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霍尔果斯口岸暨伊犁河谷

细日塔拉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26日,出行的第15天,啊哈!<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国最西端的陆路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市。早晨的边境小城的空气格外清新,瓦蓝的天空,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的鱼鳞云,真是天高云淡好时节,举目眺望,远处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雪山,但感觉是很近,就像是郊外的雪山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边境小城早上的光线特别美丽,把小城街景映射得像一幅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的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精伊霍铁路、G30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在这里结束。这里,有经济开发区,特别是有税收优惠的自由贸易区。霍尔果斯市长住人口9万人,2017年,GDP53亿。</p> <p class="ql-block">车子放在老远的地方,跑了好远去公安厅办了边境证。</p> <p class="ql-block">过境大厅的造型也是地窝子特色的。</p> <p class="ql-block">然后溜溜哒哒来到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国门前,国门高大端庄,神圣又威严。国门前,9名美女组成的礼仪马队一字排开,真是太亮眼了,这是霍尔果斯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增添了边境国门的庄严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国门正前方有个笔直宽阔的景观大道,场面布置得很有气派。</p> <p class="ql-block">美女马队沿着景观大道绕场一周。</p> <p class="ql-block">人也靓丽,马也俊美,还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景观大道路边还放着几辆婚礼花车,随便你怎么玩😀。</p> <p class="ql-block">近看国门,威武庄严。</p> <p class="ql-block">游人不多,我们几个傻乎乎的追星似的追着马队拍拍拍😀😀。不就是玩吗?怎么开心怎么玩,多好看呀!富有民族特色,这在内地绝对见不到。</p> <p class="ql-block">怎么看都好看,就觉得大连女子骑警队都没这么飒!</p> <p class="ql-block">然后她们在国门前一字排开,立定不动。任由游客们各种拍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个个端庄秀丽,好像都是冷美人,人家的见识多了去了。</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上,就这点游客,都扑到这儿来了。</p> <p class="ql-block">回望国门。</p> <p class="ql-block">从国门景观大道出来,旁边有个中哈边界主体公园,公园有1亩地很小,其实就一长条,就是从大街上走到边境线这么一段距离,一路上各种玩,不会让远道而来的游人感觉寂寞的。</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18号界碑,这儿有一个小亭子,小亭下有一清朝竖立在此的界碑,说明此地早已是中国的土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代18号界碑说明牌</span></p><p class="ql-block">清代18号界碑,是最早清朝时期中俄边境线的界碑,背面刻有俄国图腾双头鹰及阿拉伯数字“18”,鹰在俄国是勇敢的象征,18是界碑的排序。正面刻有满文,意为“石碑”。在188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根据界约规定,在伊犁河南岸所立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但是,用于立界的石碑建成后,清政府官员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碑,沙俄趁石碑向我境内推进了20余千米,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在解决领土争题上进行了不懈努力。1994年4月26日,中哈两国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界碑的协定》,对遗留的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的27.4平方千米的土地归还我国。在这片区域中,有四块为俄国所立的界碑号即其中之一。此碑原立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境内的一座名为乃奇勒干的小山上,2002年6月移至霍尔果斯。</p> <p class="ql-block">清代18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园内有一3米高不大平台,人们鱼贯登上平台,瞭望中哈界碑,戍边哨卡,和荒凉的哈国土地。这是边境线内的丝路驼队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小白杨哨所,铁丝网外面好像是哈萨克斯坦封闭的贸易区。</p> <p class="ql-block">说不来是哨所还是气象站😉</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竟然还有个摩天轮,还有老式吉普车,坦克什么的,反正够你玩的。</p> <p class="ql-block">公园虽小,道路两边都做成了文化长廊,挺好看的,边走边拍没停步,也就拍了这一两张。</p> <p class="ql-block">这个也是有一整套历史故事的,就拍了这么一张。</p><p class="ql-block">元代,屯垦戍边依然没有中断。元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立了“别失八里行尚书省”(今吉木萨尔),派军屯田;另外、阿力麻里(今伊犁霍城县)、哈密、曲先(库车)、可先哈儿(喀什)、于阗等地,也都是重点屯田区。