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大师教拳语录

缘拳

<h3>扎西大师教拳和讲拳时,所说的拳理拳法非常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扎西大师自己曾经这样说过:“坐下来我讲不出来,我只有在做动作时才能讲,因我的东西在身上,不在脑子里,更不在嘴上”。所以听过扎西大师讲课的弟子和学生都说:非常喜欢扎西大师讲拳理拳法,也非常喜欢扎西大师的表述方式,平实受用,一看就懂。</h3><h3> 以下是扎西大师教拳语录。</h3><h3> 人的身上怎么松,骨骼端正了才能松。</h3><h3> 一个钉子一个眼儿,脚踏上去就要踏个稳当,提脚提得轻松,轻轻起,轻轻落,起是一个虚,落是一个实,太极拳的开合本来搁在人的身上就有了,可是练法上没有,那是白练。</h3><h3> 往左、往右、往前、往后,往前走就要往后撑,往后走就要往前撑,往左走要往右撑,往右走要往左撑,这是我们练的方法,要做到八面支撑,在自己的中心上转,这个八面支撑的劲,方向要找到,不往前,不左右,不前后,不要跟着手跑,也不能没有胯,胯是松的。</h3><h3> 太极拳有点难吧?</h3><h3> 难怎么办啊?</h3><h3> 练呗!</h3><h3> 拳是练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说出来的。看出来说出来的拳是别人的拳,不是自己身上的。</h3><h3> 要往自己身上装,只是心知不行,要身上知道才行。</h3><h3> 内在的东西从哪里来?一是要静下来。二是要形体动作要准确,要松开,要分清虚实。三是要由意念来练,没有用意念去练,光有外形没有用。</h3><h3> 拳架定型之后,就专门从练法上找出开合的劲点,两脚的蹬撑与劲点的配合和贯穿,蹬撑是一个阶段性的练习方法,身体适应了,蹬撑劲就没有了,而是要练松沉劲,开始没有蹬撑劲,膝盖跪得一塌糊涂,这不行,所以把练法掌握好。</h3> <h3>扎西老师从拳理、拳法、怎样练、如何练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大家让她坐下讲。他说:“坐下来我讲不出来,我只有在做动作时才能讲,因我的东西在身上,不在脑子里,更不在嘴上”。她强调了如下几点:</h3><h3> 1.呼吸:</h3><h3> 她说:“练拳是要讲呼吸的,所谓的自然呼吸那是初级阶段的练法,练到一定程度就要练深呼吸,以至达到拳势呼吸。呼吸是要单练的,要当作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去练。不然腹部老是空的,没有内动,只有把呼吸练好了,练顺了,腹部有了感觉,产生了内动,拳才真正有了基础。才能练一日就有一日之长进” 她说:“太极拳是往里打,只有练好了呼吸,才可能往里打”。</h3><h3> 2.松沉圆活:</h3><h3> 她说:“松很重要,练拳时要放松入静,排除一切杂念,放松包括骨骼都要放松,要对拉拔长,骨与骨之间,要对准。松不是懈,不是软。</h3><h3>松:是关节肌肉的拉长,是筋膜的膨胀,内含一个棚字。沉:不是全身往下坠,不是死沉,而是在虚领顶劲的前提下,大椎往上提,腰以下往下沉,沉中要有对拉,要有灵气。虚领,是领起来的意思,就象把衣服挂在衣架上,衣钩领起来,衣服就自然垂下来了。有了松沉就有了圆活。圆活:手(外圈)要饱满,不可断续,腰(内圈)更要饱满,圆活全在腰上。</h3><h3> 3.撑胯顶腰.:</h3><h3> 她说:“所谓撑胯,就是指两胯根微微后收,并左右撑开,在行拳过程中势势应如此”。她说:“只有先把胯根撑开,再加上裹臀,裆才能圆,下盘才稳,才有力,才不至于左右摆跨。顶腰:她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这说明腰在练拳中的重要性。但腰不可乱转,乱练。腰是中轴,四肢是车轮,中轴不转,车轮不可各自为政的乱转。她强调说:在练拳中,腰要始终要顶起来,即鼓命门,不可填下去形成一个凹陷。只有腰松了,腰顶了,腰指挥了,才能练出整劲。她说:“腰是主宰,是掌握虚实的关键所在,希望弟子们能引起足够的重视”</h3><h3> 4、关于力</h3><h3> 扎西老师说:“打拳不是不用力,也不是不让用力,而是不让用僵力、拙力、硬力。是如何用力,怎样用力的问题。这个力是在意念的支配下的一种柔中寓刚的力,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后的力。