眼睛疼涩得睁不开;流到嘴里,一股咸咸的感觉。锄渴了,我们就拿起塑料桶“咕噜咕噜”地喝几口冷水;锄饿了,就吃上几口干饼,然后继续锄。就这样,马不停蹄地一直坚持到傍晚。回家的路上,我们在设想:除草剂何时才能普及,我们就可以不受酷暑之中的锄地之苦了!……</h3><h3> 走回家后,已经是精疲力竭。但看到母亲仍然在专心致志、如饥似渴地学习,我们不忍心打扰她,再继续为家人做晚饭,烧洗澡水。</h3><h3> 苦心人,天不负。那年沭阳4000多民办教师参加考试,只有28人合格,母亲仍然是合格中的一员!当得知这一消息时,我们全家欢呼雀跃!母亲热泪盈眶地表扬了我和二姐!</h3> <h3>  后来,我和二姐就成了干活的老搭档。几十年前,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完全依靠村里的几口老井。挑水时必须排队,先把小桶放进老井里,抖一下,转一圈,水方能进入小桶,接着再把小桶地从老井里提上来,倒到大桶里,然后再用扁担抬或挑回家。</h3><h3> 我和二姐先是合作抬水,但由于抬时两人走路频率不一致,导致桶里的水总是被摇晃漾出来,到家后就所剩无几。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我们各自都学会了挑水,这样一来,每天为家中准备一缸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h3> <h3>  这种挑水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父亲很心疼我们。后来,他就请人在自家门前挖了一口井,既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方便。再后来,他又花钱找人打了一口压井,从此,我们结束了漫长的挑水生涯!九十年代农村才逐步通上自来水。</h3><h3> </h3> <p>  八十年代,当村民们还没有接触到电视时,父亲却在村里的买了首台熊猫黑白电视,这可使村民们大开了眼界。记得当时村里农户还没有通电,全村只有两处磨坊有电。为了使村民们每天晚上都能及时看上电视节目,父亲特意买了个蓄电瓶,他利用周日把蓄电瓶运到县城花钱充电,充一次电基本可以放一周。</p> <h3>  于是,我们每天晚上必须早早吃过饭,先把作业完成,然后迎接看电视的大部队。村民们奔走相告,好奇的男女老少潮水般涌来,差点把我们家主屋的门挤破……</h3> <h3>  为了让更多人都能看上电视节目,后来父亲就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放,当院子也容纳不下的时候,晴天时,他干脆把电视搬到门前的大场上,像放电影一样,让人们尽情欣赏!直至电视中出现结束信号,人们才肯散场!</h3> <h3>  瞧,邻居们端着饭碗也不放过赶热闹的机会。在那个艰苦而又消息闭塞的年代,这台电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虽然后来每家都买了电视,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大千世界,但是再也找不到对首台电视的好奇与新鲜感!</h3> <h3>  付出总有回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存在着必然联系的。电视给村民带了娱乐,村民也给予我们以帮助。每当我们缺乏农具时,总有人主动相借;每当我们做农活时,总有人主动帮忙!</h3> <p>  当时,农忙打谷前,首先要压场:如果是雨过天晴,先在地面上撒一些麦糠,然后拉着石滚在上面来回压,直至把裂缝压密合,地面压平。如果是晴天,还得挑水泼场,等水被充分吸收,地面露出鱼肚白时再压,否则场面不容易短时间内晾干,影响晒粮食。我最怕拉石磙,有时石磙太重,用绳子挎在肩膀上来回拉,会把肩膀和手都磨出血痕。往往在我坚持不住的时候,四祖父或小祖父就会牵着牛儿来为我家压场,我就可以坐下喘口气。</p> <h3>  在没有收割机之前,人们都是利用小镰刀来收割小麦或水稻的。由于我们姐弟几个年龄小,没有力气,家中严重缺乏劳动力。收割时节,往往是落后的主。但热心的村民会在干完自家活后,不约而同地帮我们收割一阵,然后大家一起回家,吃完晚饭再热热闹闹地看一会电视消除疲劳!</h3> <p>  当时收割完的小麦,要用平板车拉回家再加工,才能把麦粒取下来。当我和父亲拉平板车精疲力尽时,会请求家中有牲畜的村民帮忙,他们也很乐意接受,时常拉完自家的小麦后,再为我家加一会班。</p> <h3>  我们坐在装满小麦棵的平板车上,听着村民响亮的扬鞭赶马的声音,感激之情油然而生!</h3> <h3>  小麦拉到场上后,要采用多种方法才能取下麦粒。