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3月14、15曰农历二月初八、初九,我来到位于福建北部山区政和县内一个偏远山村_杨源村采风。</h3><h3> </h3> <h3> 在这古朴的山村中有一福建省级文保单位“英节庙”。这庙是祭祀唐878年在剿伐黄巢起义时阵亡的福建招讨使张谨将军和他的副将郭荣,崇祀建筑。</h3> <h3> 这是庙里的古戏台,每年八月初六、二月初九祭祖/走古事,村里都要在这戏台上连续上演三天三夜的四平戏。</h3> <h3> 庙里坐滿了大人和小孩,以及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h3> <h3> 这位正在化妆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传承人__政和县杨源村四平戏业余剧团团长张孝友先生。</h3> <h3> 杨源四平戏剧团自古以来“传男不传女”,由于村中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四平戏传承面临后继无人。</h3><h3> 自2015年剧团打破“传男不传女”习俗,开始招收本村妇女学员,每周两个晚上集中培训,学习四平戏表演技巧,由剧团的男演员对她们手把手、传授带。现在剧团共有三十余名演员,最年轻也才三十一岁。</h3> <h3> 演员在简陋的条件下,正忙着演出前化妆。</h3> <h3> 这是他们剧团的道具与行头,虽说不上精致与华丽,但件件都来之不易。</h3> <h3> 四平戏与其它地方剧种有着截然不同,它古朴粗放,句未帮腔,一唱众和。后台不用乐队伴奏,只有锣、鼓、钹、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指挥,音律抑扬顿挫。</h3> <h3> 他们的演出,看起来好象不够专业,但十分认真、有板有眼。由于四平戏唱腔高昂粗犷,诙谐风趣,最能引起观众共鸣,深受村民喜爱。</h3> <h3> 杨源四平戏自明未清初传入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能经久不衰,得益于杨源乡很好的群众基础。杨源村每年祭祖走古事需要四平戏,而正是有了走古事/“游翁爹”,四平戏才得以保存下来</h3><h3> 夜幕已笼罩着这深山峻岭中的古村落,夜深人静,但高悬的大红灯笼明眼依旧,古老的英节庙内仍然上演着山民们喜闻乐见的四平戏剧目,那锣鼓的铿锵声和演员们谙痖的唱和却依然飘荡在这宁静的山村上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