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b> 鲁迅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民俗是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民俗记载了我们的历史、构成了我们的传统、还承载着我们的文化。是我们民族归属感、民族自豪感、使命感的来源。独特的文化使我们能在世界纷繁的民族之林中独占一隅,使我们能骄傲地向世人大声喊出:“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传人”。今天,就让我们以某一民俗为题进行创作,一起歌颂我们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吧。写作要求:</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 1、民俗特点突出,具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 2、内容丰富,将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结合起来。</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 3、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端午节的粽子</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闫如玉</h3><h3><br></h3><h3> 我拿着筷子,一点一点的夹着粽子的米,咦?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哦!原来今天是端午节呀!按照以往的惯例,五月初三就要开始准备包粽子了。</h3><h3> 五月初三,奶奶不到七点就起了床,提着篮子去早市采购粽子的必备原材料,我也跟着去过两三次早市,那里的人真多呀!店铺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进的时候提空蓝,出的时候便满了,真有意思。</h3><h3> 五月初四,是最紧张、最繁忙的一天。一大早就得泡米,晒粽叶,挑枣,洗蒸笼,直到累得腰酸背痛才肯歇一歇。最重要的是晚上,奶奶在桌子旁包起了粽子,我在一旁看着:奶奶把米小心的挖进粽叶里,用小绳一捆,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就躺在奶奶的手心里。</h3><h3> 转眼间,到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这天,一日三餐都不离粽子。蒸熟粽子,剥去皮,就可以吃了。哇,好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咬一口,米香在嘴中回荡,还带着些粽叶的清香。又好看又好吃,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自己吃不过瘾,邻里之间还会互换自己包的粽子。不管之前有多大矛盾,一个粽子就化解了。</h3><h3> 但现在,却很少吃到奶奶包的粽子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市的肉粽子,豆沙粽子....可无论再怎么好吃,都比不过奶奶包的枣粽子好吃。</h3><h3> 多么好的传统文化呀!我一定要学会包粽子,传承我们的文化!</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准备、制作、享用过程,还介绍了粽子文化的变迁以及粽子对建立、改善邻里友谊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粽子制作手艺的崇尚和留恋,对粽子文化的高度认可。作者语言流畅、文章布局结构合理、娓娓道来之间深厚的感情跃然而出,使读者也领略到粽子带来的“香甜”。</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美味的山西面食</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蔡丽桦</h3><h3><br></h3><h3> 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人在中国北方,自然是爱吃面食的。因此面文化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被称为“世界面食之根”。山西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我们山西人对面食的重视和喜爱。</h3><h3> 这要是数起来山西面食的样式种类,可是数不胜数啊!经过调查,山西竟然有280余种面食之多,倘若全部摆在桌子上,定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剔尖儿、饸饹、莜面栲栳栳、刀削面、猫耳朵、花馍馍……</h3><h3> 其中工艺最繁杂、颜值最高的非花馍莫属。心灵手巧的妇人将和好的面捏成人物、动物、花卉、瓜果等花样繁多的面塑,再用红枣和食用色素上色,加以点缀,放入锅中蒸熟,一个造型生动,表情丰富,色彩鲜艳的花馍就出炉了。记得我有一次着急想吃,拿起热气腾腾的花馍就往嘴里送,烫的我直跳脚。可能花馍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漂亮了吧,惹人喜爱,都不舍得下口了。而且它还有春燕飞来、早生贵子等祝福的寓意,经常会出现在婚礼、生日等人生仪礼上。</h3><h3> 除此以外,刀削面更是名扬海外的山西面食,被誉为“中国五大面食”之一。刀削面,顾名思义,就是拿薄薄的刀片将揉好的面团削成面叶儿。这削出的面叶儿恰似流星赶月,飞入水中翻滚,则如银鱼戏水,味道也是极好的,即柔软光滑,又细薄筋道,实在是人间美味啊!再配上鲜美的卤汁,馋得我直流口水。</h3><h3> 而比花馍还可爱的估计只有猫耳朵了。面如其名,它状似猫耳,所以叫做猫耳朵。它的做法也十分简单,把面切成一厘米的面丁,再在中间按一下,下锅煮就可以了。介休的母亲会专门给女婿做猫耳朵,希望他和小猫一样乖巧懂事。</h3><h3> 这些面食不仅仅是山西的特色美食,还蕴含着山西悠久的面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主要介绍山西面食,其中重点介绍了花馍、刀削面、猫耳朵三个代表品种,文章主次分明,内容转移、承接自然流畅。