</h3> <p>  为了解决这种低效率的打谷方式,父亲又借钱置办了一台脱粒机和独头手扶拖拉机,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脱粒机必须有个合作的团队,人少难以完成脱粒工作,因此,邻居们就自发组织了脱粒队伍,随时待命!</p> <p>  为了解决繁重的运输工作,父亲后来又为独头手扶拖拉机买了拖斗。这台手扶拖拉机在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曾用它带领我们到沭阳闸的大树林里拾过砂礓,把砂礓运回家砸碎,与水、沙、水泥相掺和,用一个模子制造水泥大砖用于垒墙。父亲在大树林中运输砂礓时曾遭遇被摔的危险,我们终身难忘!</p><p> 有了这台手扶拖拉机,运输小麦就更加省力了,打场时也可以轻重缓急了。但是父亲的任务却是繁重的:当时,周围邻居只有父亲一人会开手扶拖拉机,每当农忙季节,父亲就成了专职驾驶员,整日穿梭在田地与谷场上。尤其打场就是对驾驶技术的考验:由于打场要拉着石磙转圈,要不停地握方向把打旋转方向。后来技术熟练了,父亲干脆就用脚踩在方向把上,手扶着拖斗架,身体微倾,在谷场上匀速地转圈。一天下来,父亲的屁股及腰上都磨出血泡,疼痛难忍!</p> <p>  记得在父亲打场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请求他让我们和小伙伴坐在拖斗里,随着手扶拖拉机及石磙一起转圈,那种风驰电掣的好奇感真是无法形容。后来为了确保安全,父亲阻止我们再坐。</p> <h3>  当父亲停下来时,村民自发组成的合作小组就一起上阵翻场,父亲趁机就喝几口冷开水,抽上一支烟,稍微休息一会儿。</h3> <h3>  因为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学啥都无师自通。由于当初村里机械少,会开的人不多,会修的人只有父亲一个。有时父亲即使在翻场休息的时候也会被人找去义务修机械。</h3> <h3>  为了不影响我们家的农忙,坏了机械的主人往往会带领一群人来与父亲换工,及时地帮我家起场,扬场,装粮食……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地完成劳动任务。</h3> <h3>  当父亲修好机械回来后,发现当天场上工作彻底完成,热情好客的他会吩咐母亲打酒买菜,招待那些帮忙干活的村民。酒足饭饱之后,再推心置腹地陪大家闲聊一会,看一会电视,小院中弥漫着浓浓的乡情!</h3> <h3>  如今,有了联合收割机,各家各户粮食运到家就进仓,甚至有的收下来在田头就卖掉。人们再也用不着受打谷翻场的辛苦了,但是,也永远体会不到当初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的纯朴而浓厚的人情味!</h3> <h3>  国家每出台一项政策,往往决定着一批人的命运!在我们刚上初中时,父亲从农具厂下岗了。而母亲仍然是个没转正的民办教师,她那几十元的微薄工资根本供不起四个中学生,在我们求学的关键时刻,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h3> <h3>  穷则思变!父亲没有沉沦在下岗的失落之中,而是想方设法提高家庭收入,供养我们读书。因为父亲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学东西悟性很高:就在这时,从来没学过木工的父亲毅然买了些木工用具,做起了木匠。他的木工活做得的很精细,打出来的家具既美观又结实,经久耐用!</h3> <h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附近的人知道后都慕名而来。谁家儿子结婚了,女儿出嫁了,都会请父亲给他们打家具,父亲的订单源源不断,他打出来的家具往往不用出门就被抢购一空!</h3> <h3>  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变,农村逐步通上了电,父亲还买了个电锯,收了个徒弟,业务量在在逐步扩大,除了供我们姐弟四个学费之外,也能勉强维持生活!</h3> <h3>  记得父亲打过两只木水桶,邻居们曾用这两只桶,从我家的小压井中挑走了无数吨井水,解决开口水井吃水不卫生的难题。</h3> <h3>  记得父亲打的另一只洗衣木桶,几乎用遍了半个村庄(当时条件差,各家都物资匮乏,连起码的生活用品都备不起,更谈不上塑料桶或成品铁桶)。因为父母都是乐于助人的人,邻居们只要缺东西用,都喜欢到我家借,而且从不会被拒绝!每当邻居们洗衣服时,就来我家借那只大木桶,有时会有几个人同时来借,母亲为了避免矛盾,就和他们协商,让他们排班轮流使用。