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摩洛哥

学琪

<h1><b>  一个人一生总有些愿望,卡萨布兰卡、撒哈拉大沙漠就在我的愿望清单之列。经过近一年的准备,终于在今年3月12日十九个至爱亲朋加美女领队共20人开始了摩洛哥之旅。北京时间20点20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历了飞行、转机再飞行近十九个小时的折腾,于次日当地时间早上7点50分左右(北京时间下午15点左右,时差8小时)到达卡萨布兰卡。迎接我们的导游纪承是一个帅气的中国小伙子和当地司机穆罕默德。&nbsp;</b></h1><h1><b> &nbsp; </b><b>载着我们的巴土一路穿行通过繁华市区中央大街,尔后大西洋便呈现在眼前,我们就这样开始与摩洛哥第二大城市卡萨布兰卡亲密接触。漫步在迈阿密海滨大道,海风轻拂,兴奋中旅途疲惫即刻消散殆尽。海边,蓝天白云下一排排撑着洋伞的露天广场,不同肤色的人在此小憩,看上去真是一道无比美丽的风景线。中午时分,旅行社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一顿中式火锅,虽然不地道但在异乡能尝到家乡的味道也相当的不错👍接下来参观哈桑二世清真寺,这座清真寺1987年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9公顷,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为纪念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祷告,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和麦地那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奇特之处在于三分之二建在陆地另三分之一建于海上却能合而为一,并且是目前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清真寺,其建筑之恢宏令人叹服。</b></h1><h1><b> 晚餐正宗的摩餐,第一次吃塔吉锅牛肉,尽管多数人不习惯,但我这类不挑食又嘴馋的吃起来那叫真香,没有不好吃,只有胃不够大,在具有阿拉伯风格的餐厅,除了美食,还有摩洛哥女朗风情万种的舞姿,谁还能不为此销魂呢。入夜回到酒店,生平第一次躺在北非的土地上在兴奋中慢慢平静下来,渐渐进入梦乡……&nbsp;</b></h1><h1><b> 马拉喀什以红色建筑著称——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虽未领略到阿拉伯人日落而商的不眠广场的喧嚣,但白天大大小小的摊贩布满广场四周,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吸引着众多游客,广场中央各类杂耍艺人以不同的方式扯人眼球,如果你想拍照那是必须付费的,偷拍一经发现也可能被讹上,其实这里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在马拉喀什坐马车游览古城对我们而言是在新鲜不过的事了,我坐在马车夫旁边,煞有介事的挥舞着鞭子与车夫共同驾驭一辆马车行驶在古城的马路上,仿佛来到了中世纪,我们各自操着不同的语言,摆着相互听不懂的龙门阵,就一个“驭”字消除了任何语言障碍,一声声“驭——驭”就是最欢快的交流。在马拉喀什还有一个必去的地方,那就是马约尔花园,由法国艺术家马约尔于1920—1930年设计建造,后又是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伊芙.圣.罗兰的私人花园,走进这座小巧精致的花园如同进入热带植物园,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卉五颜六色竞相绽放,硕大的仙人球仙人掌让人大开眼界,曲径通幽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过往游客的身上,光影下花草树木游人溶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当然在这般风景中怎能抵挡照照照的欲望呢。</b></h1><h1><b> 一路向南偏东方向行进,翻过阿特拉斯山脉进入瓦尔扎扎特,这是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个小城,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街道干净整洁,人口不是很多。离小城不远处有一个因电影而闻名的村子,就是岩石沙漠山谷中的阿伊特本哈杜.杜筑垒村,是柏柏尔人最早的居住地,高大的土楼连接着城墙围建而成,角落处建有瞭望塔,当初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因而形成了特有的建筑风格,如今仅有很少的原著居民。阳光下一片赭红色映入眼帘,七弯八拐爬坡上坎,走进村內仿佛在时空中穿越,剥落的土墙把人带入远久的时代,最高处远眺近观整个村落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苍桑感。