不同的是,元代还设有“民屯”,专门征调内地汉人和西域各地群众屯垦。当时闻名远近的“中央帝国都城”--察合台汗国首都阿力麻里城一带,“播种五谷,一如中原”。而据彼时成书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当时土著居民群众赞叹汉人的手工技艺,连连说“桃花石(中原人),诸事皆巧”...</p><p class="ql-block">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经阿勒泰、伊犁等地西征中亚,开凿了穿越天山支脉的塔勒奇通道(今霍城县境内)。元代以阿力麻里为总的名称,是蒙古贵由汗之子宗王火忽的封地。</p> <p class="ql-block">那一长条一会儿就走回来了,外面过境大厅这有个很大的广场和免税店。</p> <p class="ql-block">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政府达成的一个战略合作项目,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国家间经贸往来的示范区,是霍尔果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强大引擎。于2006年开工建设,2012年4月正式封关运营。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有: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旅游免税购物、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康养医疗等,也是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大晌头的,玩了好一会儿了,又热又累还有点饿了,打老远看到俄罗斯大板,都扑了上去,人手一根,开心的像是过年了。这些商人太了解游客心理了,真会做生意,也太狠了,十元一根呢😀😀。</p> <p class="ql-block">举着冰棍瞎溜达,看啥都好玩。</p> <p class="ql-block">都是过度包装的商品,看着高雅精美,其实就是花里胡哨。外面太晒了,好像就买了点防晒霜。小红买了洗面奶。</p> <p class="ql-block">到中午了,也饿的差不多了,没见有吃饭的地方,溜达到这家店,看见大列巴,正犹豫着不知好不好吃呢,店主特别热情,让我们买了半块大列巴,一个人分一块,咬了一口,干巴巴吃不下,店主拿出来一罐啥果酱给我们抹上,还别说,立马香甜可口,三口两口就吃进去了,午饭就这样打发了😁😁。</p> <p class="ql-block">出来后,他们就跟我说可以乘坐双层大巴观光车去哈萨克斯坦玩玩,每人30元车费,我就想着过去了,是不是中越边境似的,那边有异国风情的市场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人家哈萨克斯坦的国门?</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在哈国封闭的贸易区内观光一圈,纯属忽悠,人家根本没有我们这么大的商店广场什么的,就一两个二层小楼,途径以前的老国门,一群穿的花里胡哨的傻大妈们下去各种拍照,说是游览哈萨克斯坦,地盘也确实是人家的地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巴车只能沿着固定封闭线路行进,道路两边都是密密的铁丝网,看着心里特别不舒服,一路上,他们的土地只有一两处工地,刚呛开地皮,大部分都还是荒凉的原始状态,让人眼一亮的是远处有一家平房,像是人家的原住民。</span></p> <p class="ql-block">“出国”归来,看看我们这大商店大广场这个咋呼劲儿,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们是满腔热情,倾尽所有,人家好像无动于衷,纯属剃头挑子一头热!</p> <p class="ql-block">这玩意应该叫个啥啊?仪门?</p> <p class="ql-block">我怎么这么喜欢这个地窝子造型,拍了又拍😁😁</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左右,离开了霍尔果斯,重返G30,直奔伊宁,夜宿伊宁,没啥印象了。</p><p class="ql-block">7月27日,出游的第十六天上午,给车子做了个保养,然后才穿越的伊犁河谷。时隔五年,难免丢三落四,但是日期不能乱,不然我会越写越迷糊。</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道路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小时候每次看电影,但凡有新疆的镜头时,肯定有钻天杨大道,觉得可美了,现在真真的走在镜头里,感觉好奇妙,就想着在这样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吧。</p> <p class="ql-block">要不是有照片我会把这个休息站忘个干净,多没良心啊!在这儿买了绝好喝的饮料卡瓦斯😬😬。</p> <p class="ql-block">乌宗布拉克卡瓦斯,是新疆特有的饮料,好像是蜂蜜发酵制品,很好喝。反正没喝坏肚子。😀</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谷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这都是伊犁河谷沿途景色,车子跑着,我拍着。</p> <p class="ql-block">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物产丰富,享有“塞外江南”、“苹果之乡”以及“天马故乡”之美誉。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故有人说“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河谷之美,源于雄壮俊秀的天山、源于圣大光明的河谷、源于静静飘动的伊犁河、源于恬静生活的人们。(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季湿润的西风气流进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处爬升,气流由暖变冷,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迎风坡可达到600-800毫米,而西部的河谷平原区的平均降水也在200-350毫米,所以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夏季丰富的降水和春季天山融雪使伊犁河谷不仅水源三富,而且三水时间很长。