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清晨,我们来到了美丽迷人的金鞭溪畔。站在溪边,被眼前这幅山水画卷所倾倒。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只见山涧云雾缭绕,溪畔两侧的山峰一柱柱、一簇簇地昂首挺立着,云雾在峰林间弥漫、升腾,时大时小,山峰也随之时隐时现。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溪从层峦叠翠之间流出,沿着幽深的峡谷,蜿蜒曲折,叮叮咚咚,向着远处的奇峰异石流去。她时而在峰峦幽谷中盘转,时而在峰岩交错处跌入深潭,时而又在开阔的河谷上铺出绿州。在云雾的掩映下,峰林、溪水更具有神秘色彩,尤如人间仙境。我们不停驻足拍照,把这美好景象记录下来,刻在心上。</h3> <h3>野猴出没,小心被萌到喔</h3> <h3> 袁家界的百龙天梯可谓是名不虚传,它是袁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登上电梯短暂而又奇妙的旅程开始了,随着电梯的缓缓升起,顿时有了速度与刺激和一览众山小的快感。中国百龙天梯带给我们的震撼,不单单是从一个至高点俯瞰张家界众多威严耸立的奇峰,更多是感叹中国科技的伟大。这是人类科技与自然结合的世界景观。</h3> <h3> 下午我们来到了天子山,缭绕的云雾散去,展露出天子峰一带特有的山貌。这是一段较为轻松的山路,同学们不怎么费力就到达了山顶,凭栏望群山壮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心油然而生,一座座高耸的山此时竟像生长在谷地里的竹笋,在一片盎然的绿意之中挺身而出,裸露出岩石特有的颜色,杂糅了竹子般的谦谦君子之气与群山之间的雄伟浩然之气,是一种别样震撼人心的美。</h3><h3> 只是我们在“天女散花”观景台前细细观察时,并没有看出天女散花之模样,只得在心中佩服起名者的想象力。可见同一样东西,观摩者的站位、角度与心态不同,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是一种在生活中遇到不理解的事情时一种思考角度吧,人各不同,不赞同但尊重的态度,大抵是由于此原因吧。</h3> <h3> 天子山奇峰耸立,一座座岩石就像落入人间的神兵利器,霁雨初晴,烟雾缭绕,为这座山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h3><h3> 我们穿梭于崇山峻岭中,沿着巨岩成壁、树林密布的小道,脚下踏着湿滑的石板路,虽然淫雨霏霏,但同学们对于神秘的大自然依然热情不减,兴致高昂的探索着身边的奇观。</h3><h3> 天子山中有一座很有名的桥——仙人桥。仙人桥虽然高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但我们每个人只要肯向它前进,很轻松就可以登上这座“天下第一桥”。攀登的过程就像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一样,虽然我们心仪的大学现在看起来或许还是遥不可及,但只要我们在学校中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习,就可以轻松抵达那藏匿于云雾中的彼岸。</h3> <h3> 在袁家界,令我们最印象深刻的是天下第一桥。起初我们一直在想象能够配得上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一座雄伟的山涧吊桥。但事实颠覆了我的想象。在万丈深渊之上,竟有一天然形成的巨桥连接了两座拔地而起的山峰。这座山在形成时有可能是以一个“几”字形的形式出现的。在天然的板块移动过程中竟然能出现如此精妙绝伦的碰撞。再加上其它山峰犹如刀劈斧切般的造型。让我们折服于大自然的魅力,更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世上是有奇迹的,我们值得为了这样的奇迹而努力追梦。</h3> <h3> 这里的地貌有水平层理,水平层理主要见于细粒的泥岩、细粉砂岩和泥晶灰岩中,由彼此间与层面平行的平直细层所组成。可因物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或颜色不同而显现出来。</h3><h3> 这种层理一般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细粒沉积物在静水环境中由垂向加积作用所致,物质从悬浮物或溶液中沉淀而成。水平层理分布广泛,多在细粒的粉砂和泥质物中出现。</h3> <h3> 这是一条游客止步的小道。它是由当地的原住民为方便上下山开凿的,狭窄而陡峭。有些同学在经由此地时并未停留,只是匆匆而过了。但是当我们附身凝视它的时候,不得不感慨这些人的辛苦劳作和聪明才智。这是为他们的生活建造的一条路,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学会自己开路。</h3> <h3> 最后要忠心感谢我们的李恒斯老师。在我们游览的过程中,李老师为老师,同学们拍摄了大量研学照片,而且带领摄影组的同学们为我们提供素材,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多彩。</h3> <h3>制作:梅竞丹 邓瞳 徐嘉悦 赵嘉昕 李映彤 孙娜</h3><h3>指导教师:丁兆利 荣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