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加拿大落基山脉是北美落基山脉在加拿大境内的总称,包含了五个国家公园和数个省立公园。园内风景优美,地质构造丰富,地貌种类多元化的区域,以其奇特的山脉自然景观,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作为北美洲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数百万的游客。2017年加拿大为庆祝建国150周年免费开放所有的国家公园,使得游客数量猛增,公园变得十分拥挤,是否限制游客到访热门景点又成了人们的话题。</h3><h3><br></h3><h3>虽然两次到访加拿大落基山,但最近一次却是在十一年前,所以安排了2018年8月第三次前往落基山。为了这次出行能再次与落基山有亲密的接触,整个行程安排了充裕的时间。计划一是重游五个国家公园中的四个,幽鹤(Yoho),库特尼(Kootenay),班芙(Banff)和贾斯珀(Jasper),顺道去阿尔伯塔省有恐龙小镇之称的德兰赫勒(Drumheller),亲眼见识一下上古时期的恐龙化石。计划二中除了计划一的景区,还增加了南线靠近美加边境的第五个国家公园沃特顿湖(Waterton Lake)国家公园和美国冰川国家公园。</h3><h3><br></h3><h3>出发前一周,加拿大落基山附近的地区由于炎热干旱引发了山火,但报道中的山火似乎对我们的路线没有影响,所以还是按计划一出行。人算不如天算,在我们出游期间,山火逐渐蔓延成失控状态,产生的雾霾几乎掩盖了落基山原有的秀美,这不但完全打乱了原先的观光计划,还使得我们对这次出行的结果略感失望,同时还证明了取消南线的决定是正确的。</h3><h3><br></h3><h3>(一) 威尓斯•格雷省立公园(Wells Gray Provincial Park)</h3><h3><br></h3><h3>从温哥华出发东行,停靠的第一站是卑诗(British Columbia)省清水(Clearwater)镇附近的威尓斯•格雷省立公园。它占地超过5000平方公里,是卑诗省第四大公园,以园中40多处瀑布群而闻名。</h3> <h3>通往斯帕哈特(Spahats)瀑布的小径。</h3> <h3>落差60米的斯帕哈特瀑布是离公园入口最近的瀑布。</h3> <h3>落差达141米的汉默肯(Helmcken)瀑布是加拿大的第四大瀑布,是以约翰•塞巴斯蒂安•汉默肯(John Sebastian Helmcken)医生命名的。他1824年出生于英国伦敦,被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任命为外科医生后于1850年来到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1856年开始从政,曾经担任过温哥华岛众议院(House of Assembly)议长。他是前往渥太华代表卑诗省的三人代表之一,参与了和联邦政府商讨卑诗省加入加拿大联邦的协议。他在1920年去世之前从未见过以他名字命名的汉默肯瀑布。</h3> <h3>"浓粥碗"(Mushbowl)瀑布是墨脱河(Murtle River)上汉默肯瀑布和道森(Dawson)瀑布中间的小瀑布,宽阔的墨脱河在"浓粥碗"被突起的岩石劈成相距15英尺的两束瀑布,挤压成下游50英尺宽的水流。</h3> <h3>汉默肯瀑布上游的道森瀑布高约20米,宽约91米,有小尼亚加拉之称。</h3> <h3>(二) 罗布森山省立公园(Mt. Robson Provincial Park)</h3><h3><br></h3><h3>罗布森山海拔3954米,山上终年积雪,是加拿大落基山脉的最高峰。罗布森山省立公园因此山得名。它建于1913年。占地2249平方公里,是从西面进入贾斯珀国家公园的必经之路。前两次经过罗布森山时,山顶云雾缭绕,不见真容。这次运气超好,在公园入口处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望见白雪覆盖的罗布森山。</h3> <h3>车辆进入公园后在晴朗的天空下渐渐地靠近罗布森山,感到雪山迎面扑来,这种压迫感在逐渐抵近山脚下时越发感到强烈。</h3> <h3>公园的游客中心。</h3> <h3>在公园游客中心远眺罗布森山。</h3> 驼鹿湖(Moose Lake)长11.7公里,最宽处达1.9公里。湖的北面是16号公路和加拿大国家铁路(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p class="ql-block">(三) 贾斯珀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贾斯珀国家公园占地11000平方公里,是加拿大落基山最大的国家公园。它位于阿尔伯塔省首府爱德蒙顿(Edmonton)的西面,南邻班芙国家公园。