在伊犁河谷的平原地带,河流两岸平整的冲积平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日,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初秋,牧民们满山坡种植的苜蓿花开,紫色小花开满整个山坡,随着地势的起代将紫色延伸出去,以至于站在路边看都能感觉到空气中泛着紫光。层层的黄、层层的紫、层层的青和层层的绿一起在大地上滚动。(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水咋像黄河似的?</p> <p class="ql-block">真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伊犁河水那畔行,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沿着伊犁河谷走,一路都有人烟。和东北一样,新疆的乡下也不盖楼,都是低矮的平房。</p> <p class="ql-block">这儿不知为啥又没树了</p> <p class="ql-block">这边的高速好像不是封闭的,车子也不多,这又是一个休息站</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休息站门口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卖马奶饮料,三元一瓶,买了一瓶,好像不难喝,也没有太好喝的印象。</p><p class="ql-block">马奶子(旁边的说明牌)</p><p class="ql-block">马奶子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最喜欢的饮料。马奶子是用马奶发酵粮制而成,做法是将刚挤出马奶装在牛,马皮制成的皮桶里,放入上一天的马奶子,置保温处使之发酵每天以木杵搅动数次,第二天就成了略带咸酸,微喷酒香,清凉香口,沁人心脾的马奶子它他不仅有助于消化肉食,还对高血压,高血脂,有疗效。牧民还用它治疗肺结核和一般胃病,有一定的疗效。盛夏,在新疆牧区草原上饲养马匹的牧民,都能自制马奶子供日常饮用和款待宾客,马奶子味带咸酸,饮之沁凉可口,帮助消化,健胃益脾,有多喝能催眠,令人陶然入睡。”夏秋间如到新疆牧区旅游便可一尝马奶子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钻天杨后面是大片的良田,伊犁河谷的富裕真不是盖的。这样的路没有头才好,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吧……</p> <p class="ql-block">在新疆,感觉地块都是按兵团分割的,这是到了骑兵团第七连地界了,也看不出来啥兵团,就是个村庄。</p> <p class="ql-block">这儿有餐饮点,路边有花海,下来玩一会。</p> <p class="ql-block">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都有流水汩汩,这里的水应该就是伊犁河水吧?</p> <p class="ql-block">路边有大片的柳叶马鞭草花海,竟然也挺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忘了是什么花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菟丝子</p> <p class="ql-block">钻到人家村里了,这边有大片的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玩够了接着走,这样的路真是走不够,</p> <p class="ql-block">半下午路大约四点多路过惠远古城,进去转了一圈。</p><p class="ql-block">惠远古城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历史</p><p class="ql-block">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府,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将军府的主要建筑为四合院式,土木结构的飞檐式“人”字梁平房,房檐朴素淡雅,无画梁雕刻。门口是两尊石狮俯卧雄视,南方石狮细腻的形态与新疆雕刻粗犷的技巧融汇其中。院内古树参天,4棵古树是历史活的见证。站在前庭朝前望去似有差使策马驰来,飞报战讯。惠远古城中心矗立者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林则徐曾在这里领导百姓开通水利,受到了伊犁将军和各族人民的尊敬,我们也是慕名前来瞻仰民族英雄林则徐。</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有棵梓树非常好看,梓树冠伞形,叶大美观,花艳丽,白色、淡黄或淡紫色。因蒴果圆柱形,犹如四季豆,因此也叫“黄金条树”,种子多粒,两端各有一束白毛。</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路</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有几个房车跟我们的节奏差不多,总能遇到。</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谷怎么看都是富饶的地方,西边山口吹来的潮湿暖风,使得这一带不似新疆别处那么干旱。</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谷一路都是绿色富饶的美景,真的跟北疆那一圈黄沙漠漠大不一样,所以这也是新疆比较富裕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到了那拉提小镇,它应该还有个行政名称,那可就绕嘴了,解放前叫阿不都卡德尔千户长所属苏勒唐克尔地部落的放牧地,现在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新疆这地名算短的😀😀。</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吃住很方便,也还算舒服。</p> <p class="ql-block">小镇不小呢,旅游带动发展起来的吧,好长一条大街呢。</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110守卫,一夜安睡,明天去那拉提草原,这也是新疆游最惦记的去处之一,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