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曾听长辈提起,江南藏着中国人最后的水墨梦,而扬州则是水墨画里的城市、江南梦里的老家。怀着对古城的无限憧憬,2019年3月17日,我有幸与琼山区六位英语老师一行前往江苏扬州参加“国培计划(2018)”—海南乡镇小学英语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开启了一场提升自我的学习之旅。</h3> <h3> 此次研修学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专题讲座,二是跟岗实践。紧凑科学的课程安排让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并且丰富了教学实践,对我们的专业成长有着很强的指引作用。 </h3> <h3> 短短半个月,我们认真学习了将近二十场讲座培训。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教育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h3> <h3> 孙显军老师在其主讲的《教学论文的结构及撰写方法》中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成功的教师=真教+能教+成教+成就自我。其鲜明的观点提醒了我们专业阅读的重要性,并且让我们更加清楚如何规范地写好一篇论文。</h3> <h3> 王金铨老师主讲的《语料库在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让我们对“语料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尝试将其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h3> <h3> 张海燕老师主讲的《小学英语课堂低效成因分析与对策》给了我们一线老师许多宝贵的建议。其中,她提出了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h3><h3><br></h3> <h3> 基于张老师的建议,我今后的课堂会努力地提高问题的质量,并且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h3> <h3> 朱筱园老师主讲的《语篇教学中小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提升》强调用语境推动语篇教学设计,并且分析了假语境产生的原因。朱老师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们明白了: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要重视文化的差异性。</h3> <h3> 缪海涛老师主讲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与实践》从小学生音标的学习情况入手,分析整体学习的误区,并且给出了相应实用的对策,这无疑解了大家关于如何进行音标教学的燃眉之急。</h3> <h3> 龚海平老师幽默风趣,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由其主讲的《“前语篇”学说及其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完这个精彩的讲座后,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灵活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h3> <h3> 吉桂凤老师主讲的《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我们更好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吉老师提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激发。这个观点得到大家的高度赞同。</h3><h3><br></h3> <h3> 万红红老师主讲《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提出“将阅读变成悦读”,而大家也在这场赏心悦目的讲座中受益匪浅。</h3> <h3> 周维杰老师主讲《小学英语教案设计的N个要素》,有趣的导入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周老师从教学设计的理念,原则,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讲授,大家积极地做着笔记,生怕错过一丝细节。</h3> <h3> 谢平老师主讲《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其提出当代的教学理念需又由 learn to read 转变为 read to learn. 这要求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课堂里,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表达自己。</h3> <h3> 林蓉老师主讲的是《小学英语会话教学解析》,她从小学英语会话课的特征、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详实的讲授。</h3> <h3> 在林老师众多宝贵的理念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强调要保持学生表达的流畅性,所以并不提倡及时纠错。</h3><h3>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中的第六项 — 及时矫正,其实课型不一样,指导的方法就会有所改变。教学的艺术魅力不就是因材施教吗?</h3> <h3> 在潘晓银老师主讲《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深刻感受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充满爱,对教育事业保持热忱,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优秀呢?</h3> <h3> 于建华老师主讲的是《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与小学英语教学》,在强调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趋势下,于老师的这个讲座就是一场及时雨,而我们在春雨里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h3> <h3> 最后一场讲座由滕家庆老师主讲 ——《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滕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给了大家最直接的指导方法,让我们不禁感慨于名师专家的才能底蕴。</h3> <h3> 滕老师提出,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的体验这三个方面应该要同期发生,并且要关注学生的输入量,这样才可以保证有效的输出。</h3> <h3> 老师们的精彩讲座给我们带来不同层面、不同专题的学习,开阔了我们的理论视野,让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跟岗实践学习则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更激发了自己学习的动力。</h3><h3> </h3> <h3> 第一次跟岗学习的地点是扬州育才小学,我们观摩了三位老师高水准的公开课。她们的课堂各有千秋,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h3><h3> 吴霏老师的口语非常好,基本功扎实,整个课堂显得有条不紊。</h3><h3> 王媛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重点与难点。</h3><h3> 柏露老师是一个整体素质非常好的老师,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手段多种多样,耐心引导学生从整体到细节去理解文本,个人比较欣赏这样愉悦的阅读课。</h3> <h3> 第二次跟岗学习的地点是扬州市育才小学西校区,两位老师分别给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课堂,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h3><h3> 朱晓玲老师注重创设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新知,把抽象的单词具体化。</h3><h3> 孙洁琳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十分准确,其通过分框架对文本进行解析,降低学生学习文本的难度。</h3> <h3> 第三次跟岗学习的地点是镇江实验学校,我们从两位年轻有为的授课老师身上得到了许多关于教学法的启迪。</h3> <h3> 第四次跟岗学习的地点在扬州市梅岭小学西校区,两节新颖的同题异构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法课的生动有趣。一堂课的效果取决于老师的设计,与课型无关,哪怕是我们曾认为枯燥无味的语法课。</h3> <h3> 最后一次跟岗学习的地点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优美的校园,高素质的师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毋庸置疑,这就是一场扣人心弦的视觉盛宴。</h3> <h3> 为期半个月的学习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但大家都意犹未尽,陶醉在落红拂柳的诗意季节里,更难忘于这次学习之旅带给我们的种种启发与收获。</h3><h3> 感谢学校给予的学习机会,感谢扬州大学的老师们的悉心照顾与指导,感谢同行老师们的关心与帮助。再见,扬州,期待与你的再次相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