而今这里已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为好莱坞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b></h1><h1><b> 几天的奔波,终于到了撒哈拉沙漠的门户——梅祖卡,换乘4驱越野车一路颠簸,撒哈拉离我越来越近,竟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多少年的愿望终将实现。下午约4点汽车停在我们下榻的酒店门口,撒哈拉沙漠清晰的横亘在眼前,放下行李,我们12人率先租了骆鸵向沙漠挺进。两个柏柏尔帅哥牵着12只骆驼🐫深一脚浅一脚向深处走去,阳光下驼队的影子长长的印在沙漠上,真是好看极了,我们一边拍照一边狂呼,时不时可看见远处另外的驼队,除了我们这一队来自中国,其他都是外国朋友,语言不通,却相互大声halo的热情招呼着,能在这里相遇也是缘分吧。行进了约三十分钟,驼队在相对平坦的地方停下,前方是大小不等的沙丘,需要徒步前往,不远的距离,以为很轻松能上去,然而第一次在沙漠中行走的我们,一脚踏下去沙子几乎掩住小腿,想迈另一只脚整个人基本是站立不稳并顺着斜坡往下滑,最后大家几乎是手脚并用喘着粗气登上了一个个沙丘,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大沙漠起伏不平,有的象波浪有的象旋涡,逶迤而又连绵,随着阳光的照射时而变红时而变粉时而又躲在阳光的后面呈现一片暗红,转瞬又会是一片金色,大沙漠就这样在眼前梦幻的变换着色彩,真的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么荒芜的大漠不只是壮美还另有一种妩媚与婀娜,此时只感到一种来自心底的强烈的震撼力,禁不住泪眼模糊。伴着日落,渐渐的太阳褪去了光环,沙漠回到了一片寂静。&nbsp;</b></h1><h1><b> 晚上柏柏尔人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并以特有的方式载歌载舞迎接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随着音乐节奏我们也开始唱阿跳啊,没有宾主之分,没有肤色之分,没有国家之分,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撒哈拉沙漠的夜空也是那么让人着迷,满天繁星闪闪烁烁,星空下的我们兴致勃勃的寻找七星北斗,寻找银河,寻找最爱的那颗星,重要的是今晚我要把最美的梦留在撒哈拉。</b></h1><h1><b> &nbsp;</b><b>次日,我们还要去沙漠看日出,黒暗中,黎明前一行驼队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行进,沉睡了一夜的沙漠是冰冰的,空气也是冷冷的,在一个沙丘下驼队停下来,同样上沙丘是艰难的,热情的柏柏尔人摘下长长的头巾甩下沙坡当绳索用,他们在坡上拽紧,我们一个个拉着头巾轻松的上去了,拂晓,天已发白,霞光渐渐明亮,远远的天边,太阳悄悄的露出了脸,今天,注定是终身难忘的,我们是在撒哈拉大沙漠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撒哈拉再次将它的雄壮展现出来。在撒哈拉自然而然会想起三毛,特别是那句经典:“我每想念你一次,天上就飘下一粒沙子,从此就有了撒哈拉”。我最初知道撒哈拉沙漠是在学生时代,N年后又在一本地理杂志上看过介绍,再后来就是三毛撒哈那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感觉这是一个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地方,但就此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此刻当我真实的踩着撒哈拉的沙子,在高高的沙丘上看着日出日落,无论是朝霞还是夕阳那抹霞光洒在沙漠上,梦境般的撒哈拉总让人眩目,看似苍凉的大漠却是那样万般柔情……</b></h1><h1><b> 离开撒哈拉来到菲斯古城,这是摩洛哥第一个王朝的古都,千年历史的菲斯老城区由九千多条大小巷子构成,初来乍到的我们在错宗复杂的巷子里穿行,几乎是慒懵懂懂打不到方向。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卡鲁因大学,有遍布的手工作坊,做面包、做精油、做纺织、铜器、瓷器以及因味道出众而保留着最传统工艺的皮革大染缸,无处不吸引着游客。</b></h1><h1><b> 摩洛哥除了素有灵魂之都美称的菲斯还有游人必须打卡的蓝色之城舍夫沙万。舍夫沙万正在以它经典的蓝色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一般认为蓝色代表的是忧郁,我也曾狭隘的猜测这的人是寡淡而不友好的,事实上我们漫步在这里遇到的人民却是很热情善良,每当迷失方向便凭着一张图片问路,无论男女老少他们总是连比带划的为我们指引。正午时分巧遇几个小学生放学,一边为我们引路,还一路与我们嘻戏起来,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不断用憋脚的中文说着习近平总书记***👩然后又调皮的与我们玩起了石头剪刀布,我想在欢乐的游戏中荡漾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多的是友情的延续,相信在这些小小少年心中不仅记住了几个中国的叔叔阿姨而最重要的是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象。