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骊 山 赏 瀑</h1><p> 陈达文</p><h1> 我跟随举着彩旗的队伍,沿着骊山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小路流动,宛如一道彩虹,与周遭的云彩、红瓦、绿树相映成趣。这是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画卷,一阕情韵天成的词章。</h1><h1> 远远地从骊山的另一边有两片嵯峨的云彩,巍巍而出,冉冉而升。我驻足死乞白赖地看,直至太阳从那云里露出张彤红彤红的脸蛋,领受着它第一缕光线的亲吻。这时,耳边的潺潺流水声,隐隐约约的,像是来自远方的天籁。这声音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轻扬在旑旎的风光里,慢飘在群山环绕的山路上,引诱着我走向骊山深处。</h1><h1> 渐渐地似音乐般的天籁,大而广的袅然地漫过来。高山雾里,人流缓行。那空灵飘渺乐声慢慢清晰,我领会到这副光景的深邈而博大,一片和平之感,是心的宁静,是灵的恬适,旅人的脚步更加坚定。这时一种热忱奔放的琴音悄然而至,这不由使人想起古乐《广陵散》那段雄浑悲壮的旋律,足音伴着这旋律,叩开了天地中的帷幕。云霞处,一挂瀑布蓦地从高崖上跌落,像古筝一样的弦跳弹着,行青壁,撼石谷,喷雾雪,摇岚曳风,连跌三道悬崖,然后跨石涧,穿石缝,过山峪,一路欢歌奔腾而去。这就是丰神独迥深藏于骊山西南纵深山沟里的瀑布。</h1><h1> 我凝望着这山间的瀑布,仿佛自己被一双有力大手托起,呈现在晶莹的垂波之中,随着瀑布的起伏,跌宕,灵魂也飘忽变幻无常,横亘半空的灿烂虹霓之上。我仿佛是一只山林宿鸟,舞动双翼滑翔,眷恋着这风中吹动的虹霓,幸福轮廓的展望,不掺杂一点暗淡之情;又觉得自己是一枚婉转轻旋的秋叶,在氤氲着云雾的山谷间曼舞。净洁的天宇充满曼妙的音乐,悠悠回响的山谷晨光变幻。然而,千年古树伟岸的树影,晨风在它的叶丛中呢喃,令人思接千载,悠悠冥想。我仰天而问:你这“虎啸龙潭一江水,鸟语花香两岸春”的山间瀑布,是从大禹脚下流来,抑或从大地的心脏流来?古时骊戎人深居于此,你是否是滋润他们生命的源泉?周幽王在山上举烽火戏弄诸侯的勇气,是否与你一脉相承?你是否是唐时那骄奢淫逸的华清池的源头?北麓秦始皇陵大兴土木,西北麓的捉蒋亭1936年发生的事,你飞泪抑或是欢歌?这历史蕴涵的拷问,为造物主造就的这深山绝唱浓抹了雄浑而悲壮色调。也许骊山就是这里的瀑布用岁月的喜与悲装订成厚重的歌曲巨集。只要拂去它历史的尘垢,翻开它的扉页,那一曲曲的歌便嘹亮,或高亢或深沉于往日的山林。</h1><h1> 我徘徊着,又从不同角度看着这垂瀑,也许是被这悲壮而雄浑的一幕所震慑,连谷边横亘的裂石也像躺卧的水牛,无棱无角的平和了许多,驯服了许多,感受大自然的法则,受日光的抚摸,受月华的迤逗,领受这无限的深邃与岁月的绵延。骊山的瀑布可不少,它们和阳光滋润着这里无数绿油油的生命。</h1><h1> 其实,瀑布不过是溪流换了另一种形式的景致。它们得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华,展示着另一种性格,渲染另一种意蕴,在深山中蔚成奇景,山林的静谧赋予它们超尘寰的美。</h1><h1> 骊山深处的路都是蜿蜒弯曲的小路。参天古树和叫不出名的花草参差不齐,长得密匝匝的不留一点缝隙。除了头上一线天之外,就是脚下汩汩的流水。每至春和景明,大大小小的泉流,于山腹幽谷中如絮如绵流涌,牵动大山的幽思,遂亮开歌喉,从各处赶来,汇成瀑流共唱一曲各种音调组合的大合唱飘然而下,净亮如哈达,明澈如水晶。夏天,它们水量丰沛,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撼山掉谷,那白雾如白龙腾空起舞,其气势之雄伟,姿态之美妙,令观瀑者无不惊叹。秋天一到,瀑流变薄,凌空飞下,那跌宕之势,飘摇之形,恰似一幅幅悠荡的垂帘;山风过处,它们又似一道道白光般化为飞烟,乍看那水烟的轻屑细末,又似飞天散落的细小而五光十色的花朵,恍如梦境一般。待你眼花缭乱的时候,你又仿佛觉得眼前的是一群脱颖而出的彩蝶飞舞。瀑流虽然变小了,但若隐若现,躲躲闪闪,像一群调皮的顽童,一直与你结伴而行。深沟则是一条条诗意化了的溪流,弥漫这溪流的依然是无尽的绿,被瀑乐滋润后,绿得灵动,绿得一往情深。那绿中还探出艳红的花朵,幽香袭人,向你嫣然微笑。面对那神采,即使是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忧悒的人到此,也被这风景过滤得不留杂质。</h1><h1> 一阵温煦的春风伴着宁馨的乐章,像微浪般熨帖着我的心壁。四周的峰恋格外的宁静,白云从它们身上满溢而上,山谷云涛漫涌。