该公园是以曾经在此经营交易站的贾斯珀•霍斯(Jasper Hawes)命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镇贾斯珀是公园的商业中心。它占地924平方公里,2016年的人口统计显示有居民459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公园的游客中心。</p> 小镇街景。 铁路在贾斯珀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11年铁路公司宣布在此设立车站,而连接爱德蒙顿的公路直到1931年才通车。这是1926年建成使用至今的贾斯珀火车站。 <h3>陈列在贾斯珀镇街头的6015号蒸汽车头曾经牵引着火车以100英里的时速穿行在阿尔伯塔,它代表这那段无法忘却的历史。</h3> <h3>贾斯珀国家公园有着众多的山川湖泊。这是有着沙滩的安妮特湖(Lake Annette)。</h3> 埃迪斯湖(Edith Lake)。<br><br>值得一提的是远处山上的褐色植被,那是松树枯死后呈现的颜色。二十多年前受全球气候暖化的影响,通常在严冬无法生存的松甲虫开始吞噬着落基山地区的松树,使得山上的绿色逐渐被枯死松树的褐色取代。二十年前的零星褐色逐渐连成一片。这些枯树为山火提供了燃料,以至于近几年的山火似乎已经成为常态,而且规模呈扩大的趋势。虽然枯树和山火被认为是大自然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但是它对空气质量和自然美景的冲击和破坏是显而易见。 <h3>金字塔湖(Pyramid Lake)和形似金字塔的金字塔山(Pyramid Mountain)。</h3><h3><br></h3><h3>这里褐色植被的规模触目惊心,与下面十一年前的照片相比更是难以置信。</h3> <h3>十一年前的金字塔山上还没有褐色植被的踪影。</h3> <h3>长达22公里的玛琳湖(Maligne Lake)是加拿大落基山脉第二大天然湖泊。这里最简洁的游湖方式就是坐船了。</h3> <h3>在船码头远眺玛琳湖。</h3> 在急驶的船尾欣赏湖光山色。 两岸的山色。 <h3>位于玛琳湖南端的精灵岛(Spirit Island)是贾斯珀国家公园里的地标景点。岛上树木苍翠,四周山峰围绕,清新脱俗,宛如仙境。因为精灵岛的缘故,玛琳湖被评为世界上最上镜的湖泊之一。</h3> 精灵岛的名字来自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一对来自敌对部落酋长的子女倾心相爱,因抗拒酋长父亲的指婚逃到该岛后失去了踪迹。他们被认为是受到了精灵的庇护,被精灵引导过上了甜蜜的生活。由于这段传说,也是为了尊重当地的习俗,游船的工作人员告诫游人下船后切勿上岛。 <h3>往返于精灵岛的游轮。</h3><h3><br></h3><h3>游轮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昨天湖上有雾霾,能见度低,乘船时看到的景色较为逊色。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幸运的。雾霾是由邻近的山火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我们有些担心,只是希望接下来的旅行依然有好运。遗憾的是事实并没有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雾霾愈演愈烈,使得下面的行程有些寡然无味。</h3> <h3>巫药湖(Medicine Lake)入夏时注入了冰川融水,致使湖水上涨,冬季时湖水消褪直至消失。这奇特的现象被土著人认为它具有神秘的力量。</h3> <h3>巫药湖四周的山于2015年遭遇山火。这是山火肆虐后的留下的痕迹。</h3> <h3>离开贾斯珀镇沿16号公路东行。远处是贾斯珀国家公园的另一处地标景点埃迪斯•卡维尔山(Mt. Edith Cavell)。上山的公路因正在维修而封闭。这座山峰是1916年以英国护士埃迪斯•卡维尔命名的。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救助了从德国占领下的比利时逃往荷兰的盟军士兵而违反了德国军法,被德军处死。</h3> (四) 冰原大道(Icefield Parkway)<br><br>冰原大道是指93号公路连接贾斯珀和路易丝湖(Lake Louise)的那段。这条长达232公里的公路沿着大陆分水岭蜿蜒曲折地穿行于众多的落基山峰,冰原和广袤的山谷中,被认为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公路。<br><br>早上出行时天空已经灰蒙蒙了,升起的太阳被雾霾遮挡后显得十分无力。冰原大道上停留的第一个景点是阿萨巴斯卡瀑布(Athabasca Falls)。它高23米,宽18米。