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上海的冬春交集之时总是连绵的阴雨天,很是烦人。2月底在文汇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安徽的徽字取自哪里”,原来是出自于绩溪县的大徽村,那里的徽岭又称大徽山,绵延百里穿境而过,将绩溪一分为二,由此成就了安徽的“徽”字。文中还介绍了不少徽州的菜肴,令人垂涎,不由地萌生了一个念头-找个好天去探探徽州。</h3> <h3>3月10早晨8:20出发,一路向南走沪昆高速到杭州外围,再换杭瑞高速一路向西,在龙岗休息区看到一幅自驾游地图,与我们计划中的行车路线刚好相吻合。</h3> <h3>车过临安,公路旁出现了山峦、峭壁,还有色彩丰富的田园。</h3> <h3></h3><h3></h3><h3></h3><h3></h3><h3>下午2:00抵达黟县西递村,将近6个小时车程,共计440公里。
黟(yī)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风景区西南麓,距离黄山风景区30余公里。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因黄山远远望去山色如黛,而且苍阔,故此以“黟”为名。西递村位于黄山的南麓,距黄山仅41公里,原名叫“西川”,关于这个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前这里是交通要道,政府在此处设有驿站,用于传递公文和供来往官员暂时休息,驿站在古代又称为“递铺”,所以西川又称为“西递铺”。另一种是:中国大地上的河流都是向东去的,而西递周围的河水却是往西流的,“东水西递”,所以西川也就被称为西递了。<br></h3><h3></h3><h3></h3><h3></h3><h3></h3> <h3>西递村建于北宋皇佑年间,有930余年历史。相传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至今还有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br></h3> <h3>村头竖着一座胡文光刺史牌楼,是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br></h3> <h3>村中有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我们顺着主道看了一些老房子,祠堂,然后又穿过中间的窄巷子到了南面的另一条街道,还是一些古色古香、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路旁还添了一道道小溪和人家,多了些情趣。<br></h3> <h3>小姑娘趴在地上半天不起来,不知为何?原来是为了后面这张片片。</h3> <h3>平常人家</h3> <h3>祠堂的门神。历史上西递曾被称作“祠堂的世界”,据《明经胡氏西递壬派族谱》记载:西递三千烟灶(胡)三千丁(十六岁男子),共建二十六幢祠堂,分为总祠(宗祠)一座,即《本始堂》,又叫《明经祠》,总支祠两座,即:《敬爱堂》和《常春堂》;分支祠《追幕堂》等十九座;还有《迪吉堂》等家祠四座。<br></h3> <h3>此为祠堂《追慕堂》,建于公元1794年,为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江南六大富豪、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所建。<br></h3> <h3>西递人为感谢这位应先生,专门为他建了个艺术馆,正是他用版画形式向外界展示了西递的魅力。<br></h3> <h3>悠然自得的一位老太太,我称赞她家门口的花花,她看起来很开心。</h3><h3></h3> <h3>聊会儿天</h3> <h3>出了村子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园,虽然油菜花还差十天半月,未到黄灿灿的盛花期,但那静怡的、翠绿绿的村野景色还是让我们很陶醉。世界上事情就是这样,利弊总是兼得滴。</h3> <h3>顺着石板路缓缓登上观景台,田园美景尽收眼底。</h3> <h3>下午16:40告别古村西递,前往黟县住宿。</h3> <h3>宏村与西递两个村同属黟县,相隔只有9公里,据说由两个村联合成功申遗,于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西递村相比,宏村古建筑并不一定比得过西递,但它多了个南湖,建筑傍水而建,湖舍相映成趣,添了不少灵动之气。</h3> <h3>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已有870多年的历史,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雷岗山是“牛头”,村口的古树是“牛角”,村中由东而西井然有序、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是“牛身”,村西溪水上四座桥是“牛腿”,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水圳引西溪河入水口,经九曲十八弯(即“牛肠”)流经全村,最后注入南湖。<br></h3> <h3>3月11日上午不到9:00我们进入景区,门票104元,60-65岁半价52元,65岁以上免票,这一点与西递村完全相同。</h3> <h3>西递村的古建筑大都用的是大理石材料,而宏村则大部分是砖石材料。<br></h3> <h3>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兴建的六座私塾,称“倚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合并重建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重建后的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等六部分组成。<br></h3> <h3>老伴看到黑板上村委会的账目清洁员一项支出12580元,就问“清洁工的工资咋这么高?”,旁边开三轮的先生赶紧解释“这是10个清洁工的工资!”<br></h3> <h3>与西递村相比,宏村的人口要稠密一些,商业氛围也更浓厚,往往在很多不足两米的、曲里拐弯的细小胡同里,还能碰到不少做生意的小铺子,颇有点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br></h3> <h3>毛豆腐每份15元,有5块豆腐。</h3> <h3>我们从南湖右边溜达进村,再从左侧转回湖边,身后湖岸上对着的正是南湖书院。</h3> <h3>上午11:00离开宏村前往东南方向的呈坎古镇,沿途经过潜口镇,道路中间竖立着一座潜口古塔,还有油菜花和茶花……</h3> <h3>宏村-呈坎古镇有70多公里,山路省道+高速共走了一个半小时,我们12:30抵达呈坎,只见村头又是一片盛开的油菜花,来的正当时!ā</h3> <h3></h3><h3></h3><h3></h3><h3>呈坎,号称中国风水第一村,属黄山市徽州区辖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呈坎还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其中有4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h3><h3></h3><h3></h3><h3></h3> <h3>买门票时发现这里竟然比宏村还要贵上2元(全票106元,60-65岁半价53元,65岁以上免票)。究其缘由,售票处的老汉说我们这里就是要比宏村好嘛!果然此言不虚。<br></h3> <h3>古建筑群、水面与对岸的距离设计的恰到好处。</h3> <h3></h3><h3></h3><h3></h3><h3></h3><h3>据说呈坎有二圳五街九十九巷,整个村子就像迷宫似的,我们在转巷子时碰见一位老汉导游,他领我们转了几个大宅门,还讲了一些故事,挺有意思的。其中介绍到国民党少将罗纯夫的故居,因罗长期在村中乐善好施,镇反时很多贫农为他说情,免去了死罪。</h3><h3>
罗宅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土改时已分给了五户贫农居住。</h3><h3></h3><h3></h3><h3></h3><h3></h3> <h3>仔细看“锺英”二字的牌匾还是董其昌的手笔呢<br></h3> <h3>岗楼</h3> <h3>环秀桥始建于元代,石桥长26.65米,宽3.85米,桥上有亭、亭中有座,老汉说多年前发大水将桥冲垮,现存的半个桥身是原装,另半个则是新修建的。</h3> <h3>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建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39年),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现存江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集石雕、木雕、彩绘于一体的家庙建筑。<br></h3> <h3>瞧这祠堂的天花板</h3> <h3>据两位保安讲,过去龙溪河的阳面是专种庄稼的,阴面则用来盖房子。不过现在不论阴阳,河岸两边都有不少建筑了,发展是硬道理嘛😊<br></h3> <h3>午后的光线正合适,湖水、鸭鸭、古桥、以及古建筑群,看上去很协调。<br></h3> <h3>下午16:00我们依依不舍的与神秘、古老的呈坎村说再见👋,借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赞美祠:“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确名符其实。<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