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近年来,葫芦丝这件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跻身于独奏乐器的行列而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喜爱。</b><b>葫芦丝一般都用来演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色乐器,她本来就是为少数民族音乐量身定做的。演奏少数民族音乐,她的特长能得到最好发挥。</b></h3> <h3><b> 要想使葫芦丝奏出美妙的音乐,<font color="#ed2308">演奏者的演奏姿势、气息的运用、手指和舌头的灵活以及演奏者的音乐底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font>“气息的运用在这些因素当中尤为重要”。</b></h3> <h3><b> 气息在吹管乐器当中占有相当关键的位置。那 么,在葫芦丝这个特殊的少数民族乐器演奏当中,气息的运用更是十分重要。</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第一、气息在葫芦丝乐器上的特殊运用</font></b></h3><h3><b> 大家都知道葫芦丝和其他吹管乐器在气息运用上有截然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一般吹管乐器越是吹奏高音时,气息越要强。越是吹奏低音时,气息要弱。而葫芦丝恰恰相反,它越是吹奏高音时气息越要弱或缓,越是吹奏低音时,气息要强。</b></h3> <h3><b> 譬如,我们在演奏著名葫芦丝乐目《月光下的凤尾竹》时,高潮│6 – 51│一小节时,因为气息过强而6吹不响,直接影响了演出效果。</b></h3> <h3><b> 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没有掌握好葫芦丝这个乐器的气息原理。如果把这个乐器的气息原理把握好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了。</b></h3> <h3><b> 簧片很象鸟的舌头。它是由气息振动簧片而产生声音。簧片的根部是低音区,簧片的尖部是高音区。那么吹奏低音的时候,要求我们气息要强,吹奏中高音的时候,要求我们气息要弱。</b><b>所以,要想吹好葫芦丝,首先必须对葫芦丝所具有的特殊的结构给予了解和掌握。</b></h3> <h3><b> 葫芦丝的发音很特别,初学者如果用较弱的气息去吹奏葫芦丝,那么,从头至尾只有一个“咕”音。</b></h3><h3><b></b><b> 这个“咕”音是怎样产生呢?“咕”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初学者吹奏葫芦丝的气息太弱而造成。气息太弱不能使葫芦丝的簧片得到正常振动,因此,所发出的声音也不正常。当你调整一下气息使之达到一定的力度,葫芦丝就便发出正常的声音,“咕”音自然就没有了。</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咕”音问题,在葫芦丝演奏中不容忽视,初学时一直困绕着人们,在后来的学习演奏中可以逐步得到解决。</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第二、解决好气息的力度问题是吹好葫芦丝的关键</b><br></font></h3><h3><b><font color="#ed2308"> 在葫芦丝的气息运用方面,必须解决好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气息的平稳问题,二是气息的力度变化问题。</font></b></h3> <h3><b> 我们所说的气息平稳问题。主要是指在吹奏长音时,演奏者要做到能够控制气息,使气息比较均匀、顺畅、自如。</b></h3><h3><b> 要做到这样,要求演奏者在吸气过程中整个机体不能处于紧张状态,要相对的放松,不能耸肩,因为一旦耸肩,气息则吸的很浅,只是浮在胸腔内,维持时间很短,声音也不饱满。</b></h3> <h3><b> 所以,我们在吸气时就要做到均匀、顺畅、自如,这样才能使气吸的饱满、充盈,为呼气打下良好的基础。呼气时同样要做到均匀、顺畅、自如,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气息循环,使我们吹奏出的声音饱满、充实、柔美、宽厚。</b></h3> <h3><b> 我们所说的气息的力度问题,是指演奏者在吹奏葫芦丝过程中,根据乐曲的要求气息发生的强弱变化。</b></h3><h3><b>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首葫芦丝乐曲从头至尾力度没有变化,这样的乐曲观众听完后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都知道,音乐的强弱对表达乐曲的情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h3> <h3><b> 所以,我们要想把一首葫芦丝乐曲演奏好,不仅仅是熟练地把这首曲子演奏下来,更重要的是演奏者要对乐曲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力度的变化使乐曲的层次展示在观众面前。</b></h3> <h3><b> 目前,我们在演奏葫芦丝时通常采用较为科学的胸腹混合式呼吸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气息的吸入量较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气息的强弱。吹奏时的呼气要求腹肌、横隔膜等肌肉均有控制的收缩,使气息有控制地向外缓慢而均匀地呼出。</b></h3><h3><b> 为了满足葫芦丝在演奏时对气息的要求,在实际演奏中,要求演奏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吸入一定量的空气,再将气息呼出,因此要求“快吸慢呼”,即用口、鼻同时吸气,这样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气息入,再根据乐曲的要求将气息有节制地吹送出。吸入,再根据乐曲的要求将气息有节制地吹送出。</b></h3> <h3><b> 在实际演奏中的吸气、呼气并非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都一样多,不能机械进行吸气、呼气,要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等情况合理的换气,灵活把握吸或吹的气量。只有这样才不会使肌肉、气息紧张而影响吹奏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就能逐步掌握对气息的运用和控制能力了。</b></h3>