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环岛行之一

老太爱旅游

<h3>  新西兰的毛利语名字是“长白云之乡”,新西兰人口约490万,其中毛利人约占15%。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种。新西兰国土面积为270534平方公里,由北岛和南岛及众多小岛组成。北岛主要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大部分地区是农场。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大部分地区,最高峰是库克山,高3754米。新西兰任何一个地方距离大海都不超过130公里,境内遍布森林、高山、湖泊、海滩和峡湾,美得就像从电影或画报上直接蹦出来一样。在这里旅行,至少每天都要惊叹一次。新西兰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个拥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和鸟语花香的休闲度假天堂。</h3><h3> 荷兰探险家亚伯.塔斯曼于1642年12月13日首次看到新西兰南岛,是第一个发现新西兰的欧洲人,之后被冠以“新西兰发现者”之称号。在1769年,效力于英国皇家海军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航海至新西兰北岛的东海岸并登陆,从此改变了新西兰的历史。在随后的19世纪,欧洲移民纷至沓来,起初多为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传教士或商人,之后荷兰人以及其它欧洲国家的人们也开始移民至此。在1840年,英国皇室与毛利酋长在美丽的岛屿湾签署了《怀唐伊条约》,首次在新西兰建立英国法律并保证毛利人对其土地及文化的所有权。</h3> <h3>火山喷发形成了新西兰</h3> <h3>北岛(North Island)</h3> <h3>1.奥克兰</h3><h3>奥克兰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人口大约有120万。</h3><h3>奥克兰是火山之城,建于50座火山之上,并且,不是所有的火山都是死火山。最近一次火山喷发是在600年前的朗伊图图火山,没有人可以预测下一次喷发将会在什么时候。奥克兰100公里的地下积蓄着大量熔岩岩浆,等待着向地表喷发的那一刻。不过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在过去两万年间只发生过19次。</h3><h3>奥克兰的火山中,有些是火山锥,有些已经行成火山湖泊,还有一些已经完全被开采利用。</h3><h3>奥克兰在1841年3月~1866年间曾是新西兰第二个首都。后被更具有中心地理位置的惠灵顿所取代。</h3> <h3>在达文波特半岛维多利亚山顶(死火山)远眺奥克兰市中心。</h3> <h3>在达文波特半岛维多利亚山顶(死火山)远眺朗伊图图火山(活火山)。</h3> <h3>天空塔,高328米。南半球最高建筑。</h3> <h3>2.岛屿湾</h3><h3>岛屿湾是新西兰的顶级旅游胜地之一,海湾蓝绿色的海面上分布着144个未开发的岛屿。毛利人迁徙至新西兰之初就在此定居。毛利人称它为Pewhairangi。作为英国在新西兰的第一个定居点(在拉塞尔),它是欧洲殖民在新西兰的诞生地。新西兰的建国文件《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 )正是在此起草,并于1840年首次签署。直至今日,这份条约仍然是维持新西兰种族之间关系的关键文件。</h3> <h3>(1)派西亚</h3><h3>派西亚是一座海滨小镇,常驻人口大约有1千8百人。它是《怀唐伊条约》的最初签署地,是岛屿湾的主要入口,从这里乘坐渡轮可以去小镇拉塞尔。</h3> <h3>派西亚海滨</h3> <h3>对面是小镇拉塞尔</h3> <h3>《怀唐伊条约》纪念碑</h3> <h3>街景</h3> <h3>派西亚主街</h3> <h3>民居</h3> <h3>民居</h3> <h3>民居</h3> <h3>圣保罗教堂,建于1925年,用卡瓦卡瓦的石材建造。原是一座蒲草小屋,建于1823年,是新西兰第一座教堂。