详写近景、涵盖远景式的安排,使山西面食的整体面貌通过三个重点品种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揭示出山西面食所承载着的山西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作者文笔流畅,语音自然清新。</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北方的端午节</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樊芷艺</h3><h3><br></h3><h3> 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每每看到这句诗,总会让人想到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长叹一声,就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激流中……</h3><h3> 为了纪念屈原,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北方的粽子是用清香的粽叶包着甜甜的糯米和红红的枣儿做成的,甜甜糯糯的。</h3><h3> 记得每逢端午节,奶奶总会早早地把粽子包好。她先是把粽叶环城一个圆锥形,然后再放一颗枣进去。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就笑眯眯地回答我:“把枣儿放进去,可以防止糯米漏出去”。接着就又放一层糯米,再放几粒枣儿,最后盖上糯米,把叶子折好,用绳子捆好,再煮一个小时就好了。</h3><h3> 我小的时候总会被粽子的香味所吸引,偷偷摸摸地溜进厨房,拿上一个热乎乎的粽子,急匆匆地塞进嘴里,粽子里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以及枣儿的密甜,总会让我回味无穷。</h3><h3> 端午节佩戴和放置的小饰品也都寄托着人们节日里的美好愿望。端午绳便是最具代表性的饰品之一。端午绳寓意着辟邪、防病,每个孩子都会佩戴。过了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大人们便会将孩子们戴的端午绳摘下,让它随着雨水冲走,寓意着一切烦恼和疾病都远去,不再侵扰孩子。</h3><h3> 在北方的有些地区还有着一些特殊的习俗。譬如,把公鸡的剪纸贴在黄纸上粘到大门上或在水缸上贴上蛤蟆的剪纸,都有着防五毒之意。在孩子们的身上别上蜡光纸编的马或符,表达大人对孩子的祝福。所有的这些风俗习惯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3><h3> 一年又一年,端午节就在传统的程序中度过。人们在品尝粽子,观赏龙舟比赛,都不禁会从心底升起对屈原的缅怀,也能从节日中感受到人们对健康幸福的企盼。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无时无刻不展现出其博大的魅力。</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采用引用法开头,引出端午节的话题,接着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粽子的制作过程、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以及背后的寓意,最后点明端午节对我国人民的重要意义。在传递端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领略到端午节之神圣、意义之深远,从而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是非观、对善恶的鲜明态度。作者语言流畅、各部分内容承接自然,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文章主题鲜明,叙述严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太原的元宵节 </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许雅雉 </h3><h3><br></h3><h3> 元宵节是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h3><h3> 太原人过元宵节,提前几天就到钟楼街的老鼠窟排起了长队,这里的元宵个个皮薄馅满,馅儿甜美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有讲究,风味独特。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的走亲访友及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去“老鼠窟”品尝。在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碗香甜可口的元宵是多么快乐的事啊!</h3><h3>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来到街头闹红火,表演的演员画好了妆,穿上了花花绿绿的衣服,他们精神抖擞,喜气洋洋,有的扭秧歌、有的表演大头娃娃、有的表演旱船、也有的表演踩高跷,观众把道路围的水泄不通,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喝彩声…… </h3><h3>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来到街头赏花灯,这时的街头已经人山人海,五彩的花灯挂在了空中,各式各样,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八仙过海灯;有玲珑剔透的宫灯;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数不胜数。最有趣的那就是猜灯谜了,因为猜灯谜既能开发智力,又能提高雅致,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h3><h3>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元宵节就要结束,我永远沉浸在那快乐之中。