&nbsp;</b></h1><h1><b> &nbsp;</b><b>一连几天马不停蹄,不管是从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瓦尔扎扎特、撒哈拉沙漠、菲斯古城、梅克雷斯老城、伊芙兰小镇、蓝白之城舍夫沙万、海滨城市丹吉尔、首都拉巴特,一路走来,探访了古村落、嗅到了古皇城粮仓和马厩遗留下来的味道,追寻着巴伊亚宫、摩洛哥皇家宫殿、拉巴特皇宫以及库图比亚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哈桑塔遗址的足迹,在斯巴德尔角瞭望过大西洋、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的分界点,还见证了千百年来因海浪冲击岩石而形成酷似非洲地图的非洲洞,在乌达雅堡看到了大西洋惊涛拍岸的浪花……</b></h1><h1><b> &nbsp;</b><b>短短几天,虽是走马观花,匆匆翻阅了摩国了历史,感受到了这曾是一个饱经苍桑的国家,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同时也接受欧洲文化,阿拉伯风情也融入到生活中,可见这是一个包容而又多元的民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和淳朴,享用过当地的美食,还饱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这里零距离接触到了好莱坞大片的拍摄现场,也遇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行程2500公里,最后完美的定格在里克酒店,这个因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而修建并成名的酒店,也曾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一部电影,因为一个故事,我选择了摩洛哥之旅,把足迹印在了撒哈拉大沙漠,让低声细语在里克酒店弥漫……摩洛哥,无论你呈现的是白色、红色、蓝色你在我心中永远是多彩的。再见——摩洛哥🇲🇦你将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b></h1> <h1><b>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前的兴奋</b></h1> <h1><b>我想飞我要飞我正准备飞往向往的地方</b></h1> <h1><b>飞机在蓝天中遨翔</b></h1> <h1><b>空中我们心旌荡漾</b></h1> <h1><b>到达卡萨布兰卡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b></h1> <h1><b>我和拉姆姐以士兵为背景在机场外留影</b></h1> <h1><b>卡萨布兰卡繁华的市区</b></h1> <h1><b>大西洋——迈阿密海滨大道</b></h1> <h1><b>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海边广场小憩,真是惬意</b></h1> <h1><b>带着笑容,留下倩影</b></h1> <h1><b>当今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大殿中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夏季屋顶可自动打开散热,室内有电梯可直达宣礼塔顶,装饰之精美堪称奢华</b></h1> <h1><b>无论走到哪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b></h1> <h1><b>红色之城——马拉喀什</b></h1> <h1><b>库图比亚清真寺是马拉喀什标志性建筑,1195年为庆祝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而建。独到之处当年建塔尖时在泥浆中拌有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因而又有香塔之称</b></h1> <h1><b>白天的马拉喀什广场同样是繁杂的,想必夜晚是喧闹的,入夜而商的场景掀开这里的另一面,可能会把人们带入到一千零一夜的传说中</b></h1> <h1><br></h1> <h1><b>巴伊亚宫建于十九世纪未,在当时是摩洛哥最大的宫殿。据说主人穆萨是以妻子的名字命名宫殿。“巴伊亚”有宏伟、智慧之意,可见爰之深。</b></h1> <h1><b>只有在马拉喀什能体会什么叫马路,赶着马车吆喝一声,该让道的都得让道</b></h1> <h1><b>除了“驭”啥都不会,舞马鞭都是悬的</b></h1> <h1><b>入乡随俗,把自己也扮成伊斯兰的模样</b></h1> <h1><b>在马约尔花园这样一个光与影,声与色的世界,去看花开的样子,去体会植物生长的过程,在青翠的竹影下用心去感受纷繁中的宁静</b></h1> <h1><b>翻越阿肯斯特山脉,可清楚的看到远处的雪山,而汽车穿行在公路两侧的峭壁间,看上去是一片荒凉</b></h1> <h1><b>路过达得斯谷地</b></h1> <h1><b>在达得斯谷地,几个老外被我们的欢乐感染,停下车来与我们一起:啰啰啰啰的欢呼。哈哈,说的什么意思不重要,关键是传递友谊,开心快乐。</b></h1> <h1><b>阿伊哈本特杜.