吸引游客的并不是瀑布的落差,而是巨大的水流坠入峡谷时产生的强大冲击力。阿萨巴斯卡河的水流滑落在坚硬的石英岩石上,冲刷着下游松软的石灰石而刻蚀着峡谷,从而产生了众多的石坑。 <h3>这是瀑布曾经流经的水道,两旁仍然可见河水冲刷的痕迹。</h3> <h3>落差18.5米的桑瓦普塔瀑布(Sunwapta Falls)。</h3> <h3>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的阿萨巴斯卡冰川被厚厚的雾霾笼罩着。站在游客中心远望着灰蒙蒙的冰川,让我们失去了上冰川游玩的兴致,因为可以想像上了冰川后看见的景色将依然是模糊不清。</h3> <h3>这是十一年前上冰川前的照片。</h3> <h3>阿萨巴斯卡冰川东侧山上的冰川。照片右方是阿萨巴斯卡冰川,因雾霾而显得朦胧。</h3> <h3>游客中心前远眺。</h3><h3><br></h3><h3>带着失望离开了哥伦比亚冰原后继续南行。</h3> <h3>萨斯喀徹温渡口(Saskatchewan Crossing)提供住宿和餐饮,并且有冰原大道上唯一的加油站。这里的油价比贾斯珀高了50%以上。呵呵,宰你没商量。</h3> 冰原大道两旁的山景。 <h3>鸦爪冰川(Crowfoot Glacier)。</h3> <h3>弓湖(Bow Lake)。</h3> 接近班芙镇了。 令人遗憾的是班芙的雾霾更加严重。照片中远处可见飘来的大片雾霾。 到了酒店打听后才得知,班芙的雾霾也是当天开始的。雾霾是来自邻近的库特尼国家公园。穿过库特尼国家公园的93号公路中段已经关闭。我们只得取消了计划中的库特尼国家公园之行。看来余下的行程将不得不在雾霾中进行了。 (五) 班芙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div><br>早上起床拉开窗帘,远处的山峰依稀可见。又是一个雾霾天。用完早餐离开酒店时发现停在户外过夜的车上竟然散落着燃烧后产生的灰烬 !</div><div><br>喀斯喀特山(Cascade Mountain)海拔2998米,是班芙镇附近最高的山,也在镇上随时都能看见的山峰之一。<br></div> 喀斯喀特花园(Cascade Gardens)位于班芙大道南端,是班芙镇中心区的园林式花园,与班芙弓河大桥,班芙大道,喀斯喀特山相对。这个取景常常出现在各种摄影作品中,是游客在班芙打卡的经典之处。 喀斯喀特花园内的凉亭和种植的鲜花。 原计划是坐缆车登上硫磺山(Sulphur Mountain),从山上俯瞰班芙镇的全貌。谁知游客太多,坐缆车竟然要等一个小时 ! 通过缆车站内的电视屏幕得知山顶的能见度因雾霾非常糟糕,所以决定放弃了。<div><br>费尔蒙班芙温泉城堡酒店(The Fairmont Banff Springs)建于1888年,原型为苏格兰男爵城堡,现已成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是落基山的地标性建筑。<br></div> 无与伦比的天然美景、悠久的历史,和华丽的建筑,使费尔蒙班夫温泉城堡酒店内的250间豪华客房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 酒店内的大堂。 通往客房的走廊。 位于城堡酒店附近的弓河瀑布(Bow River Falls)虽然落差只有10米,但是水流湍急,是公园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而让它名声大噪的是1953年玛丽莲•梦露在此拍摄的大江东去(The River Of No Return)的场景。在影片中,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就是在这条河边晾晒衣服的。自此之后,每年弓河瀑布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 梦莲湖(Moraine Lake)坐落在著名的十峰谷中。在它形成过程中,由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富含矿物质的碎石不断滑落湖中,经年累月的沉积形成了变幻多姿的碧蓝色湖水,湖面晶莹剔透如同宝玉一般。梦幻般的美景使得梦莲湖被誉为班芙众多湖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1954年发行的第三套加币上,梦莲湖成为20元纸币的背面图案。<div><br>眼前的梦莲湖同样被雾霾包围着。虽然近处的湖水依然艳丽,远处的十座山峰连同山上的冰川却不易辨认。</div><div><br>路易丝湖是计划中的下一个景点。由于游客太多,公园管理部门白天禁止私家车进入路易丝湖,游客必须将车停在五公里之外,坐巴士进入路易丝湖。 因为路易丝湖地区同样有着严重雾霾,加上游客太多,交通不便,就放弃了。<br></div> 班芙镇上的国家公园游客中心。 雾霾下的班芙街景。远处的山峰轮廓模糊不清。 