于是这只洗衣桶就勤劳而友好地穿行在各家各户,直至她面目全非……</h3> <h3>  有时,邻居们洗过衣服会忘了归还,到我自家洗衣服时就得出去各家询问,往往连问好多家才能找到木桶的下落,浪费了大量时间。为了更方便邻居们用桶,父亲又重新打了一个洗衣桶,那个旧木桶就放在门前,自然成为公用物品……</h3> <h3>  父亲精湛的木工手艺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困难。当时,不读书的孩子们就可以帮家中干农活,推泥土制窑烧砖,有劳力的村民逐渐盖起了瓦房。而我家的经济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了,而且在短期内难以见效!</h3><h3> 不甘示弱的父亲并没有被压垮,相反在这时,他边干木工,边进行西屋的土改瓦改建工程。他通过朋友在砖瓦厂买了砖和瓦,为了节省运费,他常常独自一人去拉砖瓦,我们难以想象当初父母是如何克服困难,把西屋在短期内建起来的……</h3> <h3>  西屋的建造,又使家庭经济拮据起来。导致父母无力满足我们衣食无忧的基本需求。记得当时穿的衣服都是大姐穿过二姐穿,二姐穿过我再穿,直至穿破。我们没有多余的鞋子,每当周末早上,就要把唯一的一双鞋子刷掉及时晒,生怕晒不干,周一上学没鞋穿……</h3> <h3>  当时,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我们姐弟几个读初中时都是走读。因为村里的两处磨坊离家很远,如果想磨面必须用独轮车推很远路程,还得付很贵的加工费。为了节省开支,每到周日,母亲就安排我们姐妹仨推磨(因为我小时候顽皮,时常在推磨时把两个姐姐的磨棍故意搞掉下来,姐姐因此就向父亲打小报告,我总免不了被揍一顿,被揍后就老实许多),然后母亲把推出的面糊加工成煎饼。备好家人一周的干粮。</h3><h3> 读初中时,我们组没有稻田,要想吃米,必须去镇上粮行买,或者用家中的玉米及小麦到邻村村民家里换稻谷加工。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我们中午就不蒸饭。而是带上煎饼作为午餐!</h3><h3> 每天早晨,母亲早早起床为我们做好早餐(有时心疼母亲,我就和二姐同时起床做早饭,一个灶下烧锅,一个灶上忙碌,而大姐则在早起背书,弟弟小我们几岁,总舍不得利用他),我们吃好后,就各自装上一两张煎饼在书包里,天还没亮就出发上学了(从淮西村步行到耿圩初级中学)。</h3><h3> 我们边走边背书,头天老师上的内容,利用路上这段时间可以背得滚瓜烂熟,课堂上老师抽查时,可以得心应手地应对。几年的走读生活,既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又锻炼了我们强健的体魄!</h3><h3><br></h3> <h3>  这是弟弟(前右一)和几个要好的初中同学的合影,从穿着可以看出当初仍然处于艰苦的生活状态。</h3> <h3>  这是我初二时和一些要好女同学的合影,后排左一是我:当初,母亲为了达到衣服经济实惠又耐穿的目的,为我们姐妹仨同时做了绒子面料的绿外套。因此,校园中时常可见三片绿叶的靓影!</h3> <h3>  由于当初农村教学条件差,中考我们只考了个普通高中。当时,邻居们都劝父母阻止我们继续读书,在他们看来,我们姐弟四个不但没为家庭作出贡献,相反几个书包却把家中背得山穷水尽。远见卓识的父母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仍然负重前行,让我们选择了读高中。</h3><h3> 我们读高中时就在校寄宿,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当时母亲仍然没转正)。想源源不断地供应我们的伙食费,其艰难不言而喻!</h3><h3>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人活着需要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父母依靠顽强的精神之柱,坚不可摧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培养我们度过高中生活的同时,又竭尽全力盖起三间前屋(过道),其艰辛,只有父母自己才能切身体会!</h3> <h3>  生活向来不可能一帆风顺!高中毕业那年,我和弟弟双双落榜,给家庭带来了黑色的七月……</h3><h3> 看着一愁莫展的父母,我不忍心再为家里增加负担,九十年代,能把一个女孩培养到高中毕业,父母已经是思想很前卫的家长了。弟弟是男孩,是家庭的希望,必须让他出人头地!</h3><h3> 于是,我主动让步,选择外出打工,支持弟弟复读。