她说:用力的过程就是由虚到实的过程,她的轨迹和太极图一样,由阴到阳,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太极拳有吸就有呼,有开就有合,有虚就有实,当然,有松就有紧,紧就是一种膨胀力,它是阳极的表现,是力发四稍的表现,是实的表现。实是指意念的贯劲,手指不可使硬劲。她说:练拳时人不说话,用手形说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手势所表现的内涵</h3><h3> 5.有前必有后,始终守中土</h3><h3> 在讲演中,她多次强调练太极拳,有后才有前,向前去必要后撑,这是指虚实开合的劲点对拉拔长。她以搂膝拗步为例,讲解了向前去必须往后撑,不可身子和手一块走,以致前扑,失去平衡,离开中土而受制于人。她以倒撵猴为例,讲解了往后退必须往前撑,手往前去、胸往后拉,胸向后走、背向前塌,使腰劲达于手上。只有注意并做到了有前必有后、前后对拉方可劲整力满、八面支撑。她强调说:行拳过程中要不离中土,要中正安舒,松柔沉稳。她还说:脚底下要干净,不要扭来扭去,摆步时要把角度找准,不要大,也不要小,45度最好, 以八方线为准。</h3><h3> 最后她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啥本事,就是积累了一些练拳的方法,有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你们有时间就来,我将毫不保留的传我所知。在推手方面,我给你们教一教基本练法和套路,给你们打一个底子,等你们练好了,如果我教不了了,我把你们介绍到太极界的高手那里去进修,力争把传统杨氏太极拳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为人类造福”。</h3> <h3>节节贯穿是什么意思呢,</h3><h3> 不是脚和手到位的时候两头的拉伸,有些学员认为节节贯穿就是劲路的起点到落点的拉伸,其实不然,动作再漂亮,再舒展都是空的。我们讲节节贯穿,是你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要空开,在此基础上,有了向下松沉的气势,再通过脚下的反弹力,一节节贯穿上来,由腿而腰,由腰而通达两臂。例如往前走的劲一定要往下沉,往后撑,才能圆活。先师所讲的“前后连贯上下应”也是这个意思。要求外形与内劲的传导要连绵不断,不可有棱有角,处处圆活饱满。尤其是在接连的地方不要有断续,每一势做到位之时,就是下一势的孕育和开始,从内劲上讲,棚劲是贯穿始终的,不要一个搂膝拗步做完了,外形和内劲松懈软榻了,再从头做下一个搂膝,这样练是错误的。太极拳时刻都是饱满圆撑的,这样才叫环环相套,处处是弧线。“前后连贯上下应”,这个“上下应”说的手和脚要说上话,你答我应。腰胯松沉下去,脚下的反弹力上来,通过腰腿的传导要到手上,中间只有各个关节松开了,才能使得劲力不至于在传导过程中损失掉,反而要使之有个翻倍加速的过程。这个就叫做“上下应”,这是太极拳整体性的表现,讲究全身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一致,不能弓步到位了,手还没到,或是转腰了,劲力却传导不上来,这些毛病都是不能够做到节节贯穿,处处相随,上下呼应而导致的。</h3><h3> 太极拳所有的动作,主宰都在腰,无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全部在与腰。腰不动手脚动,都是空的。因而学拳的时候就要学腰怎么转动,怎样以腰带动手,练拳的时候,要做到有手似无手,全是腰在走。</h3><h3>身体还有一处的关节最为难控制,那就是髋关节。控制好两个胯对练好太极拳来说十分重要,也是练拳者最难攻克的一关。两个胯始终要保持水平,不能一高一低,或者歪斜,始终要平稳圆活。单腿承重时,胯根要外旋里收。不能使胯根跑到脚跟的外侧去。胯控制好了,腰才能灵活转动,身法才能中正安舒。胯控制不好,一切劲力也无法自如传导,身形上也不雅观。</h3><h3> 上下相随,除了上面所说的“前后连贯上下应”之外,还指肢体在做动作时的整体协调性,脚在什么位置,手在什么位置,时时刻刻都有个照应,都讲究协调一致。就像节奏一样,劲力贯通的每个过程都是自然放松、舒适圆活的。感觉到别扭的时候,就是节奏没有掌握好,乱了方寸。