</h3> <h3>(2)小镇拉塞尔</h3><h3>拉塞尔是英国人在新西兰的第一个定居点。在1840年5月~1841年3月间,拉塞尔曾经是新西兰第一个首都。目前常驻人口有800人,主要从事旅游业。</h3> <h3>轮渡码头</h3><h3><br></h3> <h3>钓鱼父子,鱼吊上来后马上再放回海里。</h3> <h3>3.马塔马塔</h3><h3>小镇马塔马塔以养马为主,周边有很多养马场。随着电影《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上映,小镇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在电影拍摄期间,有300位当地居民扮演了临时演员。目前本地常驻人口大约8千人。</h3> <h3>小镇马塔马塔长途汽车站,左边这个蓝绿箱子里装的是图书,这是一个自助式图书箱,任何人都可以拿书来看,看过再放回去就行了。</h3> <h3>霍比屯</h3><h3>霍比特离小镇马塔马塔有16公里远。它是电影《指环王》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三部曲的取景地。</h3><h3>1998年9月,彼得.杰克逊与新线电影公司(New Line Cinema)为即将拍摄的电影《指环王》进行空中选景时,被小镇马塔马塔附近的亚历山大牧场深深吸引。牧场占地506公顷,翠绿山丘连绵起伏,旖旎美景如诗如画,与小说原著中所描绘的田园牧诗般的世外桃源~夏尔如出一辙。</h3><h3>1999年3月开始动工搭建拍摄场地。施工初期必须首先建一条长1.5公里的道路通向拍摄场地,由于需要重型土方机械,新西兰军队也协助参与了公路的建设。</h3><h3>44个霍比特人洞屋都是由未经化学处理的木材、胶合板以及聚苯乙烯建成。</h3><h3>为拍摄《霍比特人》三部曲,这些布景在2009年被从新修建,并且使用了永久性建筑材料以便达到持久效果。电影里的夏尔如今变成了现实中的美景,并且在精心的保养与呵护下,始终散发着奇幻迷人的魅力。</h3><h3>《指环王》电影三部曲在这里的拍摄自1999年12月开始,持续了三个月。而《霍比特人》三部曲的拍摄从2011年10月开始,仅仅用了12天。拍摄期间,现场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人。</h3> <h3>绿龙酒馆(The Green Dragon Inn),电影《指环王》场地之一。</h3> <h3>绿龙酒馆内所有的木材都来源于当地的松树,并且全是手工加工而成。这些柱子的尺寸过大,无法在普通车间里常见的商业车床上进行加工,因此还特别定制了一张车床。绿龙酒馆保持了与电影《指环王》中完全一模一样的室内布置。并且,从地面的石块到屋顶的大梁都使用了真实的材料。</h3> <h3>酒桶</h3> <h3>桥和磨坊</h3><h3>这座桥原本由脚手架、胶合板和聚苯乙烯搭建而成,但是后来为了拍摄《霍比特人》,才换成坚固材料进行重建。所有砖块都是现场手工制作。</h3> <h3>磨坊和绿龙酒馆的茅草屋顶是由大约3万根芦苇铺成的,芦苇取自于亚历山大牧场和周边农场。</h3> <h3>磨坊</h3> <h3>桥</h3> <h3>小山谷</h3> <h3>小山谷里的果树大部分是苹果树和梨树。小说作者托尔金(Tolkien)在书中描写了霍比特人坐在李子树下吃李子的场景。但是现实中李子树的比例和尺寸都不符合拍摄的要求。于是就在这里种植了苹果树,在快开拍前,苹果树上所有的叶子和果实都被摘掉,取而代之的是人造的塑料李子树叶片和塑料李子。</h3> <h3>南瓜、水塘和野鸭</h3> <h3>水井</h3> <h3>这间霍比特人洞屋是电影中比尔博(Bilbo)的家。也是44间洞屋中最大的,是按照90%的比例建造的。</h3><h3>洞屋顶上这颗橡树是园区内唯一一颗假树。为了拍摄电影《指环王》,电影公司从当地的农场购买了一颗巨大的橡树,先由工程师将枝干从特定的角度进行切割,再依次给每个部分编号,之后运到这里,并以一根大约1米长的钢钉为支撑,进行了重新组装。摘掉树上的叶子后,再用铁丝一片一片系上从台湾进口的20万片塑料树叶。</h3><h3><br></h3> <h3>这里的每一间洞屋都是根据不同的比例和尺寸而建。电影公司备有所有洞屋的设计图纸,以便在摄影棚补拍镜头时可以重建它们。</h3><h3>建造霍比特人洞屋所用的大型厚木板都出自当地的木材。工作人员先将木材运到准备建造洞屋的位置,按照实际所需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切割。