</h3> <h3><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介绍了太原人民在度过元宵佳节时的主要活动------品尝老鼠窟元宵、看花灯、看红火。作者对元宵节活动的描述详细、生动,表达了太原人民对元宵佳节的喜爱和元宵佳节活动的丰富多彩。文章布局合理、介绍详实、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元宵节的美好和人们过节时的幸福之情。</font></b></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山西民风民俗</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李泓玉</h3><h3><br></h3><h3> 山西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每年到了农历12月,我们全家就要开始大扫除。农历12月初八,我们家还有一项特殊的事要做,那就是泡腊八蒜和煮腊八粥。</h3><h3> 这一天每一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要在粥里放八种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酸酸甜甜的葡萄干,这粥熬出来又浓又稠,甜而不腻。我听姥姥说腊八蒜很好吃。说着姥姥就让我先剥蒜,然后把蒜放在罐子里,往里面加适量的糖和醋,最后把罐子密封好,姥姥还特地嘱咐我一定要把罐子封好,不然蒜就会坏掉。之后的每一天我都要看看腊八蒜泡的怎么样了;据说泡好的腊八蒜色如翡翠,我真期待看到泡好的样子。</h3><h3> 转眼间,新春佳节便到了,大年初一早晨,我拿出泡蒜的瓶子,透过玻璃往里面望去,蒜变成了绿色的了,浅浅的看上去十分好看。我打开瓶盖,一股蒜香味扑鼻而来,我拿着筷子夹出一瓣来,咬了一小口,稍微有点辣,嚼一嚼,脆脆的十分可口,还略带一点点甜味。</h3><h3> 腊八蒜是怎么来的呢?我到网上搜了一下,原来“蒜”和“算”字同音,意思是每逢腊月初八,商家要算自己一年来的帐,如果有商家欠着钱,除夕那天就送给欠钱的商家一罐泡好的腊八蒜,提示欠钱的商家该还钱了。</h3><h3> 而我把它当作一种美食,当我把它端上餐桌时,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主要介绍了腊八粥和腊八蒜的来历、制作过程以及民间传说。作者语言自然,描写详细、具体,内容有趣,使文章充满实用性、趣味性。让读者感到“似腊八重来”的感觉,巴不得赶快也来熬制一锅腊八粥、腌上一瓶翠绿的腊八蒜。</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家乡的花馍馍</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翟钰祺</h3><h3><br></h3><h3> 山西,最有名的当属面食,而闻喜花馍馍又是山西省的传统名点,因花式各样而命名,我和花馍很结缘。</h3><h3> 姥姥告诉我,花馍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我在资科中知道,花馍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在2012年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顷世界记录。</h3><h3> 乡间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头,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节捏面燕,七巧做巧花,形如石榴、桃、虎、狮、鱼等;四月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头”;寒食节上坟时用的“蛇盘盘”以示消灾;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h3><h3> 在我回老家看望姥姥时,她总会送上一两个花馍馍给我,多为花朵和鱼形,统统有吉祥如意,平平安安的象征。那些花馍馍花花绿绿,不用闻,看着就想吃。记忆中,姥姥送给我最大的花馍,是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各种“花朵”围成一个圈,有“绿叶”点缀,我们吃了一个星期才吃完,还有一点发霉了就没吃。听妈妈说,在我过三岁生日时,姥姥给我的花馍可比十二岁时的多,足足放了一大圆桌,象征着吉祥、幸福、平安。姥姥以花馍寄托对我的祝福,我很喜欢!</h3><h3> 我还做过花馍呢。记得那天,妈妈和好了面,准备出了豆子、枣之类的辅料、梳子、剪刀、筷子等制作具,就叫上我一起做,我挑了个最简单的花馍制做法,只需三个面团,揉成面饼状,沿饼对称轴的两端向中间捏合,再把三个蝴蝶结形的面团竖着摆齐,拿筷子中间一夹,一个“大瓣花”就出来了,我又拿了个大枣摆在每个“花瓣”上,当作点缀,会更好看。后来我做了几个难点儿的花馍,可因为难度大,就做得丑了,和心灵手巧的妈妈做出的比,不!那根本没法儿比啊。到了该下锅的时候,又见妈妈小心翼翼地把花馍放进蒸锅里,花馍的形状一点儿也没变。下锅后盖上锅盖,我总有“揭开看看”的欲望,其实也不过半个小时就好了,每个馍馍发酵得都很好,比入锅时大了好几圈儿,显的十分丰满。我伸手抓了我觉得做的最好的那朵“花”,真烫!于是又赶紧把它放回了锅里。但还是迫不及待的马上拿了起来塞进了嘴里。这一口咬下去,便是满口香气,尤其是自己做的那个,比哪个花馍都好吃。</h3><h3> 这花馍,真是名副其实,我服!</h3><h3> 我们遵循着祖辈留下的传统,保持着独特的民间习俗,每每吃到花馍,就会想起家乡的味道,真是与家乡情相连,心想系啊!</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语言生动、活泼,详细介绍了闻喜花馍的历史、用途、制作过程、外形及食用特点。表明了作者对花馍的喜爱之情、说明了花馍背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特别是文章结尾处由花馍的味道倏忽提升到家乡的味道,文意大增、格调跃然纸上,使人有如临豹尾之感。</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皮影戏</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赵晨羽</h3><h3><br></h3><h3> 世界上能有几个剧种是用灯光照射纸板演出的呢?