落基山有着不少野生动物。如果公路上有不少停驶的车辆,绝大多数情况下预示着前方有野生动物出没。<div><br>来自乌鸦家族的黑嘴鹊(Black-billed Magpie)。<br></div> 哥伦比亚地松鼠 (Columbia Ground Squirrel)。 哥伦比亚地松鼠卖萌三连拍。 在山崖上休息的大角羊(Big Horn Sheep)。 正在啃食青草的麋鹿(Elk)。 (六) 恐龙小镇德兰赫勒(Drumheller)<div><br>德兰赫勒位于卡尔加里东北约140公里,居住人口约8000人。该地区因发现上古时期出没的恐龙化石和遗迹闻名于世。同时因地理环境演变和侵蚀形成的奇特地貌吸引着四方来客。</div><div><br>进入小镇的游客是不会错过以恐龙为背景的欢迎招牌的。</div><div><br>尽管德兰赫勒距离落基山有250公里,小镇的天空依然充满了雾霾。在德兰赫勒拍摄了许多户外的照片,其中的天空大都是灰蒙蒙的。夏日里的德兰赫勒格外炙热,虽然雾霾缓解了暴晒,在干燥的户外行走如同进入了烤箱。<br></div> 德兰赫勒以西17公里的马蹄峡谷(Horseshoe Canyon)有着众多干枯的山丘,有如一块平地被不知名的巨大生物撕扯后留下的痕迹。早期的法国人将这片不毛之地称为恶地(Badland)。这奇特的地质构造蕴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向世人展示着古生代生物演化的过程。 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和风化,由砂岩柱和页岩顶形成的石柱矗立在山脚下,页岩顶保护着砂岩柱免受侵袭。 如今这几个石柱已经成为阿尔伯塔恶地的标志。 小镇外罗斯代尔(Rosedale)地区的红鹿河(Red Deer River)。 长117米的人行吊桥是为了星矿(Star Mine)的煤矿工人跨越红鹿河于1931年修建的。 小镇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龙模型,是真实霸王龙的4.5倍。它高26.3米,长46米,由钢材和玻璃纤维制成,总重量达145000磅。通过体内106台阶可到达恐龙大嘴里容纳8-12人的观景台。 皇家蒂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是加拿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它因收藏了130000多件化石,30多具完整的恐龙化石而举世闻名。4400平方米的展厅向游客展示地球39亿年的生命史。<div><br>展厅入口处四具栩栩如生的恐龙塑像极为震撼。这张相片里的塑像生动地描述了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场景。白垩纪的阿尔伯塔大地上,兽脚类恐龙(Theropods)正在跨过干枯的河道,一个雌性恐龙和她的幼崽相互竟逐到达对岸崎岖的地带,而这个过程被定格在那一瞬间。<br></div> 开裂的头骨。<div><br>散落的四十一块来自惧龙(Daspletosaurus)的石化头骨被发现时完好无损。这些脆弱的古化石为确定恐龙种类和它的近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br></div> 七千万年前生活在阿尔伯塔地区的阿尔伯塔龙(Albertosaurus)化石。阿尔伯塔龙属于霸王龙兽脚亚目恐龙(Tyrannosaurid Theropod Dinosaur),是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的近亲,在那个年代位于捕食链的上层。 这具蛇发女怪龙(Gorgosaurus Libratus)幼崽化石依然保持着死亡时的经典姿势,脊椎尾上扬身体呈环状。 250000年前纵横欧亚大陆的长毛猛犸象高3米,重5至8吨。100000年前通过白令地区与北美大陆接壤的陆地(Bering Land Bridge)来到北美。尽管对它的灭绝尚有争议,大部分学着认为与气候变迁有关。 圆顶龙(Camarasaurus)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是四足草食性恐龙,也是北美常见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它生活于晚侏罗纪时期,距今约一亿四千万至一亿五千万年前。 剑龙(Stegosaurus)是裝甲亚目剑龙下目的一属,也是草食性四足兽,因其特殊的骨板和尾刺而得名。它生活于一亿五千五百万至一亿五千万年前。 生活在一亿五千四百万年前的嗜鸟龙属(Ornitholestes)是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大而结实的牙齿、强壮的下巴、前向的眼睛和敏锐的嗅觉使霸王龙成为一种强大的捕食者。 