</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扎老主要讲的就是尾骨要收好。要对准实腿的脚后跟。胯骨要外旋里合,她讲的容易,但真正做到两胯平移重心,还不丢腰挡劲得下功夫多练多体悟。扎老说的好;太极是朝里打,在身上找感觉。</span><br></h3><h3> 此语录来自网络,在此感谢提供扎西大师教拳语录的老师和拳友!</h3> <h3>  扎西老师讲:如何理解“形如坐凳”?</h3><h3> 练拳时,两腿屈蹲有度,像在凳子上端然而坐,自自然然。身形始终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正中。既不可厥臀,又不可使臀部故意前攻而上体后仰。故而说是像“坐在凳子上练拳”,形如坐凳是对身形身法要求的一个形象比喻。我们讲“形如坐凳”有着三层含义:</h3><h3>第一,保证收胯敛臀。收胯是要求两胯根水平端稳对齐,不可一高一低,或者一侧胯根外凸造成身形歪斜。敛臀即要求脊柱松垂,命门微后撑,臀部内敛。</h3><h3>第二,保证尾闾正中。两胯左右端平,与肩上下对齐,如自然端坐于凳,此时身形前进时,尾闾如犁耕地。</h3><h3>第三,保证重心稳固。行拳走架时,形如坐凳,能够使得身体重心平稳沉着,轻灵自然。重心不晃动,不妄动,不易暴露。无论是定势还是过渡动作都要求形如坐凳,如在做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的连续动作时,实腿胯根下沉,当后腿提起虚悬于内踝处,此时实腿的肩、胯、腿的外侧要在一个垂直平面上,收胯敛臀,上体自然端正,犹如坐在凳子上一样,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臀不可左右摇摆,然后轻轻地送虚腿前迈。当步子迈出落地后,胯根左右撑开,裆虚圆,上体自然端正,松腰敛臀,也如坐在凳子上一样,重心要垂于两足跟连线之中点,不可使重心移于后脚跟,然后再向前弓步到位。又如斜飞势、玉女穿梭的转身上步,身体转动角度大,不易坐稳,无论动势,定势也一样要“形如坐凳”。又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单鞭下势等动作亦是如此,方能显现太极拳的神韵。只有做到“形如坐凳”,才有利于气沉丹田,行拳才能平稳、沉着、自然。有利于劲力贯通,内气顺达,行拳才能沉稳中见轻灵,轻灵中见神韵。同时,也能够放松胯根、膝盖和脚踝。</h3> <h3>扎 西 语 录</h3><h3>1、&nbsp;掤就是撑圆的意思,拿啥撑圆?用腰圈、肩圈、胯圈撑圆。</h3><h3>2、这套拳整个都要掤,没有不掤的地方。</h3><h3>3、掤劲是对拉的张力,不是(用)力气。</h3><h3>4、撑圆,才是太极拳。</h3><h3>5、&nbsp;太极拳有对拉性的地方就是实,没有对拉性的地方就是虚。</h3><h3>6、太极拳的开合是由“圈”来决定的。</h3><h3>7、往上走要往下沉;往左走要往右撑;往右走要往左撑;往前走要往后撑;往后走要往前撑</h3><h3>8、打太极拳,不要为了漂亮而打。</h3><h3>9、一松一紧,再松再紧,太极拳的开合就产生了。</h3><h3>10、有松就有紧,松从紧中求。</h3><h3>11、气是怎么产生的?静下来以后,需要你拿意念来领,意念就是开合,前后、左右、上下都要照顾到。</h3><h3>12、骨骼对准,劲就来了。</h3><h3>13、传统拳一般不讲气,但气是怎么来怎么去的我们要知道。气是由身体的开合、劲的开合带动的。</h3><h3>14、胯根一沉,尾骨自然就收了,命门也就饱满了。</h3><h3>15、脚要轻起轻落,迈步不要跨出去,而是大腿领小腿,自然迈步。</h3><h3>16、练太极拳不能吹。</h3><h3>17、太极拳内在的东西怎么练?不要用套路练,要用开合练。</h3><h3>18、练拳的时候膝盖不能跪。膝盖一跪,就啥都没有了。</h3><h3>扎 西 语 录</h3><h3>19、我们练拳是用形体来练,不是图过瘾用脑袋练的。</h3><h3>20、太极拳是内家拳,应该往里打,不应该天天打外形。</h3><h3>21、心知不如身知。</h3><h3>22、&nbsp;心里杂念去不掉,内功就练不成。内功怎么练?要用意念指挥形体去动。</h3><h3>23、先在心,后在身。要想法先到,不是手先到。</h3><h3>24、起势起的时候是虚,落的时候是实。一早上做十几次,做着做着身上的气就来了。</h3><h3>A、什么是顾三前盼七星</h3><h3>答:&nbsp;“顾”是并步,身法是合,眼手在三前;“盼”横开步,身法也是开,眼手在七星。