得到满意的雏形后,便将他们运走,再用链锯刻出纹理。然后进行喷砂处理,使这些人工刻出来的纹理看上去更加真实自然。完成后再运回这些木材,并重新组装成设计好的霍比特人洞屋。之后,艺术部会把混合好的苔藓、油漆和胶水粘到梁上,让屋子看上去更古老。接下来,园艺部便开始种植一些灌木、果树和藤蔓植物。为了减轻重量,所有的砖块都由手工混合的动物脂肪和蛋白质制成。先将这些砖块用螺丝钉固定好,再涂上泥灰,泥灰中掺入了酸乳酪,以此来促进细菌的生长。</h3> <h3>这间洞屋是拍摄电影《指环王:王者归来》(The Return of the King)片尾的场地。在电影中,山姆(Sam)沿路而归,罗西(Rosie)抱着婴儿从门里出来迎接。有趣的是,这个婴儿正是女演员自己的孩子,而那个跑上去拥抱山姆的小女孩则是男演员的女儿。这个动人场景不仅是《指环王:王者归来》的终结,也为整个《指环王》三部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h3> <h3>4.罗托鲁瓦</h3><h3>这里是新西兰最活跃的地热区域,到处可见喷涌激荡的间歇泉、热气腾腾的温泉和咕咕冒泡的泥浆池。伴随着喷泉溢出的硫化氢气体,使小镇的空气到处都弥漫着一股臭鸡蛋味。</h3><h3>当地人口约6万6千人,其中有35%是毛利人。</h3> <h3>(1)红杉森林</h3><h3>这里的红杉树来自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早种植于1901年。</h3> <h3>红杉森林中步道</h3> <h3>红杉森林中步道</h3> <h3>红杉森林中空中步道,长700米,高6~20米。沿着空中步道可以到达红杉森林中年龄最大的一棵树,这颗树的年龄有118岁,树高72米,最大周长6米。</h3> <h3>(2)华卡雷瓦雷瓦地热村</h3><h3>华卡地热村是毛利酋长瓦希奥的子民的家园,是一个原生态的毛利村,是罗托鲁阿湖周边一带地热区域之一。</h3><h3>华卡雷瓦雷瓦的意思是“瓦希奥军队的集合地”。三百年前,一位名叫瓦希奥的勇士酋长集结了一只军队,以报杀父之仇。后来当地人便沿用了这个名字作为村庄的名字。</h3> <h3>香槟池,这是村庄内规模最大的温泉,每隔45~60分钟泉水就会喷发一次。每次喷发后当池内水位下降之际,气泡就会涌至水面,所以它被称为“香槟池”。热气弥漫的香槟池,水温80~120℃,站在这里,人仿佛置身仙境般的梦幻中。毛利人发现可以在这个温泉水里煮鸡蛋、红薯、甜玉米、海鲜和根菜类蔬菜等。这种传统的烹饪方法一直被村民们沿用至今。</h3> <h3>卡那帕纳帕湖,因为湖水中注入了地热矿物质的混合成分,所以看上去碧绿一片,而且水温非常温暖。过去,当毛利人去世后,牧师就在这个湖上对逝者进行入土前的洁净仪式。</h3> <h3>间歇泉,水温80~120℃,高30米,每隔40~60分钟喷一次。</h3> <h3>毛利人表演</h3> <h3>间歇泉</h3> <h3>(3)怀奥塔普(Wal-O-Tapu)地热保留区</h3><h3>怀奥塔普地热活动区域,是罗托鲁阿周边一带地热系统中规模最大的一处。这里被认为是新西兰最绚丽多彩的地热地带。</h3><h3>这里的地下,是由早期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加热系统,地下的水温度非常高(约300℃),如此高的热水从岩石吸收了各种矿物质,热水从气孔来到地表,行成了喷泉、水池,因此这里的温泉池会因为含有不同的矿物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h3> <h3>蓝绿色的水池是香槟池,香槟池是新西兰最大的温泉,直径65米,深62米,表面温度为74℃。因二氧化碳而产生的气泡给池水带来了如香槟酒般的效果。水池约700年前由地热喷发而成,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包括金、银、汞、硫、砷、锑和铊。</h3> <h3>香槟池</h3> <h3>艺术家的调色板,从香槟池溢出的池水夹杂着来自地表深处的矿物质,随着池水冷却,水分蒸发,矿物质随之显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就像艺术家的调色板。这一区域的外观每天都不重样,随着光照、水位和风向而一直变化。