生活在白垩纪七千五百万至六千七百万年前的亚冠龙属(Hypacrosaurus)。 用头上大角对峙的雷兽(Brontotheres)。雷兽的外形象犀牛,生活在五千六百万至三千四百万年前。 透过玻璃可以看见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化石,他们的辛勤劳作让这些亿万年前的古生物重现天日,让世人见识那个年代纵横这个星球的物种。 走出博物馆,户外异常炎热,我们已经没有兴致登高欣赏博物馆外的峡谷了,车上显示气温高达摄氏40.5度。回到酒店看了新闻,才知道那天阿尔伯塔许多地区的气温都打破了二十多年来的记录。 驶离博物馆继续北行不久来到小教堂(Little Church)。这个建于1968年的教堂一次只能容纳六人,至今已为10000人提供了服务。兴建教堂的初衷是向人们提供祷告的场所,而并非吸引旅游客。 (七) 幽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div><br>座落于卑诗省的幽鹤国家公园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西侧,东接班芙国家公园,南邻库特尼国家公园,占地1313平方公里,是四个相邻的国家公园中最小的一个。</div><div><br>373米高的塔卡考瀑布是加拿大第二高的瀑布。瀑布的水来自达利冰川(Daly Glacier),晚春时水量达到最高峰。<br></div> 翡翠湖(Emerald Lake)是公园里61个湖泊中最大的一个,是园中的主要景点。湖底是亿万年来堆积的冰川遗碛,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碧绿色,被誉为“落基山的翡翠”。<div><br>山火产生的雾霾同样光顾了这里。虽然沉重的雾霾遮盖了翡翠湖原有的美,但透过雾霾仍能探视出翡翠般的碧绿。<br></div> 天然石桥(Natural Bridge)是园中的另一个热门景点。奔腾的踢马河(Kicking Horse River)水冲刷着石灰岩,经过千百万年的努力,岩石上被侵蚀出了天然孔穴,形成了独特的天然石桥。 (八) 灰熊镇(Revelstoke)和雷夫斯托克山国家公园(Mt. Revelstoke National Park)<div><br>雷夫斯托克镇位于卑诗省东南方,毗邻一号公路,是从西面进入班芙国家公园的必经之路。2016年人口统计显示小镇的居住人口为6719人。加拿大华人称它为灰熊镇,是因为小镇的入口两旁有着灰熊塑像,而且容易上口。</div><div><br>灰熊镇的兴建和发展和加拿大西部铁路密切相连。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此兴建,因而建立了小镇。小镇至今仍有小型铁路博物馆。</div><div><br>这就是两座灰熊塑像。<br></div> 灰熊镇的街道。 灰熊镇的夜晚。 建于1914年的雷夫斯托克山国家公园占地仅260平方公里。它毗邻灰熊镇,每年接待约60万游客。<div><br>不知是雾霾还是雾气,上山的道路始终被雾笼罩,能见度很低,山上停车场也不例外。从山上俯瞰,灰熊镇被雾色包围,难以分辨,只得下山。<br></div> 回温哥华的途中,雾霾愈发浓厚,不仅能见度受影响,吸入的空气中也可以感受到。途中甚至看见山的另一边产生的浓烟,直升机从邻近的河中取水扑救山火。直升机提取的水相比于浓烟,真是杯水车薪。<div><br>回到温哥华后依然受困于雾霾。两个星期后一场久违的降雨才清除了雾霾的困扰。<br></div> 此次落基山之行,既有赏心悦目,也有怵目惊心。威尓斯•格雷的瀑布千姿百态,罗布森山峰秀美壮丽,驼鹿湖的湖水蓝绿清澈,重游玛琳湖,更亲密地接触了精灵岛,了解到精灵岛凄美的传说。遗憾的是松甲虫吞噬着落基山的植被,相比十一年前更为严重,山火带来的空气污染令人震惊,连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也要承受人类给他们带来的灾难。据同一时间前往加美边境的沃特顿湖国家公园的朋友说,那里的雾霾同样十分严重。新闻报道里说沃特顿湖国家公园近两年中将近一半的植被遭受了山火。全球气候暖化已经是摆在面前不争的事实。另外,到访落基山的游客激增也为公园的设施和服务带来了冲击,是时候审视如何平衡保护环境和促进旅游了。如果无所作为,若干年后,落基山的美景会逊色不少,或许将不复存在。<div><br>感到抱歉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也许提前很长时间计划了这次旅行,并为旅行付出不少努力和财力,可是落基山给于他们的却不是令人难忘的经历,也许更多是遗憾。提醒计划来落基山旅行的游客多多关注山火的消息。</div><div><br>2018年落基山的山火是近几年中最大的一次。<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