</h3><h3>B、太极拳十要,是哪十要。</h3><h3>答: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 、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h3><h3>C、什么是十八再诀?</h3><h3>答:&nbsp;&nbsp;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nbsp;&nbsp;採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nbsp;&nbsp;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h3><h3>D、如何理解太极拳的“乱环 。</h3><h3>答:乱环是表示太极拳没有固定的圈环方式,例如在手法上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都走圈形,而圈是变化的,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和有形圈与无形圈的区别,并且又分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E</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什么叫折叠?</span></h3><h3>答:折叠者,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h3> <h3> 扎 西 语 录</h3><h3>🔘&nbsp;口诀里是这样说的: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採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h3><h3>🔘前进后退,都要保持尾闾在中间,直直后座,后座要到位。</h3><h3>🔘由左掤接右掤,以左胯外旋里收下沉带动身体和四稍,右抄手要离腹部近一点,不要太远。</h3><h3>🔘外旋是胯向外向后旋转(目的是保持尾闾在中间),里收是指尾闾找身体的重心的垂直点。下沉是随旋转而使身体重量下沉到左脚掌。</h3><h3>🔘由左掤接右掤时,当右脚提起向前上步时,左腿膝盖要保持垂直。</h3><h3>🔘 (做右掤时)腰原地转,脊柱是第一个圈,第二个圈是肩,第三个圈是肘,第四个圈是手。</h3><h3>🔘 右脚上步时,左肘下沉,距离肋骨一个平拳,指尖朝西。</h3><h3>🔘 右掤到位时,右肩、右胯、右膝、右脚,在一个立面。</h3><h3>🔘 &nbsp;捋的时候,右臂是上下弧,左臂是掤手,两掌心一个肘的距离。捋的时候,两手距离不变,腰是原地转,手是大圈。左小臂掤好,到位时,右手在中线,身体中线在45度。推手时转到30度左右即可。</h3><h3>🔘 挤的时候,右手外旋前掤,是单挤手,随左臂合进来,斜进正出是双挤手。</h3><h3>🔘 由挤变按掌后坐,胯向后走,肘向下沉,往后走要向前撑住。尾闾不动时,肘也走到位了。</h3><h3>🔘&nbsp;这里还有一个口诀:</h3><h3>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h3><h3>挤劲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h3><h3>採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h3><h3>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h3><h3>🔘掤劲命门要后撑,往前走要往后撑。</h3><h3>🔘捋劲划眉梢是指捋要轻带走弧形,全部是腰胯带出来的。</h3><h3>🔘挤劲脊背找前脚,说的是挤的时候,夹脊发力的时候,前脚要松沉下去,还要向后撑住,这是有前就有后的对拉性。</h3><h3>🔘按劲凭栏楼下瞧,指向前按时,意要在下盘,膝盖不要超,前脚向后撑,好比扶着栏杆向楼下瞧,身体重心不可前倾,也是我们所说的,向前去,要向后撑。&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