</h3> <p>  弟弟是在姐姐们的爱抚之下长大的,他自然对几个姐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为了考虑我的感受,在复读期间竟然动了参军入伍的念头:他恳求父母让他去当兵,这样就可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让出机会,把外出打工的我再拉回来复读,圆我求学之梦……</p><p> 母亲写信把这消息告诉了我,我感动得泪如雨下,及时给弟弟写了信,说明自己在外一切很好,请他放心,鼓励他专心学习,一定要为父母争口气!</p><p> 父母最心疼弟弟,他们其实真的舍不得让他去当兵。在体检时,因为一点小差错而落选。这也许是天随父母愿吧!</p><p>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弟弟不得不重新投入到学习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拼搏,他不负众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科院校!</p> <h3>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的弟弟,为我们带回了温柔漂亮,贤惠善良的弟妹!</h3> <h3>  如今温馨的一家四口,正过着幸福的生活!</h3> <h3>  在弟弟上大学期间,两个姐姐相继出嫁,家里只剩下父母亲。我在母亲苦口婆心的思想动员下,也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回家到淮西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并同时参加了自学考试。</h3><h3> 为了给我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热情好客的父亲把主屋的餐桌转移到边屋(当时父亲任职村干部,每天都有人到家中和他商讨工作,谈完工作就顺便留下吃晚饭),如果有亲朋好友来了,都在西屋吃饭。把三间主屋专门提供给我学习!从此,我就边工作,边劳动(这时只剩我“一大将”了),边学习,一头扎进书海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此期间,老屋里留下了我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学习的情景,也留下母亲为我提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场景!……</h3><h3> </h3> <h3>  经过四年的攻坚克难,在无人监管,无人教学的情况下,我终于啃完了十二本厚厚的自考教材,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专科学历,为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感谢老屋,感谢父母!</h3> <h3>  坚持就是胜利!饱经风霜的母亲,在风雨人生路上,吃了千辛万苦,最后也迎来了转正的好政策,苦尽甘来。以身作则的她言传身教,以高尚的品格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们,真正达到了上行下效!瞧,和蔼可亲的老人正绽放出心满意足的笑容!</h3> <h3>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父亲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由当初的英俊潇洒变为古稀白发!下面这张照片是三十年前,父亲送大姐去河北学医时拍的,那时的父亲正值风华正茂!</h3> <h3>  父母像大树,把营养都输送给了枝叶,使其枝繁叶茂,而自己却留下粗糙苍老!他们无私地燃烧了自己的青春,照亮了子女的前程!</h3> <h3>  树高千尺不忘根!没有父母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h3> <h3>  历史在不停地前进,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建设尤为重视,习主席指示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尤其是居住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在大姐及姐夫的扶持与帮助之下,相继在城里买了商品房,父母也随弟弟在城里生活。老宅基本处于无人居住状态。</h3><h3> 叶落归根也许是对乡情的最好诠释!