杜筑垒村,谍中碟5、权利游戏取景地,走进这里一些场景有些眼熟</b></h1> <h1><b>成不了明星就在成就明星的地方留影</b></h1> <h1><b>瓦尔扎扎特影视拍摄基地,这里成就了众多好莱坞影视大片,我看过的间谍游戏、埃及艳后都在这里取景,能亲眼目睹这些场景心里也特满足</b></h1> <h1><b>电影埃及艳后凯撒大帝回罗马乘坐的船</b></h1> <h1><b>在影视基地疯玩</b></h1> <h1><b>在梅祖卡换乖越野车进入沙漠地带</b></h1> <h1><b>终于来到了梦寐已久的撒哈拉沙漠,留下身影,留下欢声,留下足迹,留下永久的回忆</b></h1> <h1><b>把长长的影子印在沙漠上</b></h1> <h1><b>沙漠中艰难的行走,体验一下沙漠人的艰辛</b></h1> <h1><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个柏柏尔帅哥名叫</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Omar Omar(欧玛),热情风趣,是他牵着驼队带我们进入沙漠,虽然语言不通,为了让我们走上更高的沙丘,一路和我们玩耍,拿着手机为我们拍照,为我们设计沙漠美照。还送我一个石刻小骆驼🐫要我加他微信,他知道我们来自中国,我想这位生在沙漠中的青年是多么的渴望与世界接触,多么想了解中国🇨🇳而最令我遗憾的是因当时网络信号不好,未能加成好友,真的对不住欧玛,这将是伴我终生的遗憾</span></b></h1> <h1><b>这是彬哥耐着寒冷,凌晨拍到的沙漠天空中的星星</b></h1> <h1><b>在沙漠酒店与柏柏尔人一起欢快的篝火晚会</b></h1> <h1><b>离开撒哈拉来到菲斯古城</b></h1> <h1><b>数不清的巷子七弯八拐,我这种路痴只有紧紧的跟在大部队后面,否则走丢了昨办嘛</b></h1> <h1><b>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人目不暇接</b></h1> <h1><b>著名的皮革大染缸</b></h1> <h1><b>在菲斯用一片薄荷叶挡住皮革制作中的臭味,当然也顺便作秀</b></h1> <h1><b>卡鲁因大学是一所伊斯兰学校,隐藏在密密匝匝的小巷子里,众人只能其外观,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b></h1> <h1><b>梅克雷斯老皇城粮仓和马厩处</b></h1> <h1><b>每个洞口透出的阳光正好,怎能不照呢</b></h1> <h1><b>蓝白小镇:舍夫沙万,全世界游人到摩洛哥必须打卡的地方</b></h1> <h1><b>当地人每年都会将小巷重新粉刷,以其特有的魅力蓝色吸引世界</b></h1> <h1><b>石头剪刀布,游戏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也缩短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b></h1> <h1><b>在舍夫沙万这间酒店住了一宿,离开时工作人员依依不舍与我们合影道别,友谊万岁!</b></h1> <h1><b>丹吉尔斯巴德尔角: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b></h1> <h1><b>大西洋海边的非洲洞与非洲地图惊人的相似,是巧合还是……</b></h1> <h1><b>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大西洋悬崖峭壁上的乌达雅堡,曾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塞</b></h1> <h1><b>拉巴特皇宫</b></h1> <h1><b>因电影“卡萨布兰卡”而闻名之后修建的里克酒店,牛轰轰的要提前几天预订,因而我们也预约在晚上九点用餐。酒店里反复循环播放该电影,有艺术家在大厅弹奏钢琴,能在这种环境和气氛中体验一下故事的情景,不枉。</b></h1> <h1><b>特别出镜:每次出游总有几对夫妻,老的七十多岁,年轻的也已过六十。最让我感慨的是两个人一起走,日子就是油盐柴醋米,年轻各自有事业还有家庭的繁琐,而老了则相互照应,牵着彼此的手一起走出来看看世界,这才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真实所在。</b></h1> <h1><b>路边边、田坝头、厕所旁、别家的汽车都不放过,必须有美妈的身影</b></h1> <h1><b>每到一处,路边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风景</b></h1> <h1><b>无论走到哪里,唯有美食不可辜负</b></h1> <h1><b>酒店是出游中的重要驿站,不求奢华但必须要干净整洁舒适。这次摩洛哥之旅酒店真是无可挑剔。大赞👍</b></h1> <h1><b>哈哈😄毎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爱你们——我的孩儿们</b></h1> <h1><b>每旅游一次都要带回一些小物件留作纪念。而这次撒哈拉沙漠细细滑滑的红沙粒是我的最爱</b></h1> <h1><b>完美结束摩洛哥之旅,感谢亲们的一路陪伴,还想和你们一起相约去看下一个美丽的风景</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