在云遮雾罩之上,一绿色瀑帘从云端垂挂,悠悠晃晃的,似一帘幽梦。在阳光的照耀下,又俨如袅袅婷婷,婀娜多姿的天仙霓裳,这是骊山一条长远瀑布,人在远处就能听到它的潺潺泣泣的流水声。它携着翡翠,裹着花香,在群山沟壑里撒得兴浓。在远处看,这瀑流仿佛是一袭空蒙的意象,洋洋洒洒,竭力地让这瀑帘的青丝万缕,在岁月的经年传唱中,更迭着悲欢的面容,而下面却是乘满岁月涛声的半圆形深潭。多数的时候它是天仙临妆的镜子,平展展的铺在寂静的谷底,轻盈盈的映印着天仙美丽的姿容,偶尔也成为一只大地的明镜,清亮亮的呈现时代更迭的影子。</h1><h1> 时光在山中宁静地流逝,静穆中,瀑流依旧从山崖滑落,依然是那样的缠绵,像千年的歌声,和着深潭心语漫袅于山的脊梁,树的枝头,草的叶尖,那时散时聚的云朵也应乐起舞。云隙间落下的绵绵阳光射在石的肌肤上,温煦的光柱,仿如天使之吻。光柱移到水潭那一刹那,潭上面异彩纷呈,仿佛阳光打碎了五彩斑斓的宝石,星星点点,宝石迸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飘向林丛深处。这时旅中人的言语,恰似是来自尘世之外的一抹抹情歌,点缀着骊山千沟万壑,抚摸着峋嶙怪石尖锐的迷惘。而大自然浓郁的深情拥抱着旅人的畅想,那永不褪色的瀑布成为畅想的一帧炫耀的风景。在大自然美的博大里,每个生命都将被淹没,圆融于来自瀑布弦外的丝语,那知感空明而悠远,自然而清纯,令游人不胜神往。</h1><h1> 看着山顶终年缭缭绕绕的云,一卷一卷的像波浪,一团团的似棉絮,令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这一神秘而最美的景象,只有睁开心灵的眼睛细看,才能看出其间的意义和玄妙。“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云为水之母,水为瀑之根,似安祥母亲般的云,弥漫、渗透、升腾、降落成雨,集雨成溪,集众流成壮观的瀑。捧饮清澈而细鸣的溪泉,那清冽那甘甜那细鸣之传唱,迂回于肠道之间。我想我捧饮的溪泉也许是盛唐某个傍晚那片云絮洒落的,这时那李白在这座崖下挥洒着“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呢,抑或在长安大街笑傲着权贵?抑或望着户外的黄昏,如同望着日后的前尘?这云中淅沥而来的水来自于天心,也许他没有感受得到,也许他依旧依偎在唐朝那冷漠的怀里,想用诗一样的浪漫去守望着良知,点亮世道的光芒。虽然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但他在唐诗的顶峰上施展了自己的匠心,营造了自己千年不衰,万人景仰的一挂诗歌瀑布,在时空的彼岸,与骊山这长远瀑布遥遥相对,让人在激越的音符里,感受岁月的辉煌,历史的沧桑,以及滋润人世文脉的妩媚。此时,泉水进入我的脉管,澎湃着清越的声音,指尖便流出香喷喷的阳光,甜润润的香花,清脆脆的鸟语,亮簌簌的叶声,以及缠绵绵的历史思绪。</h1><h1> 我在骊山迷醉的风景中流淌,瀑的音乐让我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我。我良久地注视着气势峻拔的骊山,瀑布依然飘扬着。我这赤手空拳的人,想在它那里摘走些盛唐的神采,并在它圣洁的唇上窃取亲吻,那实在大难了,可我却无法阻止它窃取我的心灵。</h1><p> 2006年5月写于茂名心灵阁</p><p><br></p><p> [作者简介] 陈达文,广东化州人,暨南大学研究生毕业,曾在边检、工商、文化等部门工作,做过特约记者、编辑、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光明日报》《中国作家》《剧本》《诗刊》《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盾》《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小说月报》《散文》《萌芽》《作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西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武警报》《战士报》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故事、文学评论二百多万字,诗词六百多首,出版著作数部,部分文学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并获得全国、省、市各种奖励五十多件次,传略载入《中国当代作家大辞典》《中国诗词艺术家大辞典》等典著。</p> <h3>作者近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