</h3> <h3>这个火山口承载着香槟池中溢流出的水,水中悬浮着丰富的砷矿物质,再加上阳光折射,使池水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斑斓色彩。池水的颜色不断变幻,晴天色彩更明亮,阴天则暗淡一些。池水的PH值为2.0。</h3> <h3>该火山口底部有着沸腾的热泥。在最近的历史上,一条连接两侧的泥土拱道被来自火山底部的酸性蒸汽破坏。此火山口发出的声音还被录制成了拟音音效,并用于魔戒三部曲的魔多场景中。</h3> <h3>碧绿的Ngakoro湖</h3> <h3>(4)爱歌顿(Agrodome)皇家牧场</h3><h3>爱哥顿皇家牧场位于罗托鲁阿湖附近,占地2000亩。该牧场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剪羊毛通用技术发明者~博文(Bowen),曾受到英女王伊丽莎白的接见和嘉奖。在近50年里,该牧场接待了超过1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h3> <h3>与绵羊零距离接触</h3><h3><br></h3> <h3>与羊驼零距离接触</h3><h3>羊驼原产于南美洲,并非新西兰本土物种。羊驼的毛质浓密,天然具有多种颜色。</h3> <h3>喂羊驼</h3> <h3>成年小矮马,原产于苏格兰。高度只到成人腰部。</h3> <h3>5.陶波</h3><h3>从罗托鲁瓦坐汽车到内皮儿途中路过陶波小镇,停留半个小时。它位于陶波湖的东北岸,人口大约有2万6千人。</h3> <h3>陶波湖,它是新西兰最大的湖泊,坐落于一座30万年前初次喷发的火山口内。该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公元180年,大量的火山灰喷向天空,把天际映得通红,古罗马人和古代中国人对此次火山喷发均有记载。</h3> <h3>6.内皮儿</h3><h3>内皮儿小镇人口大约5万8千人,是1854年规划建立的,名字来源于当时英国不列颠将军兼殖民地行政长官查尔斯.内皮儿。1931年2月3日10点46分,一场里氏7.9级大地震将这里夷为平地。震后按照原来的建筑风格进行了重建。这里是世界上装饰艺术风格建筑最集中的城市之一。</h3> <h3>霍克斯湾连接太平洋</h3> <h3>黑色鹅卵石海滩</h3> <h3>市民就地取材用从海滩拾来的鹅卵石搭建围墙。</h3> <h3>海滨大道(Marine Parade),优雅的海滨大道两旁种植着诺福克岛松(Norfolk Island pine)。</h3> <h3>海滨喷泉</h3> <h3>街景</h3> <h3>海礁仙女</h3> <h3>克里夫(Clive)广场</h3> <h3>7.北帕默斯顿</h3><h3>北帕默斯顿是新西兰第7大城市。从内皮儿乘坐长途汽车到惠灵顿途中路过此地,停留半个小时。</h3> <h3>8.惠灵顿</h3><h3>惠灵顿依傍在波光闪耀的惠灵顿海湾,被称为“长白云之心”。人口大约有50万。自1865年起成为新西兰的首都,是新西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直到进入20世纪初,这座城市才真正繁荣发展起来。</h3> <h3>红色缆车,612米全程中爬升120米只需5分钟。1899年动工,首次运行1902年2月22日。在第一个周末便搭乘了4000多人。1933年电能代替了蒸汽成为缆车运行的动力。1978年最初的系统最后一次运行,随后使用瑞士的系统直至现在。</h3> <h3>惠灵顿海湾</h3> <h3>惠灵顿海湾,对面是维多利亚山,右侧半圆形建筑是新西兰国家博物馆。</h3> <h3>在维多利亚山顶俯瞰惠灵顿港</h3> <h3>在维多利亚山顶俯瞰惠灵顿</h3> <h3>植物园</h3> <h3>植物园</h3> <h3>植物园</h3> <h3>惠灵顿海湾里的Matiu/somes岛和登岛码头</h3> <h3>惠灵顿海湾</h3> <h3>Matiu/somes岛上的灯塔,建于1866年。</h3> <h3>惠灵顿海湾</h3> <h3>惠灵顿海湾</h3> <h3>圣保罗大教堂,是全木制建筑。</h3> <h3>圣保罗大教堂内部</h3> <h3>红色邮筒</h3> <h3>蜂巢国会大厦</h3> <h3>注:以上照片是用华为手机随拍于2019年2月18日~3月25日。全部照片都没有PS.</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