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如今选择海葬、花坛葬、树葬这种生态安葬的市民越来越多,表明民众的传统观念已开始转变。</h1><h1> 移风易俗,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是我国殡葬业继火化遗体后的第二次革命。</h1><h1> 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瞿秋白、周恩来、聂荣臻、李先念、邓小平、帅孟奇、杨得志、谢觉哉也都是以撒散骨灰绿色生态节地葬法长眠在八宝山革命公墓。</h1><h1> 与传统殡葬方式相比,海葬、花坛葬、树葬这样的节地、生态、环保葬,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既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观念,也符合“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发展趋势,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意识的完美结合,也是厚养薄葬新风尚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让逝者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美丽”,既可让后人追思,也推动了节地生态葬的实行。</h1><h1> 年初,老岳父从电视上看到清明节南宁将举办“花坛葬”的信息后,率先垂范向儿女们提议,移风易俗为岳母选择回归自然的生态安葬方式,在征得儿女支持后报了名。</h1><h1> 花坛葬是用花坛代替墓穴,将骨灰放入特制的可降解的花坛中,花坛上种植花朵。改善了环境,节约了土地,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尊重。</h1><h1> 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面积410亩,背靠五象岭,东望青秀山,西近三叠石,北眺邕江河的五象大道旁。园内由青龙岭、将军岭、白银岭、凤凰岭等四座山组成。清明时节,墓园内花木繁茂、万象更新,迎春花黄绿相映的主色调和园内飘舞的黄绿丝带,好像在倾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h1><h1> 3月29日上午南宁市殡葬管理处联合青龙岗长安公墓园再度举行第六届免费公益“花坛葬”仪式,180位逝者的骨灰坛集中安葬。</h1><h1> 参与公益花坛葬不收取费用,并给予逝者亲属每具骨灰800元的补助。</h1><p class="ql-block"><br></p> <h1> 园内庄静肃穆,绿化道旁的花木都系上了表示哀思的黄丝带,寓意着为逝去的亲人祈福。</h1> <h1><h1>领导致辞——第六届公益花坛葬活动仪式开始</h1></h1><h3></h3> <h1> 按照袖章顺序,依次领取可降解的骨灰坛,排队等待参加仪式。</h1> <h1>逝者的骨灰坛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h1> <h1> 去年5月2日岳母突然病世,我正在西班牙,未能及时赶回国送岳母最后一程,是我终身遗憾。</h1> <h1> 生态骨灰罐通体纯白,看上去和普通瓷制的骨灰罐无异。</h1> <h1>庄严的仪仗队肃穆、整齐。</h1> <h1>花车</h1> <h1> 训练有素,身着黑色西服的礼仪队团队,列于家属队伍前。</h1> <h1>仪仗队先行,用鲜花花车告祭亡魂。</h1> <h1> 以树为中心,四周用鲜花点缀。铺面用红,祭奠为白,最引人注目的是花雕孔雀两只,洁白如雪,高洁典雅。</h1> <h1> 上午10点,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沉浸在一片庄严和肃穆的气氛中,乐声悠扬,180名家属陆续把先人的骨灰交给园区工作人员,葬入花坛里。</h1> <h1> 以花坛葬的形式入土为安,与大地共存。</h1><h3></h3> <h1> 在主祭人庄严诵读祭文的过程中,全体人员共同缅怀先人,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园区工作人员放生和平鸽,寓意着纪念和祈福。</h1> <h1> 花坛葬使用可降解材质的骨灰坛,下葬约三个月左右时间,骨灰坛将分解消融,与逝者骨灰一同融入土壤中。</h1><p class="ql-block"><br></p> <h1> 岳母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完成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从此长眠在一片美丽的鲜花丛中。</h1> <h1> 今天顺利为岳母办完所有花坛葬仪式,岳母大人可以安息了。岳母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疫情,两年后2021年4月29日,女儿陈睫、儿子陈剑两家人来到青龙岗长安公墓园,妈妈花葬地,为妈妈扫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剑带着妻子和女儿给妈妈献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孙张昊穹给姥姥献花,寄托哀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孙女陈王梓给奶奶献花,寄托哀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儿陈睫带着儿子给妈妈献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