有时,我们并非能完全地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2015年,父亲突然提出要改造老屋,我们姐弟几个都持反对意见,但是父亲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会执行下去。为了尊重他的选择,我们最终只能顺从他。</h3><h3> 于是,在2015年春天,父亲毅然回老家,推毁了40年前他亲手垒建起来的砖土结构的老屋,在原址上又建起了崭新的平房。老宅上又重新呈现出勃勃生机!</h3><h3> 想起后建的平房,我们的愧疚之感油然而生,那年每家都有点特殊,没有抽出充足的人力帮助父母处理杂事,都是两位老人自己日夜操劳,当房子建成后,父母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们心如刀割……</h3><h3> 当我们节假日回家,进入宽敞明亮的主屋客厅时,心情无比愉悦,顿时理解了父亲的选择!……</h3><h3> 是啊,老屋是父亲用心血,铸造在岁月里的形象,它的一窗一棂,有着父亲奇苦无比的杰作,那些老旧的椽子和梁木都是父亲几经周折,建起来的辛苦。一砖一瓦的厚墙,更是父亲在苍老中竖起的一面石壁,藏着父亲的憨厚和耿直,老屋是岁月的形象,更是父亲的形象!</h3> <h3>  拆迁前搬家那天,由于大家都忙于工作,没有全部及时赶回老家。因此很遗憾永远失去在老宅前留下全家福的机会。临走前,我拉着父亲在主屋前合影留念。那天父亲喝了点酒,也许他舍不得老宅被拆而感慨万千,显得没精神。是啊,不仅是父亲,我们也对这所老宅充满眷恋之情:在这所现在看来并不起眼的老宅上,父亲曾盖起了村里的第一家瓦房,买了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第一台电视机……在这所与时俱进的老宅上,验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当她马上就要成为一片废墟时,我们真的于心不忍!但想到不久后的旧貌换新颜,又得到了丝丝安慰!</h3> <h3>  回首往事,父母用勤劳善良为我们和他人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他们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以自己善良的本分对待生活,但他们为我们撒下了弥足珍贵的善良种子,让这个世界芬芳!</h3> <h3>   当初吃着小米饭长大,倍受家人宠爱的弟弟,现已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他处处能为家人着想。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和弟妹都会鼎力相助!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成就大事。知恩图报的弟弟正搂着一直为他保驾护航的三个姐姐,洋溢着无可比拟的幸福!</h3><h3> 大姐仍然具备大掌柜的风范,这么多年来,她和姐夫为双方家庭作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没有她和姐夫的扶持与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h3><h3> 二姐也仍然发挥着守门员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家中的农活都是二姐和二姐夫承担的;父母不在家居住的时候,多亏她和二姐夫经常回家打扫收拾,让我们随时回去都能找到家的感觉!</h3><h3> 家人的点滴之恩,我们时刻铭记于心!</h3> <h3>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我们陪伴父母变老。我们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努力进取,每个人成家立业,最终让父母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h3> <p class="ql-block">  老屋虽然被拆了,但老宅上永远根植下家人自强不息、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充满相互关爱、同甘共苦、有福同享的亲情;传承着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正直善良的优秀品质!这种精神、感情和品格,会在旧貌换新颜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