世界上能有几个剧种是真人造假人的影子做动作?世界上能有几个剧种能容雕刻、绘画、音乐为一体?</h3><h3> 这还要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说起。</h3><h3> 那时候汉武帝刘彻最心爱的妃子李夫人去世。汉武帝对她朝思夜,正好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和李夫人一样的形象,涂上颜色。在室内挂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白色帷幕外的汉武帝面前,从此皮影戏渐渐被流传下来,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山西最早的皮影戏是由陕西地区有流传过来的。</h3><h3>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成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是靠灯光透过镂空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活动来展示人物运动、形态。一个小小的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是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在表演上,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凭皮影戏艺人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为皮影戏艺术增添了无限魅力。</h3><h3> 脸部五官是表现人物表情和性格的突出部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英雄武将一般被刻成浓眉大眼,奸诈小人破刻成脸白目小,颔突嘴凹,圆滑之中透着奸诈。各种夸张变形的五官显示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h3><h3> 我看过皮影戏的《大闹天宫》,主要讲述的是孙悟空被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四十九日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最后如来佛祖把他压在五指山下。这场皮影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在戏中被刻画成一个顽皮可爱的形象,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棱角分明的脸,背着一红黄相兼的金箍棒。</h3><h3> 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民族文化要发扬光大,不能让皮影戏这道风景流逝,要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继续绽放光彩。</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以设问法入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突出了皮影戏的重要特点。接着讲述皮影戏的由来、皮影戏的表演方式、人物刻画的特点以及作者亲观皮影戏《大闹天宫》的体会,向读者详细、生动地展示了皮影戏的主要特点、文化内涵,使人们对皮影戏在加深了解的同时、产生喜欢、留恋之情,结尾处以号召的口吻倡议大家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皮影戏。文章结构合理,大量应用了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文字生动、顺畅,结论自然。</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花 馍</font></b></h1><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张依静</h3><h3><br></h3><h3> 说起咱山西,有一特色就是面食,而面食中有一特色就是花馍。说起花馍,我相信大家逢年过节时都吃过吧,但大家对它的了解又走多少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吧!</h3><h3> 花馍,也称“面花”,是中国民间的面塑品。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闻喜县的传统名点。不过在名字方面这个馍馍倒也朴实因为花式多,就叫花馍。闻喜花馍盛于明清时期,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在此,我真心希望这位“长寿老人”可以真正长生不老。</h3><h3> 当然,花馍也同样以美味著名。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金刚”等200多个品种。而花馍倒也非常争气,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展出。在2012年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4项世界纪录。</h3><h3> 还记的小时候,看见家里的花馍总是想伸手去拿,去吃,但每当这时,姥姥总是会拍掉我的手,瞪着眼逗我说这个不好吃,花花绿绿的东西都不好吃。直到长大以后,姥姥再次开始做花馍,我尝了一个,好吃的很。回头一看,姥姥又开始指着花花绿绿的花馍笑着对弟弟说:“这个不好吃,长得好看的都不好吃”。</h3><h3> 一般在我们家逢年过节都要做花馍,因为花馍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h3><h3>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71岁的花馍传承人张月香老人,她做花馍已经40年了,90年代后期,她和村上的几个巧妇们创作的《药王庙》面花,气势恢宏,古朴趣拙。