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墓前的追思

东方木

<p>【文字、图片、制作/东方木】</p> <h3>  清明时节,我带着妻子行程一百多公里,前往湘西老家父母的墓前祭奠。</h3><h3> 天气预报说,那天有阵雨。出门时,果真飘起了濛濛细雨,可等我们赶到老家,天空突然放晴。老家人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远道而来,孝心感动了天地,连老天爷都笑脸迎接你们了。</h3><h3> 父母的墓离居住的老家有近五公里山路。我和妻子沿着屋前大山早已荒芜的一条羊肠小道,穿过一片茂密的茶树林,一路艰辛地攀爬着来到父母的墓前。</h3><h3> 又是一年没来这里了,只见父母的坟头长满了茅草,而墓前那棵由我亲手栽种的松柏却愈发显得青翠欲滴。年年青山依旧,岁岁心情不同。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我对父母的怀念之情也愈来愈深,特别是在清明这样一个追思故去亲人的伤情时节。</h3> <h3>  我用随身携带的柴刀把父母坟头的茅草一一修理干净,接着用筲箕给父母的坟上培了一些新土,然后把带来的祭品放置地上,点燃一堆纸钱,跪在父母的墓碑前,静静地凝视着父母墓碑上由我撰写石匠雕刻的碑文。</h3><h3> 母亲是先父亲而去的,那一年正好是母亲七十二岁的本命年。三年后的清明节,我为母亲立了一块碑。想起母亲辛苦坎坷的一生,我为她撰写了这么一条碑文:</h3><h3> 七十二年忧患尽,春晖寸草报无期;</h3><h3> 人间最苦贫家母,别有伤心只子知。</h3><h3> 碑文是用诗体形式写的,虽说只有短短的四句,却是对母亲一生的概括。母亲幼年父母双亡,从小跟随舅舅长大,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骂挨打。嫁给我父亲之后,生活上虽然有了依靠,但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她,养成了节俭勤劳的好习惯。父亲是一个不会料理生活的人,有一顿吃一顿,没有吃的就饿肚子。自打母亲进入我家后,父亲的日子也变得一天天好起来。父亲年轻时就跟着爷爷做生意,学得一手剪裁手艺,后来又挑着货郎担到处叫卖。那年月,为了养家糊口,父亲经常不在家,全靠母亲一个人持家忙碌,有时生病,还要去地里干活。在村民们眼里,母亲比一个男劳力还要强,无论是犁田打耙挑担种地,她样样都行,就连生产队长都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便说,像我母亲这样勇敢勤劳的女人,村里少有,还经常在社员大会上予以表扬。</h3> <h3>  母亲是我一生的骄傲,虽说她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她懂得做人的道理,她的善良,她的人品,她的勤劳,她的勇敢,她的乐善好施,她的无私奉献,在村民中有极好的口碑。我曾在《善良的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母亲一生救济、帮助过多少人,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然而,得到过母亲帮助和救济的村民都知道,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救助别人。在我的记忆中,村里大部分人都得到过我母亲的恩惠,有的来我家吃过饭,有的接受过我母亲送的鞋子、棉被、衣服等。至于用钱周济别人,那已是家常便饭。”“母亲的一生是在辛劳中度过的。她的善良,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骨子里渗出来的一种温柔,一种吉祥,一种为他人带来平安祝福的希望。”</h3><h3> 如今,母亲离开我已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我的母亲,追思她曾为我付出的一切。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母亲离开我的前一天晚上,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还不忘将她平时里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二千元钱从枕头底下拿出来给我,这一切仿佛如在昨天。</h3><h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伟大,就在于她一心只想着她的儿女,而很少考虑她自己。她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把爱深深地融入到儿女的血脉里,融进对儿女真诚的期盼里。想起母亲,我就禁不住泪如泉涌。</h3> <h3>  面对父亲的墓碑,看着墓碑上我为父亲撰写的碑文,脑海里便浮现出父亲生前那难忘的一幕幕往事。父亲的碑文我是这样撰写的:</h3><h3> 春秋八五,功德永恒;</h3><h3> 一生劳苦,持家勤奋;</h3><h3> 以孝为先,待人真诚;</h3><h3> 后辈景仰,千古留名。</h3><h3> 父亲是八十五岁那年离开人世的,至今已有二十五个年头。自打我懂事起,我一直以父亲为榜样,特别是他的孝心,他的勤俭,他的执著,他的忘我的胸怀,他对子女的关爱以及对他人的帮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 我有一个瞎子奶奶,是父亲的继母,爷爷去世后,父亲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对待。父亲的孝心在全公社是出了名的,人人都知道。那时父亲挑着一副货郎担,经常在各乡村奔跑,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不忘给奶奶带好吃的。奶奶七十岁上,牙齿全部掉光,吃东西很不方便,于是,父亲就把饭菜做得很稀释,一口口喂着奶奶吃。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奶奶感冒,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出不来,父亲就用口把痰吸了出来。到了冬天,乡下刺骨的寒冷。父亲怕奶奶冻着,就从屋后的小溪里找来一块光滑的大石头,放在火炕边燠热,然后用布包好,在奶奶睡觉前,置于棉被中,等棉被有了热度,再把奶奶抱到床上睡觉,日复一日,直到奶奶去世。这事对我震动很大,正是父亲这种“以孝为敬”的美好品德,在我幼小的心里播下了“孝”的种子,直至后来我母亲身患绝症和父亲因脑血栓瘫痪在床三年,都是我在他们身边尽忠尽孝,也为我的孩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h3> <h3>  我对父亲有一种特别的感恩之情,这主要是因为他对我从小的教育。作为父亲的独子,他并不像其他父亲那样对我过于娇宠,而是信奉“棍棒下面出人才”的封建教条。不管我做不做错事,只要有人上门告状,他首先将我打一顿,然后再问理由,而且告诉我,诚实是做人的底线,不要惹是生非,不要弄虚作假,要学会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正是父亲从小对我的教育,使我从小懂得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以至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h3><h3> 父亲对我的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用“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以他对人的态度来教育和熏陶我。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曾用自己赚来的钱帮助过那些贫困的村民,自己舍不得用的棉被,却用来周济邻居多子多孙的阿婆。他对村民这样,对外乡人也是如此。记得八十年代初,我亲眼目睹父亲将二十元钱送给外乡一对母子去县城看病。正是父亲这种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使我对父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h3> <h3>  回忆总是美好的。追思父母的点点滴滴,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父母优良的传统。在当今亲情变得越来越冷漠的现实社会里,通过对已故亲人的追思,感悟一份真诚和善良。</h3><h3> 人应该懂得感恩,更应该学会感恩,哪怕需要感恩的人已经故去。我们现在能幸福地活着,是因为曾经得到已故亲人的关爱和教诲,才使我们拥有了今天这份美好的生活。这种关爱和教诲,应该深深烙进我们的心灵,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生活的一种动力,并以同样的情怀,去帮助和关爱那些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人。</h3><h3> 面对父母的墓碑,我想得太多太多。虽说亲人早已故去,但亲情依旧,感恩依旧。每年的清明时节,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来父母的坟前祭奠一番,追思他们的过去,便是我对已故父母的最好怀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