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小“语文教学能手赛教”活动

似锦

<h3>  为了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我区教学能手大赛,秉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特邀请外校骨干老师来我校当评委 。2019年3月27日,“语文教学能手赛教”活动开展啦。👍👍<br></h3> <h3>  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五年级(2)拉开帷幕。刘瑞华老师为我们讲授新课《将相和》。刘老师的课总是勃勃有生机,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h3> <h3>  课前准备充分。刘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十分娴熟,对文章的背景及相关知识熟悉,过渡自然。《将相和》这篇文章的篇幅很长,如果逐段讲授,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也辛苦。刘老师的这节课始终突出文章训练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突出品质。如,在教学“渑池之会”时,抓住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理解他是怎样的人,并使这“从言行看品质”的思想贯穿课文学习的始终。</h3> <h3>  整堂课刘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组织、适当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在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h3> <h3>  在教学“负荆请罪”环节,教师设计“想象蔺相如与廉颇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充分的让学生对课文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学说话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锻炼、提高和发展。</h3> <h3>  第二节课由许平平老师在二年级(3)班为我们讲授《青蛙卖泥塘》。许老师这节课适合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师仪态大方、富有亲合力。</h3> <h3>  开课时,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范写“卖”,区别“买”和“卖”,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泥塘是什么样的?”有效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h3> <h3>  在品读课文前,许老师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认字、识字,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品读词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及生活,许老师引导学生品词,扩宽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在教学“播撒”、“吆喝”等动作时让学生演一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将抽象的词语变为具体形象,为后面的合作表演打下基础。</h3> <h3>  许老师准备许多丰富有趣的教具,如:青蛙、池塘、小草,大树,小猴子,小鸟,蝴蝶等,精美的制作为提供孩子直观的感知途经,吸引学生兴趣。</h3> <h3>  许老师以情景剧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也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很好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整堂课生动形象,气氛自然活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h3> <h3>  第三节课由康红敏老师在一年里(二)班为我们讲授《端午粽》。《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从导入开始,康老师以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图片带学生走入情景,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h3> <h3>  康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总是保持着微笑,感觉很亲近随和,语言简洁,过渡自然。康老师重视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想方设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如:竹叶实物展示,大米、小米和糯米的图片展示,红枣实物展示等,变抽象为具体,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课堂充满趣味。</h3> <h3>  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粽子,体会粽子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康老师为学生带来实物粽子,请学生品尝美味香甜的粽子,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由畅谈吃各种粽子的味道。巧妙的将学生带入情景,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h3><h3> 仿佛又闻到粽子的缕缕清香……</h3> <h3>  《端午粽》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康老师以特殊的形式引导学生体悟的屈原的喜怒哀乐——吟诵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孩子们纯正的语文趣味。康老师太有魅力啦!</h3> <h3>  我们感受到康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们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h3> <h3>  最后一节课由杨红卫老师在六年级(3)班为我们讲授《跨越百年的美丽》。杨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让我认识了两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是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课文主人公——居里夫人;另一个是让学生徜徉在优雅课堂的引领者——杨红卫老师。我相信在今天,在以后相当长时间里,这节课所散发的魅力一定会留在各位听课老师的记忆中。</h3> <h3>  对于居里夫人容貌的美丽,学生是很容易体会的,但是要深刻体会到她深一层的内在美就比较难了。这里杨老师就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播放年轻时居里夫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居里美丽的外貌,更重要的是体会她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学生们的心被震撼了:仅仅几年时间,一个年轻女子就失去了她美丽的容颜,但是,她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这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内在美!</h3> <h3>  杨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去读、去悟,并注重学法的指导。例如: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烟熏火燎”、“终日”、“酸碱”等词;数学对比“一锅一锅”、“三年又九个月”、“成吨”、“0.1克镭”等词,明白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的追求。</h3> <h3>  杨老师在教学实中注重读写结合,做到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相得益彰。在指导学生读描写居里夫人外在美的句子的时,联系到写,把写作方法教给学生;在指导学生写的时候又联系到读,学生在提高读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写的能力,使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过程。</h3> <h3>  在杨老师巧妙地引导下,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处处关注了课堂细节,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h3> <h3>  本次活动,我们年轻老师万分有幸聆听四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禁让我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们年轻老师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们会不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让课堂精彩!</h3><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