是其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渐生捏熟蒸,后组装成一体,由庙门的戏楼,庙门楼,庙门两侧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等组成的宏大作品,在省、市、县,大赛中多次得魁,被称为“中国一绝”。</h3><h3> 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永远不会变老去。</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小作者通过介绍花馍的历史、外观、味道、寓意以及主要传承人等向读者展示了花馍历史悠久、味道独特、寓意深刻、并不断发扬光大等特点。“长寿老人”的暗喻手法不露声色,贴切自然。作者文笔流畅、思路清晰、转折递进自然顺畅,主要内容与结论----“历久弥新”语意连贯、浑然一体。</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把月亮装进碗里</font></b></h1><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任冠如</h3><h3><br></h3><h3> 皓月当空,各色的花灯把大地染成彩色,也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圆月,正月十五到了。</h3><h3> 一棵棵树似长出彩色的嫩芽,与那圆月映衬。大街小巷都挂满了花灯。花灯各式各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那些花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形状却各不相同。有的是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有的是飞龙的图案,它们排着队被放在路边,看花灯的人挤满人行道,十分热闹。</h3><h3> 虽然花灯五颜六色,但并没有抢了朴素的月亮的风头。那轮圆月挂在天空中,上面布满了斑点,在漆黑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夺目。它那温柔的银光射进一扇扇窗子里。而人们都在品着碗里的“月亮”,为元宵节添了一份情趣,而这月亮也不一样。有的是花生馅儿的、有的是芝麻馅儿的、有的是豆沙馅儿的、有的是五仁儿,水果馅儿的。我的姥爷喜欢传统的芝麻馅儿元宵,吃起来却是狼吞虎咽的,滚烫的汤圆儿送到嘴边,他只吹一吹就塞进嘴里,吞咽下去。姥姥则更稳重些,一口一口细细咀嚼、品尝。我和哥哥喜欢吃水果味儿的,红的是草莓味儿的,黄的是芒果味儿的,那香甜的馅儿和糯滑的表皮使人忍不住想多吃几个。吃的最多的是爸爸,而吃的最少的是大姨——她说吃多会长胖。妈妈嘴上说少吃,却也吃了七八个元宵。</h3><h3> 我们吃着元宵,观赏五颜六色的花灯,天上那圆圆的明月照耀着大地,这一天俨然是团圆幸福的日子。</h3> <h3><b><font color="#ff8a00">点评:“碗里的月亮”这个生动的暗喻,将元宵的外形特点、节日的主角儿----月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文章介绍了元宵节的几个主题活动:观灯、赏月、吃元宵,将元宵节的情趣、优美的寓意充分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想象丰富、比喻手法的运用能力较强,文字流畅、结论自然,使读者对元宵佳节产生无比的喜爱之情。</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篇尾语:传统、风俗回答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这个重要的命题。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民俗寄托着祖先的善良、幽默、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晚辈的企盼。这是远古传来的声音、是连接现代与传统、传统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我们从传统中发现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的道路在哪里,我们与其他同样优秀的民族怎样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传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在背叛传统后持续健康发展,传统是我们的根,而创新就是我们的枝和叶,只有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才能令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出最持久、最美丽、最芬芳的花儿。让我们一起努力,不忘传统、铭记历史、开拓创新、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勇往直前吧!</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编读往来:</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 《飞扬的文字 —— 习作版 022期》最受欢迎的作品:</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1、《蜡烛》 作者:康梓辉</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2、《五官》 作者:翟钰祺</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3、《小草》 作者:宋伊彤</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 向获得最受欢迎作品的作者表示热烈地祝贺!你的努力必将促使你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向所有参与投票的读者表示衷心地感谢!您的宝贵一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